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線遷改方案

2021-03-04 09:33:17 字數 2598 閱讀 3752

王家灣站位於武漢市漢陽區,漢陽大道與龍陽大道交匯處,為四號線二期工程與三號線換乘站。四號線車站沿漢陽大道南北方向布置於道路下方,三號線車站沿龍陽大道東西方向布置於道路下方。工程範圍為四號線王家灣站,三號線王家灣站和站前單渡線段。

其中,四號線車站為地下三層,三號線王家灣站為地下雙層。車站共設12個出入口、8組風井,預留8組商業預留口,方便周邊物業與車站的對接。車站結構位置如下圖1所示。

車站結構位置示意圖

四號線王家灣站車站為地下三層,工程有效站台中心里程為右ck5+947.438,車站有效站台右線中心軌頂高程為0.740m。

長度為238m,站台寬度為15m,車站寬度為22.3m。三號線王家灣站為地下雙層,有效站台中心里程為右ak9+976.

000,車站有效站台右線中心軌頂高程為9.659m。長度為223.

9m,側式車站,側站台寬度為4.0m,有效站台範圍車站寬度為35.4m;渡線段長度為256m,寬度為19.

5~32.9m。車站主體結構在有效站台中心位置頂板覆土厚度為4m,由於漢陽大道在龍陽大道路口西側為上坡路,頂板覆土厚度達7.

2m。基坑開挖深度為10.8~29.

45m。

王家灣站四號線車站為地下三層,基坑開挖深度為25.3m左右,區域性達到29.45m。

由於基坑開挖深度很深,周邊地下管線密集,道路交通繁忙,其基坑變形保護等級為一級。採用厚度為1000mm的地下連續牆圍護結構。三號線車站為地下雙層,基坑開挖深度為17.

8m左右,周邊地下管線密集,道路交通繁忙,其基坑變形保護等級為一級。採用ф1000@1400灌注樁圍護結構。

本工程位於城市商業繁華區,規劃紅線範圍外側商場店鋪林立,地下管線錯綜複雜,站址範圍內及周邊地下管線有給排水、電力、電信、燃氣等種類繁多,縱橫交錯,埋深在地表下0.5m~2.7m不等。

合同總工期整體安排為2023年10月1日開工,於2023年6月30日竣工,共33個月。

工程施工全過程中無地下管線責任事故發生。

本工程施工區域內原有地下管線的處理程式如圖2。

地下管線處理程式

王家灣站位於武漢市主幹道龍陽大道及漢陽大道的交叉路口處,兩條線的車站同期實施,主要採用明挖順作法施工,地鐵三號線車站沿龍陽大道方向布置,地鐵四號線車站沿漢陽大道方向布置,車站主體結構均布設在道路紅線以內,車站施工對現狀道路下的管線有很大影響,其主要管線詳見表1。

表1 王家灣站主要管線

改移後鋪設管線統計如表2所示。

表2 改移後預鋪設管線統計

綜合考慮地下管線的改移斷面尺寸、埋深及施工進度的因素,王家灣站範圍內地下管線改移方案如下:

1、龍陽大道和漢陽大道排水管線全部廢棄,在車站施工圍擋外設定排水箱涵匯集區域內所有雨水及汙水,箱涵上部可埋設其他管線。排水箱涵以龍陽大道為界東西兩側設定兩路,兩路均為自北向南流向,一路在車站西端頭橫穿漢陽大道最後在車站南端頭與原有1400×1400箱涵對接,一路在車站東端頭橫穿漢陽大道最後在車站南端頭與原有1400×1400箱涵對接。考慮後期工程施工需要,在施工區內設定排水系統,施工區施工廢水及雨水最後都將匯集於排水箱涵。

