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41臨床用血前評估和用血後評價制度

2021-03-04 00:29:41 字數 1536 閱讀 6518

一輸血前綜合評估

1 輸血前實驗室監測指標:

1.1 血常規;

1.2 尿常規;

1.3 凝血全套;

1.4 肝腎功能;

1.5 電解質;

1.6 感染性疾病篩查;

1.7 血型測定。

2 成分血適應的病症:

2.1 全血:失血量已超過自身血容量的30%(>1000 ml),並同時有進行性出血,瀕臨休克或已經發生休克的患者。

2.2 懸浮紅細胞:應用於各科臨床輸血,適宜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貧血的輸血者和外傷手術引起的急性輸血。

2.3 洗滌紅細胞:

2.3.1 主要用於輸注全血或血漿引起過敏反應的患者。

2.3.2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

2.3.3 高鉀血症,肝腎功能障礙患者

2.3.4 反覆輸血已產生白細胞和血小板抗體而引起發熱的患者等。

2.4 血小板:各種原因導致血小板計數<5*109/l低於者;血小板計數在10-50*109/l,根據臨床出血情況,可考慮輸注。

2.5 新鮮冰凍血漿:凝血因子缺乏症和凝血功能障礙者。

2.6 冷沉澱: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vwd),、纖維蛋白原缺乏, xш因子缺乏。

3 輸血適應症:按照臨床輸血管理制度中輸血指徵執行。

4 輸血量和輸血速度需根據輸血適應症、年齡、貧血程度、患者的一般狀況以及心肺情況等決定。

4.1 體重60公斤血容量正常的貧血患者,輸注2單位紅細胞懸液約可提高血紅蛋白(hb)10g/l或紅細胞壓積(hct)0.03;

4.2 對大量出血或失血性休克患者,輸血量要大;

4.3 對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貧血患者,每次輸注l~2單位紅細胞為宜;

4.4 對老年人和兒童以及心功能不全的貧血患者,每次宜輸注少量紅細胞。

4.5 在大出血時,止血、輸液以盡快的維持迴圈容量非常重要。

4.6 病人大出血時 ,在有效採取止血和補液措施的同時,需要盡快進行輸血**,輸血應合理應用血液成分:

4.6.1 失血量為血容量的30~50%,補充血容量+輸注紅細胞;

4.6.2 失血量>血容量的50%,補充血容量+輸注紅細胞+白蛋白, 且應考慮輸注血小板和新鮮冰凍血漿。

5 應密切聯絡患者的實際情況決定是否輸血及種類和數量。

6 對患者是否需要接受輸血進行輸血前評估。評估必須由主治醫師及以上醫師進行。

二輸血後效果評價

1 輸血**3天內應檢測患者的血常規、尿常規、出凝血功能、血肝腎功能、血電解質。

2 輸注全血、懸浮紅細胞:應在輸注完畢後檢測血常規、尿常規、血膽紅素等,以評價輸血效果及輸血不良反應。

3 輸注血小板:應在規定時間內(1h、24h)檢測患者的血小板,以評估血小板的輸注效果,決定是否還要輸注血小板及劑量,是否存在血小板輸注無效等情況。

4 輸注機採白細胞:根據臨床症狀、感染狀況是評估輸注機採白細胞是否有效的依據。

5 檢測傳染病四項(B肝、C肝、梅毒、愛滋病)。

6 所有評估結果均要在病歷中記錄。

獲經批准

院長日期 2012.08.01

臨床用血前評估和用血後效果評價制度

為切實落實衛生部 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 2012版 第19條 醫務人員應當認真執行臨床輸血技術規範,嚴格掌握臨床輸血適應證,根據患者病情和實驗室檢測指標,對輸血指證進行綜合評估,制訂輸血 方案。和第28條 醫療機構應當建立臨床用血醫學文書管理制度,確保臨床用血資訊客觀真實 完整 可追溯。醫師應當...

臨床用血前評估和用血後效果評價制度

為進一步提高醫院臨床用血的科學性 合理性,達到更加安全 有效 節約血源,對臨床用血前進行評估和用血後效果進行評價,特制訂本制度。一 臨床用血前評估制度 在患者實施臨床輸血 前,根據病情和實驗室檢測指標進行輸血指徵綜合評估,對符合輸血指徵者可行輸血 輸血適應證如下 一 符合用血的條件 1.急性大量出血...

臨床用血前評估和用血後效果評價制度細則

鹽城新東仁醫院 為切實落實衛生部 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 2012版 第19條 醫務人員應當認真執行臨床輸血技術規範,嚴格掌握臨床輸血適應證,根據患者病情和實驗室檢測指標,對輸血指證進行綜合評估,制訂輸血 方案。和第28條 醫療機構應當建立臨床用血醫學文書管理制度,確保臨床用血資訊客觀真實 完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