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措施

2021-03-04 04:24:42 字數 5115 閱讀 3145

一、預防隔離技術

隔離的技術和措施比較複雜,一般是針對病原體的播散而設定,稱為屏障護理。在實施時應根據每種病原體的傳播途徑選擇

1、隔離區域劃分為了保證消毒隔離能順利進行,符合質量管理要求,在隔離區域應劃分為清潔區、半汙染區和汙染區,各區的物品必須嚴格分開,未經消毒處理者,不得混用。人們在此區域內活動應遵循一定規則。

2、隔離室

設定隔離室的目的是將感染源和易感者從空間上分開,減少病原體經任何途徑的傳播機會,也提醒醫務人員注意執行隔離常規。有單人隔離室和同室隔離兩種。隔離室要有衛生設施,室外要有緩衝區,有必需的隔離用物。

3、探視者的管理

探視者進入隔離的病人房間之前要報告**站,醫務人員要指導其正確使用口罩、手套及隔離衣,並督促執行其他預防隔離措施。

4、口罩、帽子、面罩和護目鏡的使用

各種型別的口罩、

帽子、面罩和護目鏡可單獨使用或組合使用,以提供遮蔽保護。戴口罩可以防護口、鼻吸入氣溶膠。口罩、面罩和護目鏡可阻止感染性血液和體液濺到醫護人員眼睛、口腔及鼻腔黏膜。

口罩應蓋住口鼻部,用過的口罩應及時處理,脫口罩後應立即洗手。不可將口罩存放在口袋內或掛在頸上、胸前

反覆使用。

5、衛生洗手

洗手是重要的預防感染的技術之一。為保護病人、保護自己,必須認真堅持洗手。洗手分為衛生洗手和外科洗手,洗手目的去除手上汙垢和暫居微生物洗手指徵

(1)接觸病人前後,尤其是在接觸有破損的排放、黏膜和侵入

性操作前後。

(2)接觸血液、體液和被汙染的物品後。

(3)處理清潔或無菌物品之前。

(4)進入和離開隔離病房、icu、母嬰室、新生兒病房、燒傷病房、感

染性疾病病房等重點部門戴口罩和穿脫隔離衣前後。

(5)在同一病人身上,當從汙染操作轉為清潔操作之間。

(6)戴手套之前,摘手套之後。

洗手程式

(1)雙手掌心相互搓擦;

(2)手指掌面與手掌搓擦;

(3)一手手掌覆蓋於另一手的手背,雙手手指、手指兩側及指蹼交叉摩擦,同時一手手掌搓擦另一手手背,然後交換;

(4)雙手互握,一手手掌搓擦另一手指背,然後交換;

(5)一手的拇指放於握拳狀的另一手掌中轉動搓擦,然後交換;

(6)一手的指尖放於另一手的手掌搓擦,然後交換;

(7)一手手指掌面及手掌包繞另一手的腕部轉動搓擦,然後交換。

6、手的消毒目的去除暫居微生物及破壞或抑制部分常居微生物。

(1)進入和離開隔離病房穿脫隔離衣前後。

(2)診查、護理、**免疫功能低下病人之前。

(3)接觸每例傳染病人和多重耐藥菌株定植或感染者之後。

(4)接觸感染的傷口和血液、體液之後。

(5)接觸致病微生物汙染物品之後。

(6)雙手需保持較長時間抗菌活性時。首先進行衛生洗手,然後用消毒劑泡手2分鐘或速效型手消毒劑雙手揉搓10-15秒,待自然乾燥。

7、穿、脫隔離衣:凡進入隔離單位,接觸隔離病人時,或有可能被血液、體液、分泌物及排洩物汙染工作服時,需穿特定規格式樣的外衣,即隔離衣。隔離衣有大中小之分,長應過膝,遮住工作服,領高3~4cm,質稍硬以便吊掛,前身正中的腰帶長約150cm。

提倡使用一次性隔離衣或橡膠圍裙。

8、避汙紙的使用:避汙紙即為備用的清潔紙片。病室門口備避汙紙,病室內備汙物桶。

(1)、目的:用避汙紙墊著拿取物品或作簡單操作,保持雙手或物品不被汙染,以省略消毒手續,如用清潔的手拿取汙染物品(病人用過的體溫計、藥杯等)或用汙染的手拿清潔物品(開、關水龍頭,開電燈等)

,均可用避汙紙。(2)、取避汙紙法:從頁面抓取,不可接觸下面紙片或掀頁撕取(圖12-14),以保持清潔。避汙紙用後棄在汙物桶內,定時焚燒。

9、戴手套手套在感染控制中也起重要的作用。在大多數情況下,手**表面上的暫居菌可以通過洗手而去除,所以只要洗手保潔,可不必戴手套。應用一次性清潔或無菌手套為好,用過後放入汙物袋。

