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山自然地理野外綜合考察報告

2021-03-03 21:34:18 字數 5074 閱讀 7347

3實習總結及收穫7

1、前言

10級地理科學(3)班在2023年5月03日至2023年5月30日這一階段進行了為期四周的野外實習考察。在這四周的實習中,我們班的同學們發揚團結互助的精神,圓滿的完成了實習的各個任務。這次實習,同學們不僅鞏固了課堂上所學到的理論知識,也極大的開闊了自己的眼界把理論與實際聯絡起來。

這是我們班的同學第一次參加這類活動,我們很激動也很珍惜。我們大家利用這次難得的機會增長我們的知識。

1.1自然地理野外實習考察的意義:

自然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層自然地理現象形成演變過程和分布規律的科學。自然地理現象及其成因複雜多變,課堂上講授的地理知識是前人研究和實踐總結得到的最一般、最普遍的原理,是高度概括歸納的結果。實際自然地理現象往往是各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產物,非常錯綜複雜。

通過野外實習可以把抽象的自然地理學理論與實際的自然地理現象結合起來,真正理解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因此,自然地理野外實習是自然地理教學環節中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

1.2實習考察目的:

一、 結合實際應用,驗證課堂教學所學到的理論和知識,加深和鞏固對教材內容的理解;通過野外實習,使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 使學生學習掌握自然地理野外調查全過程的程式、方法和技能,包括正確撰寫自然地理野外調查報告、資料的蒐集、野外觀測記錄、標本與樣品的採集、資料綜合分析整理等。

三、 培養學生學會野外仔細觀察自然地理要素的主要特徵和重要自然地理現象,並準確、完整的記錄所觀測到的現象、特徵和資料,學會初步分析有關現象、特徵形成的原因;初步具備觀察分析自然地理現象相互聯絡相互制約的能力。

四、 通過實習,使學生初步掌握實習區域主要地貌型別、基本特徵及其分布規律,並分析其成因,了解地質、水文、氣候、土壤與植被等對地貌形成的影響。

五、 學會對土壤剖面進行觀測及對土壤組成、結構等特徵進行描述;掌握土壤標本採集、土壤剖面圖的繪製方法。

六、 了解實習區植被型別和代表性植物的種屬,觀察植物生態與環境的關係;學習掌握植物群落調查的方法。

七、 撰寫實習報告或**,培養學生初步的科研能力。

八、 培養學生求是認真的工作作風和科學態度,以及吃苦耐勞、嚴守紀律、團結協助的團隊精神。

1.3考察出發前準備:

一、了解考察地區的基本狀況和主要實習內容,查閱、收集考察地區的有關地質、地貌、氣候、水文、植物等有關圖獻資料。

二、準備好必須的儀器、用品和裝備。

三、準備好一套比較完整的考察地區地圖。

1.4實習考察地點:上饒市三清山景區(駐地:西坑村)

三清山位於江西省上饒市東部門戶玉山、德興兩縣(市)交界處,東鄰浙江省,它的地理位置是28°54』n、118°03』e。主峰玉京峰海拔1819.9m,因山有三峰,名為玉京、玉華、玉虛,如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列坐其巔,故名。

三清山南北狹長,景區總面積229k㎡,由於長期地質地貌變化,形成了三清山別具一格的奇峰怪石、急流飛瀑、峽谷幽雲等景觀。

三清山境內海拔在300m以上,岩石有花崗岩、石灰岩、砂質巖等。其地帶性土壤為紅壤,即為山地的基帶土壤,隨著海拔高度的公升高呈有規律的變化,土壤垂直分布組合為紅壤、山地紅壤、山地黃紅壌、山地黃壌、山地黃棕壤、山地草甸土(矮林灌叢草甸土)。在低山高丘地帶,特別是村落附近,受人為因素的影響較大,常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土壤受到侵蝕的強度較大。

本區處於中**帶季風氣候區內,降水為江西省最多的地區之一,年均降水量1860mm,年均溫11℃,年均積溫3400-4500℃之間,全年無霜期187天(三清宮)。山頂與山麓溫差較大,約相差6-8℃。本區植被型別多為常綠闊葉與落葉闊葉混交林、針闊混交林、針葉林及山地夏綠灌叢等。

1.5考察路線選取原則:

