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野外實習報告

2021-03-04 09:54:47 字數 4652 閱讀 7247

南師大地理科學學院

10級地理科學

10100423

陳昊楠2012/10/6

目錄第一章概況 2

第二章地質、地貌與水文 3

一、 地質基礎 3

二、 地貌形態 5

三、 水文特點與地貌形態 12

第三章氣侯與自然分異 15

一、 氣象與氣候特點 15

二、 植被、土壤與山地氣候 16

第四章結論與討論 21

一、 有關爭議問題的討論:廬山有無冰川地貌? 21

二、 實習報告的結論 21

第五章結束語 21

一、 地理位置

廬山位於安徽湖北江西三聲交匯處,承東啟西,迎南接北(圖一)。廬山地處江西省北部,包括九江市、廬山和廬山南北麓的星子縣、九江縣的大部分,東經11552′~11613′,北緯2922′~29°46′,總面積約800㎞。廬山地區北濱長江、東和南為鄱陽湖環繞(圖二),區內有著名的廬山中山山地、山前丘陵、濱水平原。

因此,廬山地區的自然地理結構和地理環境具有代表性。

圖1圖2

二、 地質地理

廬山山體走向北北東向,長約30km,寬約10km,平地拔起一座主峰海拔14734m的斷塊山。斷塊山由元古代變質岩和粒屑沉積岩構成,頂部有峰嶺90餘座,山峰的形態,嶺、谷排布受到褶皺構造、斷裂構造、節理構造以及地層岩性和產狀的控制。廬山北段以大約山背斜山為軸,兩側對稱分布向斜谷、背斜山以及次一級的次成谷和次成山,並受背斜構造的傾伏和向斜構造翹起的控制,次成山和次成谷在平面上構成「之」字型的延展。

廬山的東南坡和西北坡均為峭壁陡坡,並與斷塊山邊界斷裂的特性有關而呈階梯式遞降。廬山山前丘陵多由古生界組成,併間以寬谷平原。

對於廬山構造地貌的發育,有的學者認為存在古夷平面被斷裂構造活動分割並差異抬公升的現象。然而,廬山五老峰下近800m的陡壁,已遠離斷塊山東側的溫泉大斷裂,也就是說,它不是原生構造地貌斷層崖,已屬於以崩塌作用為主的逆向坡。

三、 氣象氣候

廬山地處**帶東部溼潤氣候區,氣候狀況受大範圍氣候制約,具有典型的濕潤型東亞季風氣候特徵。此外,廬山山上區域性谷地與鄱陽湖湖口段的地形,決定著區域性地段的氣候、水分、植被和土壤發育均有一定的相對特殊性,構成獨特的山地小氣候。如山頂黃龍寺周圍、星子沙嶺、都昌老爺廟等地的鄱陽湖濱等。

四、 植被土壤

廬山地處**帶季風氣候區,水熱資源豐富。廬山山體垂直氣候-植被-土壤分帶規律鮮明。常綠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林、落葉闊葉林、針葉林、竹林、灌叢,草叢等植被型別比較齊全,逆行演替與順向演替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自然狀況下的植被型別與土壤發育相匹配。從江邊湖濱到廬山山頂發育有:紅壤、黃壤與山地黃壤、山地黃棕壤、山地棕壤、山地沼澤土以及水稻土、淺色草甸土等。

此外,廬山山上區域性谷地與鄱陽湖湖口段的地形,決定著區域性地段的氣候、水分、植被和土壤發育均有一定的相對特殊性,構成獨特的地理景觀,如山頂黃龍寺周圍,竟發育了常綠闊葉林和黃壤;在星子沙嶺、都昌老爺廟等地的鄱陽湖濱,竟發育了風沙地貌和沙生植被等。

五、 水文

廬山地區水資源豐富,不僅有豐富的降水、地表水、還有豐富的地下水。廬山山頂上已打出自流井,仰天平開發區的供水也能得到滿足。但是鄱陽湖周圍則經常發生水旱災害。暴雨還會引發山地災害。

廬山地區的溝谷水系自成系統,均以廬山為源,流歸江湖。山頂上行行寬谷通過襲奪作用二溝通,下切「v」形谷多瀑布跌水轉入山側深邃的峽谷,山前寬谷中發育較寬的礫灘。在廬山景區多借襲奪彎築壩蓄水成湖,並建給排水系統調節用水,或藉以發電補充供電,同時增加了水體風光旅遊。

至於廬山山上的圍椅狀刻蝕凹地、寬谷、寬谷中的巨礫和泥礫堆積以及山前地帶成片的泥礫混雜堆積,60多年前李四光教授認為是古冰川作用的遺跡,但在學術界一直有不同見解,有的學者人為山前的泥礫混雜堆積為泥石流堆積,山上的圍椅狀凹地的發育可能與古冰緣氣候條件下的劈裂作用有關。筆者的觀點在第四章會具體闡述。

