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如何建立高質量課堂》有感

2021-03-04 00:03:15 字數 4741 閱讀 5836

如何建立高質量課堂是每一位教師不斷追求的乙個重要目標,通過閱讀《如何建立高質量課堂》,閱讀名師與專家的文章,我對此有了深刻的認識:一節高質量的課堂,就是教師與學生用最短時間獲得最大的效益,也就是說,課堂上的每一分鐘,都是盡其所有,使學生在知識、技能、情感等方面都能有收穫。

我認為,構建高質量課堂起關鍵作用的是教師和學生。首先,教師要從觀念上認識到教師和學生都是備課的主體,教師是促進學生學習的方案設計者、問題設計者,學生成為知識的先行探索者、問題發現者,實現師生之間的「對話」。

其次,教師要想讓學生真正學會學習,提高課堂質量,核心人物就是「要從單純的知識教學走向一種思維方式和能力的教學」,課堂上教學成為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智力活動」,鼓勵學生質疑,還學生「問」的權利,給學生創設合理的生成問題的時間和空間。正如海墨特說:「教學是為了使人產生有活力的思想,而形成有活力的思想需要時間」。

再次,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預習和課後反饋。通過預習指導課教會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和預習,指導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在學生自主學習中生成有價值問題,教師將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和教材關鍵問題設計成「解決體驗評價單」,放到課上解決。課後反饋,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高質量的教學中,「功在課前,效在課中,果在課後」,在顯示歸納的同時,課後拓展內容的精心設計,必將為課堂增效。

從學生方面來看,學生在課堂前要學會預習,在老師的指導下,結合「預習導學案」有目的、有計畫、有步驟、有章法的自學課堂內容,不僅僅是解決生字詞及初步理解課文內容,而是對文字的邏輯結構,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情感昇華等也進行適度的學習和思考。同時也要蒐集補充相關知識,找出新教材中自己不能理解的問題做出標記,以便課上合作**。

學生在課堂上要積極融入小組合作**中。小組合作,是利用教學過程的互動性來促進學習,將個體間的差異當做一種教學資源,我的學習我做主,在自己的學習責任田中合作付出,得到收穫。學生在組內要自由交流,大膽對話,解決學習上的困惑和問題,也可以把自己情緒的變化、交往的困難以及師生之間難以溝通的事情與其他同學交流,提公升自己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集體意識。

學生在課下要做到及時複習,把課堂學過的知識進行鞏固、複習,做到對知識的拓展延伸,體會到學無邊際,知識無涯的奧秘。

總之,在讀過這本書後,我受益匪淺,我將在教學中不斷實踐、完善,使自己快速成長起來,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

《如何建立高質量課堂》讀後感

王莊小學李海寬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乙個人學習的最大動力,那麼怎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通過學習《如何建立高質量課堂》,我深有感觸,受益匪淺。

1、創設問題情境,變「被動接受」為「主動**」。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作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這種需要在學生的精神世界中尤為重要。」我們在生態課堂教學模式的指引下,教師鼓勵學生去發現問題。

大膽發問,並創設問題情境,指導學生進行預習,學生在自主學習之後,小組間再合作**,學生在與文字、小組成員、老師對話的過程中,理解和思維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2、創設質疑情境,變「單一思維」為「多項拓展」。

教師在教學中應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大膽質疑,提出問題,為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提供

機會,教師在教學中發揮自己的優勢,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間,調動學生的思維,挖掘學生想象力因素,以問題為中心引導學生由單一思維向多項思維發展。

3、創設樂學情境,變「乏味枯燥」為「興趣盎然」。

在生態課堂上,學生思維腦圖的設計就充分體現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他們的創造力。教師精心設計問題,學生以問題為主線,在解決問題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設計屬於自己的思維腦圖、班班不同,組組有別,內容充實準確,形式新穎,這樣就會精彩不斷。

