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采風報告

2021-03-04 09:54:46 字數 2840 閱讀 7832

民俗大觀園

活動時間:06/12

活動地點:陝西西安大雁塔附近民俗大觀園

活動過程:參觀民俗大觀園,並以此為起點逐漸熟悉一些陝西民俗

占地55300㎡,位於大雁塔北廣場休閒景區的在原先盆景園基礎上改建而成的陝西民俗大觀園,它根據地形地貌分為四個區域:仲裁林區、民俗雕塑區、緯二街軸線廣場區和茶飲休閒區。因著民俗采風的目的,我們直接奔民俗雕塑區而去,看見了許多栩栩如生的民俗雕塑小品,生動形象地表現了陝西各種各樣的民間俗習。

陝西八大怪之一:房子半邊蓋一一傳統的中國家居一般都是"人"字型結構,關中地區把這種房子叫"安間"房,又叫上房。裡面住著主人和老人,結構都是廳房、兩邊是臥室。

乙個院落除了上房還有偏房,在關中叫廈子房,房子的結構是"人"字的一半,就是半邊蓋的"怪"房子。為什麼要把房子蓋一半?首要因素就是貧窮。

原來這種半邊蓋的房子都是土木結構,能節約大量的木材,實現了關中人少木多土的蓋房理念。聰明的關中農民因地制宜蓋起廈子房,利用黃土壘起三面土牆,朝院子一面留門窗,房頂只需少量的大木頭做檁、梁,對做椽子小木頭要求也低,三面土牆中還有一面房子半邊蓋利用了圍牆,這樣就節省院落的空間,解決了用房不足的問題。"房子半邊蓋"是關中一大景觀,也是民生低下的產物,這種房子光線充足,就是通風不暢。

農村都蓋預製板的房子,建築材料的革命改變了千年的習慣,半邊蓋的房子越來越少了。

陝西八怪之二:板凳不坐蹲起來。「蹲景」成為關中地區特別是農村最有名的亮點,這一怪獨步天下,關中人的"蹲景"是地球上的絕版。

有的人蹲半天腿不酸腰不痛,實屬一種硬功夫。蹲是講功夫的,只有長年累月的歷練,才能長蹲而心靜氣閒,不累不乏。"蹲"的人已經很少了,但偶爾會在西安、咸陽等站牌前看見部分"蹲"下來等車的關中人。

關中人把蹲叫圪蹴,歷史可以追溯到遙遠的春秋時期一一《史記》中荊軻刺秦王中,荊軻刺時秦始皇正是因為席地而坐才無法拔劍周旋,只能繞柱躲藏。

陝西還有一怪:姑娘不對外。這個習俗好似許多地方都有,姑娘不喜歡外嫁,但是在關中地區更為顯著,現象普遍,人情味十足。

一方面,關中漢子有「兩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戀家愛家情懷,姑娘當然不願外嫁,不如安心找個關中郎。另一方面,八百里秦川自古以來自給自足,風調雨順,物產豐富,人民安居樂業,居於安逸之所,當然不願意出外奔波勞苦。

還有個更為簡單的「怪」一一帕帕頭上戴。過去人的生存環境差,黃土高原上風刮塵揚,烈日毒辣,婦女們出門幹活串戶沒個遮蔽可不行,頂塊手帕不能算怪吧?也好理解。

一般婦女是頂在頭上遮陽擋風,下毛毛雨還能頂一陣子。關中婦女的手帕都很大,如果需要還能包裹東西當手袋用,別的用處都可以去想象,最重要的是不能弄髒頭髮。關中地區雖然號稱「八水繞長安」,但地處西北總體缺水,過去沒有洗澡設施,除了夏天別的季節都有問題。

洗頭也不方便,怕頭上生蝨子,於是,男人們都剃光瓢(光頭),留長髮的婦女就麻煩了,怕頭弄髒了不好拾掇,只好用手帕把頭包起來了。所以這個簡單易懂,大家都能理解~

陝西民風淳樸,人民都十分熱愛一樣娛樂活動一一吼秦腔。所謂「秦腔不唱吼起來」 這種唱腔也許和關中人的語言特徵有關,憨厚、耿直、調高。夏天常有許多人自發聚集在廣場公園一角吼起秦腔,站在老遠地方就能清楚地聽到吼秦腔人賣力的聲音,簡直能叫破天呢!