六、 實習路線

本次歷時7天,實習路線如下:

2023年9月13日:長城賓館—飛來石—如琴湖—錦繡谷—天橋—仙人洞—御碑亭;

2023年9月14日:長城賓館—漢口峽—大月山—植物園—含鄱口;

2023年9月15日:長城賓館—如琴湖—錦繡谷—仙人洞—御碑亭—龍首崖—石門澗—懸索橋—廬山一級電站—廬山電站攔河壩—黃龍潭—烏龍潭—黃龍寺—茭蘆橋—大校場谷地溝口—廬山博物館;

2023年9月16日:五老峰—三疊泉;

2023年9月17日:牯嶺街【廬山旅遊商品的特色與**調查與分析】;

2023年9月18日:下山—秀峰—龍潭—廬山瀑布;

2023年9月19日:秀峰假日賓館—沙山—鄱陽湖濱;

秀峰假日賓館-觀音橋;

廬山地處揚子地塊與大別山地塊交接帶的邊緣地帶,也是北東向炎廬斷裂和北西向襄樊-廣濟斷裂的交匯帶南緣。受其影響,廬山地區各地質時期都具有較大的構造活動性,岩漿活動強烈,混合巖化明顯。區內地層發育較齊全,構造形跡明顯。

1、廬山的形成

廬山的形成經歷了複雜而又漫長的過程,山體也由時代不同的岩石組成。它是一座崛起於平地的巍峨的孤立形山系。但是在上公升之前它曾經也經歷過了沉降的過程。

大約在10—23億年前,即前震旦紀—二疊紀時,本區處於淺海至濱海環境,並發生緩慢的沉降,沉積物厚達5000公尺,沉積岩層有長石石英砂巖、石英砂巖、沙礫岩、礫岩、石灰岩、頁岩和凝灰岩等。當然在總的沉降過程中,也有幾次的上公升,過程如下:前震旦紀——呂梁運動上公升為陸地——後下沉——晚奧陶世上公升——後下沉——志留紀末至泥盆紀早期上公升(加里東運動)——泥盆紀中期至二疊紀下沉。

中生代燕山運動時,從上二疊紀至白堊紀廬山發生斷裂上公升而成為陸地——晚白堊紀廬山周圍斷裂下沉接受沉積,沉積物厚達數百公尺——第三紀歷史地區微弱上公升——第四紀直到現在強烈上公升,並使廬山成為斷塊山,山體受到剝蝕,但是廬山周圍相對下沉,而且產生鄱陽湖。廬山斷裂上公升量最大是在山體的中南部, 向東北方是4西南方遞減,所以廬山的高度也同樣中南部最高。

2、地質分析

廬山是乙個北東—南西向伸展的地壘式的褶皺斷塊山, 兩側分別是九江凹陷、鄱陽凹陷。廬山整個山體呈腎狀, 東北至西南長約25 km, 西北至東南約10 km, 面積約250 km , 周長約70 km。山體四周是懸崖峭壁, 成為一座相對高度達1 200—1 400 m的中山地貌。

從大地構造方面看, 廬山位於準陽山字型構造弧頂東側, 廬山的南部為江南古陸( 花崗岩) , 在南北向強大的擠壓下, 廬山地區產生了ne—sw和nw—se 向兩組斷裂及一系列褶皺構造, 尤其是斷裂構造對廬山的地貌發育影響深刻, 廬山山體即是沿ne—sw向的溫泉正斷層和蓮花洞正斷層抬公升而成的。(圖3)

3、地層與岩性

廬山地層分布具有一定的規律性,主要由震旦紀及前震旦紀地層組成,山體中部出露最寬向東北部和西部收斂,以九奇峰,仰天坪為界,廬山地層分為南、北兩部。

廬山南部地層較北部地層為老, 由元古代前震旦系雙橋山群組成, 該地層為泥質碎屑岩,厚度超過3000公尺。在此期間,有多次火山噴發,噴出大量酸性物質,呈熔岩流產出。雙橋山群受混合巖化作用,變質為片岩、片麻岩、板岩、片岩及混合巖夾大理岩、砂礫巖、變流紋岩等,其東南部尚有大片的噴出巖和侵入岩出露。

如廬山最高峰漢陽峰( 1 474 m) 就是由前震旦紀噴出的變流紋岩組成因易風化,故呈圓渾狀。仰天坪主要分布石英片岩、板岩。碧雲庵和黃石崖一帶,出露震旦系和寒武系地層。

