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隊工作總結

2021-03-04 09:35:21 字數 4827 閱讀 3258

王世旭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半年的時間又要過去了,武術隊的成立到現在也有半年之久了。

由於大多數同學沒有武術基本功,所有的一切都要從頭開始,所以我們更有針對性的進行訓練,常常一節課只重點訓練乙個專案,但對訓練的水平和學生所要達到的程度都有比較高的要求。所以,乙個學期下來,雖然每個學生學的內容可能不是很多,但卻出奇的精到。學生各方面的身體素質,比剛開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比如說被劈腿,剛開始幾乎沒有乙個同學能下去,經過半個學期的刻苦訓練,已經有多半的同學能達到老師的要求。這為下學期的深入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武術的訓練講究的是堅持不懈,要想練就一身好功夫,需要隊員們付出諸多的努力,這除了在週三武術興趣課上一小時的訓練外,更多的,是學生在課外,家中的自我鍛鍊。這樣才能不斷鞏固和提高學習的效果。很可喜的是,武術隊的許多隊員,能夠利用課外時間,對自身進行訓練,不斷提高自我。

在 「鐵一樣的紀律,鐵一樣的作風,鐵血無情的訓練打造鋼鐵身軀;鐵一樣的意志,鐵一樣的毅力,鋼鐵般的英武鑄就國之棟樑!」和建隊理念「習武以促學,練武以強身,尚武以勵志,涵武以修德」的基礎上提出「自強弘毅,果行育德」的隊訓,進一步完善了武術隊文化。「自強」出自《周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弘毅」出自《論語泰伯篇》:"曾子曰: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 「果行育德」出自《易經》蒙卦,象曰:山下出泉,蒙。

君子以果行育德。注釋:山下流出一股泉水,由於受到山的阻止流不出去,便處於蒙昧狀態。

君子看到這種情況就聯想到應該行動果敢,培育品德,使之高尚。作為乙個有機組織,必須有他的文化和一套行為準則體系,作為中華民族的子孫,我們應為我們的先祖所創造的燦爛的中華文明而自豪,而武術作為國術,更應該立於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積澱當中,絕不因該與之出現瑕隙。

我們的宗旨是:習武以促學,練武以強身,尚武以勵志,涵武以修德。促學,強身,勵志,修德是我們的最終歸宿,習武乃是我們回歸精神家園的階梯,不可本末倒置雖說現在武術隊實力水平還有待大幅度的提高,但請相信:

我們一直在努力,也一直在進步

下面是我對訓練的一些感觸和體會。

中學生武術教學與訓練是一項長期的、艱鉅的、科學性很強的工作。通過中學生武術教學與訓練實踐,不斷總結和發現新的規律。改進和充實教學與訓練的方法。

在教學與訓練實踐中,除了遵循一般教學與訓練的原則外,還要根據中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來進行系統的、科學的訓練,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1根據中學生生理特點,在武術教學與訓練中應注意以下問題:

1.1培養良好體態,控制力量訓練中學生的骨骺比較柔軟,軟骨成分多,故彈性大而硬度小,不易折斷但易彎曲變形。中學生的關節窩較淺,關節囊及關節周圍的韌帶較薄弱、鬆弛,故中學生的關節伸展性與活動範圍較大,靈活性與柔韌性易得到發展,但關節牢固性較差,在外力作用下輕易脫位。

中學生肌肉中水分多,蛋白質、脂肪和無機鹽類較少,肌肉細嫩而富有彈性,能量儲備較少。收縮力量和耐力較差,易疲勞,但易恢復。身體各部分肌肉發育不平衡,大肌肉、上肢肌肉發育先於小肌肉、下肢肌肉,肌力增長不均勻。

所以,我們在武術教學與訓練中應注意:各種動作的正確身體姿勢的培養,養成良好體態儀表,防止骨變形。在力量訓練中,負重練習要慎用,宜用伸展練習發展力量。

12-13歲後,力量訓練可逐漸增加。中學生身體各部分的肌肉力量應均衡發展,各項素質搭配練習。特別應加強他們的柔韌性練習。

為以後的教學與訓練打好基礎。1.2

以「雙基」教學為主,控制耐力、靜力訓練中學生的血液量相對**含量多,但單位體積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含量與**相比較低。中學生心臟的相對重量和容積均和**相近。由於中學生的神經調節不夠完善,新陳代謝比較旺盛,故心率較快。