關於吃的方面也是各種怪一一「麵條像褲帶」「鍋盔像鍋蓋」「油潑辣子一道菜」 關中獨特的地理構造和自然環境使得關中地區成為乙個以麵食為主的地區,在以公尺菜為主的地方的人們總是想不通,那關中人天天吃麵條沒個花樣換,怎麼就吃不煩呢? 其實,在關中,聰明靈巧的關中婆娘們已經把麵食發展到乙個很高的境界了。單是乙個簡單的麵條,關中人做出的花樣達幾十種,棍棍面、片片面、涼麵、臊子面、酸湯麵、漿水面等等。

麵條像褲帶說其像那褲帶,說的是那面做的寬度和長度,在關中地區的麵館,一碗面只有一根麵條,但若要讓個弱女子能把這根麵條吃完,那也是難事。 其中屬棍棍面最長,臊子面最少,一碗飯只夠吃一口,因此有得名:一口香。

關中的男人娶媳婦,大多都是要看這女人的擀麵手藝了。這做麵條的功夫在那揉麵的一關,沒有揉到的面,見了開水馬上就成了塊狀,再經水一煮,出來就是稀糊糊了。 所以,這個麵條的長短也是能看出這個媳婦的手藝和心計的,也是關中地區麵條長的乙個原因。

每到中午吃飯時間,乙個村子裡家家的男人都端了個大碗出來,聚在一起,用筷子挑了,香香的吸,然後大家一起評說誰家的媳婦手藝好,被誇的男人總是謙虛的說:"這算個啥嘛!"其實心裡像蜜樣甜,而落了下風的男人回家少不了罵那懶婆娘幾句。

關中麵條以武功、楊凌、乾縣、扶風、岐山為最好,由於當地食醋釀造獨特,先後有了武功縣的長寧醋和岐山醋比較有名,因此麵裡放醋必不可少,所謂"酸面鹹攪團"。

傳說曾經有場戰爭,戰爭的一方是新疆人,打到陝西的時候,乾糧已經沒了,只剩下些麵粉,沒有辦法,就把那麵粉和水和了,弄成餅狀,放在那頭盔裡用火烙,做好後皮黃裡香,而且持久耐放,隨即傳了開來,那打了勝仗回去後,兵士就讓婦人照著做,但沒有頭盔,就在自家的鍋裡烙了,就有了鍋盔這個名字,也就有了鍋盔這個麵食的花樣了。而現在關中每家每戶都有很大的鍋做飯,所烙出的大餅和鍋底相當,並且由於麵體發酵比較好,厚度適中,俗稱"鍋盔"。

關中人對於辣子情有獨鍾,愛吃,而且和別的地方吃法不同,不吃幹辣子面,而是油潑辣子是道菜辣子。秦椒是很有名的,不但辣味十足,且具有獨特的香味。油潑辣子做法很簡單,也很有意思,同樣是一樣的辣子面,可家家的味道不同。

常見的做法是辣子罐裡的辣子面不能放滿,六成即可,放點鹽、胡椒或者別的,用原汁的菜籽油燙出來的味道最好,油溫很有講究,高了,辣子面會焦的,燙出來的味道就會發苦;低了,就沒有辣子的香味,卻是生油味,油溫控制在**成熱,邊倒邊攪,直至油把辣子面埋沒了就行了,這時候獨特的香味會四處漂浮,滿街都能聞見。當然,油潑辣子還有很多做法,而且每一道做法吃起來味道都不同,小小一碗油潑辣子奧妙無窮呀。

在民俗大觀園裡,並不止這幾個陝西民俗,還有一些也很好玩一一類似「剃頭、洗腳勝過吃藥」,從前農民在田間勞作容易出汗,而且井深水貴,洗頭麻煩又困難,所以乾脆常常剃頭,避免生病。看完後我深深覺得各地習俗各有千秋,怪也有,卻也不能完全算怪,畢竟這些都是因各地環境之類的差異形成的。嗯,到這裡了,了解了許多陝西民俗,也算有所得啦~

10級民俗采風考察報告

實習名稱 10級民俗采風考察報告 地點 安徽巨集村 單位 藝術設計學院 指導老師 穆波 專業班級 工業設計2班 學生姓名 蘭葉子 學號 1007010203 考察報告 前言 2011年9月1日,我們在穆老師的帶領下踏上了去安徽巨集村的旅途,開始我們的寫生之旅。這是來學校以後做的最有意義的一件事。報有...

采風實踐報告

恭親王府也是北京著名景點,恭王府是我國儲存最為完整的王府建築群,分為府邸和花園兩部分,府在前,園在後。府邸的建築,分東中西三路,在府邸與花園的分界處,有一座氣勢巨集大的二層建築,收三路院落為盡頭,起到托罩整個府邸建築的作用,被稱之為 後罩樓 整棟建築有160餘公尺長,內有108間房,俗稱 99間半 ...

廣州采風報告

10月22日集合時間依然和昨天一樣,只是改變了任務地點。這次我們要去的地方是中大面輔料市場。廣州中大紡織商圈作為中國最大的紡織原料集散地,在世界紡織行業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大市場分為四大板塊。第一板塊 以瑞康路為軸心,以廣州國際輕紡城為重點,包括長江輔料城 中大九洲輕紡城廣場 瑞紡 富莊 寬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