目送讀後感

2021-03-04 00:35:44 字數 5793 閱讀 1887

第一次接觸龍應台的文字,是高三那一年,也許是書看得少的緣故,以前幾甚沒有聽說過這個作家。於是立刻百度了她的背景。百度上是這麼說的:

龍應台有太多的標籤。作家、思想家、社會批評家、學者、教授。這個台灣女子,既彪悍,又溫柔,有大抱負。

年輕時活得像唐朝女子,熱烈豐富;今天,完成新書《目送》的她又宛如步入了宋代,風輕雲淡,重重滄桑在臉上,遮不住。並不懂得這文字背後的含義,直到真正開始讀她的書《目送》,她的文字著實令我驚豔,不是辭藻華麗的瀰漫,而是深深淺淺的悲傷,讀起來,我竟也有些許傷感。說起來,龍應台現在也是63歲的年齡了,在外人看來讀她的書總比讀80,90的作家更多一絲疏遠才對,可是我是這樣為她的文字著迷,也許悲傷比任何一種情感本身更令人悸動。

我已沉澱在她似有若無的悲戚裡無法自拔。

《目送》開篇,龍應台說,這本書是獻給她的父親、母親和兄弟們的,書中的七十三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身為父母與子女雙重身份的她亦逐漸明了人世中親情的牽絆,不僅是當下的感動,亦是漸行漸遠的必經路程。

「你來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代序裡,她寫她喜愛走路和攝影。「有時候,約個可愛的人,兩個人一起走,但是兩個人一起走時,一半的心在那人身上,只有一半的心,在看風景。

要真正地注視,必須乙個人走路。乙個人走路,才是你和風景之間的單獨私會。」之所以沉迷於她,不止是她的文字吸引人心的獨特魅力,更是她歷經生活後得出的那份沉思和感悟,一言一行都浸入我心,抵達靈魂深處。

若不經歷太多事,怎會知道,大學問都來自於孤寂,任何時候的成長總是孤獨的,而你此生注定與孤獨為友。也記得席慕容說過的一句話,「 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口,沒有乙個人可以至始至終陪著你走完,你會看到來來往往、上上下下的人。」說到底,路上總是孤獨的,有些路啊,只能乙個人走!

親情-----因為有親情的牽絆,一旦失去就會痛

永遠討論沒有盡頭的話題,怕就是親情吧。父母情,子女情,兄弟情……永遠無止境的人生哲學問題。龍應台說「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讀這樣的文字,讓我驀然想起朱自清的《背影》,兩人對人生的體悟大概都異曲同工吧。

只是要我們認識到這一點,不說困難也是難過的吧,你長大了,父母漸漸老了。有一天他們會離你而去,重複不斷的,你亦會離子女而去,可是親情就在這個過程中周而復始,永不停息。細膩的筆觸,她寫兄弟情之間的微妙「多麼奇特的關係啊!

如果我們是好友,我們會彼此探問,打**發簡訊寫電郵,相約見面,表達關懷。如果我們是情人,我們會朝思暮想,會噓寒問暖,會百般牽掛,因為,情人之間是一種如膠似漆的黏合。如果我們是夫妻,只要不是怨偶,我們會朝夕相處,會耳提面命,會如影隨形,會爭吵,會和好,會把彼此的命運緊緊纏繞。

但我們不是。我們不會跟情人一樣常相廝磨,不會跟夫婦一樣同船共渡。所謂兄弟,就是家常日子平淡過,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各自做各自的抉擇和承受。

」兄弟,是什麼呢?我們成長在同乙個屋簷下,但終歸有一天,我們會分離,在各自的生活裡尋找歸期。家,是什麼呢?

