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的一般寫法

2021-03-03 21:30:01 字數 4334 閱讀 1438

其一,確定正副標題,正標題一般標明文章的中心內容,有的正標題就是文章的中心論點。副標題標明題材,一般為「讀《×××》有感」。副題比正題低兩格。

其二,掌握讀後感的一般套路:「引—議—聯—結」

第一步:述讀——引

在這一部分,引述原文要精簡,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籍、文章的具體內容,假如要寫一篇關於《紅樓夢》的讀後感,開頭就用三五萬字來敘述《紅樓夢》的故事情節,那麼又應該用多少的篇幅來論證感點呢?所以,對於原文的述讀,材料精短的,可以全文引述,篇幅較長的,只能夠是簡述與感點有直接關係的部分,而與感點無關緊要的部分只能是忍痛割愛了。所謂「引」就是指圍繞感點,有的放矢地簡述原文相關內容。

寫這部分內容就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並為後文的議論作好鋪墊。 「述讀」材料要精簡、準確、有針對性,這是讀後感寫作的乙個規則。

第二步:感點——議

議——就自己「感」的重點、中心(或觀點)進行分析議論,說明道理

緊承「述讀」所引述的材料,針對材料進行評析,既可就事論事對所「引」的內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現象到本質,由個別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對寓意深的材料更要深入剖析,然後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點,也就是中心論點。

第三步:發感——聯

「發感」就是對「感點」——中心論點——進行論證。

這一部分是讀後感的主體部分,是對感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感點的正確性,或正面論、反面證證明感點的合理性。需要強調的是,所擺的事實、所講的道理都要圍繞感點來展開,而不能游離於感點之外。否則,就會不知所云,下筆千言,離題萬里。

發感還要聯絡實際,深入論證。聯絡實際,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聯絡現實生活中相類似的現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聯絡現實生活中的相反的種種問題,有時候還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聯絡實際,要有針對性,必須緊扣感點,而不能泛泛而談,不能脫離感點隨意聯想,不著邊際。

就議論的中心展開聯想,記敘某些典型事例。也可聯絡社會和自己的實際抒發感受第四步:結感——結

結——結尾概括中心,總結全文得出結論。結論可與開頭照應,可歸納出結論性的意見,可強調某一重點,可發出號召。這個結論可以是批評式;又可是勸勉式,還可是鼓動式。視行文內容而定。

根據下面的材料,自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諞不少於的議**。

2023年,英國人史達林蒂芬遜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輛蒸氣機車,當時有人駕著一國輛馬車和它賽跑。新生的火車醜陋笨重。走得很慢,漂亮的馬車驕傲地跑在彰面。

而且火車由於沒裝彈簧,把路基都震壞了。然而史蒂芬遜並沒因比賽失敗而灰心,他不斷改進機車,堅信火車具有馬車所無法媲美的前途。100多年過去了,馬車仍按原來的速度轉動著輪子,而火車卻在飛速前進,高速火車每小時可達200公里,試驗性火車的速度更為驚人。

(2023年廣東省高考題 )文:

失敗是成功之母」

由世界上第一輛火車跑不過馬車談起

當我看完了世上第一輛炎車和馬車賽跑,竟然遠遠落後於馬車的故事後,再看到現在高速成火車時速已達兩百公里,不由得想起了我國的一句名諺:失敗是成功之母。(引、揭。

開篇概引材料,揭示中心:失敗是成功之母。文章抓住所供材料的重點有目的地引材,由材料到論點,簡潔恰當而又鮮明。

)假如火車的發明者因為最初的火車頭跑不過馬車而灰心喪氣,不去找毛病,不去想辦法改進,那麼也許直到今天,人們仍然坐在馬車上穿州過府,不知火車頭為何物呢!沒有第一次的失敗,又怎會有以後的成功呢!(析。

緊扣原材料,闡明觀點。文章充分發揮原材料的論證作用,通過對材料略作分析,一方面揭示作者由材料到觀點的思維過程,另一方面又闡發了中心,可謂一箭雙鵰。)

