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月活動工作方案

2021-03-04 09:55:36 字數 4909 閱讀 2146

長均發[2014]13號

開縣長沙片區教育均衡發展指導管理中心

長沙片區第十九個教研月活動,以「立德樹人、創新發展」為核心,以「研究、反思、改進」為主題,以課程育德、課程建設、課程評價為重點,著力構建「科研校園、質量校園、書香校園、才藝校園」,**特色辦學新思路,擴大特色辦學影響力;努力造就一支有思想、有能力、有創新精神的育德能力與專業能力統

一、學識魅力與人格魅力統一的教師隊伍;漸進形成「有效課堂」、「智慧型課堂」、「高效課堂」的成熟模式,實現課堂教學「輕負擔高質量,低耗時高效益」的目標,促進學校辦學水平和育人質量有新突破、創高水平、上新台階。

一、活動主題

研究——「立德樹人、創新發展」,「提公升品質、爭創一流」工作的著力點和生長點;

反思——「課程育德、課程建設與課程評價」改革程序中,充分發揮學校領導、骨幹教師引領示範作用的長效機制;

改進——「以科研促課改、以課改促質量、以質量促學校可持續發展」的方法與途徑。

二、活動內容

(一)課程育德工作是落實德育首位,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是新時期課程改革和德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2023年3月,教育部《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再次明確指出:要充分發揮課程在人才培養中的核心作用,進一步提公升綜合育人水平,更好地促進各級各類學校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著力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紮實的科學文化素質、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審美情趣,努力使學生具有中華文化底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國際視野,成為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人。

各校(園)要組織全體教職工認真學習《教育部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牢固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突出學科教學育人功能的重點,**實踐學科教學與育人的有機滲透和有效手段,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中小學課程實施的全過程;以「喚醒主體、養護成長、雕琢成器」為工作路徑,建立全科育人、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課程育德工作機制,推動課程育德工作求新突破、創高水平、上新台階。

課程育德的關鍵在教師!只有通過教師的創造性教學活動,才能將教學內容具化為學生的道德認知、道德情感和道德實踐。這既是課程改革的內在要求,也是學校德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從這一意義上說,課程改革和學科德育的價值追求是完全一致的。「經師易得,人師難求!」各校(園)全體教職員工都要以此為契機發展自我,實現育德能力與專業能力的統一,學識魅力與人格魅力的統一。

「以人為本,育人於心」,讓課堂真正成為教師展示才華、踐履追求、實現價值、培養英才的舞台!

(二)國家課程的校本化實施,是課程文化與學校文化的融合,是國家課程理想與學校、教師課程理想的雙向建構。國家課程校本化的基點一定是國家課程師本化。

國家課程校本化,其基本含義有兩點:一是指學校在國家課程計畫預留的課程空間內完全自主的課程開發,這主要是以學生的需求和學生的興趣為導向,開發出的特色課程,如****、經典誦讀、書法繪畫、演講與口才、手工藝製作等;二是指學校對國家課程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人制宜的創造性再次開發,這包括教材的校本化處理、學校本位的課程整合、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和個性化加工及差異性學習評價等多樣化的行動策略。

國家課程校本化的基本要求是學校和教師通過選擇、改編、整合、補充、拓展等方式,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進行再加工、再創造,使之更符合學生、學校的特點和需要。即國家課程在學校文化基礎上的融合與建構。這樣,每個課堂都是乙個課程實驗室,每個教師都是乙個課程實驗者,他們通過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時時刻刻檢驗、發展並具體化國家的課程理想,並形成符合本校、本班、本人特點的課程理想與實踐,從而切實改變「教教材」的窘境,切實體現用「教材教」的精髓。

各校(園)在國家課程的校本化實施過程中,必須系統思考、整體規劃,明確學校的課程理念、課程結構、課程門類、課程實施、課程評價等課程建設的核心要素;在「基於學生發展、符合學校實際、全員參與建設、關注教育價值」的課程方略下,構建「目標整體、結構多元、尊重選擇、發展個性」的課程體系。國家課程的校本化實施,尤其要尊重和善待教師的首創精神!因為,國家課程校本化的基點一定是國家課程師本化。