很多人因為彼此需要,進入同乙個家,於是家會有夜深人靜的溫暖,會有鍋碗瓢盆的叮嚀,嚮往自由時,很多人又紛紛逃離,於是家裡只剩下留下的人,體態漸孱弱,步伐漸蹣跚,愈來愈清淨的聲音。親人,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遠離,家會隨著物是人非的改變漸漸變質。這是我的思考。

讀她的文字,所有一切都讓我思考,想得深了,我也會在深夜裡體會親情的意義。可是不是所有的問題最終都可以得出答案,答案最終可能更不能令人接受,可是正如龍應台所寫的那樣,「兄弟,不是永不交叉的鐵軌,倒像同一株雨樹上的枝葉,雖然隔開三十公尺,但是同樹同根,日開夜合,看同一場雨直直落地,與樹雨共老,挺好的。」所有的一切都可能在時間推移下變了模樣,但是歸根結底我們都還在親情那根線的牽動下觸動心跡,就已經夠了。

友情-----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談到友情,這個字眼,我特地百度了一下「友情」的含義,它這麼說:「友情表示「無緣之慈悲」,無緣即無條件之意。無條件之友情,即是世間超越血緣、地緣,出離家園與國家,超越骨肉血親之愛,超越國別地域之愛,對所有人皆可平等奉獻、交流無條件之友情,這即是友情的奇特之處。

」說實話,我著實被它的釋義所驚倒。因為我一直膚淺地認為友情僅是限於兩個人或幾個人之間,淡淡的聯絡和交情,仿若「君子之交淡如水」,而百度居然給出了這麼寬廣的定義。而這裡,我想要談的,依然不過是粗淺的兩個人之間的友誼。

龍應台《牽掛》一文寫:「乙個才氣縱橫的人中風昏迷,經月不醒。你夢見他,夢見他突然醒來,就在那病房床榻上,披衣坐起,侃侃而談,字字機鋒。

他用中文談兩岸的未來,用英語聊莎士比亞的詩。醒來,方知是夢,天色幽幽,悵然不已。或者是乙個十年不逢的老友。

久不通訊,但是你記得她在小院裡種的花香,記得她念詩時哽咽的聲音,記得她在深夜的越洋**裡談美、談文章、談人生的種種溫情。你常常想到她,雖然連**號碼都記不全了。」淡淡的文字,藏著淡淡的哀愁,友情,大概就是這樣融入生活裡的波瀾不驚,沒有親情的脈脈不得語,沒有愛情的驚天動地,可是獨有相交相知的心有靈犀。

好好珍惜身邊的人吧,人生難有幾知己。看《俞伯牙和鍾子期》的故事,感動之餘,想到的是,不管你今後如何重要,總會有一天從熱鬧中逃亡,孤舟單騎,只想與高山流水對晤。走得遠了,也許會遇到乙個人,像樵夫,像隱士,像路人,出現在你與高山流水之間,短短幾句話,使你大驚失色,引為終生莫逆。

愛情-----激情,友情,親情我們之間無所不有,卻唯獨沒有愛情

龍應台寫她和年僅17歲的兒子華飛間的對話。關於《少年維特的煩惱》,兒子華飛說:「老師跟我們說:

你們可不要相信這種『純純』的愛。事實上,愛情能持久多半是因為兩人有一種『互利』的基礎。沒有『互利』的關係,愛情是不會持久的。

」然後兒子還舉了乙個例子來說明這件事。作為母親的龍應台驚訝之餘,想起了自己的17歲「我飛快地回想起十七歲的自己:我,還有我的同齡朋友們,是相信瓊瑤的。

凡是男的都要有深邃而痛苦的眼睛,女的都會有冰冷的小手和火燙的瘋狂的熱情。愛情是只有靈沒有肉的,是澎拜洶湧一發不可收拾的;唯美爛漫、純情而帶著毀滅性的愛情,才是最高境界的愛情。」我們大概都已過了瓊瑤式的愛情的階段,越來越物質的社會,越來越物質的價值觀,我們的愛情觀早已不是那麼天真和純情。

那麼,我們的純真去哪了呢?《詩經》裡「死生契闊,與子相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的唯美詩句,穿梭於千年的時光,那些美好和純真,真的就已經停留在時光裡了嗎?

愛情,這個不可思議的話題,綿延了千年,討論了千年。千年裡觸控愛情的紋絡,我也未曾懂得。龍應台在她的《(不)相信》一文裡寫到「曾經相信過愛情,後來知道,原來愛情必須轉化為親情才可能持久,但是轉化為親情的愛情,猶如化入杯水中的冰塊---它還是那玲瓏剔透的冰塊嗎?