但是有的人一講到「失敗」,便唯恐避之不及,總想自己不論幹什麼,都只有成功,沒有失敗挫折。其實只要我們回顧一下歷史便函會發現,真正有成就的人,都有是在經歷了失敗挫折後才取得偉大的成績的。清代文學家蒲松齡落第之後,憤而著書,才寫出《聊齋志異》;著名化學家歐立希經過了665次的失敗,才發明了藥物666;有「發明大王」之稱的愛迪生,一生發明了1000多件新產品,但每乙個新發明的誕生,他都有經歷過無數次失敗。

在一次新發明的試驗過程中,共失敗了8000多次,但他仍然樂觀地說:「失敗也是我所需要的,8000次失敗,起碼使我知道了有8000個辦法行不通。」由此可見,不經失敗,便沒有成功的果實,害怕失敗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或許今天的失敗,正預示你明天的成功呢!

但事實上並不是每乙個經歷過失敗後都有會取得成功的。能在經歷失敗走向成功的人是明智的,但世上有更多的庸人,在經歷過失敗之後,不思悔改。其中有的人是碰壁了,卻不懂轉變,吸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走著老路,結果是一再碰壁。

有一類人,明明失敗了,卻又不承認。這種人是最危險的。

我們不但要在學習上、工作上正確對待失敗,而且在國家建設方面,也不應因為一點挫折而悲觀。如今,我們國家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和某些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相比,就像一部不夠完美的火車和一部漂亮的馬車一樣,而我們每人都是火車的設計師。

假如我們因為這部火車跑不過馬車而對它失去信心,那麼國家就沒有發展前途了。但如果我們像史蒂芬遜一樣,不灰心,不氣餒。找出我們「車」上不夠完善的地方進行改進,終有一天,我們國家會像高速火車一樣,把資本主義國家遠遠地拋在身後。

(聯。聯絡實際,深化主題。此外所說的實際,不僅僅指個人實際(思想、學習、工作、生活實際),也指社會實際(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種種實際)。

文章第三段聯絡中外歷史上的三個事例,敘議結合,說明「真正有成就的人,都是在經歷了失敗挫折後才取得偉大的成績的」。第四段用辯證的眼光來思考分析問題,和上文形成鮮明的對照,說明有些人經歷了失敗卻並沒有取得最終的成功,其原因一是不悔改,二是不承認。第五段進步聯絡自身和社會國家,詳略有致,聯絡自身,一句話稍帶即過,重點聯絡國家建設,具有鮮明針對性和現實性,合使文章的思想上公升到了一定的高度。

閱讀下面文字,以「『回聲』的啟示」為題,寫文章。

回聲有乙個小孩子,不如道回聲是什麼東西。有一次,他獨自站在曠野,大聲叫道:「喂!

喂!」附近小山立即反射出他的回聲,「喂!喂!

」他又叫:「你是誰?」回聲答道:

「你是誰?」他又尖聲大叫:「你是蠢材!

」立刻又從山上傳來「蠢材」的回答聲。孩子十分憤怒,向小山罵起來,然而,小山仍舊毫不客氣地回敬他。孩子回家後對母親訴說,母親對他說:

「孩子呀,那是你做得不對。如果你和和氣氣地對它說,它就會和和氣氣地對待你。其實,世上許多事情都是這樣的啊!

」 (2023年上海語文試題

回聲的啟示

對著小山尖聲喊叫,便得到尖利刺耳的回聲;而對它和和氣氣,便的到柔和溫婉的回聲。得到什麼樣的回聲,全取決於我們在小山面前發出的最初的聲音。

人們常說「世事難料」,其實並不如此。我們以什麼樣的態度去對待世事,世事便會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回報我們。這便是回聲的啟示。

面對他人,如果我們捧出「真誠」,就能收穫「友情」;如果付出「猜妒」,比、便只能品嚐「孤獨」。《紅樓夢》裡的王熙鳳,其心計可謂舉世無雙,但過多的心眼縱然讓她在賈母前落下個好名聲,卻終究擺脫不了寂寞無伴的悲哀。即使對貼身丫環平兒,她也一概以猜忌相對,這當然不能以心換心了。

