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下科學知識要點彙總

2021-03-04 09:39:20 字數 4844 閱讀 4530

第一章知識要點彙總

1.**的感覺功能:冷覺(冷覺感受器)、熱覺[熱覺感受器,(手背最敏感)]、觸覺[觸覺感受器,(指尖最敏感)]、痛覺(痛覺感受器)。

手術麻醉時有觸覺而**覺,說明觸覺感受器與痛覺感受器是分開的。,

2.**感覺的形成:低溫、高溫、觸壓、損傷等刺激→冷覺、熱覺、觸覺、痛覺感受器→傳入神經→大腦皮層的感覺中樞(形成感覺)。

3.嗅覺的形成:氣味→鼻腔→嗅覺感受器(嗅覺神經末梢、嗅細胞)→嗅神經→大腦皮層的嗅覺中樞(形成嗅覺)。

4.味覺的形成:食物→味覺感受器(味覺神經末梢、味細胞、味蕾)→味神經→大腦皮層的味覺中樞(形成味覺接受聲波並轉化為振動

5.聽覺的形成:聲波→耳廓→外耳道→鼓膜→聽小骨(放大)→耳蝸(聽覺感受器)→聽神經→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形成聽覺)。

鼓膜、聽小骨受損引起傳導性耳聾,耳蝸(聽覺感受器)、聽神經、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受損引起神經性耳聾。

6.視覺的形成:外界物體的光線→折光系統(角膜、房水、晶狀體、玻璃體)→視網膜→視神經→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形成視覺)。

7.「時間長了,腥臭味或香味就聞不出了。」這是大腦皮層的嗅覺中樞疲勞的緣故,表現了嗅覺的適應性。

8.四大基本味道:酸(舌兩側靠中間最敏感)、甜(舌尖最敏感)、苦(舌根最敏感)、鹹(舌兩側靠前最敏感)。麻、辣、澀等味覺,是多種刺激綜合後產生的感覺。

9.聞著檸檬的同時吃著蘋果,會產生蘋果和檸檬混合的味道。說明嗅覺與味覺是相互影響的。

10.聲音是由於物體振動產生的。正在發聲的物體叫聲源。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物質):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聲音能在氣體、固體、液體中傳播。

聲音是以聲波的形式傳播的,聲波(聲音)遇到障礙物會反射回來即回聲。(可用於測距離)

11.聲音在不同的介質和溫度下,傳播的速度不同。同一溫度下,聲音在氣體中傳播最慢,在固體中傳播最快。

在同一物質中,溫度越高,聲音傳播越快。15℃時,空氣中聲速是340公尺/秒。

12.耳朵貼在長鐵管(內充滿水)的一端可以聽到三次敲擊聲,依次是鐵管、水、空氣傳來的。(為什麼?)

13.耳可分三部分:外耳、中耳和內耳。

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中耳包括聽小骨、鼓膜、鼓室、咽鼓管。內耳包括半規管、前庭、耳蝸。耳是人的聽覺器官,還有保持身體平衡的作用(因為內耳的半規管、前庭中有感受頭部位置變動的感受器。

)(為什麼有的人暈船、暈車、航空病?)。咽鼓管有何用處?

(課本第11頁)

14.各種樂器發出的聲音悅耳動聽叫做樂音。音調、響度、音色是樂音的三個基本特性。

15.我們把感覺到聲音的高低叫做音調。音調與發聲體的頻率有關,物體振動越快,頻率越大,音調越高。

物體在1秒內振動的次數叫做頻率。頻率的單位是赫茲,簡稱赫1赫=1次/秒。「90赫」的意義是物體每秒振動90次。

16.響度是人們主觀上感覺到的聲音強弱。聲音的響度與聲源的振動幅度和人距離聲源的遠近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距離聲源越遠,響度越小。響度的單位是分貝。

17.音色與發聲體的性質、形狀、發聲的方法有關。

18.聲音尖細刺耳或低沉描述的是音調,震耳欲聾描述的是響度,聞其聲知其人描述的是音色。

19.人的發聲頻率範圍是65赫到1100赫。

20.大多數人能聽到的頻率範圍是20赫到20000赫。低於20赫的聲波叫次聲波,高於20000赫的聲波叫超聲波。什麼叫雜訊?如何防止雜訊汙染?(課本第15、16頁)

21.正在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

22.白光有七色:紅橙黃綠藍靛紫。白加任何色等於任何色,同色加同色仍然是同色,不同色相加吸收看不見:黑!

