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規劃名詞解釋

2021-05-29 20:34:44 字數 3996 閱讀 9877

●區域科學:

區域科學是一門有關區域或空間系統的治理、開發、管理的具有地域性、綜合性和實踐性的學科。

●區域是乙個空間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間的、以不同的物質客體為物件的地域結構形式。

●自然資源:

自然資源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地點條件下,能夠產生經濟價值,以提高人類當前和未來福利的自然環境因素和條件。

●人口密度:

指一定時間和一定地域內單位面積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數。它反映了一定區域範圍內人口疏密的平均狀況。通常以每千平方公尺或每公頃範圍內的常住人口為計算單位。

●適度人口:

指在可以預見的時期內,利用本地的能源和其它自然資源以及智力、技術等,在保證與其社會文化準則相符的物質生活水平下能夠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

●技術轉讓:

指乙個國家或企業引進國外的技術知識和經驗以及所必須附帶的裝置、儀器和器材,用來發展本國的經濟和推動科學技術進步。既進口裝置,也引進軟體。或專指引進軟體。

●適用技術:

指既滿足了引進國或區域發展經濟的技術需要,又考慮了引進國或區域生產要素的現狀、市場規模、文化社會環境、當前技術狀態等因素,而使引進技術的最終效果最大的那類技術。簡言之,就是符合引進國或區域的特殊條件而且能取得最大效果的技術。

●勞動地域分工:

指相互關聯的社會生產體系在地理空間上的分異,是社會分工的空間形式,即各個地域依據各自的條件與優勢,著重發展有利的產業部門,以其產品與外區交換,又從其他地區進口其所需要的產品,這種乙個地區為另乙個地區生產產品並相互交換其產品的現象,即是地域分工。

●「飛旋鏢效應」:

或稱「反回頭效應」,指「新產品」以更低的**打回本國市場,使原來開發新產品的國家不得不放棄該產品的生產,輸出國變成了輸入國。新產品研製國家受到國外競爭壓力的威脅,將轉向研究開發更新的產品。

●技術密集型產業:

又稱知識密集型產業,指需要運用複雜先進的、現代化的科學技術才能進行生產的生產部門。

●主導產業:

是根據國內市場需求、資源狀況、出口前景等選擇的可以此帶動其它產業的發展,並由此形成高度化、現代化的產業結構,對經濟發展產生決定性意義的產業部門。

●產品迴圈論: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跨國企業問題專家r.弗農提出的產品迴圈學說認為產品創新存在產品匯入期、產品增長期、產品的成熟期、新的迴圈起點期四個過程。

●勞動密集型產業:

指生產技術裝備程度較低,需大量使用勞動力進行生產活動的生產

部門。●區域規劃是指在一定地域範圍內對國民經濟建設和土地利用的總體部署。廣義的區域規劃包括區際規劃和區內規劃(歐美國家);狹義的區域規劃僅指區內規劃(中國)。

●區域優勢:

指某個區域在其發展過程(主要是經濟發展過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條件,由於這些條件的存在,使該區域更富有競爭能力,具有更高的資源(包括社會、自然資源等)利用效率,從而使區域的總體效益保持在較高水平。

●資訊化戰略:

是根據世界性新技術革命的趨勢,針對後工業社會而提出來的發展戰略模式。其基本思想是,面對新技術發展的態勢,決定乙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的關鍵,不再僅僅是工業化,而是比工業化更為重要的資訊化。

●經濟梯度:

指地區間經濟發展水平、經濟實力的差距。經濟梯度推移是指經濟發展由高水平地區向低水平地區過渡的空間變化歷程。

●區域發展戰略:

指對區域整體發展的分析、判斷而作出的重大的、具有決定全域性意義的謀劃。它的核心是要解決區域在一定時期的基本發展目標和實現這一目標的途徑。

●出口替代:

指以新的產品(製成品)取代傳統的初級產品出口,將本國製造業的產品推向國際市場。

●點軸開發模式:

是點-軸漸進擴散理論在區域規劃和區域發展實踐中的具體運用,也是經濟空間開發的一種重要方式。其中,「點」是指區域中的各級中心城市,是一定區域內人口和產業集中的地方,有較強的經濟吸引力和凝聚力。「軸」是聯結點的交通幹線、高壓輸電線、通訊設施線路、供水線路等工程性線路組成的線狀基礎設施束。

其實質是依託沿軸各級城鎮形成產業開發帶。

●高技術產業:

相對一般技術或傳統產業而言。它是以當代科學技術和新興生產技術武裝生產出高新產品的部門,不僅生產硬體(物質)產品,也生產軟體(資訊)產品,這些產品既有第二產業的,也有第三產業的。

●技術城:

最早**於日本,是一種具有研究開發、產品生產和生活居住三種功能組成的新型的產業城鎮。

●科技工業園區:

是一種科學研究與工業生產相結合的綜合體,是科研成果商品化的區域,其功能表現為以研究開發為主,包括產品試製和開發生產,而不具有大批量製造、銷售、管理或其他實業性功能。

