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英語教研組活動記錄

2021-03-04 09:17:51 字數 2784 閱讀 9439

地點:教師辦公室

出席人員:葉、黃、朱、陸、梁、馬

活動主要議程:

葉:我們之前一起學習了文章《在「聽課」中成長——**中學英語課「聽課」的藝術》。由此可知,一線教師,需要不斷地聽課、反思,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公升教育教學素養。

聽課是乙個學習思考的過程,所以學習如何聽課對一線教師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要做到科學、合理、有目的的聽。

陸:我覺得聽好一堂課需要在聽課前做好充分準備。聽課時收穫的不僅僅是教案的記錄或者某個新單詞的發音,而是該如何上好這堂課。因此聽課前充分準備是保證聽課有效的前提。

1、備教材。聽課者應該了解上課教師所上的是哪一冊的哪一單元第幾課時,並主動詢問上課教師這一課時要解決哪些問題、新授哪些內容,以及了解這一課時前學生學了什麼。這樣聽課時目標更加明

確,聽時也可以做到忙而不亂。

2、備理論。聽課教師在聽課之前了解一些相關的理論知識,不僅可以幫助自己客觀地評價所聽的課,更可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理論。在平時,英語教師必須學習一些基本的理論,如情景設定的原則、遊戲設計的原則等等。

無論對於他人或是自己,這些實用的理論都是發展、提高的催化劑。

3、課前預設。這一環節往往被大部分教師所忽略。通過課前預設,聽課者可以了解到自己對這一節課的認識並預設好一些教學環節。

在聽課時,把自己預設的環節和上課教師所上的環節作個對比,這種充分準備後的聽課充分發揮了聽課者的主觀能動性,是保證聽課有效的前提。

朱:是的。我認為聽課的過程也是非常關鍵的一環。

聽課時必須全面關注各個細節部分。教師所聽的是否是一堂好課呢?怎樣作出客觀的評價?

最簡單的「標準」是:一堂好課不在於教師教得如何精彩,而在於學生是否學得主動。這就告訴聽課者聽課時更應該關注學生的學。

但學生的學和教師的引是分不開的,所以聽課時應該全面關注。

1、關注教師的引。一堂課的好壞,學生的思維火花是否能被點燃,和教師巧妙自然的引導是分不開的。引導的方式很多,有問題啟發、情境換位、身份換位、故弄玄虛等方法。

不管上課教師採用哪種方法引導學生,聽課者應該能從課中聽出上課教師的主線思維,或者是聽明白這堂英語課創設的大環境是什麼,上課的教師的主要目是什麼。

2、關注學生的學。學生的學習是否主動?通過一堂課的教學,學生獲得了什麼?

能輸出多少?…這是每個聽課者最值得關注和思考的。要求每個聽課者都要認真做好學生的記時器,記錄他們每個環節機中獲得的時間及其有效時間。

最重要的是看學生的生成,在上課教師的引導下,以及所提供的時間內,學生最大限度能輸出多少。

梁:如何在聽課中進行巧妙記錄,關於這一點,我有些想法。

1、教學設計式記錄。教學設計式記錄並不是教案再現。聽課者首先可以記錄上課教師主要的上課環節和活動方法,對一些個別的細節或者操作比較精彩的地方可以進行詳細記錄,然後在每一環節的旁邊註明其優點以及缺點或者改進的辦法,寫上簡略的文字,以便課後反思及評課。

2、流程問題式記錄。這種記錄方式和教學設計式記錄唯一的不同點就是,前者是在旁邊注上設計的優缺點和改進的辦法,而後者更注重聽課者給自己和上課教師的提問過程。在評課的時候讓上課教師自己回答,這樣的問題式評課更加人性化,更加有利於教師們的共同成長。

另外,不管哪一種記錄方式都要記錄下上課教師每個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以及學生有效學習的時間。

馬:聽完課後,我覺得應該要進行積極反思

上課後反思是乙個不容忽視的重要環節,而聽課後也應該積極反思。聽課後的反思和自己上課的課後反思不一樣,它更應該注重與反思差距。

1、反思差距。自己的課前預設和上課教師有哪些環節用的是相同方式,哪些環節不同?這堂課教與學的高潮是什麼,自己在聽課之前想到了嗎?

