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知識點

2021-03-04 09:32:19 字數 3152 閱讀 1766

2010-2011學年第一學期初四歷史複習中古史提綱班姓名

第三單元統一國家的建立複習要點

一、基礎知識點:

第10課 「秦王掃六合」

1、從西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陸續滅掉六國,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乙個統一的**集權的封建國家——秦朝,定都咸陽。 2、秦始皇為鞏固統治採取的措施:

(1)政治方面:創立了一套封建**主義的**集權制度:最高統治者稱皇帝;**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軍事和監察;在地方推行郡縣制,分天下為36郡,郡下設縣。

(2)經濟發面:統一貨幣,全國統一使用圓形方孔錢;統一度量衡(此措施促進了各地的經濟交流) (3)文化方面:統一文字,把小篆作為全國規範的文字,後來又推廣了隸書。

(促進了文化交流) (4)思想方面:為了加強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議,發布焚書令,民間只准留下有關醫藥、占卜和種植的書,後來又把一批儒生在咸陽活埋,這就是歷史上的「焚書坑儒」(「焚書坑儒」手段殘暴,後果嚴重:大量文化思想類書籍的燒毀,使中國古代文化遭到巨大損失;扼殺了人們的思想言論自由,使「百家爭鳴」的局面結束)

(5)民族、邊疆方面:①為維護國家統一派大將蒙恬大舉反擊匈奴,奪取河套地區,並修築起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的長城,抵禦匈奴。(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型和獨創性的象徵)②為了開發南疆,派人興修了靈渠,溝通了長江和珠江。

答:首先,結束了春秋以來諸侯割據混戰的局面,開創了統一的新局面。其次,秦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乙個統一的多民族的**集權的國家,其**集權制度,在我國沿襲了兩千多年,影響十分深遠。

再次,秦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對我國以後經濟、文化的發展和維護國家統一,有極為重要的影響。最後,修築了著名的萬里長城和靈渠等古代工程。 5、小討論:

討論一下秦始皇功過

答:秦始皇順應歷史潮流,滅六國統一了中國,結束了諸侯長期割據混戰的局面,符合廣大人民的願望;他建立了君主****集權制度,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等,鞏固了統一,促進了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以上說明秦始皇是對我國歷史作出過巨大貢獻的有作為的皇帝。

但是他又是統治殘暴的封建皇帝。他廣建宮殿陵墓,還制定殘酷的刑法,賦稅繁重;他焚書坑儒,壓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

第11課「伐無道,誅暴秦」

1、秦朝**表現:(1)徭役繁重(每年服役的近300萬,修阿房宮、長城、陵墓、馳道等)(2)賦稅嚴重(

農民要將收穫物的三分之一上繳) (3)刑法殘酷(4)秦二世更加殘暴

2、由於秦朝的**,陳勝、吳廣於西元前209在大澤鄉發動農民起義,在陳建立政權,陳勝為王。後由於秦軍太強大起義失敗。陳勝、吳廣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3、陳勝、吳廣起義失敗後繼續領導秦末農民起義的是劉邦和項羽。 4、項羽在西元前207以少勝多打敗秦軍主力,取得鉅鹿之戰勝利。(有關的成語故事是「破釜沉舟」。

) 5、秦滅時接受秦朝統治者投降的農民軍領袖是劉邦。

6、西元前202年,劉邦建立漢朝,定都長安,歷史上稱為西漢。劉邦就是漢高祖。 7、有關秦末農民起義的成語:

「指鹿為馬」「斬木為兵,揭竿為旗」「破釜沉舟」「約法三章」「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楚河漢界」「四面楚歌」「霸王別姬」。

第12課大統一的漢朝

1、文帝和景帝時期,獎勵耕作,提倡節儉,並以身作則,(掌握第12課課本正文和小字中文帝節儉的例子)重視「以德化民」,國家富裕(景帝後期國家的糧倉豐滿,府庫里大量的銅錢多得無法計算),歷史上稱這一時期統治為「文景之治」。

22、為鞏固**集權,實現大一統,漢武帝採取了以下措施:(重要問答題)

(1)政治:接受主父偃的建議,用諸侯國內建小侯國的方法削弱諸勢力,加強**集權 (2)經濟:收歸鹽鐵經營權和鑄幣權,統一鑄造五銖錢

(3)思想:接受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建議,排斥其它學說,大興儒學教育,在長安設立太學(古代最高學府,以儒家的五經為教材)把儒家思想作為封建正統思想 (4)軍事:依靠衛青、霍去病反擊匈奴,奪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區影響:

