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加爵事件透視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現狀

2021-03-04 05:37:20 字數 3801 閱讀 2040

在高考擴招後,大學生激增,全民素質也隨著逐步提高。毫無疑問,在中國依法治國的道路上,大學生法律意識的高低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又可以對映出法制貫徹的效果。法律意識是一種較為寬泛的社會意識表現形式,對於大學生來講,法律意識主要分為兩個部分:

1、對法律知識的理解;

2、對實際法律問題的觀點、態度與解決方法。

簡單的說,就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法律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是對每乙個大學生素質修養的必備要求,是能夠懂法運用法律的前提;對實際案例的解決是法律意識高低的具體表現,具有直觀性。黨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國作為黨的基本政策貫徹以來,我國法制建設突飛猛進。

特別是加入wto後,掌握和應用法律日益重要。

但是在這個大背景下,馬加爵的悲劇還是發生了……馬加爵的事件雖然過去很久了,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從這裡為起點來**我們當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現狀和針對這種現狀的改進方法。

法律意識,即人們的法律觀點和法律情感的總和。而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是大學生群體對法律或其現象的反應形式,即心理、知識、觀點和思想。包括對法律的情感、認知、評價和信仰等的內心體驗。

大學生作為乙個特殊的社會群體,也是未來社會的支撐主體,其法律意識如何,將直接影響到公民的法律素質和整個社會法治文明的程度。

我經過查閱一些資料,看到有一篇文獻經過對比研究分析,對大學生犯案黑數總結出以下特徵:

1、相對於明案來說,犯罪黑數案件數量大,且普遍存在;

2、從犯罪型別看,犯罪黑數主要存在於財產性犯罪、暴力犯罪、性犯罪等多種型別;

3、從犯罪停止形態看,有犯罪既遂,犯罪未遂犯。

另外,在2023年,有關機構對全國在校大學生進行了隨機抽樣1萬餘人的調查。調查結果表明,幾乎所有大學生都贊同「依法治國」的治國方略和「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戰略目標,認為應該自覺守法、依法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等等。然而,同時卻有42.

67%的人同意「只有私了解決不了的問題才應求助於法律」,15.41%的人「遇到法律糾紛」選擇「託人私了」,80.96%的人認為「在親情和法律面前,有時確實不好辦」,42.

97%的人認為「能夠鑽法律空子的人,都是有本事的人」,有52.54%的人「買到假冒商品」後只能「自認倒霉」。這些資料表明,中國當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已有了很大程度的覺醒和增強,但大多僅僅停留在感性認識水平上,而且「知」與「行」存在較大反差;在不同大學生當中法律意識水平參差不齊。

從大學生的行為表現來看,也是如此。一方面,大學生拿起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事例層出不窮。另一方面,大學生違法犯罪的事例也不鮮見,如盜竊、搶劫甚至**、**、殺人等犯罪行為,以及打架鬥毆、毀壞公物、剽竊他人學術成果、隨意撕毀就業合同等違法行為時有發生。

而相當一部分大學生法律意識淡薄,缺乏必要的自我保護意識,致使自己的切身利益受到侵犯和損害。其中不少女大學生對自身安全關注不夠,有些大學生在就業、勤工助學過程中被騙,有的大學生上網交友陷入不法之徒布下的陷阱……

分析當前大學生的法律意識現狀,不難發現有以下四個方面的特點:

第一、當代大學生有著較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法制意識。隨著知識的積累,視野的擴大,大學生開始學會對現實行進行深層次的理性思考,關注國家的法制建設,更關注自己的合法權益。但他們又往往富於幻想,急於求成,缺乏對國情的全面了解,缺乏冷靜、理性的分析,常常又表現出情緒化的傾向。

第二,法制心理狀態呈現出多樣化傾向。有些學生對西方的三權分立制度比較欣賞,主張在法制建設上全盤照搬西方的那一套。也有些學生受到我國傳統法律文化消極因素的影響,輕視法律的作用。

第三,更加注重實現自我價值。但他們往往不能正確認識自我,喜歡以批評的眼光對待周圍的人和事,為表現個性,甚至把學校規章制度視為束縛其思想和行動的多餘之舉,對法紀教育存在逆反心理,有的甚至做出違規的情況。

第四,相當一部分學生雖然法律知識懂得不少,然而現實生活中,其行為與法律規定背道而馳,守法的自覺性較差,形成「學而不用」,「知而不信」現象。學生對法律的信任度不樂觀,對待是非基本上是清楚的,但態度不夠堅決。

上述情況表明由於受社會負面文化和學生自身道德以及心理成熟程度的影響,當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還沒有達到應有的高度。面對這種情況,對大學生加**制教育的力度、進一步增強我們的法律意識、提高我們的法律素養,勢在必行。至此,我們可以了解到,因為大學生法律觀念的淡薄,導致我們在收到傷害時不能採用正確的方式去保護自己,從而可能產生了一些犯罪案件,其中更不乏有令人髮指的血腥。

而就我們目前所知,真正導致一場血淋淋悲劇的**,有時恰恰很可能就是我們身邊看似溫順德同學。那又是什麼使得溫順的同學會在一瞬變成兇徒呢?相信這與人的心理素質有關,但同時也是法律意識淡薄的寫照。

