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學習孫子兵法之謀略用於商戰的問題

2021-03-03 21:40:06 字數 5372 閱讀 2340

左河水我國春秋時的大將軍孫武所著的《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是中國現存的一部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被譽為「兵學聖典」,它表現了中國道家與兵家的思想哲學,是漢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是古代漢族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

《孫子兵法》被稱為鎮國之寶,在中國被奉為兵家經典。它自誕生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年的歷史,世人歷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說「觀諸兵書,無出孫武」。

兵法是大謀略,大智慧型,而不是小花招。如今,孫子兵法已經走向世界,被翻譯成了多種語言,在世界軍事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雖然成書至今已逾二千五百年,但其對戰爭原理的精闢論述卻一直為歷代兵家奉如圭臬。

在唐代《孫子兵法》傳入日本,十八世紀後被譯成英、法、德、俄等多種文字,成為最具國際影響的中國古典作品。在國際性的《孫子兵法》研討會中,許多歐、美、日等國研究人士都把《孫子兵法》的基本理論引入到經濟活動中,我國國內也有相當一部分的經濟著述沿引了許多《孫子兵法》的戰略戰術精華,對商界人士開闊視野,拓展思路大有裨益。

一 、把握道、天、地、將、法

《孫子兵法》在開篇的(計篇)中指出:「故經之以五,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可與之死,可與之生,民弗詭也;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高下、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官道、曲直、主用也。」 就是說我們必須從「道」、「天」、「地」、「將」、「法」五個方面去進行比較和謀事,才能求得對真實情況的準確掌握,從而取得預定的效果。

「道」,即是否建立了符合民眾意願的開明的政治制度,使民眾能與之生死與共。

「天」,即天時。兵法上指氣候環境和時令季節。

「地」即地利。

「將」是指將領是否具備了足智多謀、信義為先、愛護部屬、敢打敢拼、治軍嚴明的綜合素質。

「法」是法令法規,責任界限和管理制度等。

以上這五個方面的情況是指揮員必須認真了解和研究的問題,只有真正掌握了這五方面的對比情況,才能有把握地去打勝仗;相反,如果不了解這些情況,那就不能取得最後的成功。

這五個方面在後世的兵家中稱之為「五事」,對我們現在進行商品市場競爭的企業來說,那就是從五個方面來判斷自身面臨的態勢:

一是,我們企業的凝聚力。企業員工是否能與企業同甘共苦,有良好的敬業精神;

二是,國際國內的經濟大環境或者說是經濟大氣候對我們的影響,避免盲目性;

三是,我們的產品或服務是否最大限度地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或者說產品或服務是否適銷對路;

四是,我們所擁有的人才結構是否有能力保證企業的進取與健康有序的發展;

五是,我們的管理制度、機構是否科學合理。我們的商者只有準確周密地分析清楚這五個方面的問題,才能準確地把握工作的方向,才能真正找到保證立於不敗之地的基本方略。這也是我們現代企業家的「五事」。

《孫子兵法》是一部將帥使用的兵書,因而對於將帥的問題談得很多,指出:「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謀攻篇),「故知兵之將,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

」(作戰篇),孫子認為,將才關係到國家的安危強弱、百姓的命運。世界戰爭史上的許多事例都表明了將才在軍事中的作用舉足輕重,因為「將孰有能」者勝。戰爭需要將才,商戰亦需要將才,企業領導者的智慧型才能是決定其經營活動成敗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孫子九地篇》中他講到了將帥在戰爭中艱險多變的情況下,應該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將軍面對著戰爭中瞬息萬變、生死存亡等種種情況,能保持自己內心安靜謐淨和平自治,不被外界情況所擾亂,鎮定自如從容不迫而使敵人不能測,而不至於因受到外界的干擾而內心紛亂,最後被主觀情緒所支配而幹出不利的事來。商戰亦是如此,企業經營者是企業成敗的關鍵,企業也有成功失敗,有利大利小,在經營過程中面對瞬息多變、紛繁複雜的市場競爭,需要有一種清淨、幽深、平正的良好心理素質,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自己的心中冷靜安謐,遇到大事要有能力自控,保持心中平正。

這樣心中就不會受到外界的擾亂和自己的貪婪、膽怯、驕傲或自卑等心理活動所支配。在競爭對手面前,忌不能自制,需防止因感情用事而不能客觀地判斷事物,以致耽誤大事。《孫子火攻篇》曰:

「主不可怒而興師,將不可慍而致戰。」

《孫子謀攻》曰:「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則軍士惑矣。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矣。

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亂至,是謂亂軍引勝。」也就是說:不知道軍隊內部的事務,而干涉軍隊的行政,軍士就會迷惑不解。

