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研究方法期末必過版

2021-03-03 21:47:22 字數 4901 閱讀 3743

1、抽樣調查的優點(簡、論)

1、抽樣調查節省時間、人力和財力,這個也許是抽樣調查最突出的優點。抽樣調查工作量要比普遍調查少得多,同時意味著調查所需要的人力、財力減少。

2、抽樣調查可以十分迅速的獲得資料資料。由於工作量小,從調查的準備到調查的實施,從資料的輸入到結果的分析,時間上都可以大大縮短。

3、抽樣調查可以比較詳細的收集資訊,獲得內容豐富的資料。因此,可以設定較多和較複雜的調查專案,並能集中時間和精力作詳細的分析。

4、抽樣調查的應用範圍十分廣泛。

5、準確性高。與普查相比,抽樣調查的資料常常更準確、更可靠。

2.調查研究的領域 1.社會生活狀況調查 2.社會問題調查 3.市場調查 4.民意調查5. 學術性調查

3、普遍調查有哪些突出的特點?(簡)

1、工作量大,費時、費力、費錢。

2、資料準備,適於了解總體的基本情況。

3、需要高度集中的組織的高度統一的安排。

4、調查專案不能多,只能了解某一方面必不可少的基本情況。

4、選題的重要性(論述)

1、社會調查選題的意義:

決定調查方向;體現調查的水平;制約調查的過程;影響調查的質量;

2、選題的標準:

重要性即是調查課題所具有的意義或價值。實際就是調查課題所具有的用途和用處。

創造性即是調查課題應該具有某種新的東西,具有某種與眾不同的地方,具有自己獨特的特點。

可行性即是研究者是否具備進行或完成某一調查課題的主、客觀條件。

合適性是所選擇的調查課題最適合研究者的個人特點。

5、簡述學術性調查報告通常在結構性上包括哪些內容?

導言、方法、結果、討論、小結、參考文獻、附錄

6、學術性調查研究報告的方法部分應包括哪些內容(簡答)?

有關調查方式的介紹,有關調查物件的介紹,對研究的主要說明變數的說明

對資料收集過程的說明,對資料分析方法的說明

7、選題的標準(多選、簡、論)

1)重要性即是調查課題所具有的意義或價值。實際就是調查課題所具有的用途和用處。

2)創造性即是調查課題應該具有某種新的東西,具有某種與眾不同的地方,具有自己獨特的特點。

3)可行性即是研究者是否具備進行或完成某一調查課題的主、客觀條件。

4)(判斷)合適性即是所選擇的調查課題最適合研究者的個人特點。

8、抽樣方法有兩大類,常用的有哪些?(簡)

有概率抽樣和非概率抽樣,其中概率抽樣有簡單隨機抽樣、系統抽樣、分層抽樣、整群抽樣、多段抽樣;非概率抽樣分偶遇抽樣、判斷抽樣、定額抽樣、雪球抽樣。

9、抽樣的一般程式是什麼?(簡、填)

1、界定總體;2、制定抽樣框;3、決定抽樣方案;4、實際抽取樣本;5、評估樣本質量。

10、系統抽樣的具體步驟(簡)

1、給總體中的每乙個元素按順序編上號碼,即指定出抽樣框;

2、計算出抽樣間距,方法是用總體的規模除以樣本的規模;

3、在最前面的k個元素中,採用簡單隨機抽樣的方法抽取乙個元素;

4、抽樣框中,自開始,每隔k個元素抽取乙個元素;

5、將所有個體的元素合起來,就構成了該總體的乙個樣本。

11、有哪些因素影響樣本的確定?(簡)

1、總體的規模;

2、估計的把握性與精確性要求;

3、總體的異質性程度;

4、調查者所擁有的經費、人力和時間。

12、請簡要說明測量的四種層次(簡答)

1) 即定類測量、定序測量、定距測量和定比測量。

2) (p89測量層次小節)上述四種測量的層次由低到高,逐漸上公升。高層次的測量具有低層次測量的所有功能,即它既可以測量低層次測量可以測量的內容,也可以測量低層次測量所無法測量的內容。

13、請簡要說明在問卷調查設計中,對問題的語言表達和提問方式有哪些常用的規則?

