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實習報告

2021-03-04 03:25:02 字數 4582 閱讀 1404

姓名:胡靜

學號:201014010201

班級:地理科學10102

院系:資源環境與旅遊學院

目錄一、 實習目的

二、 實習時間

三、 實習地點

四、 實習路線

五、 實習內容

六、 報告正文

1、 廬山概況

2、 廬山的地質概況

3、 廬山的地貌概況

4、 廬山的氣候、水文、土壤、植被調查

5、 廬山的開發利用

七、實習總結與收穫

一、 實習目的

1、 加強理論與實踐的聯絡

2、 觀測、分析廬山:地質條件與特徵;地貌型別、特徵、成因;氣溫、氣壓、濕度、風等氣象要素的垂直分布規律、成因;植物、土壤的規律、成因;廬山鄱陽湖水文特點和成因,等。

一、 實習時間:2023年6月

二、 實習地點:國家地質森林公園

三、 實習路線

1、 含鄱口—植物園—五老峰—三疊泉

2、 如琴湖—錦繡谷—仙人洞—大天池—龍首崖—花徑—博物館

3、 廬林湖—三寶樹—黃龍譚—烏龍潭

四、 實習內容

廬山的地質基礎;廬山的構造地貌、谷地地貌、冰川地貌等;廬山的垂直山地氣候;廬山的河流襲奪等水文特徵;廬山的土壤分布規律;廬山的植被等。

五、 實習內容

廬山的地質基礎;廬山的構造地貌、谷地地貌、冰川地貌等;廬山的垂直山地氣候;廬山的河流襲奪等水文特徵;廬山的土壤分布規律;廬山的植被等。

六、 報告正文

1、廬山概況

2、廬山的地質概況

(1)、廬山的形成

廬山是中國第四紀冰川地質學的誕生地。2023年中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教授到廬山進行地質調查,首次發現了廬山及其附近存在著大量冰川沉積物及冰川遺跡地貌,隨之對廬山進行了多次深入調查,並於2023年發表了《揚子江流域之第四紀冰期》。這是中國地質學家在中國大陸東部首次發現的第四紀冰川。

廬山特別發育的伸展構造,形成了廬山變質核雜岩構造和斷塊山。廬山處在華南揚子地塊北端,侏羅紀至早第三紀,大陸地殼處於強烈的伸展狀態,大規模陸殼重熔型花崗岩侵入,廬山地區在這種水平與垂直力的作用下,廬山呈現不斷上公升的狀態,處於盆嶺構造的發展階段。 在距今兩千多萬年前的喜馬拉雅運動晚期,廬山便形成了現今斷塊山形態。

以伸展構造為主體,伴隨廬山出現的斷塊山構造和變質核雜岩構造,組成了廬山地學景觀的又一特徵。 廬山獨特的多成因復合地貌景觀。新構造運動使廬山形成了斷塊山構造,斷崖地貌景觀在山體四周到處可見,尤其是東西兩側,這是山體構造上公升的體現。

廬山山頂相對平緩,古剝蝕面表現明顯。廬山進入更新世後,出現了第四紀冰川活動。受第四紀侵蝕作用,全山又出現了許多冰斗、冰窖、u 型谷、冰坎、冰階、冰刃脊和角峰等冰蝕地貌景觀。

(2)、廬山的地層

廬山主要由震旦紀及前震旦紀地層組成,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山體中部出露最寬,向東北部和西部收斂。以九奇峰、仰天坪一帶為界,將廬山地層分為南、北兩部。

南部主要出露前震旦系雙橋山群,廬山最高峰漢陽峰由前震旦紀噴出變流紋岩組成,因易受風化,故山峰略呈渾圓狀。北部出露震旦系下統南陀組,該組分為上、中、下三部,各部岩性及分布如下表。

廬山地層及分布概要

(3)、廬山岩石的型別和特徵

廬山的岩石主要有兩種型別:沉積岩和變質岩。

1、沉積岩:沉積岩主要有長石石英砂巖、石英砂巖、沙礫岩、礫岩、石灰岩、頁岩和凝灰岩。其中,礫岩最為常見。

在環湖路的蘆林冰磧泥剖面中,礫岩居多,大小混雜,但磨圓度均較好。其構造有層理構造和層面構造,主要受河流和風力作用影響而形成。

2、變質岩:廬山的變質岩主要由沉積岩經過區域變質作用形成大理岩、石英岩、板岩、片岩、片麻岩、角閃岩等,片岩居多。其結構有等粒變晶結構、斑狀變晶結構、等,構造多為板狀構造、千枚狀構造、片狀構造、塊狀構造,特點是呈塊型或片型,片岩層理分明

