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原教學知識點

2021-03-04 09:48:45 字數 5112 閱讀 3905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教學知識點

緒論馬克思主義是關於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

(1)科學性和革命性高度統一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特徵

(一)馬克思主義是最根本是世界觀和方**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最根本的世界觀和方**。

(二)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政治立場

一切致力於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立場。

(三)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品質

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理論聯絡實際,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是馬克思主義重要的理論品質。與時俱進。

(四)馬克思主義最崇高的社會理想

實現物質財富的極大豐富、人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每個人自由全面發展的共產主義社會,是馬克思主義最崇高的社會理想。

(2)馬克思主義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

堅持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絡實際,事實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的和發展真理,是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品質。這種理論品質是於是俱進的。

首先,這種品質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本質的反應。

其次,這種品質是人類認識發展規律的具體體現。

最後,這種品質是理論創新的內在要求

第一章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展規律

(1)哲學和哲學的基本問題

a.哲學

(1)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對自然知識、社會知識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世界觀和方**的統一。

(2)哲學的特點:抽象性和普遍性。

(3)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係:共性與個性、一般與個別的關係。

b.基本問題

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討,恩格斯第次明確提出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是哲學基本問題。

哲學基本問題的內容:第一方面,思維和存在誰為第一性、誰為第二性的問題;第二方面人們的思維能不能正確認識客觀世界的問題。

哲學基本問題是解決和回答其他一切哲學問題的前提和基礎,對哲學基本問題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唯物主義把世界本源歸結為物質主張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意識是物質的產物;唯心主義把世界本源歸結為精神,主張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物質是意識的產物。對哲學基本問題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學可劃分為可知論和不可知論。

與哲學基本問題相一致,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係問題是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凡是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是歷史唯物主義,凡是認為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的,是歷史唯心主義。

圍繞著社會狀態怎麼樣的問題,形成了辯證法與形上學兩種不同的發展觀。辯證法堅持用聯絡、發展的觀點看問題,認為的根本原因在於事物的內部矛盾。形上學則主張用孤立的、靜止的觀點看世界,否認事物內部矛盾的存在。

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哲學發展史上的偉大變革,其關鍵在於,它以科學的實踐觀為基礎,正確地解決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即人與世界的關係問題,從而實現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唯物主義自然觀和歷史觀的統一。

(2)物質世界的普遍聯絡和永恆發展

a.聯絡是指失誤內部各要素之間和食物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的關係。

聯絡具有一系列特點:

首先,聯絡的客觀性。

其次,聯絡的普遍性。

最後,聯絡具有多樣性。

b.事物的永恆發展

事物的相互聯絡包含著事物是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導致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

1、事物的發展及其實質

發展是前進性上公升性的運動,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新生事物是指符合歷史前進方向、具有遠大前途的東西;舊是事物是指喪失歷史必然性、日趨滅亡的東西。

(3)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係(原理與意義)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著矛盾,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千差萬別,各有自己的特點。世界萬事萬物的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矛盾無處不在,無時沒有,這是矛盾普遍性的簡明表述。

矛盾的普遍性有兩重含義:其一,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即事事有矛盾;其二,每一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即時時有矛盾。p39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及每一側面各有其特點。矛盾的特殊性,構成了一事物區別於他事物的特殊本質,是世界上的事物所以千差萬別的內在原因或根據。矛盾的特殊性主要表現在:

一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點。客觀物質世界矛盾運動形式是無限多樣的,因而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

二是指同一事物的矛盾在發展的不同過程個階段上各有不同的特點。

三是構成事物的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質。

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是辯證統一的關係。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是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個性。

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辯證關係的原理是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各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哲學基礎,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哲學基礎。馬克思主義以前一些哲學家對哲學基本問題的探

(4)在實踐中認識物質世界

(一)實踐是人類能動地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活動

1、實踐的含義和基本形式

實踐的含義:實踐是人類有目的地探索和改造客觀世界的能動的物質性活動。

實踐的基本形式包括生產勞動實踐、處理社會關係的實踐和科學實驗。

2、實踐的基本特徵。

第一、客觀物質性。

第二,主觀能動性。

第三,社會歷史性。

(二)從實踐出發理解社會生活的本質

實踐是物質世界分化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歷史的前提,又是使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統一的現實基礎。

在實踐活動過程中,物質世界出現了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區分。

自然界和人類社會都具有客觀實在性。他們相互聯絡相互作用,自然界是人類社會形成的前提是構**類社會客觀現實性的自然基礎。人在實踐活動中創造了人類社會,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展,反過來又影響和制約自然界。

社會生活的實踐性表現:

第一,實踐是社會關係形成的基礎。

第二,實踐形成了社會生活的基本領域。

第三,實踐構成了社會發展的動力。

總之,全部社會生活本質上是實踐的。構成社會的人是出事實踐活動的人,推動社會運動的力量是人的實踐活動。

第二章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1)實踐是認識的**和發展動力

一、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一)實踐的主體與客體

主體是指具有思維能力、從事社會實踐和認識活動的人;客體是指進入到主體的認識和實踐範圍的客觀事物,是實踐和認識活動所指向的物件。

主體與客體的相互關係,從本質上講是認識關係、實踐關係、價值關係。

(二)實踐在認識中的決定作用

1、實踐產生了認識的需要。

2、實踐為認識提供了可能。

3、實踐使認識得以產生和發展。

4、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二、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一)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對認識的不同回答

在認識的本質問題上,存在兩條根本對立的認識路線:一條是堅持從物到感覺和思想的唯物主義路線,另一條是堅持從思想和感覺到物的唯心主義路線。

(二)辯證唯物主義和舊唯物主義對認識的不同回答

辯證唯物主義和舊唯物主義都堅持反映論,但舊唯物主義是直觀、消極被動的反映論;辯證唯物主義是能動的創造性的反映論。

(2)認識運動的基本規律

(一)從實踐到認識

認識運動的辯證過程,首先是從實踐到認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認識採取了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兩種形式,並經歷了由前者到後者的能動飛躍。

(二)從認識到實踐

從認識到實踐是認識過程的第二次能動的飛躍,它比第一次能動飛躍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

(三)認識運動的不斷反覆和無限發展

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如此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迴圈往復以至無窮,一步步深化和提高,這就是認識發展的總過程。

(3)真理的客觀性和絕對性、相對性

(一)真理的客觀性

凡是真理都是客觀真理,這是唯物主義認識論即反映論在真理問題上的貫徹。真理的形式是主觀的。真理的客觀性決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二)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

真理既是絕對真理又是相對真理,這是真理問題上的辯證法。

真理的絕對性是指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認識具有確定性、無條件

性。真理的相對性是指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認識是近似的、有條件的。

真理永恆地處於由相對真理向絕對真理的發展過程中。

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並不是指兩種不同性質的真理,而是指同一真理的兩種屬性。任何真理都具有絕對性和相對性,是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統一。必須以辯證的態度對待一切科學真理,既反對絕對主義,又反對相對主義。

(三)真理與謬誤

真理和謬誤相比較而存在,相鬥爭而發展,這是真理發展的規律。真理和謬誤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

(4)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一切從實際出發,就是要把客觀存在的事物作為觀察和處理問題的根本出發點,這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根本要求和具體體現。

從實際出發,關鍵是要注重事實,從事實出發。

一切從實際出發,說到底,就是要做到實事求是。實事求是是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的集中體現和好毒改過

一切從實際出發,在當代中國,就是一切要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出發。

第三章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

(1)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係及其意義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係問題,是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

(一)兩種根本對立的歷史觀

在對待社會歷史問題上,存在著兩種對立的觀點:一種是唯物史觀,另一種是唯心史觀。

(二)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及其辯證關係

社會存在是社會生活的物質方面,主要是指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及生產方式,也包括地理環境和人口因素;其中生產方式是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性力量。社會意識是社會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會存在的反映。

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是辯證統一的關係。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並反作用於社會存在。

社會存在於社會意識辨證關係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它在人類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確解決了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是社會歷史觀革命性變革的基礎。

(2)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矛盾運動的規律

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矛盾運動的規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

(一)生產力與生產關係

生產力是人類在生產實踐中形成的改造和影響自然使其適合社會需要的物質力量。它是人類社會生活和全部歷史的基礎。它具有客觀顯示性和社會歷史性。

生產關係是人們在物質生產過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經濟關係。

(二)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矛盾運動的規律及其意義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反作用於生產力。兩者的相互作用是乙個過程,表現為二者的矛盾運動。這種矛盾運動中的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絡,就是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

(3)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矛盾運動的規律

馬原重要知識點歸納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部分重點知識點歸納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應該主要掌握以下52個知識點 1 商品的二因素和生產商品的勞動的二重性 2 商品的價值與價值量 3 商品的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的關係 4 貨幣的本質和職能 5 貨幣流通規律 6 紙幣和信用貨幣 7 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8 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和...

馬原前三章知識點

6,規律 是事物的內部聯絡和發展的必然趨勢 人們不能蔑視規律,更不能創造消滅改造規律 人們可以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規律,利用合規律的認識指導實踐 人們可以改變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實施物超有利於人類的方向發展 7,矛盾 對立統一 兩個基本屬性 同一性 有條件的相對的 以差別和對立為前提 和鬥爭性 ...

馬原課上知識點及答案

專題二知識點 1.哲學基本問題是什麼,它包括幾個方面?p29 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問題 哲學基本問題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其一,意識和物質,思維和存在,究竟誰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質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問題 其二,我們關於我們周圍世界的思想對這個世界本身的關係是怎樣的?我們的思維能不能認識現實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