心肌纖維收縮力弱,心臟幫浦血能力小,故每搏輸出量小。中學生的血管因易擴張而相對較粗,血壓也比**低。中學生的新陳代謝旺盛,耗氧量大。

因而呼吸頻率較快,但呼吸阻力較大,呼吸肌力量較弱,所以肺活量較小。同時,由於中學生氧運輸功能較差,最大通氣量和攝氧量都較低,故在運動訓練時,通氣量的增加主要靠呼吸頻率的增加來實現。所以,我們在武術教學與訓練中應注意:

中學生不宜過早的進行專項的耐力訓練。在武術教學與訓練中,應以「雙基」的教學與訓練為主,以平和的簡短武術套路進行教學與訓練。以動作的速度練習為主,如沖拳、推掌等。

不宜過多的進行耐力、力量和靜力性的練習。在武術教學與訓練中,中學生的運動量不宜過大,應合理安排運動負荷,密度與強度要注意交替節奏,練習時間不宜過長。科學的運用間歇訓練、重複訓練等方法。

適當發展難度動作。儘量減少憋氣、緊張性練習,以免心臟負擔過重,影響正常的生長發育。應注意動作與呼吸的正確配合,凡是使胸廓擴張的動作應吸氣;反之則呼氣。

如在作跳躍的動作時應吸氣;在落地的動作時應呼氣等。1.4

內容和形式多樣化,及時糾正錯誤動作中學生的神經系統的抑制過程不完善,興奮過程表現為好動,注意力不易集中。學習動作和技術時,大多憑興趣。學習和掌握動作較快,但多餘動作或錯誤動作較多,其神經細胞工作能力低,易疲勞,但恢復較快。

神經活動中,第一訊號系統佔主導地位,形象思維能力較差,善於模仿,但第二訊號系統相對較弱,抽象思維能力差。所以,我們在武術教學與訓練中應注意:教學與訓練的內容和形式應多樣化,避免單調的重複和靜止性的活動。

在進行套路動作練習時,應穿插比賽或遊戲。同時,安排短暫的休息。以免出現疲勞,提高他們的興趣。

在傳授新的動作技術時,應以模仿性質為主,少講解,多示範。培養他們的形象思維的能力,全面發展各項基本技能。在中學生武術教學與訓練時,教師或教練員不應求快、花、多,應練好基本功和基本技術,為以後的教學與訓練打好基礎。

產生錯誤動作時,教師或教練員要有耐心,作到預防在先,及時糾正。多採用直觀教學法,應運用簡單、易懂,形象生動的口令或口訣進行講解,也可以運用現代**教學,以幫助理解。

2根據中學生心理特點,在武術教學與訓練中應注意以下問題:

2.1加強思想教育,以鼓勵為主中學生武術教學與訓練本身就是一種教育過程。教師或教練員要不失時機地加強對中學生的思想教育和啟發。

讓他們認識到「雙基」訓練的重要性和艱巨性。在武術教學與訓練中,應掌握中學生的心理特點,以表揚鼓勵為主。教練員要及時發現中學生優點給予表揚。

教學訓練實踐表明,中學生喜歡表揚,一經表揚,信心倍增,訓練積極性也進一步提高了。在教學與訓練中,可讓他們誰完成的好,誰出來示範。激發他們的好勝心理,提高訓練效果。

往往有些教師或教練員一看到他們完成不好就訓斥、責備,使學生自信心下降,甚至因此產生逆反心理。在教學與訓練中看似嚴肅,反而使中學生的大腦皮層神經系統處於抑制狀態,訓練效果不佳。

2.2學與訓練中,都有迫切希望知道自己的成績和效果的慾望和要求。同時也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夠得到教練員的肯定。

所以,在教學與訓練中,教師或教練員如能使他們及時知道教學與訓練的效果,就能使錯誤的技術動作得以糾正,正確的動作技術得以鞏固,從而創造教學與訓練的良性迴圈。例如,在一分鐘的正踢腿,一組不記數,不看質量,每天踢。而另一組記數,看質量,並在訓練中嚴格要求,及時提出存在的問題和優點,登記各次成績和次數。

兩組練習相同時間後,測驗結果表明後一組的效果好於前一組。實驗證明:知道效果,會使訓練取得較好的成績。

指出優點和問題,能使有關神經得到陽性的刺激,而使另外的神經中樞的聯絡受到陰性的強化。加強分化過程,使興奮和抑制兩過程更加精確,促使正確技能的形成。特別是看到自己的進步,也能起到振奮精神、活躍情緒的作用。