連曹雪芹也不由發出了「聰明反被聰明誤」的慨嘆,其原因便在於她沒有付出應有的「真」,便當然得不到「真」的回聲。

面對人生,如果我們付出「努力」,便能收穫「成功」;如果付出「享樂」,便只能得到「哀嘆」。偉大文學家魯迅一生的努力可謂光照史冊,他不厭其煩地做著「一木一石」的工作,又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在工作上」。即便在知道自己「來日無多」之後,他仍一刻不停地在努力。

當我們翻閱《魯迅全集》的鴻篇巨制,仰望先人的成就時,常常流連於先生的「回聲」,卻忘了看一看先生當初那一聲聲頑強、堅毅的奮鬥的吶喊。有的人在臨終之際,哀嘆自己今生一事無成,抱怨命運的不公,但他們卻忘了這「平庸」的回聲正是對他們青壯年時沉溺享樂,不思進去的最公正的回應。

回聲是公正的。因此,它最「無情」,卻又最「有情」:捧出「奮進」,便收穫「成就」的回聲;捧出「拼搏」,便收穫「勝利」的回聲;捧出「自信」,便收穫「堅強」的回聲,捧出「勇敢」便收穫「堅毅」的回聲。

相反,若你付出的是自私、懦弱、沉淪……你便決計只能得到孤獨、悲傷和失敗的回聲。

讓我們記住那位母親的話,捧出愛,捧出心,收穫一曲「真、善、美」的回聲。

寫作分析:綜觀全文,本文能很好地把握《回聲》這篇材料的內涵,抓住回聲的性質和「母親」的話,準確定位感點:我們以什麼樣的態度去對待世事,世事便會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回報我們;在論證方面,也多種角度、多種方法、選取典型事例深入論證中心論點;文章也體現了作者相當的文化底蘊,平時沒有對名著、對魯迅有一定的了解,開卷論題是不可能信手拈來如此貼切的例子的。

第一節複述材料,是述讀,用精簡的一句話概括《回聲》的內容,並緊扣材料,用「得到什麼樣的回聲,全取決於我們在小山面前發出的最初的聲音。」為下文感點的提出蓄勢、鋪墊。

第二節,緊承述讀,順理成章地亮出感點——我們以什麼樣的態度去對待世事,世事便會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回報我們。這是本文的中心論點。

第三、四節是發感,作為文章的主體部分論證中心論點,從「面對他人」和「面對人生」兩個角度,選取典型人物王熙鳳、魯迅的典型事例,分別從反面和正面來論證中心論點,論證充分,具有較大的說服力。

第五、六節概括強化中心,發出號召:讓我們記住那位母親的話,捧出愛,捧出心,收穫一曲「真、善、美」的回聲。

讀後感寫作的一般要求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看一篇 一部電影 一篇文章 一首詩歌 一幅圖畫,常常會有所感觸,會被高尚的行為所感動,為 的行為所激憤,或從中得到啟迪,或從中吸取教訓,從而指導自己的生活。如果把自己對所看材料的感想寫成文字,就是讀後感。讀後感,由讀而感,首先要仔細地讀,讀懂讀通,理解原作品的要領和實質。只有這樣,...

總結的一般寫法

一般而言,總結分為三部分 標題,正文,目期.正文是總結的主要部分.標題通常標明總結的單位,總結的時間,概括的內容.也可分正副標題.總結的結尾要寫明日期.總結的正文一般可分為四個部分 情況概述 成績和經驗 存在的問題和教訓 今後努力方向.其中主要是成績和經驗這一部分.因為它是總結的主要部分,所以一定要...

讀後感的寫法

活用 五字訣 寫好讀後感 1.同學們,提起讀後感,好多同學就頭皮發麻,不知感從何處來,筆從何處下.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感從讀中來.筆從何處下呢?讓我們一起來尋找下筆之處.2.讀後感重在 感 可是,我們有的小朋友,往往抓不住這種文章的寫作重點,一寫起讀後感就把讀的內容寫得很多,到了 感 的時候,就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