」這樣的文字,沒有直逼人心的氣勢,只是來自心底的叩問,卻更能引人深思。文中她並沒有給出確切的答案,畢竟答案在人心,各有不同。可是有沒有一種愛情,不需要轉化,永遠以愛情的形式保留下來呢?

我不知道,太難了這個問題,對我來說。「曾經相信過海枯石爛作為永恆不滅的表徵,後來知道,原來海其實很容易枯,石,原來很容易爛。雨水,很可能不再來,滄海,不會再成桑田。

原來,自己腳下所踩的地球,很容易被毀滅。海枯石爛的永恆,原來不存在。」我們似乎已找不到什麼東西可以見證永恆,甚至我們已不需要什麼東西來見證永恆,可是,龍應台最後仍然給了答案。

「譬如愛情總是幻滅的多,但是螢火蟲在夜裡發光從來就不是為了保持光。譬如海枯石爛的永恆也許不存在,但是如果一粒沙里有乙個無窮的宇宙,一剎那裡想必也有乙個不變不移的時間。」那麼,這就是愛情吧,我想。

那些關於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之

生與死的距離-----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從古至今,討論生死的文章不少,其間自有大學問者。曾看過一句美麗的話,是這麼形容生死的「雨夜之美,在於意境,在於生生不息,花草吸納水汽,原本的死意,也悄然流去,這才是雨夜的美處,也是人生的味道。」能把生和死看得這樣清楚的人,想必即使是面對死亡,內心依然平靜如水吧。

可是世間又有多少人可以真正將生死放下呢?即使已告訴自己,死亡只是已另一種方式開始新生,可是真正面對死亡,亦止不住難過......龍應台看著父親在自己目前漸漸失去了呼吸,是用怎樣的心情,她寫下「你告訴自己:

注視他,注視他,注視他的離去,因為你要記得他此生此世最後的容貌。佛經的誦聲響起,人們將他裹在一條黃色的緞巾裡。你坐在他的身旁。

八個小時,人們說,誦八個小時的經不斷,讓他的魂安定下來。他躺在你面前,黃巾蓋著他的臉。是的,這是一具屍體,但是,你感覺他是那麼的親愛,你想伸手去握他的手,給他一點溫暖;你想站起來再去親親他的臉頰、摸一下他的額頭測體溫;你希望他翻個身、咳嗽一下;你想再度擁抱他瘦弱的肩膀,給他一點力量,但是你不動。

你看見血水逐漸滲透了緞巾,印出深色的斑點。到第六個小時,你開始聞到淡淡的氣味。你認真地辨識這個氣味,將它牢牢記住。

你注視。」文字讀到這裡,我已然不能想象這樣不動聲色的描述下藏匿的悲傷。當面對深愛的人就這樣永遠離開了自己的生命,永不再見。

雖說生死有命,可是感情畢竟是個理智無法控制的抽象存在。然而龍應台在最後,她依然這樣說「人生本來就是旅程。夫妻、父子、父女一場,情再深,義再厚,也是電光火石,青草葉上一點露水,只是,在我們心中,有萬分不捨:

那撐傘的人啊,自己是離亂時代的孤兒,委屈了自己,成全了別人。兒女的感恩、妻子的思念,他已惘然。我們只好相信:

蠟燭燃燒完了,燭光,在我們心裡,陪著我們,繼續旅程。在一條我們看不見、但是與我們的旅途平行的路上,爸爸,請慢慢走。」我們無法阻止乙個人的離開,但是,你可以讓他在你的心上,不離開。

時間與空間----不見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飛

從小到大,我們聽過的關於時間的名言警句說起來數不勝數,說起來也可以長篇大論了。什麼「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等等,說都說不完。可是,看到龍應台的文字時,我卻還是陷入了沉思。「想想看,你用什麼東西量時間?