這種良好的心理狀態,能鼓舞信心和勇氣,產生增力的情緒體驗,提高有機體克服各種困難的能力。

2.3創設優良情緒體驗情景,激發競爭意識在中學生武術教學與訓練中,要把已形成的潛在學習和訓練的需要充分調動起來,創設優良的情緒體驗情景,活躍中學生的學習和訓練情緒,激發學習和訓練的積極性和競爭意識。教學與訓練的內容、方法、手段的不斷更新和變化;環境的改變;形象生動的啟發語言;趣味性和活動性的遊戲;變換教學與訓練的專案和形式等,都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訓練的積極性,調動身體各器官盡力完成教學與訓練任務。

當然,教師或教練員在定教學與訓練的任務時,應注意要有一定的難度,但又是經過努力能夠克服的,這樣才能推動中學生心理的適應性不斷發展,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中學生武術專項教學與訓練是為比賽準備的。在比賽中,運動員的情緒狀態是最敏感的部分,由於中學生的情緒波動性較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對外界刺激敏感。

在教學與訓練中,應多採用單練的形式,讓他們充分體驗賽場情景,培養克服外界環境干擾的能力。同時增強力爭上游的決心,培養良好的競爭意識。

3在中學生武術教學與訓練中,其他方面應注意的問題:

3.1掌握好全面身體訓練和專項身體訓練的比例中學生武術全面身體訓練和專項身體訓練的比例,要有長遠規劃,合理搭配,力爭科學地控制教學與訓練全過程。在早期教學與訓練階段,以全面身體素質練習為主,以發展各種運動能力和機能能力為主。

專項身體素質訓練以武術基本功和基本技術為主,並結合簡單的踢腿、衝拳、掄臂等,發展肌肉協調用力能力,提高掌握基本動作技術的能力,並注意專門發展柔韌、協調、靈活性等素質。隨著中學生武術運動員的各種能力的不斷提高和年齡的增長,專項身體素質訓練的比例逐漸加大,基本功訓練的內容增多,難度增大,要求逐漸提高,圍繞專項所需要的各種能力和素質如力量、柔韌和速度等進行專門性基礎訓練。

3.2專項身體訓練與基本技術訓練有機結合在中學生武術的專項身體訓練的早期,主要是通過專項訓練手段如基本功訓練,來發展他們的專門能力,在專項能力教學與訓練的全過程,始終貫穿著對基本技術的規格和完成動作的完美程度的要求,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把身體訓練與技術訓練結合起來,相得益彰,使基本技術得到熟練、鞏固與提高,把身體訓練的成果通過專項技術訓練轉化到中學生武術運動員的技術水平上去。

3.3注意恢復,控制無形訓練不懂得恢復,就不懂得訓練。教師或教練員在教學與訓練結束後要採取適當的恢復措施。

放鬆活動與有效的按摩對中學生消除疲勞有相當作用,應引起重視。另外,還要與家長保持聯絡,控制中學生訓練後仍去玩耍,如打遊戲機等等,晚上要按時睡覺,減少無形的訓練。還要督促中學生不挑食,保證充分的營養補充,以良好的精神和身體狀態迎接下一次的訓練。

秋去冬來,時光匆匆,2010期很快就過去了,在這乙個學期中,雖然辛苦,收穫卻甚豐。

我相信,在即將到來的新的乙個學期中,隊員們會再接再厲,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績,在領導的大力支援和關懷下,不久的將來廣安中學武術隊將走出校門,走向社會。

學年武術隊計畫

2010 2011學年農一師高階中學武術社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武術社團以 弘揚武術精神展示學子風貌,習武育人,傳承武術 為宗旨。教武育人貫徹在武術教習全過程中,為曾習武先學禮,未曾習武先習德 傳統中始終把武德列為習武先決條件,武術在中國幾千年綿延的歷史中,一向重禮儀,講道德,尚武崇德。諸如尊師愛...

小學武術隊訓練計畫

武術訓練教學計畫 莊浪縣朱店小學 中華武術歷史悠久,是我國廣大人民喜聞樂見的民族傳統體育專案。為弘揚中華民族這一傳統文化,為進一步提高少年兒童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增強學生體質特制訂計畫如下 一 指導思想 武術隊訓練是在體育教學改革新思想的大背景下,主要以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即在學校體育教育過程當中...

2019武術隊訓練方案

中華武術歷史悠久,是我國廣大人民喜聞樂見的民族傳統體育專案。為弘揚中華民族這一傳統文化,為進一步提高少年兒童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增強學生體質特制訂計畫如下 一 指導思想 武術隊訓練是在體育教學改革新思想的大背景下,主要以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即在學校體育教育過程當中,學生能夠建立一項或兩項自己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