(1)盡可能不走重複路。

(2)能穿過考察地區盡可能多的自然地理單元。

(3)能盡量多地觀察到自然地理要素的多種型別。

(4)能穿過典型的剖面、型別、地點或露頭。

(5)經過闡明考察地區自然地理結構最有意義的地點。

(6)注意地貌走向的路線選擇。

1.6考察路線:

(1)西坑村——大灣——紫湖

(2)西坑村——嶺頭山

(3)西坑村——玉簾瀑布

(4)西坑村——上饒發電站

(5)西坑村——金沙——嶺頭山——方塘——信江源

(6)西坑村——金沙(北山)——三清山核心風景區——外雙溪(南山)

(7)西坑村——後山石英洞

(8)西坑村——汾水三清山展示中心

1.7實習考察時間:2023年05月02日至2023年5月30日

此段時間由於氣候、季節等各方面條件都比較適合野外實地考察。而且此時的三清山植物繁茂是考察的好時機。

2、具體的實習考察內容

2.1土壤考察

2.1.1概述

三清山在中國紅、黃壤土壤利用改良「土區」區劃中,屬於贛東北中山高丘地段紅黃壤水源涵養區。其地帶性土壤為紅壤,即為山地的基帶土壤,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呈有規律的變化,土壤垂直分布組合為紅壤、山地紅壤、山地黃紅壤、山地黃壤、山地黃棕壤、山地草甸土(矮林灌叢草甸土)。在低山高丘地帶特別是村落附近,受人為因素的影響較大,常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土壤收到侵蝕的強度較大。

2.1.2實地考察

1、人員組成:10級(3)班51名學生;指導老師:凌雲老師

2、時間:5月04日—5月09日

3、所需考察工具:海拔表、地質羅盤、地質錘、放大鏡、皮尺

4、三清山地質考察內容

(1)第一天(5月03日):休整

(2)第二天(5月04日):上午室內上課,下午西坑村工作程式演示

一、了解土壤考察路線調查法

①踏勘與訪問

②選線與定點

③土壤剖面的設定與挖掘

④剖面特徵的描述與記載(主要記錄土壤顏色、質地和結構)

⑤樣品、樣本的採集

⑥土壤野外理化性質的測定

⑦土壤微形態的野外觀察與取樣

⑧土壤的分類與分布

⑨製圖二、土壤工作程式演練:挖長2m寬1m深1m的土坑。做土壤剖面觀察記錄表。

(3)第三天(5月05日):西坑村——大灣——紫湖

①紫湖田地相對來說比西坑村高的原因

西坑氣溫相對比紫湖低,這致使西坑的水溫低,從而導致土壤的溫度

低,微生物的活躍程度相對較低,使得土壤的養分低。

(西坑田地是冷水浸泡的田,稱為冷浸田,是一種低產田。改善西坑低產田

的措施有薄層水灌溉和切斷側滲水兩種。)

②大灣滑坡現場的自然剖面

母質層(c):0—20cm。顏色不均一,沙壤土,快狀。

土壤耕作層(a):20—38cm。灰色,壤土,團粒狀。

埋藏犁底層(p):38—42cm。灰色,團塊狀。

剖面心土層:42—100cm。紅色,團塊狀,粗沙壤土。

底土層③紫湖山地紅壤(顏色均一)

腐殖質層(a):小於1cm。赤紅色,黏壤土,團塊狀

垂直淋溶層(e):1—10cm。輕黏壤土,團塊狀。

剖面澱積層(b):10—30cm。塊狀,更結實。

分布母質層(c):30—100cm。多礫石,紅色。

基岩(r)

④茶園⑤農家訪問

(4)第四天(5月06日):西坑村——嶺頭山

在西坑,我們重點觀察了耕作土。耕作土是由於長期受地下水的影響,經

長期耕作形成明顯的犁地層和青灰色的潛育層。在嶺頭山紅黃壤過渡帶,我們

分為五個小組考察山地土壤,其從上到下依次是覆蓋層,腐殖質層,淋溶層,

澱積層,母質層。判斷淋溶層和澱積層用粘粒所在土壤中所佔的比例,澱積層

粘粒含量比淋溶層多;判斷澱積層和母質層用礦物顆粒成分,一般母質層比淋

溶層所含的礦物顆粒要多。

(5)第五天(5月07日):西坑村

①水稻土剖面

耕作層:0—15cm。灰色,團塊狀,黏壤土。

犁底層:15—25cm。黃色,塊狀,黏粒豐富,緊實。

心土層:25—100cm。青灰色。(這是由於長期處於氧化還原狀態)