在通過交通倒改區域時採用φ1200砼管連線,頂管法施工。

2、車站南北向軍纜在車站沿西側設定,軍用光纜考慮到其重要性與普通通訊光纜分開布設,橫穿段採用頂管法繞開車輛通過區域。

3、車站在漢陽大道方向南側設定燃氣管,繞開車站結構施工區域,全段採用明挖法施工。

4、其餘沿漢陽大道和龍陽大道兩側分別設定地下管線,根據原有線路(包括電力線、資訊網路、自來水、電信等)同溝設定於排水箱涵上方,改移管溝斷面尺寸根據具體管線數量設定,深度均為2.0公尺,地下管線改移方案詳見《王家灣站地下管線改移及保護示意圖》。

王家灣站地下管線改移和保護分段進行,根據現有施工條件分段開挖,分段進行箱涵及預埋管的埋設工作。由於周邊建築物與基坑距離較小,車站地下管線利用建築物與結構邊線之間空間進行改移,由於部分管線預留工作井、檢查井等,斷面衝突部位根據現場條件錯開留設。改移後地下管線仍在車站深基坑開挖影響範圍內,同時承受上部荷載壓力和較大的側向壓力,為了確保施工安全,施工過程中均需採取必要的保護措施,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和危害。

根據車站深基坑周邊地下管線空間位置和施工順序的關係,有針對性的對地下管線進行保護。當管溝內承壓管外側與導牆距離小於3.0公尺時,施工時需加深導牆深度,保證導牆底部在管線底標高以下至少1.

0公尺。導牆溝槽開挖時及時噴護,同時嚴格控制土釘和網噴支護質量,避免先行改移的地下管線的位移或損壞。當管溝內承壓管外側與導牆距離大於3.

0公尺時,地下管線可不作專項保護,但導牆溝槽開挖時按設計圖紙要求及時噴護,同時嚴格控制土釘和網噴支護質量,避免先行改移的地下管線的位移或損壞。

金**旋家居臨龍陽大道側區域改移地下管線主要有電力管群、資訊網路管群及φ600自來水管,由於自來水管承壓,對基坑變形要求較高,因此在此區段內自來水管線埋設在箱涵內側,軍用光纜、電力管群、電信管群及資訊網路管群在箱涵上部依次布設,具體詳見圖3所示。管線上部(溝槽外延1.0公尺)路面布置φ14@200的鋼筋網片,採用25cm厚c30混凝土硬化。

網片鋼筋與導牆或路面硬化鋼筋網連線,加強基坑外側路面的整體性。

1-1剖面

圖3車站南端頭受加固區的影響,水務局宿舍與捷達計程車公司段地下管線較多,且施工斷面較小,在施工圍擋下方進行地下管線的改移,地下管線改移時拆除施工圍擋,進行地下溝槽的開挖工作,施工難度大;考慮端頭加固時對地下管線的影響較大,管線保護要求高;且受周邊行人路路的通行條件制約,工期要求緊。

改遷管線方案

欣生源改擴建專案地下管線改遷方案 根據總體工程綜合管線圖紙 武漢地質工程勘察院進行現場勘測後所出具的報告,新建場區綜合管線與原綜合管線圖對比之後,有部分綜合管線需改遷或廢棄。一 工程概況 1 場區東側 綜合科研樓基礎範圍內 給水管線全部拆除,按照設計圖紙改遷並新增加壓噴淋管至研發中心與綜合科研樓之間...

管線遷改專案規劃

既有線管線改移計畫 因津秦鐵路施工需要,需對津山鐵路及豐胥聯絡線部分管線進行遷改,根據現場調查其遷改專案如表1所示。表1 改遷專案內容 該112m系杆拱跨越津山鐵路下行線和豐胥聯絡線,p771墩 天津端 承臺距津山鐵路最近線中心距離為4.5m,承臺開挖深度為9m p772墩 秦皇島端 承臺距津山鐵路...

丁字橋路資訊管線遷改方案

丁字橋路 機場三路 機場四路 資訊管線遷改方案 一 工程現狀及甲方要求 1.1 在丁字橋路設計樁號k0 013部位 該部位現在為機場三路行人路 有一9孔通訊管群,材質為upvc,管徑為d110mm。1.2 管群頂面高程為21.10。該部位設計路面高程為21.22。現狀管群的材質 標高均不能滿足本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