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語文知識點彙總文言文詩詞

2021-03-04 09:29:05 字數 4514 閱讀 3683

五、趙普

1、字詞

闔(hé) 篋(qiè) 薨(hōng) 以為

2、分句翻譯

1)普少習吏事,寡學術,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

少:年輕時習:熟悉寡:少學術:學問

及:等到為:擔任,做勸:勸勉以:拿,用

趙普年輕時,熟悉官吏(處理的)事務,他學問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宋太祖常勸勉他讀書。

2)晚年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

釋:放下私第:自己的住宅闔:關

戶:門啟:開竟:整篋:書箱

(他)晚年讀書很勤奮,每次回到自己的住宅,關上門,開啟箱子取出書,整天讀它。

3)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既薨,家人發篋視之,則《論語》二十篇也。

次日:第二天臨:辦理決:決斷則:原來(是)

既:……以後薨:死發:開啟之:它,代書箱裡的東西

等到第二天辦理政務,處理決斷非常快。(他)死後,家裡人開啟書箱一看它,原來是一部《論語》啊。

4)普性深沉有岸谷,雖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為己任。

深沉:沉著岸谷:嚴肅剛正而:但是

忌克:忌妒刻薄以……為:把……當作

趙普性情沉著而嚴肅剛正,儘管對人常忌妒刻薄,但能把天下事作為自己的責任。

5)宋初,在相位者多齷齪循默,普剛毅果斷,未有其比。

齷齪:過分謹慎其:他,代趙普循默:按常規辦事,不多言語

宋朝初年,在宰相職位的人大多拘謹且遇事沉默不語,趙普卻剛毅果斷,沒有人能與他相比

6)嘗奏薦某人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復奏其人,亦不用。

嘗:曾經明日:第二天為:擔任復:又,再亦:也,還

(他)曾經奏秉皇上推薦某人擔任某官,宋太祖沒有用。趙普第二天又上奏(推薦)此人,太祖還是沒用。

7)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牘擲地,普顏色不變,跪而拾之以歸。

以:將其:那碎裂:把……撕碎(使動用法) 奏牘:奏章

歸:回家擲:扔顏色:面容顏色,臉色以:連詞,不譯

第三天,趙普還是將那個人奏薦給皇上,太祖生氣了,把他的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趙普面色不改,跪在地上把碎片拾起來帶回了家。

8)他日補綴舊紙,復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補綴:修補鏈結復:又,再乃:才悟:醒悟卒:終於

過些日子,(他)將舊紙片縫補好,再次像當初一樣上奏。宋太祖才醒悟,終於任用了那個人。

3、特殊句式

1)太祖常勸(之)以讀書(以讀書勸之)

省略、倒裝

2)讀之竟日(竟日讀之)

狀語後置

3)普明日復奏(薦)其人

不可省略

4)碎裂奏牘擲(於)地

無把字句、省略

4、古今異義

1)在相位者多齷齪循默

這乞丐衣衫襤褸,很齷齪。

古義:形容人過分謹慎,今義:形容不乾淨、骯髒

2)普顏色不變,跪而拾之以歸

這幅畫的顏色很鮮。

古義:面容顏色,今義:色彩

3)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

這個罪大惡極的殺人犯今天處決了。

古義:處理決斷,今義:槍斃

5、句段賞析

1)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

答:「闔」:表閉門謝客,暫停一切社交活動,排除一切干擾,可見其要讀書的決心之大。

「闔、啟、取、讀」:一連貫的動作描寫,凸現出趙普為國而勤奮學習的精神。「讀之竟日」體現了讀書的專注和投入。

2)普顏色不變,跪而拾之以歸。他日補綴舊紙,復奏如初。

答:「拾」:此舉非常冒險,極有可能再次觸犯龍威。

「補綴」:要恢復原樣,需要多麼大的決心和耐心。「復奏」:

反映他的毅力闔堅定的意志。這個細節,以形傳神,寫出他不顧個人安危,為國薦才的精神,表現他超人的毅力和堅定的意志。

3)太祖怒,碎裂奏牘擲地。

答:「碎裂、擲」表示憤怒的程度,連續的動作中可見太祖怒不可遏的樣子。這是關於太祖的細節描寫,寫太祖是為了襯托趙普的不顧個人安危,為國薦才的精神。

6、全文賞析

1)你覺得趙普是乙個怎樣的人?

