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思2023年大學生就業研究報告

2021-03-04 05:38:54 字數 1396 閱讀 2110

(2010-10-07 16:02:39)

2023年度主要本科專業就業率排行榜(前50位)

注1:個別專業因為樣本不足,沒有包括在內。

注2:就業率:本科畢業生的就業率=已就業人數/需就業的總畢業生數;注意,按勞動經濟學的就業率定義,已就業人數不包括國內外讀研人數,需就業的總畢業生數也不包括國內外讀研的人數。

資料**:麥可思-中國2009屆大學畢業生求職與工作能力調查,

09本科畢業生高薪職業(前50)及對應熱門專業(前3)

注1:畢業半年後指的是畢業半年後即第二年的2月。麥可思之所以選在半年後展開調查,收集資料,是因為此時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狀況趨於穩定,工作幾個月後才能評價各項能力在自己工作中的重要性和要求水平。

注2:月薪是指工資、獎金、業績提成、現金福利補貼等所有的現金收入。畢業半年後的平均月薪是指大學生畢業半年後實際每月工作收入的平均值。

注3:工作與專業對口率=有全職工作並且與專業有關的大學畢業生數/有全職工作(包括與專業有關及無關)的大學畢業生數。

注4:個別職業因為樣本不足,而沒有包括在內。

2023年度畢業三年後月薪較高的主要本科專業(前20位)

注1:畢業三年後指的是2006屆畢業生畢業三年後。

注2:月薪是指工資、獎金、業績提成、現金福利補貼等所有的現金收入。

注3:畢業半三年後的平均月薪是指2006屆大學生畢業三年後實際每月工作收入的平均值。

注4:個別專業因為樣本不足,而沒有包括在內。

資料**:麥可思-中國2006屆大學畢業生求職與工作能力調查,及麥可思-中國2006屆大學畢業生三年後求職與工作能力調查

2023年度主要本科專業失業率排行榜(前10位)

注1:個別專業因為樣本不足,沒有包括在內。

注2:失業率=1-就業率=1-(已就業人數/需就業的總畢業生數)。按勞動經濟學的就業率定義,已就業人數不包括國內外讀研人數,需就業的總畢業生數也不包括國內外讀研的人數。

注3:畢業半年後指的是畢業半年後即第二年的2月。麥可思之所以選在半年後展開調查,收集資料,是因為此時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狀況趨於穩定,工作幾個月後才能評價各項能力在自己工作中的重要性和要求水平。

資料**:麥可思-中國2009屆大學畢業生求職與工作能力調查

2023年度專業對口率較高的主要本科專業(前100)

注1:工作與專業對口的比率:簡稱專業對口率或對口率。在「受僱全職工作」中包含兩類:一類是有全職工作,與專業有關;一類是有全職工作,與專業無關;

工作與專業對口的比率=有全職工作並且與專業有關的大學畢業生數/有全職工作(包括與專業有關及無關)的大學畢業生數。

注2:個別專業因為樣本不足,而沒有包括在內。

資料**:麥可思-中國2009屆大學畢業生求職與工作能力調查

2023年度高於平均月薪的主要本科專業

注1:月薪:是指工資、獎金、業績提成、現金福利補貼等所有的現金收入。

2023年大學生就業現狀

1.供過於求 在沒有出現經濟危機的時候,大學生的就業問題也是比較突出的問題,從整個就業情況看,大學生的供給明顯大於實際需求。不是總量的供過於求,而是結構性的供過於求,主要是培養的大學生的方向及大學生所應該學習的內容和社會的實際需求是脫節的。企業用人的時候,首選是相關專業,其次是高潛質的人,因為企業在...

2023年大學生就業現狀

一 大學生就業背景 我國大學擴招後,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已經是乙個不爭的現象,且有可能越來越難的趨勢。這個方面和國際經濟形式近3年來連遭打擊,一方面和中國經濟結構體制和教育改革落後有關,更和當今大學生的就業觀滯後有關。據統計,2011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將超過640萬,這些高校學子的就業問題成為社會和學校...

2019大學生就業形勢

1.就業壓力總趨勢 圖3 1 2009 2015年就業壓力趨勢 對2009年 2015年這7年的壓力感受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差異顯著 事後檢驗結果顯示,2015年的壓力感受 18.39 與2009年 19.12 2010年 17.8 2011年 18 2012年 16.93 2014年 16.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