②菜地土壤為團粒結構的優勢

團粒結構使得土壤中的水肥氣熱的分配處於乙個合適的狀態而有利於植物

的生長;團粒結構有利於有機質的分解,增強植物的吸收;團粒結構有利於抗

旱防澇,在乾旱期,土壤中的毛管斷裂,可有效防止土壤水分進一步失去,在

洪澇期,水分可在團粒結構的土壤中滲入深處,不易使水在地表積聚;團粒結

構的土壤耕作效能良好。

(6)第六天(5月08日):休整

(7)第七天(5月09日):休整

2.2地貌、水文考察

2.2.1概述

三清山位於江西省東北部德興市、玉山縣交界的懷玉山腹部,屬典型的花崗岩峰林地貌,海拔一般1000~1800m,為中山地形,主峰玉京峰海拔1819.19m,為懷玉山脈的最高地質地貌景觀。三清山地區在內營力作用下形成了高峻的斷塊山地,山體主要為燕山運動期花崗岩,在此基礎上,外營力對斷塊山地形成了強烈的塑造。

根據海拔高度和形態差異可分為中山、低山。

三清山中心區主要由花崗岩組成,石灰岩亦有所分布,由於三清山地區長期以來遭受多次造山運動,斷層十分發育,加上花崗岩本身岩石不透水性,使地表水衝

蝕現象十分顯著,深切河谷發育,河道系統較多,同時,大氣降水或地表水沿著

裂隙滲流,形成裂隙運動,加快本區的花崗岩的風化侵蝕作用,山腳四周為石灰岩,多溶洞、漏斗分布。

2.2.2實地考察

1、人員組成:10級(3)班51名學生;指導老師:候立春老師

2、時間:5月10日—5月18日

3、三清山地貌、水文考察內容

(8)第八天(5月10日):西坑村——玉簾瀑布

(9)第九天(5月11日):西坑村——上饒發電站

(10)第十天(5月12日):西坑村——信江源

信江,鄱陽湖水系五大河流之一。發源於浙贛兩省交界的懷玉山南麓,其源頭的海拔是1096.01m。

信江幹流自東向西,流經廣豐、上饒、鉛山、橫峰、弋陽貴溪、鷹潭、余江、餘幹等市縣,在餘幹瑞洪入鄱陽湖,全長329km,流域面積為15941㎞2。收納了豐溪、瀘溪河、鉛山河、湖坊河、葛溪、羅塘河、白塔河等支流。在餘幹的八字嘴附近分為兩支,主流經瑞洪至康山注入鄱陽湖,北支餘水河注入鄱江。

信江上游一帶以中低山為主,地形起伏較大。中游為信江盆地,地勢由北、東、南三面邊緣漸次向中間降低,並向西傾斜。下游為鄱陽湖沖積平原。

流域內山地面積佔40%,丘陵佔35%,平原佔25%。流域位於中**帶濕潤季風氣候區。信江的主要湖泊有位於信江上游支流金沙溪上的玉山七一水庫即三清湖,該水庫總庫容為1.

87億m3,灌溉面積14萬畝,發電裝機7000千瓦。

堯山自然地理野外實習報告

1.引言 1 1.1實習目的 1 1.2.實習路線 時間 內容 1 1.3.實習區概況 2 2.實習區地理要素特徵 2 2.1.實習區地質條件 2 2.1.1地質構造基礎 2 2.1.2 地質發育史 3 2.2.實習區地貌 4 2.2.1地貌形成的地質背景 4 2.2.2地貌形成階段 4 2.2.3...

自然地理綜合野外實習報告

概述本次自然地理綜合野外實習活動是在2010 2011學年大二地理課程的氣象 土壤 植物 綜合自然地理等課程學習完成後,於2011 7 10 2011 7 14,在陳智文老師和張立峰老師的帶領下,和全體09級地理科學同學,在四平周邊地區,主要針對土壤和植物的實習活動,涉及氣象 地貌 地質 生物等諸多...

自然地理綜合野外實習報告

年級 2012級2班 專業 地理科學專業 學號 1241212 姓名 李庭樂 實習指導教師 張立峰李筱琳李蒙 2014年9月2日 第一章土壤地理學實習 這次土壤地理實習的路線是從丘陵地區到山前台地再到平原地區。具體是先到四平的葉赫地區再到四平市區外環路最後到遼寧省的昌圖縣地區。山前丘陵 山前苔地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