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國古代文學導讀課心得

2021-09-01 02:54:07 字數 4581 閱讀 7262

田浩然1014200061

在這學期以來,我報名選修了中國古代文學導讀這一門課,在上課期間,通過對古代聖賢的解讀,我理解了很多人生哲理。

在這十幾周以來,老師主要在課堂上帶著我們研讀的論語、孟子及老子這三個人,下面我先來說說我對孔子和他的論語感觸。哦,插一下,這是我對老師您的一點看法吧,您在上課下課的時候都會讓我們起立然後互相行禮我覺得這一點是很好的,我很贊成您的做法,因為在現在這個資訊時代,尊重早已變得冷漠,大學生大多有課就去上,上完課就走人,對老師沒有什麼感情,而我覺得這種互相尊重的行禮方式可以培養我們之間的感情,消除一些老師與同學間的隔閡,至少我覺得是這樣的呵呵,所以希望您能保持您的這種風格,我支援您,下面轉入正題:

說道孔子,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教育家和教育家,他的言行不僅深深地影響了中國,甚至影響了全世界.在聯合國評選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中, 孔子名列榜首.而《論語》作為記錄孔子言行的一本著作,在我們今天看來仍具有重要的意義.

大至到治國,小至齊家,外至為人處世,內至修身養性,我們都可以從裡面找到原由。

《論語》中極負盛名的一句箴言,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是我最心儀的一句.

人是要有松柏那樣子的傲氣的.要想作為有志在遠大的君子,他就得像松柏那樣,不會漂浮不定,而且能夠忍受各種各樣的嚴峻考驗."狂沙吹盡始見金",大風大浪之後依然屹立的身影方是可以撐起乙個國家,乙個民族的棟梁之材.

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更應該時刻牢記這句話,永遠在生活中的挫折面前保持不屈不撓的鬥志和強勁的戰鬥力.孔子這句閃爍著智慧型之光的箴言,跨越千年,擁有永不褪色的生命力.

孔子對流水而聯想到時間的感慨,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融進了他對於時光飛逝,人生苦短的感嘆.用潺潺的逝水象徵時光的流逝,促人及時行動,給人以的緊迫感。生命價值只有在奮鬥中才會實現的歷史責任感,都在這一聲嘆息中流露出來,帶給人無盡的思考.

生命是短暫的,而我總覺得自己還很年輕,還有很多時間可以揮霍,於是,時間在默默中從指縫中溜走,還沒有在自己的人生長河中激起一點漣漪.痴長到20歲是,發現自己還有點荒廢了時光。

我讀《論語》這部書的時候,在書中認識了乙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乙個多才多藝,孜孜誨人不倦的孔子,乙個食不厭精,曉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

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

開啟《論語》去品味,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所謂亂世出英雄,於是誕生了孔子這乙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所論述的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

漢代就有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治主張.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作為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之一,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道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

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這裡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

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這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

"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

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影響之深遠."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著乙個廣泛的道理:

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作為乙個學生,生活在大集體裡,同學與同學之間,很多時候可以在同學身上學到不少的東西,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分.

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乙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論語》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它的內容是極其豐富的,正如孔子的「溫故而知新」的道理一樣,它應是常讀常新的.我想,我只要記住其中哪怕是一句話,並依言而行,始終如一的話,就足夠受用一生的了。

再說說孟子吧,"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是孟子的重民思想。真是啊,廣大的人民群眾又怎麼能忽視的呢?

《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沒有人民群眾的支援,多大的江山也能保住嗎?"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譯:

君主把百姓的快樂當作自己的快樂,百姓也就會把君主的快樂當作自己的快樂;君主把百姓的憂患當作自己的憂患,百姓也就會把君主的憂患當作自己的憂患。這個思想一直延續到現在。以人為本,"****",黨的宗旨,無不是"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體現。

《孟子》中有許多具有哲理性的句子。"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譯:

動用心思的人治理別人,動用體力的人被人治理;被人治理的人養活別人,治理人的人靠別人養活。

這句知看似現在的社會分工關係。想想看,遠在古代的人就能有這種思想,能讓人不敬佩嗎?