乙隻沙漏裡細沙流完是一段時間。一炷馨香裊裊燒完是一段時間。一盞清茶,從熱到涼,是一段時間。

鐘錶的指標滴答行走一圈,是一段時間。有時候,我們用眼睛看得見的「壞」去量時間,一棟每天路過的熟悉的房子,從圍牆的斑駁剝落到門柱的腐蝕傾倒,然後看著它的屋頂一寸寸擴大垮陷,有一天野樹爬藤從屋中昂然竄出,宣告完成------需要多少時間?有時候,我們用非常細微的「動」去量時間。

星星的行走、潮水的漲落、日影的長短,不都是時間的量器?」我們每個人都是時間中的一員,即使如何挽留,時間依然會流走,當然不同的人,生命的價值是不同的,時間的長度也是不同的。那麼我們呢,歷經十幾年的人生,我到底收穫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我的大把大把的時間,都用來幹什麼了?

突然想起已去世的年輕女歌手姚貝娜,想起她唱過的《時間都去哪了》,斯人已逝,其韻常存。那麼,時間都去哪了?時光裡的那些人和事,又都去哪了?

每個人都在提問時間,那麼對時間來說,想想看,你用什麼東西量時間?

訴說孤寂------孤獨從一開始注定要用一生來承擔

龍應台說:「有一種寂寞,身邊添乙個可談的人,一條知心的狗,或許就可以消減。有一種寂寞,茫茫天地之間「余舟一芥」的無邊無際無著落,人只能各自孤獨面對,素顏修行。

」人活著,定然會感到寂寞,許是正如村上春樹說的「哪有人會喜歡孤獨,只不過是不喜歡失望。」畢竟還沒有經歷過他們那樣多的事,對孤獨的感悟的深度也望塵莫及。可是,我也感到孤獨,甚至是無來由的,我也覺得孤獨,每個人都會有孤獨,可能性質不同,可是既然孤獨伴隨終身,也只好習慣與孤獨為友。

孤獨寂寞時,會想有乙個人來陪,可是「兩個人一定比乙個人不寂寞嗎?」乙個人固然寂寞,兩個人孤燈下無言相對卻可以更寂寞。龍應台寫,和友人一起去看白鰭豚,「二00六年十一月,數十名國際科學家齊聚武漢,裝備齊整,巡遊長江,上下縱橫三千公里,尋找白鰭豚...

國際團隊巡江探索長達數月,最終宣布:白鰭豚,兩千五百萬年與大地同老之「活化石」,已經絕跡。一九八零年,農民曾於洞庭湖畔打魚時,遇一迷途白鰭豚,傷痕累累,擱淺沼澤。

專家拯救,飼於屋宇之內,名之淇淇,愛之護之養之育之。淇淇獨處時間長達二十二年,鬱鬱以終。洪荒萬年,獨對穹蒼滅絕,謂之大寂寞也。

」讀到這裡時,幾欲哭泣。文字中的悲憤,寥寥數語,這種寂寞傳達的,讓我無處可逃。

目送讀後感

它是 目送 一本散文,寫友誼,寫親情,寫失敗的脆弱 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決然的虛無,寫盡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它告訴我,要真正的注視一切,必須乙個人走路。乙個人走路,才是你和風景之間的單獨私會。行雲流水間,萬物映在眼裡。讀 目送 你能感悟到個人生命中最私密 最深埋 最不可言喻的 傷逝 與 舍 一...

目送讀後感

目送 推薦語 這次我想給大家推薦的書是 目送 記得第一次看見這個題目,是在語文的試卷上,初讀,便被深深地打動了。龍應台的文字,不太華麗,卻又樸實中帶有堅韌,對事物一針見血,卻又在鋒利中不失含蓄。溫柔纖細,深情動人。也許是形容這本書的最好詞語。每乙個文字都可以直達你心中最脆弱的地方,在那裡撒下愛的種子...

目送讀後感

生死筆記 讀 目送 有感 每乙個當時都稍縱即逝,每乙份心意都承載深情,每一眼回眸都蕩氣迴腸。父女母子一場,但餘生終成陌路,今生今世緣題記 龍應台的文字,橫眉冷對千夫指時,寒氣逼人,如刀光劍影 俯首甘為孺子牛時,卻溫柔婉轉,彷彿微風吹過的麥田。像劍,刺痛心底最深的回憶,痛徹心扉 像盾,護住心中燦爛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