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留守兒童年度工作總結

2021-03-04 09:44:35 字數 1718 閱讀 1516

2023年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一、抓住時機,做好與「留守兒童」監護人之間的溝通

家是溫馨的港灣,是孩子成長的搖籃。親情是人世間最美好的感情之一,是我們永遠也無法割捨的愛。「留守兒童」大多是跟隨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由於父母不在家,老人自然就十分疼愛。

尤其是獨生子女,老人更是疼愛有加,各方面都給予優惠的「政策」,對生活細節不予指導或誤導,出現問題往往是一笑而過,嚴重的也只是說說而已。這樣,孩子慢慢地養成了嬌氣、任性的毛病,習慣以我為中心,缺少同情心,怕困難、怕挫折。還有一些「留守兒童」家境不富裕,老人整天忙於農活,根本無暇顧及孩子,有的甚至還要孩子承擔過重的家務活,對孩子心裡想的是什麼?

需要什麼?有什麼感覺?都一概不知道或是根本就沒想到關心。

寄養在親戚或朋友家中的「留守學生」,他們在親戚或朋友家中畢竟沒有家裡自由,有的由於膽小,顯得很老實,但一旦離開監護人的監管範圍,長期壓抑的他們就有可能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而膽大的,親戚、朋友根本就管不了,只得順其自然,由其發展。無論是哪一種,到頭來吃虧的還是孩子。針對這類問題,學校組織家訪,與監護人共同**教育「留守兒童」的有效途徑,力爭為「留守兒童」營造出乙個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消除對孩子的負面影響。

二、傾入真情,換回童心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對孩子的關愛和照顧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然而對於留守兒童而言,在父母目前撒嬌、淘氣……享受父母的惜愛和呵護都暫時成了一種回憶,由於長時間處於這種痛苦的精神境界中,他們常常會產生一種被遺棄的感覺,當他們從**中或偶爾寄回來的匯款單中感受到父母的存在時,這種感覺會逐漸加劇。

原來性格開朗的他們開始變得情緒低落,有的還變得自私、孤僻,成績也大幅度下滑。不難發現他們此時最想得到的是來自父母的關愛和照顧,於是我從學習、生活等方面去關心他們,彌補他們缺失的愛,充分發揮班級體的作用,讓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我班有一位學生,由於父母要外出打工,於是就轉入了我班。

剛轉入時表現很好,上課發言積極,作業認真完成,加上性格開朗,又總是以一張燦爛的笑臉面對同學,他很快就有了自己的玩伴。但好景不長,慢慢的上課發言少了,而且總喜歡望著窗外公路上賓士的汽車,看到別人父母來接孩子時,他都會投去羨慕的眼光,眼中還時常閃爍著晶瑩的淚花。我知道她是在想念父母了,而且十分的嚴重。

於是我經常找他談心,讓他知道父母外出打工是為了他更好的學習、生活,讓他在思想上清晰的認識到父母是十分的愛她的。我又召開班委會,讓他擔任了分管紀律的副班長,以充實他的生活。課後我鼓勵學生多幫助他、關心他,我也時時讓他感受到來自老師的愛。

不久,那燦爛的笑臉又出現在我們的面前了,而且班級的凝集力也更強了。

三、做學生的朋友,提高學習成績

關注「留守兒童」的學習。由於家教的缺乏,留守兒童大多學習態度不端正,作業不認真甚至不完成。學校組織老師充分利用課外時間給他們補缺補差。

每天輪流安排幾個在教室裡做作業,讓他們在我的監督、輔導下,按質按量完成家庭作業。然後親密交流,幫助他們了解自己的潛能,認識自己身體上、智力上、人格上的有利和不利方面,揚長避短,確立適合於自己的學習目標。同時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幫助他們逐步形成適合於自己的獨特的學習方法和策略,形成積極進取而又樂觀的學習態度。

漸漸的,他們有了進步,也對學習產生了興趣,還很願意把自己的學習及生活情況主動告訴我,真正把我當作他們的良師益友。

留守兒童給我們的教育帶來新的問題,新的挑戰。為了祖國的下一代,讓我們攜起手來,用溫暖的親情、濃濃的師愛、有效的方法點亮孩子心中的燈,照亮他們前行的路。讓他們的童年生活不再灰暗、純真的童心不再孤獨。

願他們的生命亦能綻放出絢麗的花朵,折射出燦爛的光芒!

5留守兒童年度工作計畫

關愛留守兒童,是近年來逐漸浸入學校工作的一項新的內容,為做好此項工作,我校根據實際,結合我鎮留守兒童成長狀況及實際需求,特制定本計畫。一 工作定位 1.認識 留守兒童 的教育是我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要在 留守兒童 教育領導小組領導之下開展工作。要依託鎮教委 學校 少先隊組織,採取活動 體驗...

「關愛留守兒童」年度工作計畫

2014 2015學年度第一學期 關愛 留守兒童 工作計畫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對孩子的關愛和照顧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然而對於留守兒童而言,在父母目前撒嬌 淘氣,享受父母的惜愛和呵護都暫時成了一種回憶,由於長時間處於這種痛...

留守兒童之家年度工作計畫

當前,農村越來越多的家庭夫妻雙雙遠家離鄉,陸續走上了外出打工 經商的行列,有些兒童的家長不可避免地盡不了家長監護的責任,而他們的孩子只能留守在家庭,由家中的老人或親戚代養,這部分遠離了父母親有效監護的留守兒童便成了農村特殊群體。這一特殊群體的成長 教育已成為家庭 學校 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如果沒有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