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2023年庭審觀摩的總結與思考

2021-03-04 09:52:04 字數 2785 閱讀 4664

一、庭審概況

2023年度庭審觀摩評比活動於9月1日開始進行至9月27日結束。共有15名法官、3名人民陪審員參加了庭審評比,案件類別涉及刑事、民商事共6起案件。

本次活動採用了由各庭推薦案件參評的方式,由於是否進行必要的庭前準備由法官自主決定,因此實際庭審情況基本能夠反映參評法官個人的庭審技能和水平,較為真實地反映了法官的庭審能力,也為全面了解、掌握、評價我院庭審水平提供了客觀真實的素材。9位評委在觀摩評比活動中,能夠認真觀摩庭審,準確講評庭審的成功與不足之處,對提高參評法官的庭審技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本次庭審觀摩總體上達到了預期目的,庭審程式的設定較為規範,庭審各階段分明;法官的儀表姿態端莊,庭審駕馭能力總體較好,多數法官語言表達準確精煉,對案件的把握及庭審應變能力較強;部分法官的當庭認證、當庭調解水平反映了其深厚的理**底及較高的庭審素養。參評法官吸取了歷年庭審觀摩評比所積累的經驗,整體庭審水平基本上反映了我院多年倡導的「理性審判」思想,現代司法理念在多數法官的庭審中得到充分的體現。在對當事人雙方爭議焦點的歸納及法庭調查重點的確定、質證的全面性及層次性、認證的說理性、正確處理職權發問與交叉詢問的關係、主持庭審辨論的能力等諸方面,多數法官表現良好,體現了法官對當事人的尊重和司法活動的人文關懷,體現了庭審民主與效率的統一,基本實現了在庭審活動中體現新的司法理念這一庭審活動的主旨。

二、成功經驗:

1、庭審程式的設定規範合理。庭審程式的設定符合訴訟法及最高法院的要求,能夠按照法定的程式規定進行案件的審判,以往在庭審中所反映出來的重實體輕程式問題基本得以解決。在追求查明當事人訴爭事實的基礎上,法官注重了程式的完整性和規範性,使得庭審過程層次分明,將實體和程式有機地結合起來,較好地保障了當事人庭審中訴訟權利的實現。

2、現代司法理念貫穿庭審的始終。庭審的民主性加強,改革韻味濃厚;根據案件的具體特點,靈活多變,將當事人主義與職權主義的庭審方式有機結合,在法官釋明權的行使等方面體現了庭審民主與效率相統一的理性觀念。

3、庭審的指導、引導與控制能力明顯提高。基本能夠準確地總結當事人訴爭的焦點,精確地確定法庭調查的重點,並能夠圍繞法庭調查的重點控制庭審節奏、層次分明地開展法庭調查。對於庭審中涉及的相關法律概念、法律規定以及爭議事項,能夠根據當事人的訴訟參與能力,適時行使法官釋明權,保證了庭審活動的順利進行和案件事實的查清,顯現了法官對庭審的指導、引導與控制能力並重和協調發展的趨勢。

4、舉證責任劃分得當、質證充分、認證準確。能夠按照法律規定合理劃分舉證責任,結合法庭調查的重點指導、引導和進行有效的控制。在聽取當事人的質證和辯論意見之後,進行當庭認證,且認證全面,證據採信與否的認證理由比較充分,認證過程的邏輯性較強。

5、交叉詢問與職權發問的關係處理得當。根據當事人的訴訟參與能力及案件特點,確定當事人陳述、交叉詢問與職權發問的關係。在當事人訴訟參與能力較強的案件中注重庭審引導,控制職權發問的次數;在當事人訴訟參與能力較差的案件中,注重庭審的指導與控制,充分運用職權發問查清案件事實。

通過正確處理上述關係,保障了庭審功能、庭審目的的實現。

6、人民陪審員履職到位。居於主導地位的審判長憑藉深厚的法律知識的功底和嫻熟的庭審技能,帶動了人民陪審員,使人民陪審員在審理、調解過程中,較好地發揮了的其獨特作用,排除了以往人民陪審員陪而不審的狀況,體現了人民陪審員作為「不穿法袍的法官」的風貌。