說到孟子,我們還會想起"孔孟之道",他對孔子和儒家思想的繼承和發展,使後世將其與孔子並稱為"孔孟",且稱其為"亞聖"。孟子三歲喪父,孟母艱辛地將他撫養**,孟母管束甚嚴,給後世留下了孟母三遷,孟母斷織的千古美談,成為母教之典範。孟子是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

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遊說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一起著書。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孟子提倡"仁、義、禮、智",並認為,"仁、義、禮、智"四者之中,"仁、義"最為重要。仁,就是寬厚,指同情、關心和愛護的心態,即"仁愛之心"。義,就是正直,指正當、正直和道義的性格,即"正義之氣"。

禮,就是謙讓,指禮儀、禮貌和禮節的規矩,即"禮儀之規"。智,就是才能,指明辨是非、善惡分明和明理睿智的能力,即"智謀之力"。信,就是誠實,指誠實守信、堅定可靠、相互信賴的品行,即"誠信之品"。

孟子是乙個慨然以天下自任,富有使命感的大丈夫。"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處身於戰國亂世,他希望用自己的一套仁政理想輔佐諸侯統一天下。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在乙個分崩離析,**集權淪喪的時代,武力才是解決爭端,爭取利益的最有效途徑,孟子倡導的"仁政"必然難以被統治者所接受。雖然不能在政治上有一番作為,但他並沒有自暴自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行,增益其所不能。 他仍以天下為己任,"正人心,息邪說,距詖行,放淫辭,以承三聖",即他仍要把他的思想學說宣布於天下,以此來影響並匡正世風世俗。

除了像"孟母三遷"、"孟母斷機杼"這樣家喻戶曉的故事外《孟子·公孫丑》中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站在正義方面,會得到多數人的支援和幫助;違背正義,必陷於孤立。關於這一點,告訴我們做事情的出發點要正確,才能得到別人的支援和幫助,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承認,才能獲得最後的勝利。否則,即是你通過一些手段使自己佔據了有利形式,但最後還是會失敗。

正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之所以能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取得最終的勝利,就是因為我們的行為是正義的,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贊成和支援。

《孟子·盡心上》:"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於海者難為水,游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孔子登上魯國的東山,整個魯國盡收眼底;在聖人門下學習過的人,便難以被其它言論所吸引了。

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實際指人的眼界。這一點告訴我們要不斷尋求突破,超越自我,不斷積澱,使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形成更開闊的視野和人生境界。在生活和事業的征途上,我們經常都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的發展,或者"一葉障目",被一點小障礙阻擋了視線。

為眼前利益的迷惑而看不到長遠的發展呢,為視野不夠開闊而錯失了機遇。因此我們要努力登上人生的"泰山",觀到事業的"大海",摒棄"井底之蛙"的心態,做乙隻嚮往"井外世界"的"青蛙",向著更高更遠更開闊的境界靠近。

所以孟子說:"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縱觀能成大事者,貴在目標與行為的選擇,也就是他們懂得選擇什麼放棄什麼。

如果沒有目標,或者做多了無用的事情,必然陷入忙忙碌碌之中,成為碌碌無為的人。如果"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到頭來只能是揀了芝麻丟了西瓜,終無所成。"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和"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是一樣的道理,所以,一定要捨棄一些事不做,去做該做的事,具有"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的寧靜胸懷,然後才能有所作為。

中國古代文學感想

中國古代文學是乙個歷史源遠流長的發展過程。它與中國大歷史 文化緊密相連,顯示出特有的名族性 傳承性 時代性的特徵。它以漢名族文學為主,同時相容了其它少數名族的歷史與文化,構成蔚為大觀的中國古代文學。論是中國古代的詩歌,還是散文 戲曲 都有著明顯的的可以追尋的歷史。並且呈現著在創作和理論上的不斷發展,...

中國古代文學史

全國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中國古代文學史 一 試題 課程 00538 一 單項選擇題 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乙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 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 多選或未選均無分。l.今夫舉大木者,前呼 邪許 後亦應之,此舉重勸力之歌也 出...

中國古代文學知識

神話傳說 中國古代氏族社會時,人類對自然界和社會現象不能科學地解釋,就借助於想像和幻想,創造了許多故事。神話是純粹的虛構,傳說有歷史的影子,比較著名的有 精衛填海 女禍補天 羿射九日,嫦娥奔月 夸父逐日以及黃帝,堯 舜 禹等。詩經 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成書於春秋時期,共305篇,亦稱 詩三百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