第一、問題的語言要盡量簡單。

第二、問題的陳述要盡可能簡短,因此我們陳述的問題時,最好不要用長句子;

第三問題要避免帶有雙重或多重含義,由於一體兩問,就使得那些父母中只有乙個退休的被調查者無法回答;

第四、問題不能帶有傾向性。即問題的提法和語言不能使被調查者感到應該填什麼,或者感到調查者希望他填什麼;

第五、不要用否定形式提問;

第六、不要問回答者不知道的問題;

第七、不要直接詢問敏感性問題。

14、論述在問卷設計中,對問題先後順序,安排上有那些常用的規則?

第一,把簡單易答的問題放在前面,把複雜難答的問題放在後面;

第二、把能引起被調查者興趣的問題放在前面,把容易引起他們緊張或產生顧慮的問題放在後面。

第三、把被調查者熟悉的問題放在前面,把他們感到生疏的問題放在後面;

第四、一般先問行為方面的問題,再問態度、意見、看法方面的問題。這是由於行為方面的問題涉及的只是客觀的具體的事實,因此往往比較容易回答;

第五、個人背景資料一般在結尾,但有時也可以放在開頭;

第六、若開放式問題,則應放在問卷的最後面。

15、試述如何判別乙份調查問卷質量的標準?

1、具有高的信度和效度,即在問卷設計中需做到具有準確性和穩定性。(書上面麼的,記)

2、適合研究的目的和內容,適合研究目的的要求,看它所包含的問題與所研究的內容的關係是否密切。

3、適合調查物件,即要求問卷設計符合調查物件的特點,要調查物件能夠看懂並能夠接受;

4、問題少而精,在獲得必要資料的前提下,問卷中包含的問題越少越好。

4、簡要說明問卷設計的步驟。(簡答)

探索性工作、設計問卷初稿、試用、修改定稿並印製

3、 簡述郵寄填答法的優缺點

優點:首先他特別地省時、省力、省錢。其次它的調查的範圍最廣,且不受地域的限制。

第三被調查者可以在他們方便的時候,從容不迫的填答問卷。缺點:一是調查物件的位址和姓名難以獲得,樣本難以抽取;第二是問卷**率難以保證;

社會研究方法

第一章社會研究導論

一、社會研究的概述

1、社會研究:是一門科學的社會研究方法,特指:按照科學的方法認識社會現象的本質及其規律的科學活動

社會研究中的研究方式,分為:問卷調查研究、實地調查研究、實驗研究、文獻研究

2、社會研究的特徵

目的性、經驗性、理論性、社會性

3、社會研究的基本要素:(四要素)

(1)、社會研究的主體(2)、社會研究的物件(3)、社會研究的內容 (4)、社會研究方法

4、 社會研究的目的

探索未知的事物、驗證不確定的知識、擴充套件已有知識

5、社會研究的基本原則:客觀性原則、價值中立與價值關聯、認真嚴謹的工作作風、遵守法律和社會規範。

2、 社會研究方法的過程

1、 《社會研究方法》就是研究科學認識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的研究方法規律的科學。

特徵:經驗性、理論性、規範性、多樣性

2 、社會研究方法體系的構成

方**研究方式:大致可以分為問卷調查、實地調查、實驗和文獻研究幾種。

具體方法和技術

3.社會研究的一般過程

確定研究題目研究設計收集資料整理和分析資料研究報告的寫作和發表

第二章社會研究的主要型別

根據性質的不同:分為理論性和應用性研究;

根據目的不同:可以分為探索性、描述性和解釋性研究;

根據調查的樣本範圍及方法的不同:可以分為普查、抽樣調查和個案調查;

根據研究的邏輯的不同或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分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根據研究的時間跨度或尺度的不同:可以分為橫向和縱向研究。