總之,教師應精心設計問題,以問題為主線才能充分地調動學生,走進文字與作者對話,深入小組與同學對話,提出疑問與老師互動,這樣就能達到課堂學習的高效。

《構建輕鬆高效課堂》讀後感

王莊小學李海寬

什麼樣的課堂是高效的課堂,這是一直困擾著大多數教師的問題。讀了《高效課堂》後我才真正認識到所謂「高效課堂」,就是用盡可能少的時間獲取最大教學效益的教學活動,達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同時這也是建設和諧校園,建設快樂校園的根本要義所在。通過「主體多元教育理念」下的「高效課堂」,最終達到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的遠大目標。

「高效課堂」主要研討兩個方面,即教師與學生,也就是教與學,是研究主導性和主體性以及二者的關係的。教師是設計課堂教學、實施課堂教學的,具有主導型。課堂教學根本目標就是如何把知識同化在學生身上,讓學生領悟知識的本質從而達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目的。

教要出效率,出效益;學也是如此,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通過指導學生學習知識的方法,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維,有了正確的思維方法,理解得快,接受得快,記憶的也牢固。

課堂的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有效的課堂教學也是學校的生命;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各校對有效教學的理念、策略及實踐等相繼作出了更為科學的應答。然而,科學作為小學的一門「副課」,如何在人少、學校重視相對薄弱的情況下,進行有效課堂的研究與實踐,是我們小學科學教師現在面臨的重要任務。分析小學科學的現狀,應該說它是課改培訓最紮實、教學方式轉變最早、改革最徹底的學科。

什麼才是高效的課堂呢,我查了一些資料,有說所謂高效的課堂,一定是每乙個學生在每乙個時間段都有事做。有說所謂高效的課堂,是指在具體的一節課中學生能達到厚積知識,破難解疑,方法優化,能力提高,學習高效的境界。有說所謂高效的課堂,孩子們過得心情舒暢,有良好的安全學習心理環境。

高效的課堂即學生學習的高效。

我覺得高效率的課堂,不僅是學生學有所獲,更是投入和產出比較合理的課堂。這樣的課堂中,學生樂學:不僅掌握了知識,更增長了能力;老師樂教:

不再聲嘶力竭,而是師生互動,適時點撥,少講精講。在科學課上就是教師以學生為主體,以**為核心,讓每個學生的科學素養得到最充分的發展。書上有3篇科學優秀設計都很好地體現了這一理念,但平時的課堂如何做到這一點,我覺得我們可以努力做好這幾方面的工作:

(一)優化課前準備,為提高課堂效率作保障。

首先,是教師加強備課質量。科學課現在正是第一輪新教材使用中,我們可以把備課分初備、集體備和細備三種備課方式。初備是指幾位教師在學期初期鑽研教材,定好目標。

初備過程中,教師除系統把握教材外,更要以身作則,**學生該**的內容,寫下觀察日記,對相關的知識充分學習。集體備是指提前一周集體研究下週課堂的教學方案。細備是指教師根據各班學生實際情況和自己獨有的思考充實教學各個環節的細節。

其次,科學課充分的課前準備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關鍵,在教師自己認真備課的情況下,應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

(二)優化時間安排,努力建立學習型課堂。

時間就是效率。抓緊時間,用好時間,才能保證課堂的高效率。教師在課堂上惜時如金,堅決杜絕浪費時間的行為,同時還要學會節約時間。

比方說科**用資訊科技手段,合理安排**實驗等。上課守時,不遲到,更不允許拖堂。教師以自己的時間觀念影響學生時間觀念,幫助學生進行分工合作,制訂時間安排,反思時間利用情況,讓學生學會經營課堂40分鐘,讓它產生最大的效益。

(三)優化學法指導,**最佳教學途徑。

學貴得法,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是讓學生學會學習。一群有著良好學習習慣、會學、主動學習的學生,自然是高效課堂的最有力的保證。但是,我們要知道,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與教師的平常的嚴格要求密不可分。