廬山的形成經歷了複雜而又漫長的過程,山體也由時代不同的岩石組成。它是一座崛起於平地的巍峨的孤立形山系。但是在上公升之前它曾經也經歷過了沉降的過程。

大約在10—23億年前,即前震旦紀——二疊紀時,本區處於淺海至濱海環境,並發生緩慢的沉降,沉積物厚達5000公尺,沉積岩層有長石石英砂巖、石英砂巖、沙礫岩、礫岩、石灰岩、頁岩和凝灰岩等。當然在總的沉降過程中,也有幾次的上公升,過程如下:前震旦紀——呂梁運動上公升為陸地,——後下沉——晚奧陶世上公升——後下沉——志留紀末至泥盆紀早期上公升(加里東運動)——泥盆紀中期至二疊紀下沉。

中生代燕山運動時,從上二疊紀至白堊紀廬山發生斷裂上公升而成為陸地——晚白堊紀廬山周圍斷裂下沉接受沉積,沉積物厚達數百公尺——第三紀歷史地區微弱上公升——第四紀直到現在強烈上公升,並使廬山成為斷塊山,山體受到剝蝕,但是廬山周圍相對下沉,而且產生鄱陽湖。廬山斷裂上公升量最大是在山體的中南部,向東北方是西南方遞減,所以廬山的高度也同樣中南部喂最高。

3、廬山的地貌

廬山是由北東——南西走向斷裂作用上公升而成的斷塊山,平面呈腎型,中部寬向東北是西南逐漸收窄。山體內的褶皺、斷層、個單斜構造地貌都很明顯,此外,還有尚在爭論中的第四紀山岳冰川地貌。

1、廬山的冰川地貌

廬山具有突出價值的地質、地貌和獨特的第四紀冰川遺跡。十億年前,廬山地區是淺海。中生代燕山運動,使廬山在2500萬年前形成了一座獨特的「地壘式斷塊山」。

冰川地貌主要包括冰蝕地貌和冰磧地貌,這裡我們主要去的是冰磧地貌:飛來石;以及冰蝕地貌:三逸鄉冰窖,天橋冰溢口,王家坡 u形谷、含鄱嶺冰川刃脊。

這裡的話;我們主要講解一下王家坡u型谷:

王家坡u形谷是廬山冰川u形谷中規模最大,儲存最好,冰磧物最多、最典型的u形谷。它的上段是由白沙河u谷、蓮谷懸谷和小天池u谷匯合而成。谷地後緣高程約1000m,其後緣直接與蓮谷懸谷相接,谷地前緣海拔高程約200m。

寬400~800m。u谷上窄下寬,谷底平坦,谷底縱剖面呈階梯狀下降。u谷北面為日照峰、大寨山;南面為大月山。

其西北側谷坡坡度由上部31°,下部25°左右,東南側谷坡較陡,上部37°左右,下部為31°。在近山麓處谷地變寬,兩側谷壁變陡,谷底被現代水流深切為「v」字形谷地。u谷由震旦紀南沱組石英砂巖、長石石英砂巖組成。

王家坡u谷,是一條複合型的冰川u谷。在其下段還有恩德嶺u谷與其匯合(圖 2 )。在u谷兩側可見到角峰、刃脊及冰斗群或冰筧出現,如在u谷東南側的大月山西北坡,發育了大坳冰斗及與其並列的數個小冰斗、冰筧,也可見到兩側谷壁上部的角峰,只因岩石遭到後期風化破壞,尖峰頂稍變圓形,角峰海拔約1400m左右。

而在恩德嶺u谷兩側同樣也可見到冰斗、冰筧地形。還有冰坎、風口、水口等地貌景觀。

而飛來石,為重疊石,屬於冰桌,冰桌又稱為冰台,是指在u形谷中或山麓地帶聚集的巨大冰川漂礫橫置於其它冰川漂礫之上的現象。西谷冰川u形谷中的冰桌,下部的巨大漂礫長8.9m、寬6.

1m、高4.5m;上部的巨大漂礫長5.6m、寬4.

