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ist標準摘要

2021-03-04 09:56:11 字數 1069 閱讀 4113

recist標準摘要

一、 病灶大小的規定:

腫瘤病灶取最大徑,最小值ct≥10mm;單個淋巴結短徑≥15mm,基線和隨訪中,僅測量和隨訪短徑。(ct掃瞄層厚≤5mm,若ct掃瞄層厚>5mm,病灶最小值應為層厚的2倍)

二、 基結病灶測量時限

必須在**開始前28天內完成。

三、 臨床病灶的測量規定

有**病灶的患者,建議用含有標尺測量病灶大小的彩色**作為存檔。

四、 新病灶的確認

如果在試驗期間使用超聲發現新病灶,應使用ct或者mri進行確認。如果考慮到ct的放射線暴露,可以使用mri代替。超聲不應作為一種測量方法用於測量病灶大小。

五、 腫瘤標誌物的應用

腫瘤標誌物本身不能單獨用來評價腫瘤客觀緩解。用於非目標病灶療效的評價。卵巢癌除外(國際**癌症組織已制定了ca125進展標準)。

六、 腫瘤病灶的評估

1、 目標病灶

(1) cr跟基線作比較;

(2) pr跟基線作比較,靶病灶直徑之和比基線水平減少至少30% 。

(3) pd跟min(試驗中靶病灶直徑之和)作比較,靶病灶直徑之和比min(試驗中靶病灶直徑之和)增加20% ,且絕對值淨增5mm。

(4) sd首次療效評價跟基線作比較,以後跟試驗中min(靶病灶直徑之和)作比較。

出現既符合pr,也符合pd的判斷,如何處理?(比如:基線值100mm,首次20mm,第2次40mm,咋辦?)

2、 非目標病灶

完全緩解、非完全緩解/非疾病進展、疾病進展。

七、 新病灶

在隨訪中檢測到,在基線檢查中未發現或之前未做相關檢測,均視為新病灶。

八、 療效確認

對於以腫瘤緩解率為主要研究終點的非隨機臨床研究,必須對pr、cr的療效進行確認,以疾病穩定或者疾病進展為主要研究終點的研究中,不再需要療效確認。

九、 總緩解期

是從測量首次符合cr或pr標準的時間到首次真實記錄疾病**或進展的時間( 以min(試驗中靶病灶直徑之和)作為疾病進展的參考 )。

一十、 疾病穩定期

從隨機分組的時間( **)開始到疾病進展的時間( 以min(試驗中靶病灶直徑之和)作為疾病進展的參考 )。

砂石料標準摘要

摘要 普通混凝土用砂 石質量及檢驗方法標準 jgj52 2006 以下簡稱 混凝土用砂石 自2007年6月1日實施至今已有兩年半時間,它對保證混凝土用砂 石質量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它與 建築用砂 gb t14684 2001 以下簡稱 建築用砂 建築用卵石 碎石 gb t14685 2001 以下簡稱...

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摘要

總目標通過科學課程的學習,知道與周圍常見事物有關的淺顯的科學知識,並能應用於日常生活,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了解科學 的過程和方法,嘗試應用於科學 活動,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 想問題 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形成大膽想象 尊重證據 敢於創新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 愛家鄉 愛祖國...

《科學課程標準摘要》學習心得

一 學習建議 一 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1.用教材教 而不是 教教材 教教材 的教學,常常把目標單一地定位於教知識 用教材教 則是在更大程度上把知識的教學伴隨在培養能力 態度的過程中。科學課的目標設計要有 用教材教 的意識,這樣,才能把科學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有機地和科學知識目標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