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教學計畫及進度表

2021-03-04 07:32:57 字數 4315 閱讀 5532

2014-2015學年第二學期

六年級數學教案

亞森伊吾縣中心小學

課程表六年級(1)班學生作業完成情況

2014-2015學年第二學期六年級數學

教學工作計畫

一、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負數、百分數(二)、圓柱與圓錐、比例、數學廣角、整理和複習、綜合與實踐主題活動等。百分數(二)、圓柱與圓錐、比例、整理和複習等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二、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

1、了解負數的意義,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2、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能夠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會用比例知識解決比較簡單的實際問題;能根據給出的有正比例關係的資料在有座標系的方格紙上畫圖,並能根據其中乙個量的值估計另乙個量的值。

3、會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紙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將簡單圖形放大或縮小。

4、認識圓柱、圓錐的特徵,會計算圓柱的表面積和圓柱、圓錐的體積。

5、能從統計圖表準確提取統計資訊,正確解釋統計結果,並能作出正確的判斷或簡單的**;初步體會資料可能產生誤導。

6、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7、經歷對「抽屜原理」的**過程,初步了解「抽屜原理」,會用「抽屜原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發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過系統的整理和複習,加深對小學階段所學的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較合理的、靈活的計算能力,發展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提高綜合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①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正反比例的意義。②圓柱、圓錐的特徵,圓柱的表面積及圓柱、圓錐的體積。③整理和複習小學數學知識。

難點:①比例的有關概念及應用。②圓柱表面積、體積和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的推導和實際應用。③小學數學有關知識體系的建構。

關鍵:①運用知識遷移,採用對比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理解掌握比例、比例尺、正反比例的意義;解比例應用題,通過分析已學過的常見的數量關係,正確找出兩種相關聯的量,判斷成哪種比例關係,再列出方程解答。②充分利用電教**,通過演示,學生實驗,操作,揭示規律,從而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協作**出多種方法來推導計算公式,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③做好小學數學相關知識的歸納、整理工作,確實做到精講多練,使學生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建構。

四、學生情況分析

六(1)班共有學生32人,其中男生11人,女生21人,住宿生10人。從整體情況來看,學生成績兩級分化現象嚴重,因此,補差工作是重點。此外作為畢業班,面臨著公升學畢業的考試,以及內初班的考試,紮實系統的複習也是本學期的工作重點。

五、教學措施

1、創設愉悅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倡學法的多樣性,關注學生的個人體驗。

2、教師應轉變觀念,採用「激勵性、自主性、創造性」教學策略,以問題為線索,恰當運用教材、**、現實材料突破重點、難點,變多講多練,為精講精練,真正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從而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提高教與學的效益。

3、不增減課程和課時,不留機械、重複、懲罰性作業和作業總量不超過規定時間,課堂訓練形式的多樣化,重視一題多解,從不同角度解決問題。

4、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好這些基礎知識。本學期要以新的教學理念,為學生的持續發展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和空間。要充分發揮教材的優勢,在教學過程中,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絡,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創設愉悅、開放式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愉悅、開放式的教學情境中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從而達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目的。

5、在教學中注意採用開放式教學,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境選擇適當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如通過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問、一題多編等途徑,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溝通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培養學生的應變能力。

6、練習的安排,要由淺入深,體現層次性。對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練習,對優生、學困生都要體現有所指導。增強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認識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關係,使學生感到生活中時時處處有數學,用數學的實際意義來誘發和培養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

7、加強對家庭教育的指導。引導家長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科學育人。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成功與失敗,勇敢戰勝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做學習和生活的強者。

六、課時安排

(後附教學進度表)

教學進度表

第一周( 3月2日---3月6日)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課堂常規、作業檢查

教學目標:1、進行德育及常規教育

2、鞏固理解上冊書的知識,強化知識基礎

課型:練習課

教學過程:1、學生提出疑問互相交流看法

2、重難點講解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講評寒假作業

教學目標: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把理解提議的思路說清楚

課型:練習課

教學過程:1、學生提出疑問,教師做講解

2、糾錯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講評寒假作業

教學目標: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

課型:練習課

教學過程:1、作業講評

2、糾錯

3、小結

第一單元負數

單元教學計畫

單元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能正確的讀、寫正數和負數,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二)過程與方法:初步學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借助數軸初步學會比較正數、0和負數之間的大小。