根據調查的樣本及方法的不同,可以分為普查、抽樣調查和個案調查

(一)普查(又稱普遍調查或整體調查):是指在一定範圍內對調查物件的全部單位無一例外地逐個進行的調查。

普查的主要特點:1、結論確定

2、資料精確普查的形式比較規範

3、調查專案少

4、工作量大。

(二)抽樣調查:按照一定的方法從研究物件的總體中抽取一些個體作為樣本來進行調查,並通過樣本統計量來推論總體情況。

抽樣調查的特點:

1、比普查要節省時間、人力和經費;

2、抽樣調查的內容可以比較廣泛和深入,資料的標準化程度較高,可以進行較深入的統計分析和概括;

3、可以將抽樣調查的結果推論到總體,從而了解總體的一般狀況和特徵。

一般來說,民意測驗、市場調查和人口普查都屬於橫向研究。

三)個案調查:是從研究物件中選取乙個或少數個體進行深入細緻調查的一種研究方式。

個案調查的主要作用:是詳細描述某一具體物件的全貌、了解事物發展、變化的全過程。

個案調查的特點:

1、調查的深入性

2、由於調查物件比較少,因此,個案調查一般比較節省人力和經費。

3、個案調查一般不需要動員眾多的調查員,而只需要由研究者或少數經過專門訓練的調查人員進行調查,因此調查的質量往往更高。

4、在個案調查中,由於需要深入了解被調查者的各種情況,其調查過程中調查者和被調查者往往有較長時間的深入的互動,在這一過程中調查者的主觀態度及其語言和行為會對被調查者產生很大的影響。

5、由於個案調查的調查物件很少,並且一般都沒有按隨機抽樣的方法抽取調查物件,因此不能按照統計學的原理來將其調查結果推論到總體。

重點調查:是對某種社會現象比較集中的、對全域性具有決定性作用的乙個或幾個單位進行的調查。

三、 定性和定量研究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的比較:

1、定性研究側重和依賴於對事物的含義、特徵、隱喻、象徵的描述和理解;而定量研究側重於且較多地依賴於對事物的測量和計算。

2、從方**上說,定性研究從屬於人文主義的研究正規化;定量研究屬於實證主義正規化,其研究方法更接近自然科學。

3、從研究的邏輯過程看,定性研究基於描述性分析,它在本質上是乙個歸納的過程;而定量研究則與演繹過程更為接近。

4、在研究方式上,定性研究更強調研究程式、研究方式和研究手段上的靈活性、特殊性,實地研究是定性研究最常見的研究方式,參與觀察、無結構訪問、個人生活史是定性研究中主要的資料收集技術;定量研究更強調研究程式的標準化、系統化和操作化,抽樣調查、內容分析是定量研究中常見的研究方式,量表、測量問卷調查、結構式訪問、結構式觀察等是定量研究中常見的資料收集方法。

四 、橫向研究和縱向研究

2019社會調查研究與方法必過版

2015社會調查研究與方法考試小抄 必過版 填空題a 1 按照確定分層樣本數量的不同方式,分類抽樣可分為 比例 分類抽樣和 非比例 分類抽樣兩種。2 按照簡明的文獻分類方法,零次文獻和一次文獻 稱作原始文獻,直接文獻或第一手文獻。二次文獻和三次文獻 稱作間接文獻,第二手文獻或次級文獻。3 按照資料 ...

社會研究方法期末試題

一 簡答題 1.簡要介紹測量的4種層次並舉例。答 1 定類測量 又叫類別或定名測量,是測量層次最低的一種。即將研究物件的不同屬性或特徵加以區分,標以不同的名稱或符號,確定其類別。其數學特徵主要是等於或不等於。如 社會研究中,對諸如人們的性別 職業 婚姻狀況 宗教信仰等特徵的測量。它們分別將被研究者劃...

社會調查研究與方法簡答題2023年必過

1 什麼是對照組實驗?在實驗中為什麼設咒對照組?答 對照組實驗也叫平行組實驗,是指既有實驗組又有對照組 控制組 的一種實驗方法。實驗組即實驗單位,對照組是同實驗組進行對比的單位。兩組在範圍 特徵等方面基本相同。在對照組實驗中,要同時對兩個觀察客體 試點客體和控制客體 做前測與後測,並比較其結果 以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