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三物理物理實驗知識點複習

2021-03-04 07:16:17 字數 4923 閱讀 6568

2008屆高三物理專題五(物理實驗知識點複習)

一、學生實驗

1.長度的測量(一冊p139)

(1).游標卡尺

⑴10分度的游標卡尺。游標上相鄰兩個刻度間的距離為0.9mm,比主尺上相鄰兩個刻度間距離小0.

1mm。讀數時先從主尺上讀出厘公尺數和公釐數,然後用游標讀出0.1公釐位的數值:

游標的第幾條刻線跟主尺上某一條刻線對齊,0.1公釐位就讀幾(不能讀某)。其讀數準確到0.

1mm。

⑵20分度的游標卡尺。游標上相鄰兩個刻度間的距離為0.95mm,比主尺上相鄰兩個刻度間距離小0.

05mm。讀數時先從主尺上讀出厘公尺數和公釐數,然後用游標讀出公釐以下的數值:游標的第幾條刻線跟主尺上某一條刻線對齊,公釐以下的讀數就是幾乘0.

05公釐。其讀數準確到0.05mm。

⑶50分度的游標卡尺。游標上相鄰兩個刻度間的距離為0.98mm,比主尺上相鄰兩個刻度間距離小0.

02mm。這種卡尺的刻度是特殊的,游標上的刻度值,就是公釐以下的讀數。這種卡尺的讀數可以準確到0.

02mm。如右圖中被測圓柱體的直徑為2.250cm。

要注意:①游標卡尺都是根據刻線對齊來讀數的, 所以都不再往下一位估讀;②從o開始讀。

(2).螺旋測微器

固定刻度上的最小刻度為0.5mm(在中線的上側);可動刻度每旋轉一圈前進(或後退)0.5mm。

在可動刻度的一周上平均刻有50條刻線,所以相鄰兩條刻線間代表0.01mm。讀數時,從固定刻度上讀取整、半公釐數,然後從可動刻度上讀取剩餘部分(因為是10分度,所以在最小刻度後應再估讀一位),再把兩部分讀數相加,得測量值。

右圖中的讀數應該是6.702mm。

2.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一冊p145)

右圖為打點計時器打下的紙帶。選點跡清楚的一條,捨掉開始比較密集的點跡,從便於測量的地方取乙個開始點o,然後每5個點取乙個計數點a、b、c、d …。測出相鄰計數點間的距離s1、s2、s3 … 利用打下的紙帶可以:

⑴求任一計數點對應的即時速度v:如(其中t=5×0.02s=0.1s)

⑵利用「逐差法」求a:

⑶利用上圖中任意相鄰的兩段位移求a:如

⑷利用v-t圖象求a:求出a、b、c、d、e、f各點的即時速度,

畫出如右的v-t圖線,圖線的斜率就是加速度a。

3.**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係(胡克定律)(一冊p149)

利用右圖裝置,改變鉤碼個數,測出彈簧總長度和所受拉力(鉤碼總重量)的多組對應值,填入表中。算出對應的彈簧的伸長量。在座標系中描點,根據點的分布作出彈力f隨伸長量x而變的圖象,從而發確定f-x間的函式關係。

解釋函式表示式中常數的物理意義及其單位。

該實驗要注意區分彈簧總長度和彈簧伸長量。對探索性實驗,要根據描出的點的走向,嘗試判定函式關係。(這一點和驗證性實驗不同。)

3.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一冊p141)

實驗注意:

①使用前彈簧稱要先調到零點

②經驗得知兩個分力f1、f2間夾角θ越大,用平行四邊形作圖得出的合力f的誤差也越大,所以實驗中不要把θ角取得太大,一般不大於90°為最佳。

③橡皮條、細繩、測力計應在同一平面內,測力計的掛鉤應避免與紙面磨擦。

拉橡皮條的細線要長些,標記每條細線方向的方法是使視線通過細線垂直於紙面,在細線下面的紙上用鉛筆點出兩個定點的位置,並使這兩個點的距離要盡量遠些。

④結點o的位置和兩個測力計的方向畫得不准,造成作圖的誤差。

4.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用描跡法)(一冊p147)

該試驗的注意事項有:

