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中國》讀後感

2021-03-04 03:20:37 字數 2316 閱讀 4086

《鄉土中國》(以下簡稱《鄉土》)乍一看讓人覺得是說當下中國的鄉土特性,實際則不然——它誕生於20世紀20年代,講的是中國從鄉土社會進入現代化社會過程中中國基層的鄉土文化,包括從人文,道德,倫理,制度等等一系列的社會學問題。因此,實際上,《鄉土》是一本社會學著作。在《鄉土》中,費孝通先生置身中國基層,考察論證,以嚴謹的態度,緊密的邏輯思維,恰當的比喻模擬及生活中的所聞所見投射出中國基層鄉土性社會的縮影。

《鄉土》包括: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字下鄉;差序格局;系維著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政治;血緣和地緣;名實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以及後記等十五篇文章。其中後記是《鄉土》的寄語及對社會學的闡釋,前十四篇**講的是中國20世紀20年代中國基層社會鄉土性的特點。

《鄉土》通過這十四篇**寫出了中國現在化程序中中國鄉村的人文特點:他們不僅「土」而且「愚」;他們的親屬關係如水紋一般一圈至一圈的波及;他們的生活中無需法律,因為禮法在血液裡根深蒂固;他們聚族而居,對於家的定義也是很不確定;他們踐行庭外和解的政策;他們服從家族中長老的命令;無論在**,對血緣及地緣的堅定是不可移的固執;生活中的平淡如水,百年不變也使他們甘之如飴;他們從來不計畫什麼,卻在無形中沿著正確的路一直走,以至於不被自然所淘汰。

在《鄉土》中,費孝通先生通過各種有力的論證,恰當的比喻模擬解說中國農民及他們生活環境的人文特點。俗話說:「半部論語治天下」。

書中也引用了大量《論語》中的句子與事例。本身也模擬或比喻出鄉土性社會的特點,另一方面,也道出自古伊始,中國基層的狀態。說明這種根深蒂固的文化思想,是國人從祖先長老那裡繼承來的。

《鄉土》還引用了許多西方國家的故事:耶穌,議員與內閣的權利,美國人眼中家的觀念等等,清楚地襯托或對比出中國基層的文化特點。其次,書中還寫了不少關於費先生自身的真實故事,證明所述非虛。

《鄉土》一書邏輯緊密,絲毫不亂,為了嚴謹,更好的表達自己的意思,作者還自己製造出一些詞,著實讓人大開眼界。除此之外,作者的引經據典也讓人折服,所謂溯流而上,從歷史找到源頭,也難以不讓人信服。《鄉土》從道德,家族,政治,私人聯絡等等方面寫出了中國基層鄉土性社會的特點,描寫出中國現在化程序中中國鄉土性社會的人文風貌,也讓人正視了一回我們所生存的社會,在我們從小就被灌注的思想中,存在的那些如同天書般難以解答的很多的問題似乎也從作者的論證中找到了答案。

《鄉土》中的很多觀點我是贊同的。就比如說鄉土本色中的土字的解釋,真不可不謂是精妙絕倫。從很小的時候起,就聽說過土氣這個詞,私心裡就覺著這個詞著實不好,後來又出現了鄉巴佬等等類似的詞。

我想農村人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也實在是跟這個詞相搭了。後來長大了,我再想到這個詞,我就不明白為什麼要說農村人土氣,我覺得土這時候應該是個美好的詞,它甚至可以與淳樸,憨厚,忠實相媲美,但是又找不出之所以這樣說的原因。如今在這本書裡,我已然找到了答案。

土,是中國基層農民生存的基本,城裡人雖然說鄉下人土,有時候還會眼帶眄視,難道不知自己的生活物資也**於土地嗎?!家住農村,我更感覺到農民的不易,古人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我們依賴著這片土地,為了生存,我們自食其力,在田野裡耕種,靠自己的辛勞獲得一年的豐收,看著田裡沉甸甸的稻穗,菜園裡紅紅綠綠的新鮮肥碩的辣椒,地裡面飽滿碩大的玉公尺,心裡面是滿滿的驕傲與自豪。因為土地,我們才有了累累碩果,也是因為勤勞與智慧型,我們才有了秋後的大豐收。所以說,與土聯絡在一起的中國基層農民,土氣應是個衣錦榮歸的詞。

也只有中國基層的農民才能當得起這個詞!

但是,我個人覺得《鄉土》中還有不適當的地方,即那篇男女有別的說辭。很顯然,在如今的中國,中國的基層尋常老百姓人家夫妻之間的感情雖然繼承了中國人一貫的矜持與保留,但是絕不是書中提到的婦人家不下田就枯坐家中,男人則不管有沒有事都呆在外面。家則如同乙個旅店,男人女人只是晚上回來時打個照面而已。

即使是在遙遠的古代,亦有梁祝化蝶的絕世愛情。所以參照費先生寫作當時的環境,也許男女有別更應該解釋為群體中除夫妻關係之外的男男**之間那矜持彆扭侷限的情緒。

總的來說,《鄉土》這本書還是讓我受益匪淺的,它讓我了解了中國在實現現代化程序中中國農村的社會狀況,不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也讓我對如今我國依然存在的廣大的中國基層農民有了更多的了解與理解,當然也多了乙份欽佩。回想歷史,中國在古代是以農耕為主的國家,村落也是早已存在的團體,想想我們如今依然存在村落也算是歷史遺留問題吧。

起初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社會是沒有法律法規的,那麼村落裡如何能保持相安無事,有了衝突能及時化解呢?《鄉土》這本書也算是給了我們乙個合理的解釋吧。實際上,無論是大集體也好,小團體也好,它們的生存規則都是一樣的,有一句話叫:

我們都是瞎子,誰不是摸著石子過河?因為有了問題,所以演變出解決辦法,這是許許多多或無形或有形的東西衍生出來的原因。無論是中國基層的鄉土性社會還是已經步入現代化的大都市,一定程度上,它們都將走同一條路:

由困難衍生出解決方式,進而創造出乙個新的生活環境。

於社會如此,於個人亦是如此。只有不斷解決問題,命運才能開闢出道路繼續前進。

鄉土中國讀後感

費孝通的 鄉土中國 寫於解放前的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社會學著作。鄉土中國 不足五萬字,是一本典型的 大家小書 鄉土中國 研究的是根植於中國農村的鄉下人。中國有幾千年的農耕歷史,鄉土中國 在某種意義上是中國傳統的符號。在改革開放的當代中國,鄉土中國 這一符號有著實實在在的研究意義。鄉土中...

《鄉土中國》讀後感

鄉土中國 讀後感初次聽到費孝通這個名字是在大一的 文化學概論 課堂上,記得老師說費孝通寫的作品有幾本是相當出名的,比如 生育制度 鄉土中國 等,是我們社工專業學生都應該好好看讀一下的課外書。於是,抱著對費孝通先生無比崇拜的敬意,我借來他寫作的 鄉土中國 一書,準備仔細閱讀一下。費孝通先生在書的開頭,...

鄉土中國讀後感

費孝通的 鄉土中國 寫於解放前的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社會學著作。鄉土中國 不足五萬字,是一本典型的 大家小書 鄉土中國 研究的是根植於中國農村的鄉下人。中國有幾千年的農耕歷史,鄉土中國 在某種意義上是中國傳統的符號。在改革開放的當代中國,鄉土中國 這一符號有著實實在在的研究意義。鄉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