戴手套並不能替代洗手。

10、血壓計和聽診器

如果裝置汙染或可能汙染有傳染性物質,應用適當方法消毒,如消毒劑擦拭和清洗。否則不要求特殊預防處理。傳染病病人使用過的,可置於甲醛燻蒸箱消毒。

、體溫計體溫計以專人專用為原則,用後須高水平消毒。被隔離的病人使用過的體溫計,需低溫高效滅菌後才能用於下乙個病人。

12、敷料盡量少接觸汙染的敷料,也不要攪動,以免汙染空氣和環境。應放入汙物袋內,標記,送出病房。洗消之前不要清點分類。廢棄的敷料,送焚燒爐焚燒。

13、被服用後的被服可以有致病的微生物汙染,在轉運和傳遞過程應避免微生物在病人、醫務人員、環境中傳播。因此,用後的被服應裝入汙物袋內,做好標記,運

出病房,並在消毒前不要清點。

14、汙物袋

必須正確使用汙物袋收集廢棄物或需經消毒滅菌後重複使用的物品。

建立嚴格的汙染物入袋制度,不同類別的汙染物分別用不同顏色或標記的汙物袋分開收集。汙物袋應結實、不透水。不再**的廢棄物應分類處理,以焚燒為主。

15、病人和病原攜帶者的轉送

感染毒力強或重要流行病學意義病原體的病人,只在必要時才離開住室,病人及運送人員要有一定的防護,以防其病原體播散。事先將病人到達時間及預防隔離要求通知接收者做好安排、以免傳播給其他病人和汙染環境。

16、隨時與終末消毒

隔離室內的清潔工具應專用,每天需進行日常清潔整理工作,隨時對汙染物清洗消毒,及時送走廢棄物。在病人出院後,應進行終末消毒,以防止病人留下的汙染物品成為新的感染媒介。

二、合理使用消毒劑

1、選擇消毒劑的原則

消毒劑在使用中應堅持必要、合理、少用的原則。

(1)殺菌力強。

(2)使用有效濃度低。

(3)對物品腐蝕性小,無色、無味、無臭、消毒後易除去殘留毒性,對環境與人體安全無害的消毒劑。

(4)消毒劑配製、使用均方便,穩定性好,**低廉。

(5)不易受有機物、ph值及其它物理、化學因素影響。

2、根據物品的危險性選擇消毒的方法

消毒劑產品的種類很多,用途和用法不甚相同,殺菌能力也不同,對物品的損害也不同。應根據消毒物品選擇消毒劑。醫院的醫療用品按汙染後的危害程度

分為高度危險性物品、中度危險性物品、低度危險性物品。

(1)高度危險性物品

穿過**或粘膜而進入無菌組織的或器官內部的器材;或與**組織、**、粘膜密切接觸的器材和用品。如手術器械和用品、穿刺針、注射的藥物和液體、導尿管等要達到滅菌。消毒手段:

應用滅菌劑或滅菌方法。

(2)中度危險性物品

僅和破損**、粘膜接觸,而不進入無菌的組織內。

如呼吸器管道、軟內鏡、喉鏡、胃腸道內鏡、避孕環、壓舌板、***、體溫表

等要達到滅菌或高效消毒。消毒手段:應用滅菌劑或高效消毒劑。

(3)低度危險性物品

接觸完整**。包括衛生用品以及病人、醫護人員生

活和工作環境中的物品。如毛巾、地面、餐具、桌面、聽診器、血壓計袖帶等。消毒手段:清潔或低水平消毒,特殊時消毒。

3、消毒劑的濃度、時間、方法應科學

(1)濃度要準確

使用原液時應嚴格按要求配製,配製和使用時均以其有效

成分含量計算,

認真閱讀說明書。主要表現為濃度過高或過低,配置時不用量具;隨意性很大。

(2)使用時間常常消毒的時間低於規定的消毒時間達不到消毒效果。

(3)使用方法

①浸泡消毒時,消毒液連續使用過程中有效成分不斷消耗,

因此要注意有效成分濃度變化,應及時新增或更換。同時注意消毒液有無被汙染的問題,從而避免疫源**染。②噴霧消毒時,在sars

預防期間有的使用普通噴霧器,噴出大液滴的消毒液,大液滴的消毒液很快沉降到地面,不能達到殺滅空氣中病毒、細菌的效果,只能殺滅地面的病毒和細菌。不正確的方法不但起不到消毒空氣的作用,反而會使人們認為已經消毒過而產生麻痺大意的思想。