7、當庭宣判適當。當庭宣判的案件判決依據的事實清楚,論理充分,援引法條準確,判決主文表述正確。

三、存在的問題

1、有的法官法槌使用不規範。在觀摩中出現了法官在庭審中不使用法槌及未能按照規定使用法槌的情況。

2、有的庭審割裂了訟爭焦點與法庭調查、辯論之間的關係。法庭調查、辨論等不能圍繞法庭調查重點來進行,法官歸納的法庭調查重點成為擺設。

3、庭審應變能力、駕馭能力有待於提高。對庭審中出現的預料之外的問題,有的法官不夠沉著。庭審因法官的當庭思考、合議而中斷。

有的法官由於緊張等原因,對當事人或旁聽人員違反庭審規則的活動全然不知或制止不及時,有失法庭應有的嚴肅氣氛。

4、庭審的指導、引導與控制能力仍需加強。在已考慮到當事人訴訟參與能力的情況下,有的法官的庭審過分側重於指導和引導,忽略對庭審的控制,導致當事人大量發表與案件事實或爭訟焦點無關的意見,使庭審因冗長而顯得失控;有的庭審過分依賴於控制,不能適當地使用庭審指導、引導措施,淡化了庭審的民主氣氛。有的庭審調解階段過於簡單,法官的引導、解釋等工作細膩程度不高。

5、有的法官庭審語言尚不規範。法言法語使用的不準確,口頭語過多,如:較多地使用了「那麼」、「好」等;有的法官庭審提問用語過長、表述不清。

6、當庭認證的論理性應當提高。有的庭審中當庭認證的說理性不強,結論與說理部分脫節,個別說理顯得生硬,缺乏邏輯性和層次感。

7、合議庭作用的發揮尚待提高。個別庭審中,審判長與審判員、人民陪審員配合銜接不夠及時,有的審判員、人民陪審員庭審技能展現不夠大膽,時有依賴審判長主審的表現,在主動配合審判長掌握案件每乙個小節,避免遺漏上有所不足。

四、需要思考的問題:

1、參評案件的選擇問題。本次活動採用了各業務庭推薦案件參評的方式。也有的同志建議在以後的觀摩中,採用評委隨機選取、隨時觀摩的方法開展此項活動。

採用此種方法,能否減少評委到場而法官因案件變化不能**的現象,能否降低因隨機選取案件而產生的案件難易差別。對此,請各位法官根據工作情況提出自己的意見。

2、評比標準的設定問題。本次活動設定了乙個具體的標準,可能限制了法官庭審技能的發揮。在以後的觀摩活動中,可否考慮設定乙個較抽象的標準,鼓勵法官在規範化和保證庭審質量的基礎上,大膽進行審判方式的改革,降低庭審成本,提高庭審的民主與效率。

3、評委評分問題。評委評分客觀上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減少評委缺席的現象、評分要區別案件的難易程度和遵從同一的規則,是在以後的觀摩活動中應當注意的乙個問題。

4、人民陪審員職能作用的發揮問題。可以考慮讓人民陪審員參加法官培訓,不斷提高人民陪審員的庭審駕馭能力,促進合議庭更為有效、協調地運作。

研究室)

對思修的認識與感悟

對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的認識與感悟 開課之前我一直認為這門課會非常非常水。老師會隨便的讀讀講義,讀讀 之類,而我們只要在課堂上隨便聽一聽,玩玩手機,做乙個不打擾老師講課的 好學生 就好。開課後我才發現自己想多了。思修老師特別負責的在第一節課就認真的給我們排了座位,然後每節課都會讓每一排的同學到...

對一節教學展示課的評與思

作者 週為仲 新高考 教師版 2016年第01期 2015年11月21日,筆者有幸參加了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 中學教學參考 雜誌社主辦,南京市第一中學承辦的 促進學習的課堂變革 2015全國高中教學改革研討會 聽了一節課堂教學展示課 牛頓第三定律 執教者是揚州中學教育集團樹人學校王俊老師,他曾獲全國...

對完善我國陶瓷藝術教育與學生職業發展的思考

摘要 陶瓷藝術是我國藝術領域中具有特色的門類。我國現代陶瓷藝術教育經過多年的發展,出現了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如陶瓷藝術教育缺乏民族性 陶瓷藝術教育的模式僵化 陶瓷藝術教育的功利性強和陶瓷藝術教育的師資存在一些問題等,需要根據陶瓷藝術教育的基本特徵對學生的職業能力進行培養。文章在提公升學生藝術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