23.紅外線與紫外線的作用?(課本第19、20頁)

24.光的反射定律(作圖關鍵找法線,法線⊥反射面)三線共面,二線分居,兩角相等。(課本第39頁)垂直反射面時三線重合兩角為0°。

入射角越大,反射角也越大。平面鏡能成像,能改變光的傳播方向(潛望鏡)。

25.光的折射定律(作圖關鍵找法線,法線⊥分介面):三線共面,二線分居,斜射時空氣中角大。(課本第39頁)垂直介面時三線重合兩角為0°。入射角越大,折射角也越大。

26.凸透鏡成像規律:物遠像近小,物近像遠大。

物像在2焦,等大好求焦。物在1焦處,一定不成像。物在1焦內,正立放大是虛像。

1焦分虛實,2焦分大小。(課本第39頁)

27.照相機、眼睛應用原理:u>2f, f28.

放大鏡應用原理:u29.放映機應用原理:

f30.光在同一物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小孔成像(陽光下樹影中的圓形光斑)、影子的形成、瞄準、日食、月食、坐井觀天。

31.光在不同物質(真空、空氣、玻璃、水)中傳播速度是不同的:真空中最快,為3×105千公尺/秒或3×108公尺/秒。

空氣中比真空中稍慢。1光年=9.46×1012千公尺。

32.平行光→鏡面(平滑表面)反射→平行射向另乙個方向,平行光→漫(粗糙表面)反射→射向各個方向。黑板反光看不清字,是由於此處黑板平滑發生了鏡面反射,淹沒了字發生漫反射進入人眼的光線。

為了使各個方向的人能看到字或電影,黑板或螢幕表面應粗糙些好。

33.實像都是倒立的(1)由於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小孔成像。

(2)由於光的折射形成的:物體在凸透鏡1焦以外成的像。[巧記:

只有小孔、凸透鏡能成實象。] 實象既能用眼睛看到,又可用光屏、底片、膠卷、牆壁等接到。

34.虛像都是正立的[1]由於光的反射形成的:岸上物體在水中成的像(倒影)=平面鏡成像(物像等大,像與物體以鏡面、水面對稱)[作圖技巧一:

①利用對稱性找到像點②任何一條反射光線必經像點;作圖技巧二:利用反射定律,隨意在物體上同一點作出兩條入射光線,作出對應的兩條反射光線(是刺入人眼的光線),反向延長相交得像點。]虛象只可用眼睛看到。

[2]由於光的折射形成的:在岸上看水中的物體或在水中看岸上的物體是位置抬高的放大的虛像、物體在凸透鏡1焦以內成的正立放大的虛像。[作圖技巧:

隨意在物體上同一點作出兩條入射光線,作出對應的兩條折射光線(是刺入人眼的光線),反向延長相交得像點。]巧解:要透過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透明物質或不均勻透明物質看物體。

35.粗測焦距方法:讓凸透鏡正對太陽光,拿一張白紙在它的另一側來回移動,直到在紙上出現乙個最小最亮的光斑(焦點),測出焦點到凸透鏡中心間的距離就是焦距。

你還能想出其他測焦距的方法嗎?凸透鏡對光線起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起發散作用。

三條特殊光線:①平行於主軸的光線,折射後(凹透鏡折射後反向延長)經過焦點;②穿過光心的光線勇往直前 ,方向不變 ;③經過或延長經過(凹透鏡)焦點的光線折射後平行射出.

36.眼球的結構包括眼球壁和內容物。眼球壁分外膜[包括角膜(無色透明)、鞏膜(白色堅韌、眼白部分)];中膜[包括虹膜[黑、藍、棕色(眼黑部分)]、睫狀體(調節晶狀體曲度)、脈絡膜(營養眼球、使眼球成為暗室)];內膜[視網膜(有感光細胞,但視神經穿出的地方無感光細胞稱為盲點,在靠近鼻側)]。

內容物包括房水、晶狀體、玻璃體(都為無色透明)。眼球的折光系統由角膜、房水、晶狀體(相當於凸透鏡)、玻璃體組成。

37.虹膜調節瞳孔的大小,控制進入眼睛光線的多少:光線亮或強時,瞳孔縮小,進入眼睛的光線減少。光線暗或弱時,瞳孔放大,進入眼睛的光線增多。

38.近視或遠視的原因及矯正(課本第33、34頁)

39.資訊的獲取和利用(看課本第38頁)、作業本(第頁))。外界事物→感覺器官→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電磁波包括哪些?x射線、y射線的作用?