⑴斜槽末端的切線必須水平。

⑵用重錘線檢驗座標紙上的豎直線是否豎直。

⑶以斜槽末端所在的點為座標原點。

⑷如果是用白紙,則應以斜槽末端所在的點為座標原點,在斜槽末端懸掛重錘線,先以重錘線方向確定y軸方向,再用直角三角板畫出水平線作為x軸,建立直角座標系。

⑸每次小球應從斜槽上的同一位置由靜止開始下滑。

5.驗證動量守恆定律

由於v1、v1/、v2/均為水平方向,且它們的豎直下落高度都相等,

所以它們飛行時間相等,若以該時間為時間單位,那麼小球的水平射程

的數值就等於它們的水平速度。在右圖(課本實驗)中分別用op、om

和o n表示。因此只需驗證:m1op=m1om+m2o n即可。

在右圖(老實驗)中分別用op、om和o /n表示。因此只需驗證:

m1op=m1om+m2(o /n-2r)即可。

注意事項:

⑴必須以質量較大的小球作為入射小球(保證碰撞後兩小球都向前運動)。

⑵小球落地點的平均位置要用圓規來確定:用盡可能小的圓把所有落點

都圈在裡面,圓心就是落點的平均位置。

⑶所用的儀器有:天平、刻度尺、游標卡尺(測小球直徑)、碰撞實驗器、複寫紙、白紙、重錘、兩個直徑相同質量不同的小球、圓規。

⑷若被碰小球放在斜槽末端,而不用支柱,那麼兩小球將不再同時落地,但兩個小球都將從斜槽末端開始做平拋運動,於是驗證式就變為:m1op=m1om+m2on,兩個小球的直徑也不需測量了。

6.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

驗證自由下落過程中機械能守恆,圖示紙帶的左端是用夾子夾重物的一端。

⑴要多做幾次實驗,選點跡清楚,且第

一、二兩點間距離接近2mm的紙帶進行測量。

⑵用刻度尺量出從0點到1、2、3、4、5各點的距離h1、h2、h3、h4、h5,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間時刻的即時速度等於該段位移內的平均速度」,算出2、3、4各點對應的即時速度v2、v3、v4,驗證與2、3、4各點對應的重力勢能減少量mgh和動能增加量是否相等。

⑶由於摩擦和空氣阻力的影響,本實驗的系統誤差總是使

⑷本實驗不需要在打下的點中取計數點。也不需要測重物的質量。

7.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

擺長的測量:讓單擺自由下垂,用公尺尺量出擺線長l/(讀到0.1mm),用游標卡尺量出擺球直徑(讀到0. 1mm)算出半徑r,則擺長l=l/+r

開始擺動時需注意:擺角要小於5°(保證做簡諧運動);不要使擺動成為圓錐擺。

必須從擺球通過最低點時開始計時,測出單擺做50次全振動所用的時間,算出週期的平均值t。

改變擺長重做幾次實驗,計算每次實驗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再求這些重力加速度的平均值。

8.用油膜法估測分子的大小

實驗前應預先計算出每滴油酸溶液中純油酸的實際體積:先了解配好的油酸溶液的濃度,再用量筒和滴管測出每滴溶液的體積,由此算出每滴溶液中純油酸的體積v。

油膜面積的測量:油膜形狀穩定後,將玻璃板放在淺盤上,將油膜的形狀用彩筆畫在玻璃板上;將玻璃板放在座標紙上,以1cm邊長的正方形為單位,用四捨五入的方法數出油膜面積的數值s(以cm2為單位)。

由d=v/s算出油膜的厚度,即分子直徑的大小。

9.用描跡法畫出電場中平面上等勢線

實驗所用的電流錶是零刻度在**的電流錶,在實驗前應先測定電流方向與指標偏轉方向的關係:將電流錶、電池、電阻、導線按圖1或圖2 連線,其中r是阻值大的電阻,r是阻值小的電阻,用導線的a端試觸電流錶另一端,就可判定電流方向和指標偏轉方向的關係。

該實驗是用恆定電流的電流場模擬靜電場。與電池正極相連的a電極相當於正點電荷,與電池負極相連的b相當於負點電荷。白紙應放在最下面,導電紙應放在最上面(塗有導電物質的一面必須向上),複寫紙則放在中間。

10.描繪小電珠的伏安特性曲線

因為小電珠(即小燈泡)的電阻較小(10ω左右)所以應該選用安培表外接法。

小燈泡的電阻會隨著電壓的公升高,燈絲溫度的公升高而增大,所以u-i曲線不是直線。為了反映這一變化過程,燈泡兩端的電壓應該由零逐漸增大到額定電壓。所以滑動變阻器必須選用分壓接法。

