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市場分析報告

2021-03-04 09:58:42 字數 5791 閱讀 4689

3. 人文環境:電影作為一種文化產品,是人們的文化、娛樂及精神需求,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隨著中國人收入水平、生活水準、教育水平的大幅提高,看電影更加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社交活動和溝通方式。一部叫好又叫座的電影,應該反映出當代最廣大人民群眾內心真正的呼聲,應該反映出人民的真正生活,從而讓每個人欣賞完後產生最強烈的共鳴,散發出一種人文主義價值觀。目前,中國經歷30多年經濟的高速增長,正在逐步形成中產階級階層,同時從人口普查資料顯示,中國每10萬人中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達到了近萬人,具有高中及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數也分別達到了1.

1萬和1.4萬,而隨著外語教育、網際網路的發展,各種文化之間的交流愈加頻繁,文化融合也愈加緊密,這也為電影產業的大發展、大繁榮奠定了深厚的人文環境基礎。

(二) 微觀環境分析

1. 客戶環境分析。從近2年中國電影觀眾看,19-40歲觀眾佔到總觀影人次的87%,其中19-30歲觀影人群佔比超過5成;從學歷看,大學本/專科佔到8成,由此可見,年輕高知白領已經成為中國核心電影觀眾,其對中國電影的消費和鑑賞代表了中國主體電影觀眾的意見。

同時青少年群體也是電影市場新近崛起的觀眾群,而且他們的對遊戲、動漫、玩具等產業的帶動能力十分強勁,還可以影響家庭其他成員的電影消費。這些觀眾群體年輕、思想活躍,80、90後甚至是00後正在構成中國電影觀眾群體的新力量,因此對新晉、跨界導演作品以及話題性電影顯著增加,這些電影打破固定模式,受到年輕觀眾的喜愛。而隨著通訊技術的發展,觀眾可接受的內容、資訊愈加廣泛,不斷提高的觀眾需求亦需要電影不斷成長。

2. 競爭環境分析。目前,中國電影產業的競爭者主要集中在具有國資背景的企業、民營企業、外資合營企業等三類。

國企中有以電影產業為依託,構建娛樂全產業鏈條的中影集團;有電影發行為依託,拓展全影視產業鏈的華夏電影發行公司;還有以電影製片為主業,從事電影衍生產品及相關產品開發的上影、長春、峨眉、珠江及眾多省級電影製片廠。民營企業中,華誼兄弟、保利博納、橙天娛樂、北京新畫面為代表。其中,華誼兄弟2023年成立傳媒集團,以電影產業為依託,構建全傳媒產業鏈,並於2023年在a股創業板上市,近年票房表現不俗,2023年前票房收入均排在民營電影公司之首;保利博納2023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是國內較為領先的電影發行龍頭企業;橙天娛樂成立時間最晚,主要以娛樂產業為依託,深度拓展海外娛樂市場,業務覆蓋藝人經紀、唱片影視製作、舞台劇演出、網路平台建設等領域;北京新畫面依靠張藝謀、張偉平的影響力,其實力和競爭力也不容小覷。

還有以影視基地為依託、全面拓展休閒旅遊產業的橫店影視集團,以及以網路遊戲、影視動漫、微電影等下游產業為主的盛大集團。而外資合營企業一般採取注資或聯合拍片的形式進軍中國影視產業。

3. **鏈分析。中國電影產業的價值鏈主要包括內容提供商(如製片商、外包內容提供商)、電影發行商、傳播渠道商等主要部分。

製片商屬產業鏈基礎環節,負責電影的融資、拍攝、後期製作等環節,包括製片公司及後期製作公司。電影公司擁有電影的版權,將電影某一期限內的版權**給發行公司或其他的影視渠道發行商。電影發行商決定電影營業收入的關鍵一環,負責影片的營銷推廣策略的制定、實施及與院線合作。

電影發行商從製作公司購買或**電影發行權,然後以票房買斷、按照既定比例獲得營收分成等模式,將電影在合作院線推廣向受眾。發行商與製片商一共獲得票房總收入的 43%。目前,中國電影產業中的製片商與發行商一般都同屬於一家公司。