答:趙普雖然對人苛刻,但他是乙個刻苦讀書,胸懷天下、熱愛國家,具有超人的毅力、堅強的意志的人。

誦讀欣賞——題破山寺後禪院

1、賞析

1)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答:首句「清晨」二字點明出遊的時間。詩人一大早就「入古寺」,可見他對這塊佛教聖地的嚮往之切。「古寺」「高林」突出了破山寺的幽雅和寧靜。

2)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答:這一聯詩人抓住寺中獨特的景物,以靜顯靜,形象地描繪了破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

3)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答:這一聯緊承上聯,進一步渲染了僧房幽深、清寂。「山光」山中的景色。

「悅」,用作動詞,使……歡悅。「空人心」,使人心中的雜念消除。「空」,消除。

形容詞用作動詞,「使……空」。上句表面上是寫山光使飛鳥也怡然自樂,實際上,鳥的怡然自樂是詩人心情愉悅的反映。下句寫人心對潭影而空,既是詩人內心寧靜的感受,也隱約流露了對現實的憤慨和反感。

4)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

答:此聯是上一聯的補充,進一步以鍾磬音響輕輕迴盪,以聲襯靜,映襯破山寺萬籟俱寂的寧靜氣氛。

成語「萬籟俱寂」出於此句。

2、總結

本詩通過寫破山寺中的高林、曲徑、花木、山水等景物 ,運用以靜顯靜,以聲襯靜表現手法,創造出幽深寂靜、安祥和平、自然高遠的意境,表現了作者追求清淨隱逸生活的思想。

誦讀欣賞——登岳陽樓

1、賞析

1)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答:「昔聞」寫從前對洞庭湖光山色的仰慕,「今上」交代時間,「岳陽樓」點明地點。

2)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答:「坼」字,詩人寫得極有力。洞庭的萬頃波濤、千層巨浪,彷彿把吳、楚兩地的廣袤區域沖開、**,剎那間,乾坤搖動、天崩地解——寫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氣勢。

「浮」字,具有十分鮮明的動態感,在詩人的筆下,洞庭幾乎包容了整個天地萬物,並且主宰著它們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隨著湖水的波動而漂蕩起落,一派壯闊的圖景展現在讀者眼前。氣勢磅礴,意境闊大,景色巨集偉奇麗。

洞庭湖廣闊無垠,煙波浩淼。,而詩人有不滅的濟世的博大胸襟。他眼中不只是乙個洞庭,而是整個吳楚乃至乾坤;他胸中不僅僅有他自己,而是天下的百姓。這兩句詩氣勢不凡,驚天動地。

3)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答:自己舉目無親,音信不通,年老多病,只能以孤舟為家。作者的孤寂渺小與頷聯的湖闊雄偉形成鮮明的對比,愈益顯出自已的痛苦之情。寫出了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懷才不遇的心情。

4)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寫眼望國家動盪不安,自己報國無門的哀傷。詩人憑軒老淚橫流,不僅有感於自已身世淒苦,更重要的是縱目遠眺,遙想北方邊境,戰亂未平,國家艱危,這才是詩人悲痛的真正原因。

5)全詩寫出了怎樣的意境,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答:意境沉雄悲壯、寬闊巨集偉。表達了作者對洞庭湖之禮讚、濟世理想之不滅、身世飄零之悲苦、國家命運之擔憂。

2、總結

通篇是「登岳陽樓」詩,卻不侷限於寫「岳陽樓」與「洞庭水」。詩人摒棄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畫,從大處著筆,吐納天地,心繫國家安危,悲壯蒼涼,催人淚下。時間上撫今追昔,空間上包吳楚、越關山。