不知道用兵的權謀,而干涉軍隊的指揮,將士就會產生疑慮。軍隊既迷惑又疑慮,各諸侯國乘隙進攻的災難就臨頭了。孫子認為要給將才以作戰指揮權,放權於部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在商戰中,企業領導者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就必須首先把自己鍛鍊為一位懂得擇人用人的原則和藝術,做到賢明豁達、知人善任。同時,能信用屬下人才,並給以業務實權,使其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智慧型才幹,靈活機動地自由處置軍務。

企業為達到此類目標,必須具備測知內在潛力和發展的才能,不斷地、全面地訓練職工。因為,時代的進展推動了企業的內部和橫向的變動,居於要職的人員必須能不斷求得知識和充分了解業務。還要接納忠言,或聘請有才之士,來補己之短。

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網羅最佳的人才。提拔你尊敬和依賴的人擔任重要職務。公司首腦和職員之間建立相互信任的關係,大幅度地下放許可權,這樣可以培養主持實際工作人員的責任心。

總經理有時只是出個點子,其後全讓年輕人去幹。企業主管者有容人之量,明用人之道,手中才能人才濟濟,企業才能興旺發達。

孫子還談到為「將」者必須具備的五德:「將者,智、信、仁、勇、嚴也。」三國時的曹操加註曰:

「智者,智謀才能;信,賞罰有信;仁,愛撫士卒;勇,勇敢果斷;嚴,紀律嚴明。」孫子認為,軍中雙方主將的能力對比是造成勝負的基本因素之一,而只有具備「五德」的將才,方可率領軍隊在戰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孫子講的「五德」,也適合於當今商戰之中的經營者。任何競爭性的活動首先需要的是「智」,而商戰同樣需要智慧型才能。經商活動也必須講求「信」,經營者必須在企業內部取信於企業員工,在外取信於一切顧客,取信於同行人員,要信守諾言,明確經營的目的是服務和造福於人類社會,其次才是企業的經濟效益。

經商也必須講求「仁」,經營者要以愛人之心對待自己企業的職工和顧客,實現「上下同欲」。經營者還需要「勇」,即在商戰中抓住良機,積極主動、勇敢穩健地去決斷。企業的管理是嚴格的,要使全體職工遵守法度和紀律的約束還必須「嚴」字當頭。

總之,孫子對將才的「五德」要求,在當今世界的商場競爭中具有很大的借鑑作用。日本松下電器集團就把「忠、孝、公、禮、勇、仁、和」作為其企業精神,英國bsc企業總裁查爾斯維勒斯的成功經驗中有「去物色、聽從或領導一批有適時應變、穩健進取的人才」的重要內容。故而,正在興起的科技開發競爭和經濟戰爭的狀態最終轉為「人才爭奪戰」,只有人才是企業最重要的戰略資源。

二、「五事」之「七計」

孫子在其《兵法》的始計篇指出:「主孰有道?將孰有能?

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

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

」 以上七個設問句,已被後世的兵家們稱之為「七計」。它是在「五事」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是「五事」的更加具體化。孫子認為只要用這「七計」去對照作戰的雙方,其結果誰勝誰負事先就能一目了然了。

始計篇中這兩組關聯的設問:「兵眾孰強」和「士卒孰練」,「法令孰行」和「賞罰孰明」!明確地告訴人們:

「兵強」和「士孰」是治軍的兩個完全不同的方法與步驟。他提醒人們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確是戰爭勝利的乙個因素,但是,「士卒」常練不懈同樣是取得勝利的乙個因素,如果我們哪怕對曾經的強兵,若再沒有繼續有效的訓練和管理,以後就有可能退化成散兵、疲兵。我們將這個含義用於我們今天在市場經濟中的商品市場,特別是今天的資訊大**,知識更新迅速,技術日新月異的21世紀。

而「法令孰行」和「賞罰孰明」既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階段,也是乙個相互依存的關係。「法令孰行」是乙個執行法令法規的問題,而「賞罰孰明」則是制訂法令法規的問題,前者是執行層,後者是管理層。只有「賞罰孰明」,才有「法令孰行」的可能,同樣只有「孰行」,「孰明」才有真正的價值。

孫子提出用兵者要知法:「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曲制是指軍隊的組織編制及組織執行方式,官道指職責分工,主用是指物資**。從企業經營管理來看,就是要規劃設計企業的組織運作方式、指揮系統,明確崗位職責與分工、激勵與懲罰,使物流暢通。

在管理工作中,要求企業經營者從目標一致性、因時制宜、因地制宜、用人決策、組織設計、職責分工、物流設計方面進行全面系統地策劃。

我們今天做企業的管理人員要管理好現代企業也必須善於用制度管人、管事,完全靠人管人不僅低效而且還難以管好,但是,我們若僅僅只有一套企業先進的管理制度,而不能嚴格抓這個制度的貫徹與監督執行,那再完畢的制度也是一紙空文,這一原則無論是對治理乙個國家還是治理乙個企業都是必須遵循的。