電影院線是電影的主要傳播渠道,同時還有電視、新**如智慧型手機、網路平台、mp4、ipad等。電影院線下面一般會有若干個電影院,由院線公司統一管理、統一排片,一般會獲得票房收入的57%。此外,一些如食品、電影衍生物等產品的售賣也是影院收入的**之一,佔比為10%-16%。

由於影院營業收入佔電影總收入的半壁江山,一些較具實力的電影集團開始自建院線或通過注資、併購等形式拓展影院渠道。同時新**也逐漸演變為電影傳播的新興渠道之一,隨著使用者對手機、ipad 等手持終端的廣泛使用,這部分渠道的重要性也將日漸體現。

二、 電影市場發展格局分析

(一) 電影市場供求分析

1. 市場供給情況。國內院線、影院行業的市場供給主要取決於上游電影製片、發行行業的供給情況。

近年來,國內影產量逐年增長。2023年至2023年間,我國電影片總產量年均復合增長率接近6%,故事影片產量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8%,電影票房連續多年保持30%左右的增長率。到電影院看電影已成為人民群眾日常文化生活的重要內容和休閒消費的主要方式。

2023年,中美雙方就解決wto電影相關問題的諒解備忘錄達成協議,確定中國每年將增加14部美國進口大片,以imax和3d電影為主。進口分賬影片配額不斷增加,進一步豐富和提公升了影院放映影片的數量和質量。然而,進入影院上映的影片數量仍然有限。

國產影片產品雖已初具規模,但真正能夠贏得口碑、具備較高商業價值、全面滿足市場需要和觀眾文化需求的精品力作整體上仍然較為匱乏。以2023年為例,全年國產故事片總量為638部、動畫影片29部、紀錄像片18部、科教影片121部、特種影片18部,全年生產的各類電影總產量達到824部。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共有326部國產片進入影院放映,其中,票房收入億元以上的國產影片僅有35部,僅佔國產片放映總量的10.

74%。除影片供給外,行業市場供給還包括滿足觀眾觀影需求的新影院建設上。

2. 市場需求情況。我國院線、影院行業的市場需求分為兩個層次:

一是主動性需求:隨著國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公升,人民群眾對文化消費的需求穩步提高。影院觀影成為大眾文化娛樂生活的乙個良好選擇。

高品質連鎖影院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成為觀影人次和票房收入增長的原因之一。二是被動性需求:觀眾的影院觀影需求受高質量影片**量的影響較大,即「**創造需求」,高質量優秀影片**量的增加會直接推動電影票房收入的增長。

(二) 電影院線發展分析。在近年整體經濟下行背景下,當一些行業在慢慢減慢發展及擴張步伐的時候,中國電影市場的擴張與運營卻仍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隨著票房的增長和人們對高質量精神生活的不斷關注,中國電影院迅速成長。

從2023年至今,在電影票房收入增長的刺激下,國內影院和熒幕數量不斷增長,據不完全統計在2023年至2023年6年間,我國銀幕數量增長14,668塊達到18,195塊,數量超過德國位居世界第三。然而我國人口較多,城鎮人口擁有銀幕數量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差距較大,我國影院地域分布、人均銀幕數量還有較大提公升空間。

(三) 影院觀眾構成分析。據統計,我國影院觀眾群中,19歲以下的青少年以及20-29歲的青年觀眾佔總觀眾的65%左右,是電影觀眾的主流力量。他們有敏銳的時尚觸覺,容易接受最新影片資訊。

青少年群體處於求學階段,人格初步形成,經濟能力較低,容易追求潮流;中青年群體則處於事業的穩步成長和實幹期,人格較成熟,有一定社會地位,有一定經濟能力,有一定時尚品味,有自主選擇的能力。而40歲以上的中老年僅佔14.4%,而且隨著年齡段越趨大齡所佔比例越小。