4、使用消毒劑的注意事項

(1)選擇合格的消毒劑要選擇合格的消毒劑把好進貨質量,杜絕不符合要求的產品進入醫院。

(2)定期測定消毒液在使用過程中是否達到殺菌、消毒效果的濃度。

(3)加強對使用工作人員的培訓

使他們掌握消毒劑的使用方法、效能、作用和個人防護。防止藥液濺到**和眼睛上,萬一濺入應及時用清水充分沖洗。

(4)注意妥善保管消毒液,特別是用飲料瓶裝消毒液時,一定要貼上標誌,放置在陰涼處,防止由於放置不當而被誤服。

(5)不要隨便把兩種消毒劑混合使用。

(6)醫院感染管理人員應經常深入臨床,對消毒滅菌工作必須加強管制,對消毒劑的有效濃度,使用的情況進行定期監測指導。加強消毒技術識的學習,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7)消毒劑標籤上均標有其有效期,應在有效期內使用。有些消毒劑原液比較穩定,但稀釋成使用液後便不穩定,如過氧乙酸、過氧化氫、二氧化氯等消毒液,應現用現配;臭氧水和高氧化還原電位水只能現生成現用。

(8)消毒劑應在陰涼處避光儲存,

並在小孩不易拿到的地方,也不能存放於冰箱中,以免腐蝕冰箱。部分消毒劑易燃易爆,儲存時應遠離火源,如環氧乙烷、醇類消毒劑、含量15~20%的過氧乙酸和過氧化氫原液(含量35~40%)等。

(9)配製的容器要清潔

消毒劑本身殺菌作用是有限的,如盛裝消毒劑的容器不清潔,未經充分洗滌消毒,本身帶菌,會嚴重削弱消毒效果。

(10)定時更換消毒液

消毒液在使用過程中要有規定的期限,如不及時更換,許多藥物長時間被細菌汙染而成為汙染源,因此必須定時進行更換並對新液進行殺菌效果檢測。

三、護理工作控制措施

(一)加強護理管理,減少醫院感染

1、加強組織領導和健全監督檢查

2、改善建築機構和增添必要的裝置

3、加強教育培訓和提高護理管理水平

4、嚴格病人管理和做好健康教育

5、建立健全規章制度

6、消毒隔離措施的貫徹與落實

(二)、常見醫院感染在護理方面的預防

下呼吸道感染的預防和基礎護理

1、堅持通風換氣,濕式清掃,不在室內及走廊內抖動被單等。

2、護理病人前後均應洗手。

3、鼓勵、指導並協助術後病人勤咳、深咳、深呼吸、採取體位引流及扣背手法助病人排痰;控制影響病人術後咳嗽、深呼吸引起的疼痛。

4、接觸黏膜和呼吸道分泌物是必須戴手套。

5、每接觸兩個病人之間;在處理呼吸道分泌物和汙染物品後及接觸另乙個病人、物品和周圍環境表面前;在接觸人體汙染和清潔部位之間,應更換手套和洗手。

6、原則上吸痰管只能提拉一次。

7、直接接觸下呼吸道黏膜的物品必須滅菌或用高效消毒法處理。

8、霧化器中使用無菌溶劑。在同乙個病人每次霧化後,須對霧化器消毒並用無菌水沖洗,或空氣乾燥。不同病人使用同一霧化器前,須對霧化器進行滅菌或高效消毒法處理。

醫院感染隔離與預防控制措施

12 盡量限制探視人群,並囑探視者執行嚴格的洗手或手消毒制度 13 患者出院後,應對隔離病室裡所有物體表面進行徹底消毒 三 空氣傳播的隔離與預防控制措施 接觸經空氣傳播的疾病,如肺結核 水痘等,在標準預防及接觸隔離的基礎上,還應採用空氣傳播的隔離與預防控制措施,做好以下幾點 1 病歷夾封面請貼黃色 ...

醫院感染隔離與預防控制措施

隔離技術是預防微生物在患者 醫務人員及媒介物中播散的重要措施。正確的隔離技術,對控制感染源 切斷傳播途徑 保護易感宿主,起著重要作用。為此特制定我院醫院感染隔離與預防控制措施。一 標準預防措施 認為患者的血液 所有體液 汗液除外 分泌物和排洩物都可能具有傳染性,具體要求 1 預計會接觸到患者的血液 ...

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制度

一 呼吸系統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制度 一 將感染與非感染病人分室安置,病房按時開窗通風 特殊呼呼道感染病人,執行標準預防 對於器官移植 粒細胞減少症等嚴重免疫功能抑制患者,應進行保護性隔離,醫務人員進入病室時須戴口罩 帽子,穿無菌隔離衣等。二 病情許可的情況下,鼓勵患者半臥位,並盡早下床活動。三 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