試想,如果乙個人能明白他所做出的悲劇會給自己以及他人帶來怎樣的厄運,那麼相信他就不會在後來流下悔恨的眼淚。

我們大學生的素質教育,包括大學生現代法律意識的塑造過程,不僅僅是依託於學校,更需要深深地扎根於以社會為背景的「土壤」之中。既然我們的大學生的法律意識現狀不容樂觀,那我們的該怎麼樣來改進呢,接下來這幾點也許能夠一定程度上緩解這個問題:

(1)分析和把握大學生的思想特點,強化對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和心理的教育。個人認為,人的性格對世界觀的形成有著直接的重要的影響,現階段大學生思想並未成熟,對一些事情往往會做出偏激的舉動,例如馬加爵事件,實質上,馬加爵犯罪時受到周圍環境的歧視和不公平對待的結果。而他自己又不會調整心態去適應並正確面對現實,難以排解痛苦,終於有一天在一點小事的刺激下積鬱爆發,心理崩潰並鋌而走險,報復殺人,終鑄下大罪,難以彌補。

試想,如果當初馬加爵的老師和同學們能對他給予更多的關愛與理解,如果那些同學不去傷害她的尊嚴,如果馬加爵的法律意識再強烈一些,那麼馬加爵事件就有可能避免。處於像他這樣境況和地位的人很多,採取像他這樣極端手段的人卻很少,這無疑是他個人的性格,品質和心理缺陷起了重要作用。但是與他相似的那些人也可能採取一些不正當的手段去報復別人。

如劉海洋事件就更說明了心理健康與法律意識對大學生的重要性了。

由此可知,在大學階段,一定要把握大學生心理、思想特點,多進行一些心理教育,一些法制教育,從根本上解決大學生的犯罪現象。

(2)健全法律執行機制,加強道德規範建設,創造有利於培養大學生現代法律意識的法制環境和**環境,理論聯絡實際。

積極開展法制第二課堂活動。如果只依靠課堂教育來大幅度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是不夠的。畢竟,像法律的課程對於非法律專業的學生來說,就只有十幾堂法律基礎課,因此,我們要開拓第二課堂活動。

例如,聽專家講座進行普法教育,開展一些主題鮮明的法制演講,辯論賽、討論會、專題論知識競賽、模擬法庭等活動,以及旁聽一些典型案件的庭審,使大學生能在自主參與,身臨其境中耳濡目染,得到教育和啟迪,多組織學生參與法律有關的活動,讓大學生從實際中獲得法律知識,提高法律意識,而且實際生活中獲得法律知識比課堂中學到的產生的效果會更好。

此外,還可以廣泛關注「今日說法」之類的法制節目,閱讀參與法律書籍。這些對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提高都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大學生的思想開放,時代感強,主觀上期望法治,關心國家法制建設。但世界觀還未完全成熟,易受外界環境影響。因此,立法、執法、司法部門做到立法的民主化、科學化,執法的程式化,守法的自覺化,大眾傳媒和各種社會力量應利用普法、守法、執法和監督法律實施的模範人物和典型事蹟,進行生動的法制宣傳,為大學生,也為廣大群眾營造乙個良好的法制環境與**環境。

(3)實行「依法治校」,營造培養大學生現代法律意識的校園氛圍。

高校的法治環境如果是民主,平等的,必然對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正確樹立起到積極正面的影響,反之亦然。學校對大學生的教育和管理活動要有章可循,程式合法。學校制定校紀校規時,要確保所建立的和所使用的規章制度不違背法治的精神,與國家線階段所頒布和使用的法律法規不衝突,並嚴格按照教育法律的原則與規定,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尊重學生人格,維護學生合法權益,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環境,不斷提高學校管理者,教師的法律素質,提高學校依法處理各種關係的能力。

這樣無形中在這種氛圍下,也能給學生到來潛移默化的改變。

綜上所述,雖然當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現狀並不樂觀,但是相比以前,我們已經有很多進步,我相信,只要國家、學校、社會和大學生四位一體,共同努力,建立起更健全的法律法制體系,加強大學生的法律教育,我們一定會有乙個更美好的未來。

從大學生跳樓事件說起

近段時間,我在翻閱報紙雜誌時,總會發現一些關於大學生自殺跳樓的事件,一起接連一起在各大高等院校頻頻發生,這頓時在社會上沸騰開來。為何這些所謂的高等人才 有的甚至是研究生和博士 在遇到問題時會這樣軟弱,失去理智,而變得不堪一擊?我曾經在一本書上看到這樣一篇真實的報道 有一位男孩,從小在學習上就有著非同...

從當代大學生對婚前性行為的態度

近三十年來國人性觀念的演變 刑事司法學院10級2班馬驥學號 2010501046 內容摘要 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和中國社會思想觀念的轉變,中國國民對婚前性行為的看法有了很大的轉變和改觀。從認為的越軌行為逐步轉變為大家不為怪的普通行為。介紹了中國性革命的逐漸成功過程。關鍵字 婚前性行為性觀念轉變性革命 ...

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不高的原因及對策

眾所周知,大學生正處於世界觀 人生觀 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大學生亟需在學校的正確教育和引導下,不斷學習,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加強大學生的道德修養和法律素養,是社會主義高等教育方針的基本要求,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大學生自身成才的迫切需要。大學生中不乏精英和驕子,作為國家的棟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