同時,它還基於教師觀念的改變,基於對學生學習能力的信任,放手讓把學習、探索的權力返還給學生自己。總之教師要努力提公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會學。每一位教師在新學期的第一堂課上,要注意向學生介紹本學科的特點、學科方法及其作用,對本學科學習進行方法指導。

特別是教師要樹立學生可以學會,每個學生都可以學會的觀念,幫助學生制訂科學**問題的有效**計畫。

(四)優化督促機制,保證學生全員高效參與。

課堂上保證每個學生都高效參與,同時必須有約束的機制。科學課堂,經常進行小組分工合作學習,在小組學習中,有時學生會因為意見分歧或**時間過長而浪費時間。每位教師依據自己的學科特點、教學風格制訂相應可行措施,督促學生全員高效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去。

(五)優化師生關係,營造和諧學習氛圍。

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關鍵。教師努力創設民主、寬鬆、和諧的教學氛圍,這有利於激勵學生的自主意識,有利於活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有利於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有利於不同觀點的相互碰撞和交流。

在具體做法上,教師經常聽取學生對於本學科學習的建議,並及時地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盡最大可能地尊重學生意願選取學習方式;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不挖苦諷刺回答錯誤的學生;以真誠的眼光注視學生,親切的語氣教育學生,信任的心態引導學生。

(六)優化教、學反思,改進方式方法,提公升教學水平。

「教」的反思是指教師對自身教學的反思。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寫好課後記、單元後記、學期總結,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改進教學。每學期開學後,教師要根據班級情況對學生進行學情分析,尋找前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便調整進度,改進方法,提高課堂效益;每學期結束,每個教師進行教學反思。

「學」的反思是指學生的反思。指導學生及時反思自己的學習狀況,找出存在問題的癥結,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成績。加強師生雙方的反思將會使教與學沿著正確的軌道快速前進。

構建輕鬆高效課堂》讀後感

王莊小學李海寬

什麼樣的課堂是高效的課堂,這是一直困擾著大多數教師的問題。讀了《高效課堂》後我才真正認識到所謂「高效課堂」,就是用盡可能少的時間獲取最大教學效益的教學活動,達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同時這也是建設和諧校園,建設快樂校園的根本要義所在。通過「主體多元教育理念」下的「高效課堂」,最終達到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的遠大目標。

「高效課堂」主要研討兩個方面,即教師與學生,也就是教與學,是研究主導性和主體性以及二者的關係的。教師是設計課堂教學、實施課堂教學的,具有主導型。課堂教學根本目標就是如何把知識同化在學生身上,讓學生領悟知識的本質從而達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目的。

教要出效率,出效益;學也是如此,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通過指導學生學習知識的方法,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維,有了正確的思維方法,理解得快,接受得快,記憶的也牢固。

如何建立高質量課堂之七 課型創新

課型創新 為學生創設自主的時空舞台 課型創新是衡量一所學校能否進行深度課改的主要標誌,是跳出單一化的授課模式 走向多元課型 實現教學方式轉型的必要手段。課型改革也將帶動教師思維方式和授課方式的轉變 專家觀點 從單一課型走向多元課型 韓立福 在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踐中,進行課型創新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如何建立高質量的課堂

一 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學行為。經驗證明,數學知識幾年不用,大部分就會被遺忘,而數學思想 數學方法能使人終身受益。懷特海曾經這樣解讀 所謂教育,就是拋開了教科書和聽筆記,忘記了為考試背的細節,剩下的東西才有價值。如果我們向學生傳授的只是書本知識,長期不用,幾年以後學生就會一無所獲。所以我們的教學,要...

如何召開高質量會議

專門針對如何開會的培訓,對每個層級的員工都有足夠的 會議訓練 而中國許多企業缺乏這樣的培訓 如何開會,如何主持,如何記錄,如何追蹤,如何對待分歧,如何會場匯報等的。這些必要的訓練,會讓公司的會議變得高效。開會難免有意見不一或者爭論,如果處理不好,就會影響開會的效果,適當注意一些藝術和技巧,就會化險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