中年人因處於生活繁忙、事業家庭需要兼顧等原因難有閒暇看電影;而老年人因興趣、愛好或生活需求的不同,對商業片、時尚片為主流意識的電影不感興趣,但放棄這部分市場份額也是不明智的,如在春節、國慶等公眾休息日推出家庭親情優惠套票等舉措,相信將這部分中老年觀眾吸引進影院也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四) 電影檔期分析。電影期檔其實是電影銷售的一種營銷方式,作為影響票房成敗的乙個重要因素,越來越為電影營銷者所重視,可以說排好檔期決定了電影成功的一半。近年屢屢出現叫座不叫好的電影,歸根結底很多都是因為檔期合適。

以2023年國慶**週為例,一周中國電影創收超過18.5億,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超7成,而《夏洛特煩惱》借助口碑一路逆襲,國慶七天票房5.58億,問鼎國慶檔冠軍,而同檔期的《港囧》、《九層妖塔》雖口碑不佳,卻也輕鬆創收5.

47、 4.63億元。而除卻傳統的暑期、春節、情人節等檔期外,一些具有中國特色的檔期也逐漸形成並拉動票房迅猛增長。

2023年,為了趕上中國的「六一檔」,美國夢工場的《馬達加斯加3》先於北美一周公映,當日《神奇海盜團》、《白雪公主之魔鏡魔鏡》、《潛艇總動員2》、《超蛙戰士之威武教官》等9部電影同時公映,單日全國票房超過9300萬,盛況空前;而「三八檔」、「清明檔」、「高考檔」、「七夕檔」也正在悄然形成,票房也相當喜人。

(五) 電影產品分析。從2023年票房top30中,愛情、喜劇和動作三種型別共同撐起了中國國產片的近70%票房,其他如武俠類、驚悚類、魔幻類、等多種型別齊發展。同時還出現了一批具有創作力和市場號召力的導演和作品,如《智取威虎山3d》、《親愛的》、《匆匆那年》、《後會無期》等受到觀眾追捧,也湧現出一批青年電影導演。

從近年引進片型別看,青春喜劇、犯罪驚悚類電影少有涉足,這也正也是中國電影很好的思考發展方向,是跟好萊塢電影做差異化最有效的方式,如近年火爆的《盜墓筆記》、《鬼吹燈》等盜墓題材成為電影市場的新寵。由此可見,好萊塢進口大片不是目前中國電影最大的威脅,因為其最具競爭力的影片均已進入中國,即使未來配額放開,進入中國的也是其二流和三流影片,中國電影真正需要的是提高自身影片創作,特別是在高概念影片上發力。

三、 電影市場營銷戰略分析

(一) 確定市場細分策略。按觀眾年齡、身份特徵,電影市場可細分為青少年市場、青年白領等;按檔期可細分為賀歲檔、國慶檔、五一檔、情人節檔等;按電影型別,市場可細分為浪漫愛情片、動作片、文藝片、驚悚片、青春勵志片等;還可以按電影元素進一步細分為旅遊觀光電影、**療傷系電影、盜墓類電影、電視節目衍生類電影等。在確定目標市場時,可考慮根據自身優勢,結合多種細分方法,將各元素結合,做到既明確細分,又盡量覆蓋更多受眾群體。

以徐崢「囧」系列電影為例,在確定市場細分標準時,在受眾基本特徵方面,選擇年齡階段在20—45歲的中、青年為主,兼顧青少年以期與眾多處於社會底層的「屌絲」產生共鳴,同時爭取部分想擺脫困境、減壓的白領階層,系列電影大獲成功,尤其是《泰囧》以12.68億元一度成為不可超越的票房神話,直至2023年被《捉妖記》超越。

(二) 選定目標市場策略。首先準備階段,應確定目標市場細分標準,確認準備製作哪一型別的電影;該型別電影包含哪些元素;市場上是否已經有該型別電影存在;細分目標市場的受眾對該型別電影有多深的了解;細分目標市場對該型別電影有何需求。在目標確認階段,可依據電影的型別元素,從受眾基本特徵、受眾心理特徵以及行為特徵來選擇細分目標市場受眾。