●城市經濟區:

指經濟比較發達的中心城市及其吸引輻射範圍組成的功能性經濟區。劃分城市經濟區的目的是為了協調城市與周圍地區的經濟發展,更好地發揮中心城市的作用,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戰略部署提供依據。

●大城市圈:

由連片聚居50萬以上人口

口的中心城市為核心,包括周圍與之有密切聯絡的一批郊區城鎮組成。

●城鎮體系:

是指在一定地域範圍內,以中心城市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級規模、不同職能分工、相互密切聯絡的城鎮組成的有機整體。其系統結構基本上由職能結構、等級規模結構和空間布局結構組成

●區域經濟增長:

是指區域產品和勞務總量的增長。

●區域規劃:

是指在一定地域範圍內對國民經濟建設和土地利用的總體部署。

●區域發展戰略:

是指對區域整體發展的分析、判斷而作出的重大的、具有決定全域性意義的謀劃。

●區域地位:

是指某區域在區域系統中或同一層次區域中的排序、重要性、所起的作用和影響。

●出口替代:

是指以新的產品(製成品)取代傳統的初級產品出口,將本國製造業的產品推向國際市場。

●點-軸開發模式:

是點-軸漸進擴散理論在區域規劃和區域發展實踐中的具體運用,也是經濟空間開發的一種重要方式。

●土地利用:

是指人類通過一定的行為,以土地為勞動物件,利用土地的特徵,來滿足自身需要的過程。

●土地利用集約度:

指單位土地面積上投放勞動力、資金、技術等的數量,是反映土地利用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

●土地利用分割槽:

又可稱為土地用途分割槽,是指以土地利用現狀和土地資源的適宜性為基礎,結合社會發展、國民經濟和環境保護的需要,按土地利用方向的不同,將規劃地區劃分出不同的用地區域。

●自然保護區:

是指為了自然保護的目的,把包含保護物件的一定面積的陸地或水體劃分出來,進行特殊的保護和管理的區域。

●產業:

是指同一屬性的企業集合,它是企業與區域經濟整體之間的一種中觀經濟層次單位。

●城鎮體系:

是指在一定地域範圍內,以中心城市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級規模、不同職能分工、相互密切聯絡的城鎮組成的有機整體。

●區域:

是指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間的、以不同的物質客體為物件的地域結構形式。

●自然資源:

在一定的時間、地點條件下,能夠產生經濟價值,以提高人類當前和未來福利的自然環境因素和條件。

●人力資源:

是指某種範圍內的人口總體所具有的勞動能力的總和。

●國民生產總值:

是乙個區域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總規模。

●產業結構:

是指國民經濟中各產業部門之間的相互組合關係。

●主導產業:

又叫支柱產業。代表著區域經濟的根本優勢,它一方面在全國或其它較大區域勞動地域分工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又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支柱和核心

,它主導區域產業結構的發展方向,並帶動區域其它產業發展。

●勞動密集型產業:

是指生產技術裝備程度較低,需大量使用勞動力進行生產活動的生產部門。

●經濟活動空間結構:

也稱經濟(產業)地域結構,即人類經濟活動的地域(空間)組合關係,也即是經濟地域的主要物質內容在地域空間上的相互關係和組合形式。

●極化效應:

由於增長極主導產業的發展,具有相對利益,產生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圍區域的勞動力、資金、技術等要素轉移到核心地區,剝奪了周圍區域的發展機會,使核心地區與周圍區域的經濟發展差距擴大。這種效應被稱為極化效應。

●擴散是指在一段時間內,隨著增長極的成長,增長極所產生的對周圍地區經濟發展起重要影響的帶動作用不斷在空間上傳遞和波及的過程。

城鄉規劃名詞解釋

1 城市詳細規劃 以城市總體規劃或分割槽規劃為依據,對一定時期內城市區域性地區的土地利用 空間環境和各項建設用地所作的具體安排。包括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2 控制性詳細規劃 以城市總體規劃或分割槽規劃為依據,確定建設地區的土地使用性質和使用強度的控制指標 道路和工程管線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間環...

管理名詞解釋

1 管理 管理是指一定組織中的管理者,通過實施計畫 組織 領導 控制等職能來協調他人的活動,使別人同自己一起實現既定目標的活動過程。2 管理運動 管理運動 其主要組成部分就是 科學管理 也是一種歷史現象,是乙個過程 不背,理解 3 計畫工作 計畫工作是指制定計畫,也就是根據實際情況,通過科學地 權衡...

園林名詞解釋

1 園林 狹義 在一定土地範圍內,以觀賞植物 園林植物 園林建築 園路 山石 水體等組成要素,運用藝術法則和技術手段,構成乙個供人們休閒 遊覽和進行文化娛樂活動的公共場所。廣義 統稱綠地,也稱園林綠地,包括狹義的園林,也包括城市街道綠化和工廠 單位 居住區 學校的綠化地及其他林地,城市中種植樹木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