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方法

2021-03-04 09:58:12 字數 3741 閱讀 2174

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方法(莫礪鋒教授演講)

莫教授以南京大學為例進行演講,多次提及程千帆先生。

兩大主要問題:

一、功底欠厚

二、眼光欠佳

一、功底欠厚

莫先生現身說法,以他當年讀研例項說明。

當時南大研究生物質條件欠佳,書籍都擺在床上,可謂「年年歲歲一床書」(《長安古意》句)。程先生來研究生寢室視察,看到他們書籍欠缺(莫先生只有幾本古代文學專業書,還有一半是外文專業書。莫先生本科外語專業出身),不是很滿意,便開出書目而且還撥款給他們買書。

(一)語言文字功底——極重要

初入南大讀研,程千帆先生要求每位研究生寫三篇自傳:

漢語白話文一篇、漢語文言文一篇、外語一篇

1、漢語文言文

《禮記·學記》「一年視離經辨志」辨志:鄭玄注「謂別其心意所趣鄉(同『向』)也」

2、外語

南大許多古代文學教授外語水平出類拔萃,出訪哈佛燕京學社。而其他學校的代表多是外國文學、外國史教師。

在學術已成為世界性活動的當今,即使是中國古代相關研究也和世界密不可分。

選題勿重複,觀點勿衝突。

e.g.域外漢學家宇文所安教授著作雖有譯本,但還是讀原著為好。

主張讀一手文獻。

3、漢語白話文

古代研究者勿輕視。因為這反映出乙個人的表達能力。標準:清晰、簡明、文從字順、優美。

e.g.聞一多先生《唐詩雜論》,觀點、見解、文筆俱佳。

(二)讀書

以朱子為例。《朱子語類》「論讀書之法」類將讀書喻為「煎湯劑」(中藥)「煮物」。

1、廣泛涉獵——「猛火」

勿為論題所限

研究唐代文學也要了解先唐文學,以此了解唐人文化基礎。e.g.《文選》

詩學、史學、哲(經)學。了解時代背景。

2、精細研讀——「文火」

體會、涵泳

黃季剛(侃)先生細讀者20餘部。

若能記誦,則受用無窮。

e.g.1學問狂。戴東原(震)先生背誦十三經注疏。

e.g.2馬茂元先生《唐詩選》乃當代學者唐詩選本最優者,據傳他會背1萬餘首唐詩。

e.g.3王國維先生:

韋莊《秦婦吟》使其當時曝得大名,有「《秦婦吟》秀才」之稱。但由於作者擔心遭公卿抨擊而要求子孫從文集中刪去,全詩失傳,後近代學者眾人得法藏(「伯」號)敦煌文獻卷子,見一長詩,無人識得。王先生見詩中兩句,立知此是《秦婦吟》全文。

原因:五代孫光憲《北夢瑣言》中載「內府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句,王先生據此判斷。——博覽群書之故。

(三)文獻學(校讎學)

以書本為處理物件。

陳垣先生《史源學雜文》其孫陳智超序提及陳老先生當年課前引《詩經·鄭風·揚之水》「無信人之言,人實誑女(同「汝」)」。

1、蒐集材料

(1)完整程度

必看作者全集

e.g.1王力先生《漢語詩律學》中,提及《全唐詩》中唐詩「犯孤平」現象僅有三例。

下苦功,成就高。

e.g.2 錢鍾書先生《宋詩選注》選呂本中《兵亂後雜詩》(組詩)「五」首之三,但實是二十九首。原因在於方回《瀛奎律髓》對此組詩已經二十九選五。

(2)真偽——極重要

莫先生讀《全唐詩》,先讀到宮廷詩時昏昏欲睡,至卷三八王績詩使其眼前一亮。

卷三八王績《在京思田園見鄉人問》20餘句(風格類似王維《雜詩》)

此詩見於敦煌手抄本《王無功文集》。

但《全唐詩》卷三八又有一詩《答王無功《在京思田園見鄉人問》,作者朱仲晦,唐無此人生平資料,但朱熹字「仲晦」,實是南宋詩歌被誤收入《全唐詩》。

這是一種「異代對話」,如屈原《天問》、柳宗元《天對》。

選題難——一流、二流詩人幾乎已被論盡。

《全唐詩》卷四六七有牟融一人詩作佔全卷,60餘首,從數量來看,適合做碩士**。此人似乎是張籍、朱慶餘同時人,但唐代查無此人,僅漢代有同名《理惑論》作者。

——此人詩作是明代書商偽造,《全》不察,誤收。

平時閱讀也要考慮版本。

e.g.《唐詩三百首》無李賀詩。莫師在為理科本科生上公共選修課時憑黃巢二首《詠菊》斷定學生所持《唐詩三百首》為偽書。(因乾隆朝***極盛)

