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季學期政教處工作總結

2021-03-04 07:10:09 字數 1680 閱讀 8965

3、明確政教處工作人員的職責分工,對每週衛生、儀容儀表、安全、宿舍、主題班會等的檢查,及時了解各年級德育實施情況,以提高工作有效性和針對性。

4、配合團委加強團隊、學生會幹部隊伍的建設和業餘團校建設,注重對學生幹部的培養。充分發揮他們的自主管理和引領作用。

5、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進一步加強心理諮詢室的硬體和軟體建設,完善並細化心理諮詢的程式和規章制度,力爭讓學生的心理得到健康成長。

6、定期召開女生會議,及時對女生進行生理心理輔導。

(二)常規管理

1、重視和加強對「問題學生」跟蹤幫教轉變工作,除了紀律處理外,同時繼續開展「家校聯合教育」制度,簽訂家校攔河教育協議書,訂立幫教措施,實施管理。同時要建立「問題學生」檔案,要認真填寫教育談話記錄,轉化記錄。

2、每週作好工作安排,加強常規管理和行為規範教育。通過完善《長塘中學優秀班級量化管理辦法》,值周領導、值周老師、學生會幹部對各班清潔區、宿舍、教室進行衛生檢查,對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及對班級日常管理工作的考核繼續強化,針對本期學校實際,本學期重點強化文明禮貌教育、儀容儀表整理教育、感恩教育。

3、加強班主任與家長的聯絡和溝通。本學期著手與通訊部門溝通,建立「家校通」管理檔案,以便讓家長及時了解到學生的到校情況。

4、完善《長塘中學學生量化管理條例》,加強對學生綜合素質評定工作,並通過建立德育導師制、心理輔助、成長記錄、鼓勵教育等方式,引導學生從道德素質、情感與態度、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等方面自我評價、反思,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集體榮譽感,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很大提高。

5、期末認真彙總一學期的班級量化,根據學校評優標準,推薦121班、131班為南寧市先進班集體,121班、131班、124班、134班、142班、145班為校級先進班集體,李秀芳、李蔭力推薦為青秀區優秀班主任,樑中宣、潘成師、黃開偉、何元明為校級優秀班主任;李清等190名同學評為校級優秀學生,楊甯韜等45名同學評為南寧市三好學生,李常昌等8名同學評為南寧市優秀學生幹部。

(三)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重視校園文化建設。要求每班進行美化教室文化,定期出好班刊。國慶節期間配合團委舉行了「慶國慶歌詠比賽」,12月份配合體藝組舉行校運會,活動內容豐富多彩並獲得圓滿結束。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做到淨化、綠化、美化,以社團活動、國旗下講話等有效的校園活動為基礎,力爭建立特色校園文化。

(四)加強安全管理

樹立「安全無小事,責任重於泰山」理念,通過國旗下講話、校園廣播、主題班會、家長會、宣傳橫額、周五離校集隊講話等各種途徑加強安全宣傳與教育,本學期開展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安全專題教育,不斷強化師生的安全意識。重大活動和節假日均通過家長信告知家長。全校學生簽訂《安全協議書》,在教室裡宣傳、張貼了「冬季安全注意事項」,加強了師生的安全意識。

此外,每天要求各班進行「防輟控學」匯報,以全面了解學生在校情況,並聯合多部門檢查。

(五)加強內宿生管理,根據《長塘中學內宿生管理條例》,合理安排學生床位,實行宿舍管理承包責任制,有效指導學生在校的生活,管理老師每天都必須到宿舍進行宿舍內務衛生的檢查,確保學生生活環境的整潔乾淨。

總之,學校德育工作做到了「有計畫」「有布置、勤檢查」、「抓落實」、「促成效」結合我校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評價機制,積極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增強德育工作的穩定性、實效性和創新性,實現學校德育的可持續發展。本學期在工作中也有一些不足,在各項檢查中,由於檢查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檢查的成績有所偏差,評價的方式較為單一,力爭在新學期中改進。

南寧市青秀區長塘中學政教處

2023年1月26日

2023年秋季學期政教處工作總結

2012 2013學年上學期檀林中學政教處工作總結 本學期政教處在縣教育局的正確決策和領導下,在學校統一部署和安排下,我處繼續本著 以德育人,注重安全 的宗旨,堅持貫徹黨在新時期 新形勢下的教育方針 政策,結合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統一認識,明確目標,強化措施,注重實效。一學期來,各方面工作井井有條...

2023年秋季學期政教處工作總結

本學期,政教處認真貫徹落實學校工作計畫和德育工作總體要求,主要加強了德育工作隊伍建設,完善了管理機制,有效地開展了德育工作,深入落實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務實創新,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強化學生自我教育管理的能力,從而促進了良好校風的形成。回首本學期工作,總結如下 一 抓好德育常規...

中學2023年秋季學期政教處工作計畫

博匯中學 2016年秋季學期政教處工作計畫 一 指導思想 政教處新學期工作將在學校工作計畫的指導下,以 文明禮儀教育 為主線,以 行為習慣養成 為重點,以 學生德育主題活動 為載體,以 培育四有新人 為目標,通過多種形式 多種渠道,積極開展愛國主義 集體主義 社會主義教育,努力培養學生樹立科學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