以電影《失孤》為例,電影製片商確定製作電影型別為社會現實類、文藝類電影;該型別中包含親情、打拐、「失獨」等元素;市場上已經有同型別電影存在——《親愛的》;受眾對該型別電影不是特別了解,從央視欄目《等著我》熱播及「打拐」報道逐步開始接觸了解;受眾對現實題材電影希望進一步了解,同時需要有大牌明星吸引受眾接觸該類嚴肅題材電影。《失孤》在確認目標市場細分標準時,在受眾基本特徵方面,選擇年齡在20—50歲;主要為大眾、白領及精英階層;在受眾心理特徵方面選擇關心時政、具有社會責任感、家庭觀念,對嚴肅社會話題有偏好的目標受眾;在受眾行為特徵方面選擇對劉德華、井柏然具有忠誠度的目標受眾。

(三) 市場定位及營銷策略。選擇目標市場的方法基本上有三種,即無差別選擇法、差異化選擇法和集中選擇法。無差別選擇法高度強調統一性,成本較低,如選擇了針對性強的、有一定創新性的營銷模式,也能達到較好的營銷效果。

差異化選擇法將整體市場劃分為若干需求不同的市場群,並針對不同目標市場制定差異化的組合營銷方法,針對性更強,但成本偏高、資源較分散。集中選擇法是集中所有力量,在某一細分目標市場上實行市場營銷,力圖在該目標市場上擁有較大市場份額,針對性更強,資源集中,有利於集聚力量「精耕細作」以獲得較高投資收益率,但風險較高。同樣以《失孤》為例,即採取無差別營銷戰略。

2023年1月28日「如父如子」海報發布,劉德華悲情的農民工形象深入人心;除獨具匠心的倒計時海報外,還在北京、上海、成都、廈門和深圳四地進行了主題首映禮。再加上電影票預售等活動,《失孤》一舉躥公升至微博電影熱評榜、熱搜榜、熱門話題等各榜單首位;2月4日,《失孤》發布主題曲《回家的路》,劉德華央視春晚獻唱,在全國最大的受眾平台大放異彩,還上了當天的《新聞聯播》,更「承包」了大年二八央視新聞頻道的整點新聞,全天滾動播出不下五次;2月6日劉德華「愛在等你回家」春運公益廣告發布,提醒大家在春運期間看好孩子,防「失」於未然,在客流量超過28億人次的2023年春運,覆蓋50個機場,500個火車站,滾動**乙個月,「走心」宣傳獲高熱度好口碑;助力福建農民工摩托騎行返鄉團,為返鄉農民工送去衝鋒衣,溫暖他們回家的路;在排片檔期上錯開傳統旺季,以補缺策略成功喚醒本來在「冬眠」的3月影市。最終,通過一系列營銷策略,《失孤》這部「太過沉重」的「打拐」社會題材電影,首周票房三天突破1.

1億,最終以2億多的票房成為三月票房冠軍。

中國電影中的廣告植入

當廣告遇上電影 論中國電影中的廣告植入 關健詞 植入式廣告中國電影 摘要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在傳統打斷式廣告被垢病的同時,植入式廣告慢慢進入人們的視野。植入式廣告之所以能成為倍受推崇的推廣手段和宣傳方式,在於其用非廣告的表現方式對需要傳播的廣告資訊進行精心編碼,使受眾在純粹的資訊接收環境中,以...

中國電影後產品開發策略

摘要 電影產業的成熟與否已不僅僅體現在票房的成功與電影產品本身的營銷,在全球化語境下的電影產業已經開始以好萊塢為代表的後產品開發時代。中國電影產業是全球電影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電影產業後產品營銷的巨大市場。當成熟的電影產業開發後產品的利潤已經遠遠超出電影票房的收入,後產品的開發成功與否決定著電影...

中國電影中的植入性廣告

如果僅僅是一部商業片,植入廣告顯然不可能成為爭議焦點,只要植入恰當,沒人會為此糾結。然而,一些特殊題材影片,該不該以商業電影的慣例而論?比如 唐山大 不管這到底是不是一部商業電影,片方還是應該考慮部分觀眾的感受。唐山大 雖然是災難片,但片中仍不乏植入廣告。比如徐帆和兒子兒媳一起吃火鍋時喝的酒是 劍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