單元重難點:

重點:理解負數的意義,體會數軸上正、負數的排列規律。

難點:會在數軸上比較正數、0和負數的大小。

課時安排:5課時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負數的認識

課型:新授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結合生活例項,引導學生初步理解正、負數可以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

(二)過程與方法:通過生活中的例項,理解負數產生的意義。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明白數學知識與生活密不可分,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1、初步理解負數的含義。

2、體會負數的重要性。

難點:體會負數的重要性。理解負數的含義

教學方法:引導交流,合作**

教學準備:溫度計、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匯入

1、出示主題圖。

①教師利用課件向學生展示教材第2頁主題圖。

②引導學生觀察**,說出圖中內容。(教師:觀察上圖,你能發現什麼?0℃代表什麼意思?-3℃ 和 3℃ 各代表什麼意思?)

2、揭示課題。

引出課題並板書:負數的初步認識

二、新課講授

1、教學例1 。

(1)教師板書關鍵資料:0℃ 。

(2)教師講解0℃的意思: 0℃表示淡水開始結冰的溫度。

比0℃低的溫度叫零下溫度,通常在數字前加「-」(負號):如-3℃表示零下3攝氏度,讀作:負三攝氏度。

比0℃高的溫度叫零上溫度,在數字前加「+」(正號),一般情況下可省略不寫:如+3℃表示零上3攝氏度,讀作:正三攝氏度,也可以寫成3℃,讀作:三攝氏度。

(3)我們來看一下課本上的圖,你知道北京的氣溫嗎?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都是多少呢?隨機點同學回答。

(4)了解了北京的氣溫,下面我想請同學告訴我哈爾濱的氣溫,它與上海氣溫比較又怎樣呢?用手勢告訴大家好嗎?

2、學生討論合作,交流反饋。

(1)請同學們把圖上其它各地的溫度都寫出來,並讀一讀。

(2)教師展示學生不同的表示方法。

(3)小結:

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用「+」和「-」就能準確地表示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

3、教學例2。

(1)教師出示存摺明細示意圖。(教材第3頁的主題圖)教師:同學們能說說「支出(-)或(+)」這一欄的數各表示什麼意義嗎?組織學生分組討論、交流,然後指名匯報。

(2)引導學生歸納總結:

像2000,500這樣的數表示的是存入的錢數;而前面有「-」號的數,像-500,-132這樣的數表示的是支出的錢數。

(3)教師:上述資料中500和-500意義相同嗎?

(500和-500意義相反,乙個是存入,乙個是支出)。

你能用剛才的方法快速而又準確地表示出向東走100m和向西走200m、前進20步和後退25步嗎?說說你是怎麼表示的?

師把學生的表示結果一一板書在黑板上。

4、歸納正數和負數。

(1)你能把黑板上板書的這些數進行分類嗎?小組討論交流。

(2)教師展示分類的結果,適時講解。

像+8,+4,+2000,+500,+100,+20這樣的數,我們把它們叫做正數,前面的+號也可以省略不寫。

像-8,-4,-500,-20這樣的數,我們把它叫做負數。

六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畫及進度表

2018 2019學年度第二學期 六年級數學教學計畫 藜香小學王登梁 一 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內容有 負數 百分數 二 生活與百分數 圓柱與圓錐 比例 自行車裡的數學 數學廣角 整理和複習等。在數與代數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負數 百分數 二 和比例三個單元。結合生活例項使學生初步認識負數,了解負數...

六年級數學下冊進度表及教學計畫

2016學年六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學期進度安排表 2016 2017年小學六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畫 一 教材分析 在數與代數,冊教材安排了負數和比例兩個單元。生活例項使學生熟悉負數,負數在生活中的利用。比例的教學,使學生理解比例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會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識解決題目。在空間與圖形,冊教材安排...

六年級科學教學計畫及進度表

4.了解環境和空氣塵埃含量的關係,知道水域汙染的主要原因。5 能對垃圾進行分類,知道有效地利用自然資源。四 具體措施 1.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的特點,因勢利導。2.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3.讓 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4.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5.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6.充分利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