學校需要智慧型教師帶動全體教師專業成長;社會需要智慧型教師引領社會發展進步。課堂教學是實現國家課程理想與學校、教師課程理想的主陣地。各校(園)在國家課程的校本化實施過程中,要以「有效課堂」教學研究活動為基礎,漸進提公升為「智慧型課堂」、「高效課堂」,促進課堂教學華麗變身——人人都在學、人人都愛學、人人都會學,改「一言堂」為「群英匯」、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棄單純知識傳授為知能意並重培養;使課堂氛圍活而不亂,切實體現「五讓」——讓學生觀察、讓學生思考、讓學生動手、讓學生表述、讓學生總結;逐步形成「基於情景、基於問題、有效互動、發展思維」的智慧型課堂,從而實現課堂教學「輕負擔高質量,低耗時高效益」的目標。

(三)課程評價,當因課而異、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事而異多元激勵,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教育部《關於推進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的意見》明確指出:教育質量評價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是教育綜合改革的關鍵環節。推進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是推動中小學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是引導社會和家長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營造良好育人環境的迫切需要,是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加強和改進教育巨集觀管理的必然要求。

課程評價是依據課程標準、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價值判斷並為教學決策服務的活動。課程評價不僅是檢驗教學效果、診斷教學問題、提供反饋資訊、引導教學方向、調控教學程序的科學依據,更是促進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過程不斷增值的催化劑。

課堂教學是課程評價的重要載體和平台。課堂教學是情感、經驗的交流、合作與碰撞的過程,教師面對的是乙個個有豐富情感和個性的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個性化、靈活化、多樣化的評價方法與技巧,是激發學生個體潛能充分發揮的重要因素。

各校(園)要認真組織教職工深入學習《教育部關於推進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的意見》、《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指標框架(試行)》,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教育教學規律,堅持科學的教育質量觀,充分發揮評價的正確導向作用,推動形成良好的育人環境,促進素質教育深入實施」的指導思想,堅持育人為本、促進發展、科學規範、統籌協調、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依據國家中小學課程方案、課程標準、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和學校辦學行為的要求開展課程評價。

1.在指導思想上,要突出評價的發展性功能和激勵性功能,重視對學生學習潛能的評價,立足於促進學生的學習和充分發展,為「適合學生的教育」創造有利的支撐環境。

2.在評價主體上,要調動學生主動參與評價的積極性,改變評價主體的單一性,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建立由學生、家長、社會、學校和教師等共同參與的評價機制,以期塑造完善人格,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的良好品質,形成對己對人對社會的責任感。

3.在評價方法上,要強化科學性評價與增值性評價,突出評價的導向、診斷、改進與激勵功能,注重他評與自評的結合、過程評價與終結評價的結合、實證評價與人文評價的結合。

(1)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結合,實行多層次評價和隨時性評價,突出過程性,注重考查學生進步的程度和教師努力的程度;

(2)由單一定量評價變為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評價,不僅關注學生的分數,更要看學生學習的動機、行為習慣、意志品質等;

(3)由團體相對化評價變為個體差異化評價,不僅可以為教師全面了解學生提供準確、動態的依據,也可以使學生更清晰地掌握自己的實際情況,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挖掘學習潛能、改進學習策略;

(4)注重增值性評價——由唯一絕對性評價變為多元差異性評價,不以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評價的唯一標準,引導學生多元發展。只看個體進步,不搞橫向比較;提倡對不同的學生採用不同的評價標準和方法,以促進所有學生都在「最近發展區」上獲得充分的發展;