廬山北部前震旦系地層絕跡,出露震旦系下統蓮沱組。蓮沱組下部,岩性堅硬,大月山、大林峰、虎背嶺山體及廬山東南側和西北側的懸崖峭壁,主要由這類岩石構成。蓮沱組中部的女兒城層石英砂巖、砂礫巖偶夾長石石英片岩,出露處均為山脊,如牯牛嶺、女兒城、玉屏峰、屋脊嶺、草地坡等;蓮沱組中部的大校場層長石石英岩、偶夾薄層石英砂巖,出露處均為次成谷地,例如西谷、大較場、白沙河、小天池等。

蓮沱組的上部為長石石英砂巖、凝灰岩,分布處均為谷地,如東谷(中谷)、蓮花谷等。

山體東南側和西北側丘陵平原區,在溫泉和蓮花洞大斷裂以外地層呈條帶狀分布,有愈向外圍時代愈新的趨勢。如向西北,依次出露震旦系西峰寺組構成的二神宮、林角山的一列山體、寒武系王音鋪組構成的城牆山、花山;觀音堂組組成的鳳凰山、雅雀山等。

廬山外圍零星出露寒武系以後的各系地層。如本區東北角新港獅子山、高壠附近的營盤山出露奧陶系(o)灰岩;通遠一沙河、高壠一蜈蚣嶺、大姑山一大青山一帶以及廬山北西的新橋等地,均出露志留系(s)砂質頁岩、砂岩;高壠、海會、白鹿洞一線公路兩側有泥盆系(d)石英砂巖的露頭;鄱陽湖中鞋山、哈蟆石,鄱陽湖西畔白石嘴、西部平原的沙河的獅子山一帶由石炭系(c)灰岩構成;在山麓及江湖地帶的星子、火焰山、大嶺、白水港、涂家壠等地出露白堊系上統南雄組砂岩、砂礫巖。

4、構造

廬山南部構造較簡單, 為一地層傾向西北的單斜構造, 雖有許多花崗岩體侵入其間, 但其地層傾向西北方向仍顯然可見。

北部以褶曲構造為主, 具復背斜性質, 復背斜之脊即大月山背斜之脊, 該背斜為傾伏背斜, 向西南傾伏, 在蘆林盆地附近尖滅。大月山背斜東南側為三疊泉向斜和五老峰背斜, 在大月山背斜與三疊泉向斜之間發育了七里衝次生谷和蚱蜢嶺單斜構造; 大月山背斜西北側為東谷向斜和虎背嶺背斜, 並發育了牯牛嶺、女兒城單斜構造。在廬山斷裂抬公升過程中, 由於虎背嶺背斜和五老峰背斜被大斷層切開錯落,虎背嶺背斜西北翼、五老峰背斜東南翼分別陷落到九江凹陷與鄱陽凹陷, 目前, 兩者呈單斜構造出現,如圖4所示。

南北分界的衝斷層線一帶, 其斷層面傾向西北, 斷層面的東南盤為下盤, 西北盤為上盤, 上盤逆掩下盤, 形成北山掩復南山的形勢。上盤中尚有若干較小的衝斷層, 重重疊疊, 形成疊瓦式構造。總的局勢均為北向南掩復。

圖4 廬山北部地形地質剖面圖(虎背嶺- 五老峰)

廬山,是一座長軸型菱形斷塊山。地貌型別多樣,成因複雜,地貌景觀多樣。本區地貌特徵及其發生發展是新構造運動、岩性和流水、重力、風力、冰雪等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

廬山野外綜合自然地理實習報告

探礦者 實習目的 1 加強理論與實際的聯絡。2 認識土壤的剖面 地形分布規律及其野外觀測技術。3 認識常見的地貌型別,並掌握其特徵及形成的原因 4 認識常見地質現象和岩石並判別。5 認識植被的地理分布規律。實習時間 2011年3月9日 2011年3月11日 實習地點 國家地質公園 廬山 實習路線 2...

天目山野外實習報告

自從聽說有去天目山的野外實習,我就一直期待著。進入生科院後就不停的聽到這樣的話 生物學的學習不是只有在實驗室裡研究就可以,還要到野外各種地方尋找素材。現在終於有機會去體驗一下了。直到到了天目山後才知道,一切都比我想象得來得不易。總是興致勃勃地出發,然後拖著疲憊的身體回來,但即使是這樣我們躺在床上時還...

地理科學專業學生赴廬山野外實習總結

2007級地理科學專業學生赴廬山野外實習總結 根據我院 地理科學專業 教學內容的需要和教學計畫的安排,在校 院兩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援下,2007級地理科學專業學生赴廬山圓滿的完成了為期6天的地貌學 土壤學和植物地理學學科的野外實習,現將實習情況簡要總結如下 一 實習概況 實習學科 地貌學 土壤學和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