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上冊體育教學計畫

2021-03-04 09:47:26 字數 1784 閱讀 5461

一、 學生學情分析

小學四年級的學生組織紀律性較強、情緒變化較大,運動能力有一定發展,上課喜歡玩,運動系統發育不成熟,肌肉力量和協調性較差,想象創造力豐富,學習興趣易激發。應該努力培養學生主動進取的態度,掌握好學習方法,把握學習規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去理解,去發現。去創造。

將學生身心作為乙個整體,通過合理的運動實踐,在不斷克服困難體驗運動樂趣;提高運動技能,培養健康和愉快生活的態度,通過從事適宜的運動,了解自己的身體變化,增強體質,培養堅強的意志。

二、 教學目標

1、具有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態度和行為:學生將能夠樂於參加各種遊戲活動; 認真上好體育課。用科學的方法參與體育活動

2、獲得運動基礎知識;學習和應用運用技能:學生將能夠:在球類遊戲中做出單個動作,如拍球、運球等;做出基本體操的動作;做出單一的體操動作,如滾翻、劈叉等;安全地進行體育活動.

獲得野外活動的基本技能。

3、形成正確的身體姿勢;發展體能(發展柔韌、反應、靈敏和協調能力);具有關注身體和健康的意識。

4、學會通過體育活動等方法調空情緒學生能夠體驗並簡單描述進步或成功時的情緒表現;觀察並簡單描述退步或失敗時的心情。根據課程目標的要求和學習領域的各個具體的目標,以體育課和體育活動為載體,促進學生心理和身體健康、快樂的發展。

5、通過體育鍛煉,培養集體主義精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自信心,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教材分析:

小學四年級體育教材以實踐教材為主。根據學生的能力以及學校的條件,體育教材主要選擇田徑(跑、跳、投),體操、遊戲、籃球等基礎專案,以便使學生跑、跳、投的基本技術得到提高;並挖掘生活中的實用技能。並通過體育鍛煉,培養集體主義精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自信心,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教學措施:

1、採用主題教學、情景教學等方法,充分發揮遊戲活動的作用,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

2、小學生好勝心強,可採用一些教學比賽,以增強學生鍛鍊身體的效果。

3、因材施教,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在運動中享受到鍛鍊的樂趣。

4、高年級的學生可採用一些分組輪換的方法,由小組長帶領進行練習,充分發揮小組長的帶頭作用。

五、教學進度

周次計畫進度

一、 引導課,體育常識,遊戲是兒童的良師益友。

二 、 1、佇列隊形; 2、遊戲:穿過小樹林;

三 、 1、基本體操;2、遊戲:守衛紅旗;

四 、1、基本體操;2、遊戲:報數比賽

五 、 1、基本體操;2、遊戲:春種秋收;

六 、 遊戲課:1、穿城門;2、夾球接力;

七 、 1、技巧:前滾翻起立接球;2、遊戲:綁腿接力;

八 、 1、技巧:不同開始姿勢的前滾翻:2、複習前滾翻

九 、 遊戲課:1、端水平衡:2、障礙賽跑

十 、1、技巧:複習前後滾動;2、遊戲:繞木棒接力

十一 、1、韻律活動;2、走:各種姿勢的走3、 用各種正確姿勢的走;4、遊戲:迎面接力

十二 、1、佇列:報數;2、複習各種姿勢的走3、韻律活動;4、佇列:報數

十三 、1、技巧:前滾翻;2、遊戲:跳墊子遊戲3、技巧:前滾翻;4、遊戲:換物接力

十四 、1、勞動模仿操;2、遊戲:迎面接力3、勞動模仿操;4、遊戲:換物接力

十五 、1、佇列:齊步走—立定;2、複習勞動模仿操遊戲課:3、蹦蹦跳跳;4、獵人獵槍老虎

十六、 1、佇列:走圓形;2、十字接力3、技巧:立卧撐;4、遊戲:換物接力

十七 、1、佇列;行進間走;2、複習韻律操;3、韻律操;4、遊戲:單腳跳接力;

十八、1、遊戲課:1、踏石過河;2、攻關;3、技巧;仰臥起坐;4、遊戲;快跳快跳;十九、

二十 、 考核

小學四年級上冊體育教學計畫

小學體育教學計畫 一 教學指導思想 在 大綱 中,明確地規定了小學體育的目的 通過體育教學,向學生進行體育衛生保健教育,增進學生健康,增進體質,促進德 智 體全面發展,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質奠定基礎。二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初步認識自己的身體和掌握鍛鍊身體的簡單知識及方法,學會一些體育 衛生保健的安全...

小學四年級上冊體育教學計畫

四 教學措施 1 採用主題教學 情景教學等方法,充分發揮遊戲活動的作用,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2 小學生好勝心強,可採用一些教學比賽,以增強學生鍛鍊身體的效果。3 因材施教,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在運動中享受到鍛鍊的樂趣。4 高年級的學生可採用一些分組輪換的方法,由小組長帶領進行練習,充分發揮小...

小學體育四年級上冊教學計畫

一 學情分析 1 學生情況本學期我所教的教學班級是四年級乙個教學班,本班學生大多數學生身體健康,無運動技能障礙。2 技能情況四年級學生喜歡跑 跳 投 跳繩 踢毽子 遊戲等活動,但有些學生因身體原因如 肥胖等,學習動作顯得僵硬呆板。二 教材分析 根據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試用課本 體育與健康和 九年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