你的設計是否能同樣獲得高潮》從學生的反應聽課教師可以比較清晰地了解哪一種方法更適合學生,**還可以更好地突破,從而揚長避短、精益求精,重新設計出優化後的教學方案。

2、提煉課題。一堂課所提供給我們的就是乙個鮮活的研究材料。聽課後,對一些困惑或者質疑,聽課教師可提煉出小課題供自己在今後的教學中進行研究,從而走出教學中存在的一些誤區。

黃:我想就上次的公開課做乙個小小的點評,來呼應我們今天的議題——「無縫銜接」的語言過渡。梁老師今天的說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的工作態度非常端正,準備得非常認真,說課稿專案齊全,比較規範,也比較精彩。她的教學內容安排適當,合理地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安排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把握得比較好。

存在問題也有,如在「說教材」時不僅要說本單元在全冊教材中的地位,更要說本課時在本單元中的地位。在「說教學重點和難點」時可以將重點和難點分開說,要明確重點怎麼樣呈現,難點怎麼樣突破。歌曲可以放在課前,師生日常英語對話後應該直接進入新課,比較自然。

日常英語如go to bed/school時應該安排情景、動作,不能機械地對答,沒有情景的對話是無效的。新授內容let』s go to …ok, let』s go.既然語言有表示「去」的意思,那麼一定要有動作的體現。

最後的韻詩非常生動,但可以提前一點,分解到其它環節中去,在教學每個單詞時都滲透一點,最後再總體呈現。最後的教學活動有很好的創意,但一定要安排好,這種每個學生都參與的大型教學活動,預設一定要周到,生成時要才能避免出現無效的活動。

單詞的過渡最理想的境界是:在一定情景中語言的過渡。無論什麼方式呈現單詞,都要體現、借助語言過度。

「無縫銜接」的語言過渡,是現在最新、最科學的教學理念。單詞教學要生活化,不能生搬硬套。

葉:總體來說,我覺得梁老師的說課蠻好的。不管是梁老師的說課,還是大家的評課,我都覺得學到了很多。

英語教學中一直提倡「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學習,學習單詞最好創設一定的情景,結合句型與課文片段,這樣就比較生動。梁老師的單詞教學是單獨完成的。在完成單詞教學後才開始句型練習,覺得不是很合適。

乙個人有乙個人的思維方式,有時當我們在準備說課稿的時候,會沉浸在自己的思維模式中,被侷限了。今天大家所提的意見和建議,希望大家共勉之。

英語教研組活動記錄

時間 地點 辦公室 主持人 何冠英 參加人員 英語組全體老師 活動主題 採用多種形式組織低年級課堂紀律,以保證課堂效率 個人發言 當我開始接手低年級時,最令我頭疼的就是課堂紀律難以控制,60多個學生中只要有幾個同學說話或插嘴就會擾亂整個課堂,有時任憑你喊破喉嚨去呵斥他們,還是不管用,真可謂是按下葫蘆...

政治組教研組活動記錄

第一次教研會 地點 會議室 與會人員 李瓊章晉林柯芳芳柯春生 主要內容 一傳達教研組會議精神 1 傳達行政擴大會議精神 2 學會使用白板教學。3 組織學習相關資料,教學工作要求 日常工作要求等 4 明確工作職責範圍 二布置落實幾項具體工作 第一,制定並上傳各學科工作計畫 教學進度表。第二,每週一次集...

體育教研組活動記錄

學校體育教師隊伍培訓記錄 時間 2010年7月27日 地點 南部中學 參加人員 中小學體育骨幹教師,中小學體育中心組成員。活動內容 1 進一步加強課前 課中 課後及學案教學的學習和培訓。2 制定出中小學體育教學內容的單元計畫和學案。3 作業 每一位骨幹教師 中心組教師要制定乙個單元計畫和單元計畫的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