漢武帝時期,西漢王朝在政治、經濟、軍事和思想上實現了大一統,進入鼎盛時期。

3、公元9年,外戚王莽奪取政權,西漢滅亡。不久,王莽政權被農民起義推翻。公元25年,參加農民起義的西漢皇族劉秀稱帝,定都洛陽,史稱東漢。

劉秀就是光武帝。東漢中期以後,外戚和宦官交替專權,政治十分黑暗。

第13課兩漢經濟的發展

1、西漢時比較徹底地治理黃河是在漢武帝時;王景治理黃河是在漢明帝時。 2、西漢的都城長安和西漢都城洛陽,規模巨集大,人稱東西二京。 3、東漢時,南陽太守杜詩發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風冶鐵。

第14課匈奴的興起及與漢朝的和戰 1、秦漢之際匈奴的傑出首領冒頓單于第一次統一了蒙古草原。 2、漢武帝時,開始反擊匈奴,奪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區。

3、西元前119年,漢武帝派大將衛青、霍去病出擊匈奴。經過漠北戰役的沉重打擊,匈奴

無力再與西漢對抗。

4、漢元帝時,王昭君出嫁呼韓邪單于,促進了漢匈友好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貢獻。(和親)

第15課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

1、西漢時期,人們把今甘肅玉門關和陽關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區和更遠的地方,稱為西域 2、西元前138年,為聯絡大月氏共同抗擊匈奴,漢武帝派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西元前119年,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訪問西域許多國家。

3、西元前60年,西漢設定總管西域事務,從此新疆成為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張騫出使西域後,漢朝和西域的商人經常把中國的絲和絲織品,從長安通過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內,運往西亞,再轉運到歐洲,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意義:不僅是一條**之路,也是一條友誼之路、和平之路、文明之路)

5、漢武帝以後,西漢的商人還開闢出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

第16、17課昌盛的秦漢文化

1、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紙出現在西漢早期。

2、東漢時候,宦官蔡倫總結西漢以來的經驗,用樹皮、破布、麻頭和舊魚網做原料造紙,改進了造紙術。後人把這種紙叫做「蔡侯紙」。 3、《九章算術》成書於東漢,這部書總結了春秋戰國以來的數學成就。

4、東漢科學家張衡製造的地動儀是世界公認的最早的**儀器 5、世界三大宗教指:**教、佛教、和伊斯蘭教。

6、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西漢末年(西元前1世紀末)傳入我國中原地區(張騫通西域後,佛教沿絲綢之路逐步傳到中國)。

7、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東漢時期,道教在民間興起,創始人之一是張陵(道教徒尊稱他為張天師)。道教尊老子為教主,稱他「太上老君」。

8、司馬遷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他生活在西漢漢武帝時代。《史記》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史事,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9、秦漢時期的雕塑藝術水平很高,它的傑出代表是轟動世界的秦始皇陵兵馬俑。

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知識點彙總

第1課繁盛一時的隋朝 一 隋朝的建立 統一和滅亡 繁盛一時,二世而亡 1 隋朝的建立 581年,楊堅 隋文帝 奪取北周政權,建立隋朝,定都長安。2 隋朝的統一 589年,隋朝滅陳,統一南北。3 隋朝的滅亡 618年,隋煬帝被部將在揚州殺死。二 隋朝經濟的繁榮 隋文帝在位時期,歷史稱為 開皇之治 1 ...

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知識點彙總第一單元

第1課繁盛一時的隋朝 一 隋朝的建立 統一和滅亡 繁盛一時,二世而亡 1 隋朝的建立 581年,楊堅 隋文帝 奪取北周政權,建立隋朝,定都長安。2 隋朝的統一 589年,隋朝滅陳,統一南北。3 隋朝的滅亡 618年,隋煬帝被部將在揚州殺死。二 隋朝經濟的繁榮 隋文帝在位時期,歷史稱為 開皇之治 1 ...

七年級中國歷史上冊教學計畫

2 經濟 文化 政治方面讓學生知道,並了解發展情況,追溯本源,充實內容,聯絡當代與環保相關知識,及時教育。3 對課文知識進行歸納 綜合,讓學生系統掌握,教會學生學法 記法,充分利用課本的思考提示 想一想 等,增強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果。三 思想品德教育,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教育 1 進行愛國主義優良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