三、虛實的把握

孫子在其《兵法》中對「虛」與「實」的問題專門作了一篇來論述,因為這是乙個重要的軍事策略問題,孫子曰:「夫兵形像水,水之行,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避實擊虛」或者說避強擊弱,這就是孫子戰略思想的精髓所在。

所謂「實」,在商戰中是指企業有錢、有勢、有人才、有技術,有名牌、有專利、有經驗、有市場等方面的狀況。所謂「虛」,在商戰中則是指企業無錢、無勢、無人才。無技術、無名牌、無專利、無經驗、無市場。

商場如戰場,商家同樣需要將「避實擊虛」應用於市場競爭的策略之中。作為乙個企業的戰略制定者如何才能做到避其實而擊其虛,乙個有效的途徑和方法就是攻擊競爭對手在價值鏈上最弱的部分。

在商戰中乙個小公司有一種方法可以取得成功,那就是先不要試圖去通過攻擊其他幾家大公司,過早地試圖從他們手中奪取市場份額,而是一次次,乙個個地攻擊較弱的對手。這樣,就可以通過獲得新的顧客和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來包圍主要的對手或者說是大公司,但還要注意開始時不要與這些大公司發生直接的衝突。這就是美國沃爾瑪對付西爾斯、凱馬特和其他一些大零售商的方法。

運用「避實擊虛」的原則則是乙個比較安全穩健的方法,並不需要耗費太多的資源,冒太多的風險。關鍵是在競爭中,戰略的制定者必須確定哪乙個虛弱之處是可以最有效地實施進攻的點。這就需要在其所選擇的虛弱的點的易攻擊性,及其和競爭對手因你的攻擊所受到的損害之間進行權衡,這是乙個科學把握與果敢決策的問題。

那麼,最好的「擊虛」之處在哪一點呢?就是不僅是競爭對手極為容易受到的攻擊之處,而且是自己攻擊成功之後,將會給對手造成重大的損害之處,甚至是你自己將獲益最大之處。

孫子還指出:「備前則後寡,備後則前寡,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何時何地該「虛」(隱掩實力),何時何地該「實」(集中力量搶占市場),我們每乙個實業界的人士必須研究。

孫子在其中指出:「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逸,後處戰地而驅敵者勞。」這一點對於在商品市場的爭奪中,有兩個非常難把握的問題:

乙個是**是「戰地」(目標市場),另乙個是,誰才是主要的「敵人」(競爭對手)。另外,如何選擇目標市場?怎樣把握進入市場的時機?

《孫子兵法》也可借鑑:孫子在《軍爭篇》中說:「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故用兵之法,避其銳氣,擊其惰歸。

」這就是說,如同乙個人早上精神爽朗,中午開始困倦,晚上精力衰竭一樣。我們要準確判斷敵人什麼時候是他銳氣正旺的時候,什麼時候是他鬆懈迨惰的時候,什麼時候是他精力衰竭的時候。無論多麼強大的隊伍,其戰勝攻取的能力總是有限的,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要有重點地實施防禦和進攻。

我們要在他銳氣正旺的時候避開他,在他鬆懈迨惰和精力衰竭的時候在給以致命一擊。這對我們企業的決策者在選擇目標市場,把握進入市場的時機方面具有一定的啟迪。

學習孫子兵法體會

信管1001 吳明靜 2010111770 學習孫子兵法之後才知道原來這個是跟管理有很大聯絡的,原來一直認為是講怎麼打仗的。聽老師講過之後,覺得了解一下孫子兵法很有意義。那天上網搜了一下相關學說,看到有位名人說自己成功的秘訣就是學習了孫子兵法。還看到有孫子兵法的相關 打算暑假的時候找時間看一下。總的...

孫子兵法心得

這些天,我又重溫了初中看過的 孫子兵法 我發現當時原以為那些兵法之書讀來是很乏味的,也曾以為生活與那些兵法相差甚遠,讀了也只是浪費時間和精力。第一次無可奈何讀完這本書的時候,原有的幼稚的想法如過眼雲煙隨風飄散了,我被其中成功的謀略和傑出的智慧型所俘虜了。舉一反三,現在,重溫這本書,舉一反三,果然有了...

孫子兵法心得

孫子兵法結課 用智慧型描繪美好未來 時間飛逝,轉眼間 孫子兵法 就這樣陪伴了我十周的時間,在老師的悉心精彩的講解下,我對孫子兵法有了很大的認識,並且認識到它的重要作用,這不僅僅是在戰爭方面,如果正確運用到日常生活中,相信你的人生將會精彩萬分.世上每乙個人都有各自的人生道路,但是人生道路並不是一帆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