40.凸透鏡成像作圖技巧:在物體同一點畫出兩條光線,一條平行於主軸折射後經過焦點,另一條穿過光心方向不變,得兩折射光線的交點就找到了該像點。

41.要看到物體,該物體上必須有光刺入人眼。光的反射: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在同種物質中。光的折射: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在不同物質中

科學七年級下第二章知識要點彙總

1.物質有許多不同的運動方式,如機械運動、光運動、聲運動、電運動、熱運動、生命運動等。

2.能有動能、勢能、化學能、電能、聲能、光能等多種形式。動能和勢能統稱為機械能;人和動物的大部分食物、各種各樣的燃料都儲存著化學能;發電站和電池能為我們提供電能;絕大多數植物的生長離不開太陽(光)能(太陽輻射能)。

3.判斷物體運動和靜止時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即某物體與參照物比較(技巧一:

眼睛貼在參照物上看某物體):若位置不變,則某物體靜止;若位置改變,則某物體運動。技巧二:

某物體與參照物同向同速,則某物體靜止;某物體與參照物不同向或不同速或即不同向也不同速,則某物體運動。

4.物體運動的快慢用速度或平均速度描述,速度或平均速度的計算公式為v=s/t ,單位為:公尺/秒或千公尺/時。1公尺/秒=3.6千公尺/時。(你會換算嗎?)

5.力的作用效果改變物體的形狀,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國際符號是n,實驗室常用彈簧測力計來測量力的大小。

6.彈簧測力計的使用:①調零;②不能超量程;③讀數時:視線⊥刻度板,與指標相平。

彈簧測力計的製造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伸長越長。

7.物體形變時會產生彈力。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8.力的圖示作圖步驟:①找作用點(畫在物體合適的位置上,重力畫在物體的重心上);②判別力的方向(如沿什麼方向);③以作用點為起點沿力的方向畫一射線;④定標度,截線段(多餘部分擦去);⑤標箭頭(不可超出線段末端):

⑥標上力的大小。

9.判定力的存在:①肌肉的緊張感;②力的作用效果(即物體的形狀是否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是否改變)。

11.摩擦力的作用:阻礙物體的相對運動。

增大摩擦的方法有①增大壓力;②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③改滾動為滑動。減小摩擦的方法有①減小壓力;②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③加潤滑油;④改滑動為滾動;⑤利用氣墊。

12.物體間產生摩擦力必須具備以下三個條件:①物體間相互接觸並相互擠壓;②物體間的接觸面是粗糙的;③物體間存在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

13.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相反。

14.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只與壓力的大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

15.滑動摩擦力的測量方法:物體作勻速直線運動時,滑動摩擦力大小=拉力大小(二力平衡)

七下科學知識要點彙總

第一章知識要點彙總 1.的感覺功能 冷覺 冷覺感受器 熱覺 熱覺感受器,手背最敏感 觸覺 觸覺感受器,指尖最敏感 痛覺 痛覺感受器 手術麻醉時有觸覺而 覺,說明觸覺感受器與痛覺感受器是分開的。2.感覺的形成 低溫 高溫 觸壓 損傷等刺激 冷覺 熱覺 觸覺 痛覺感受器 傳入神經 大腦皮層的感覺中樞 形...

七下科學第三章知識要點

第三章地球與宇宙知識要點 1.地球是乙個兩極稍扁 赤道略鼓的球體。地球的赤道半徑是6378千公尺,兩極方向的半徑 即極半徑 是6357千公尺,赤道長約4萬千公尺。2.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地球儀上的基本元素 1 地軸 地球自轉的旋轉軸,穿過地心 2 兩極 地軸與地球表面相交於兩點,指向北極星附近的一點...

八上科學知識要點

浙教2013版八上科學知識要點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 第1節地球上的水 要點 水的分布 地球上水的總儲量為 386 1018公尺 它以不同形式分布在海洋 陸地 大氣和生物體中,海洋水是鹹水,是地球上最龐大的水體,約佔地球總水量的96.53 地球上的淡水包括陸地淡水和大氣水,僅佔總水量的2.53 陸地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