莫師對清代(尤其中期)評價不高,反對影視劇過度美化。

二、眼光欠佳

(一)讀書時善疑

朱子讀書常疑。

e.g.朱子懷疑《古文尚書》真實性,因其文字平順,而《今文尚書》反而佶屈聱牙。

(二)選題角度

e.g.1 程千帆先生論《飲中八仙歌》,題目曰「乙個醒的和八個醉的」,認為「八仙」實是隱遁醉鄉、解悶消愁者,從而對該詩編年提出新見。

e.g.2 程千帆先生研究《春江花月夜》評價史

王闓運評「孤篇橫絕,竟為大家」。

聞一多先生評「詩中的詩,頂峰中的頂峰」。

李澤厚先生《美的歷程》評此詩:自我、希望、迷茫。

程先生新視角:從該詩產生之際至明李攀龍之前長期被忽視。屬於接受美學問題(最近熱門)。

研究生選題,勿貪大求洋。「小貓拖不動大耗子」(程先生語)

最好「九死一生」方做出,才能得到最好鍛鍊。

(三)注意學界動向

題材可重複,觀點勿蹈襲。

e.g.莫師2023年底開始博士**選題,原打算研究朱子,但發現錢穆先生出版《朱子新學案》,不知是否會有重合之處。

北大哲學系張岱年先生有一本,通過程先生求助北大中文系林庚先生從張家借出。影印之後,見目錄就長達34頁,觀點似有重複,於是換題。(最後莫先生的博士**是《江西詩派研究》)

(四)方法

無所謂新舊、好壞,只看實用性。

學界尚「趨新」(求洋)以勝前人,但實際上無絕對必要。

朱子引禪師「寸鐵可以殺人」語主張「一劍封喉」。

當今學術界「花拳繡腿」:從西方理論中藉術語、貼標籤。

但西人建構理論時並未包含東方材料。

莫師印象中只有美國詩人蘇珊·朗格舉韋應物《賦得暮雨送李曹》例。

蘇聯文藝理論家**金談四書五經,但他連四書五經是哪幾本都尚未弄清。

以下為提問時間:

提問1:在閱讀中,以我為主抑或是以書為主?

答:關於閱讀問題,陳寅恪先生有「理解之同情」觀點。以古人為主。

散文家蘇雪林有《李義山戀愛事蹟考》,莫師不同意其觀點,認為除非發現李義山日記之類明確記載的文物,否則難以查考。後蘇將題目改為《玉溪詩謎》尚好。

(按:莫師仍將中國郡縣制時代稱為「封建時期」)

論述過程也可只是對前人有所補充,不一定非要觀點、結論「驚天動地」。因為現代中國學人並無新材料、方法碰撞(「三千年未有之變局」)和機遇。

提問2:不知查閱何種材料。(以自己的曹操遊仙詩研究為例)

答:先唐材料不多。做學問要通達目錄學,因其指點治學門徑。

當今學風浮躁,許多材料找來之後並無大用,但仍要上天入地——「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

傅斯年先生主張「歷史學是史料學」,莫師雖不完全同意,但認為其絕對有道理。

千萬不能挑材料過多的題目,例如近古某一代的詩歌研究等。

提問3:王安石詩《明妃曲二首》「漢恩自淺胡自深,人生樂在相知心」作何理解?

答:南宋時即有大爭議。南宋清算北宋覆亡歸咎於新法。此詩要看朱自清先生的選本,朱先生認為,古人不加標點,此兩句是路旁胡人勸慰之語。而且該詩主要傾向同情昭君,非關民族大義。

此詩一出,歐陽修等人唱和,說明時人幾乎無反對意見。

古往今來,凡是寫昭君題材者,同情者詩作成功,而民族、倫理、政治詩作並不成功。

提問4:閱讀大家與研究小家的矛盾。

答:莫師個人喜杜詩,但不喜學生寫杜詩**。南韓學生研究杜詩對南韓古代文學的影響,重在視角轉換。

讀研階段不可能完成大家研究,所以選擇二流以下作家研究居多。接受史研究是當今熱門,重在作家或作品對後世影響,但要避免材料羅列。等到成為如錢鍾書先生、陳寅恪先生那樣的大家即處處是選題。

中國古代文學感想

中國古代文學是乙個歷史源遠流長的發展過程。它與中國大歷史 文化緊密相連,顯示出特有的名族性 傳承性 時代性的特徵。它以漢名族文學為主,同時相容了其它少數名族的歷史與文化,構成蔚為大觀的中國古代文學。論是中國古代的詩歌,還是散文 戲曲 都有著明顯的的可以追尋的歷史。並且呈現著在創作和理論上的不斷發展,...

中國古代文學史

全國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中國古代文學史 一 試題 課程 00538 一 單項選擇題 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乙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 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 多選或未選均無分。l.今夫舉大木者,前呼 邪許 後亦應之,此舉重勸力之歌也 出...

中國古代文學知識

神話傳說 中國古代氏族社會時,人類對自然界和社會現象不能科學地解釋,就借助於想像和幻想,創造了許多故事。神話是純粹的虛構,傳說有歷史的影子,比較著名的有 精衛填海 女禍補天 羿射九日,嫦娥奔月 夸父逐日以及黃帝,堯 舜 禹等。詩經 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成書於春秋時期,共305篇,亦稱 詩三百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