(5)實證評價與人文評價結合。注重學生獲得知識、技能和價值觀的真實體驗,對學生學習過程——觀察、思考、合作、**,給予客觀性的實證評價,讓學生感受到評價是現實非幻想的、是有用非無用的、是可靠非可疑的、是確切非含糊的、是肯定非否定的;評價語言應當充滿激勵,充滿人文關懷。教師要及時把握和利用課堂動態生成因素,對學生發表的不同意見,在採取寬容態度的前提下,或延遲評價,或恰如其分地進行分析評判,或順勢引導學生自己發現錯誤、改正錯誤……充滿愛心、智慧型的誘導和評價,有助於營造愉悅、寬鬆的學習氣氛,給學生創造出乙個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的良好空間,激發其內在發展的動力,看到自己努力的方向,產生爭取進步的信心,更好地激發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濃厚興趣。

呈乙份真情,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

添乙份鼓勵,呵護學生求知的熱情;

多乙份肯定,揚起學生自信的風帆;

增乙份幽默,喚醒學生萌動的興趣。

三、活動載體

以梳理問題為反思線索,以深化學習為理論支撐,以課改論壇為研究平台,實踐「三課」改進策略,物化成果、擇優推廣。

四、工作要求

第十九個教研月活動,各校(園)要堅持以「立德樹人、創新發展」為核心,堅持「科研導航、質量為先、隊伍為本」的工作原則,以構建「有效課堂→智慧型課堂→高效課堂」為依託,以學習、借鑑、研究、反思、改進為主題,彰顯「科研校園、質量校園、書香校園、才藝校園」的魅力,**特色辦學新思路,擴大特色辦學影響力。

(一)加強教育教學理論學習,建設常態化學習型校園,造就一支有思想、有能力、有創新精神的教師隊伍。

為適應課程改革的要求,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教育政策水平、教育科研能力、人文素養和文化底蘊,各校(園)要認真組織專任教師學政策檔案、學課程標準、學專題文獻,引導教師養成「閱讀」的習慣,喚醒教師的讀書需求,力爭做到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反思總結與提煉成果相結合,促進教師把新思路、新觀點、新方法融匯到自己的思維模式和工作模式之中,從制度走向自覺。

(二)全面實施科研興校戰略,促進學校、教師、學生三位一體同步成長。

各校(園)要努力創設教育科研良好氛圍,樹立科研興校的導航意識、主動意識、服務意識、創新意識。堅持「五個一」科研制度——工作在一線開展、問題在一線解決、經驗在一線總結、成果在一線推廣、典型在一線樹立,圍繞課程育德、課程建設、課程評價三個重點,以改革為動力、以創新為核心、以質量為目標、以管理為保證、以隊伍建設為關鍵,開展「**論壇」——形成全校(園)「人人有論壇問題、個個問題有人論壇、項項論壇有成果」的教育科研生動局面;落實「三輪改進」——要在「立德樹人」上求整合創新,在「課」上下功夫,在「改」上求突破;堅持草根式教學研究,物化科研成果,凸顯科研能力向教學能力轉變、科研成果向教學質量轉變,確保「教、學、研一體平台」成為提高辦學水平和育人質量的新的生長點。

小學主題教研活動工作方案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校教育教學工作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困惑,為切實推動我校教育教學工作 帶動全校教師專業化成長,全面開展主題教研工作,結合我校教育教學工作實際,特制定此主題教研方案。一 指導思想 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以 強化學生自主學習,探索高效課堂模式 為突破口,以學科教研...

小學「學校安全月」活動工作方案

為全面貫徹落實學校安全 黨政同責 一崗雙責 失職追責 責任體系,促進學校安全教育與管理主體責任的落實,提公升全體師生的安全素質,經研究,決定於3月18日 31日在全縣教育系統深入開展2018年 學校安全月 活動,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 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 總書記 總理等 領導同志關...

汶陽中學主題教研活動工作方案

隨著課堂改革的不斷深入,我校教育教學工作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困惑。為克服這些困惑,全面開展主題教研工作,切實推動我校教育教學工作,以帶動全校教師專業化成長,結合我校教育教學工作實際,特制定此主題教研方案。一 指導思想 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以 探索高效課堂教學途徑 為突破口,以學科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