其世身之悲,家國之憂,浩浩茫茫,與洞庭水勢融合無間,形成沉雄悲壯、博大深遠的意境。

十四、短文兩篇——黃鶴樓

1、字詞

隅(yú) 憩(qì) 闥(tlóng zōng)

2、分句翻譯

1)州城西南隅,有黃鶴樓者。

隅:角落有……者:固定句式,有乙個

鄂州城的西南角上,有一座黃鶴樓。

2)《圖經》雲:「費諱登仙,嘗駕黃鶴返憩於此,遂以名樓。」事列《神仙》之傳。跡存《述異》之志。

嘗:曾經駕:乘憩:休息遂:於是

以:用名:動詞,命名列:記載

《圖經》上說:「三國時代蜀漢大將費諱成了仙人,曾經騎著黃鶴返回到這裡休息,於是就用『黃鶴』命名這座樓。」有關這件事記載在《神仙傳》上,有關事蹟還儲存在《述異志》上。

3)觀其聳構巍峨,高標 ,上倚河漢,下臨江流;

聳構:矗立的樓宇(指黃鶴樓) 巍峨:高大雄偉的樣子

高標:矗立的樓宇高聳的樣子倚:靠著

**這矗立著的樓宇,高高聳立,十分雄偉。它頂端靠著銀河,底部臨近大江;

4)重簷翼館,四闥霞敞,坐窺井邑,俯拍雲煙,亦荊吳形勝之最也。

重簷:兩層屋簷翼:古代建築的飛簷闥:門霞敞:高敞

窺:遠眺井邑:城鄉形勝:山川勝跡最:最好的事物

兩層屋簷,飛簷像鳥翼高翹在房舍之上。四面的大門高大寬敞,坐在樓上,可以遠眺城鄉景色,低下頭可以拍擊雲氣和煙霧:這裡也是楚地吳地山川勝跡中的最美的地方。

3、特殊句式

1)遂以(之)名樓。

省略賓語。

2)亦荊吳形勝之最也。

判斷句,「……,……也」是判斷的標誌,這裡還帶有陳述的語氣。

3)有黃鶴樓者。

「有……者」, 固定句式,可譯為「有……的人」或「有……的地方(處所)」

4、全文賞析

1)最後一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答:總結全文,點明中心。

2)文中引用的典故有何作用?

答:交代了黃鶴樓取名的由來。證明事實不虛,以增強黃鶴樓命名由來的說服力。這樣就給這座樓塗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突出這座樓不同尋常之處。

3)本文的語言很有特色,試舉例加以賞析。

七下文言文

古詩默寫 一 文學常識 1 山中雜詩 的作者是南朝文學家。2 竹里館 選自作者是朝著名詩人。3 李白,字 唐代著名詩人,有的美稱。我們曾經學過他的詩歌有等,本冊語文書中我們又接觸了兩首,它們分別是和兩詩均出自 4 逢入京使 是 填朝代 著名 填派別 詩人 填名字 的思鄉懷親之作。二 默寫 1 山際見...

文言文知識點總結

燭之武退秦師 荊軻刺秦王 鴻門宴 之特殊句式總結 一 介詞結構後置 1以其無禮於晉 2 且貳於楚也 3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 4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 5 嘉為先言於秦王 6 燕王拜送于庭 7 使畢使於前 8 良曰 長於臣 9 貪於財貨 10 得復見將軍於此 介詞結構後置 11 具告以事 介詞結構後置 省略...

文言文知識點總結

燭之武退秦師 知識點 一 一詞多義 之 公從之 代佚之狐的建議 許之 人稱代詞,鄭文公 將焉取之 增加的土地,代詞 子犯請擊之 秦國,代詞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用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鄰之厚,君之薄也 用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行李之往來,共其乏睏 用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以 而 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