5m、高2.9m。其位於廬山西谷上部,廬山中學附近。

由於它的岩性與周圍的岩石性質大相徑庭,因此可以斷定它是從別處通過某種作用搬運而來,才故名為飛來石。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先生將其稱為冰桌,認為石第四紀冰川遺跡。但人們對此提出了很多疑問,其主要有三種觀點:

飛來石是泥石流搬運而來的呢,還是大月山發生山體崩塌搬運來的,還是第四紀冰川作用下遺留下來的?飛來石的底部為石英砂巖,其層裡是岩石堆積而成的磨圓度較好,而頂部主要是石英片岩(變質岩),呈片麻狀且有方向,表面有雲母片;因兩部分的岩性不同,可推測出兩者形成的時間不同,又因在岩石上發現「丁」字擦痕和壓抗這些冰川作用的關鍵證據。因冰川搬運能力相當的大,它能使上萬噸的巨大岩石隨冰川一起移動,因此能搬運300餘噸的飛來石是不成問題的,故我同意飛來石是第四紀冰川作用下形成。

三逸鄉冰窖:冰窖是冰川的主要屯冰處,它是300-250萬年,120-150萬年,110-90萬年,40-20萬年四次冰期的屯冰之所,窖內坡勢平緩,並堆積有40-20萬年冰磧物泥礫層。 冰窖直徑約1000m,深約80m,盆底海拔1050m。

其北為月輪峰冰筧,南東為含鄱嶺刃脊。

天橋冰溢口:位於西谷u形谷錦繡谷冰川u形谷之間,西谷中的冰流從天橋冰溢口流入錦繡谷,冰後期溢口侵蝕成乙個天生石橋。

含鄱嶺冰川刃脊:含鄱嶺冰川刃脊如刀刃狀,其延長方向近東西,既不與岩層走向一致,又不與任何一組裂隙面下行。北側為三逸鄉冰窖、南側為太乙村冰坡。

刃脊長1250m,高約120m,海拔1100m。北端的梭子崗刃脊是其外延部分。

蘆林冰磧泥礫剖面:位於大校場冰川u形谷口的冰磧剖面,由黃棕色泥礫組成,最大礫石約3.5 m、大小混雜無分選,是4 0—2 0萬年前廬山期冰川消融後的堆磧物,冰川漂礫與碎石混雜在一起。

其中曾發現過冰川條痕石及熨斗石,都是冰川成因的有利證據。

剪刀峽:u形谷下套v形谷,認為冰後期u形谷受河流下切,山嘴交錯,河床曲折,認為也是冰川谷,山麓地帶有山丘,山丘外有水,認為是山體冰川終責堤。兩列終責堤之間為冰水湖。

構造學派認為此峽與錦繡谷發育一樣,西北坡上切穿虎背嶺形成崖口,此處至谷底700m,對面望江亭,在蓮谷登山小道上有好漢坡。

2、廬山的流水地貌(河谷地貌)

發源於廬山的河流,主要是循軟弱岩層和在地質構造發育,其流向主要是北東——南西,其次是橫切構造的而較新發育的河流。它們流向大都於上述流向垂直。河谷的形態十分特殊,這就是上游寬谷,下游為峽谷,兩者之間出現裂點和瀑布。

流水地貌主要可以分為兩部分:一種是寬谷,它包括東谷、西谷、仰天平、七里衝、大校場谷等;一種是峽谷,其主要包括石門澗 、剪刀峽。兩者之間夾著裂點和瀑布。

這裡我們主要介紹西谷和剪刀峽:

西谷,位於如琴湖湖口,海拔900-1100m發育在軟弱岩層之上,於地質構造相適應,且與岩層走向一致,谷寬而淺,谷地內覆蓋著第四紀堆積物,由地形中南向西北偏低。

廬山實習報告

湖北師範學院城市與環境學院 學生實習報告 實習名稱 廬山地理學野外實習 專業班級 1203班地理歷史雙學位 姓名 學號 張浩 2012119030335 2014年 9月29日 1 實習時間2 2 實習地點2 3 實習目的2 4 實習報告4 1 廬山簡介4 2 地質學實習5 3 地貌學實習12 4 ...

廬山實習報告

目錄廬山概括2 實習目的2 實習時間3 實習路線3 實習內容3 植物3 土壤5 地質 地貌7 實習感想10 一 廬山簡介 廬山位於江西省北部,北鄰長江,東西與鄱陽湖接壤,西北與九江市 八里湖 塞湖毗鄰,南,西南延至星子縣境。它的四周懸崖峭壁,是乙個由斷層作用而形成的塊壘型中山,起伏重疊,江湖相繞。廬...

廬山實習報告

廬山北段以大月山背斜山為軸,兩側對稱分列向斜谷 背斜山以及次一級的次成谷和次成 單面 山,並受背斜構造的傾狀與向斜構造翹起的控制,次成山與次成谷在平面上構成之字型 s型 的伸展。廬山地處 帶季風氣候區,水熱資源豐富。年平均降水1917公釐,年平均霧日191天,年平均相對濕度78 每年7月 9月平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