在右邊實物圖中,開始時滑動觸頭應該位於左端(使小燈泡兩端的電壓為零)。

由實驗資料作出的i-u曲線如右,說明燈絲的電阻隨溫度公升高而增大,也就說明金屬電阻率隨溫度公升高而增大。(若用u-i曲線,則曲線的彎曲方向相反。)

若選用的是標有「3.8v 0.3a」的小燈泡,電流錶應選用0-0.6a量程;電壓表開始時應選用0-3v量程,當電壓調到接近3v時,再改用0-15v量程。

11.測定金屬的電阻率

被測電阻絲的電阻較小,所以選用電流錶外接法;本實驗不要求電壓調節範圍,可選用限流電路。因此選用上面左圖的電路。開始時滑動變阻器的滑動觸頭應該在右端。

本實驗通過的電流不宜太大,通電時間不能太長,以免電阻絲發熱後電阻率發生明顯變化。

12.把電流錶改裝為電壓表

⑴用圖(a)測定電流錶內阻rg,方法是:先斷開s2,閉合s1,調節r,使電流錶滿偏;然後閉合s2,調節r/,使電流錶達到半滿偏。當r比r/大很多時,可以認為rg=r/。

(當r比r/大很多時,調節r/基本上不改變電路的總電阻,可認為總電流不變,因此當電流錶半滿偏時,通過r/的電流也是滿偏電流的一半,兩個分路的電阻相等)。實際上,s2閉合後,總電阻略有減小,總電流略有增大,當電流錶半滿偏時,通過r/的電流比通過電流錶的電流稍大,即r/比rg稍小,因此此步測量的系統誤差,總是使rg的測量值偏小。其中r不必讀數,可以用電位器,r/需要讀數,所以必須用電阻箱。

根據rg、ig和擴大後的量程,計算出需要給電流錶串聯的電阻r1的值。

⑵用(b)圖把改裝的電壓表和標準電壓表進行校對。校對要每0.5v校對一次,所以電壓要從零開始逐漸增大,因此必須選用分壓電路。

百分誤差的計算:如果當改裝電壓表示數為u時,標準電壓表示數為u / ,則這時的百分誤差為|u-u / | / u /。

如果校對時發現改裝電壓表的示數總是偏大,則應該適當增大r1的阻值(使表頭的分壓減小一些),然後再次重新進行校對。

13.用電流錶和電壓表測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電阻

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e=u+ir,本實驗電路中電壓表的示數是準確的,電流錶的示數比通過電源的實際電流小,所以本實驗的系統誤差是由電壓表的分流引起的。為了減小這個系統誤差, 電阻r的取值應該小一些,所選用的電壓表的內阻應該大一些。

為了減小偶然誤差,要多做幾次實驗,多取幾組資料,然後利用u-i圖象處理實驗資料:將點描好後,用直尺畫一條直線,使盡量多的點在這條直線上,而且在直線兩側的點數大致相等。這條直線代表的u-i關係的誤差是很小的。

它在u軸上的截距就是電動勢e(對應的i=0),它的斜率的絕對值就是內阻r。(特別要注意:有時縱座標的起始點不是0,求內阻的一般式應該是r=|δu/δi |)。

高三物理 2019屆高考物理模擬試卷

2014年高考物理模擬試卷 一 單項選擇題 每小題只有乙個選項符合題意 本部分23小題,每小題3分,共69分 1 3分 2011南京校級學業考試 下列說法中符合物理學史實的是 2 3分 2011海陵區校級學業考試 關於曲線運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3 3分 2011海陵區校級學業考試 下列四個圖象中...

2019屆高三物理備考計畫

指導思想 通過物理總複習,掌握物理概念及其相互聯絡與區別,熟練掌握物理規律 定理 公式及其應用,同時加強滲透解題方法與技巧,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 學情分析 經過近三周的了解 今年新接的課 高三3班4班學生對物理課程的學習情況。整體上對物理這門課基礎弱 底子薄 學習能力差 雖然也有...

2019屆高三物理《週期運動》

2017屆高三物理綜合複習講義 週期運動 第一節 勻速圓周運動 一.本節主要知識 1 圓周運動的兩個瞬時性公式的證明v r和 a 2r v2 r 2 勻速圓周運動是物體所受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已知運動判斷物體的受力 3 彈力與重力提供向心力的勻速圓周運動的模型以及臨界條件分析。4 彈力與靜摩擦力提供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