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春節消費的實踐調查報告

2021-03-04 02:18:01 字數 3972 閱讀 2695

...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社會實踐調研報告

課程形勢與政策

課題名稱

所在班級

姓名學號

起止時間

思想政治教學部

2023年3月

2023年的春節已經過去,在這樣的節日中,我們漢族的春節消費到底是怎麼樣的,熱鬧、喜慶的漢族人民會選擇如何的方式「過大年」呢?他們的年夜飯會在什麼地方吃?哪些消費領域最能吸引人們的眼球?

今年的「**周」是否依然金光燦爛?孩子們的消費方式又有哪些不同呢?有人說:

「這一年的辛勞賺來的錢,正是為了歡渡春節。」所以也就是說,這是一年中花錢最多的一次節慶。於是,趁勢我就春節消費情況進行了一次調查。

春節消費調查的意義!\

讓我們深刻的認識到春節時的消費,有在外面的務工人員,過年時竟然不敢回家,原因很簡單,錢不夠,這更需要我們認識春節消費的報告到底是如何的!

對於春節消費的社會實踐報告調查的實行哪些方法:

主要是採用了自己的親身感受,與網上查詢資料,家裡面親人的感受,加上同學之間的各自感受共同結合而產生的!

那麼讓我們看下春節消費主要用於什麼地方?

在調查中,大人們的消費投向可謂五花八門,各種方式都在選擇之列。不過,購置衣服以微弱票數勝出。第二是餐飲,再次是送禮,接下來還有文化娛樂、壓歲錢、購置日用品,旅遊等等。

新年要買新衣服

在這個傳統而喜慶的日子裡,買幾件自己稱心的衣服必然成為人們的首選,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家對衣服的款式、顏色、質量都有比較高的要求。在調查中我把調查物件主要集中在學生群體和婦女全體中,在他們看來,有品牌的衣服才是他們的首選。於是必然出現了大量的消費者群體出現在城鎮的各類衣服品牌店裡面,去專賣店買衣服已經成為現代人們的一種時尚。

民以食為天

對很多人來說,春節活動基本上圍繞吃進行。家鄉人春節期間在食品方面到底要花好多錢呢?同學告訴我,大概在節前20多天,超市就進入銷售高峰,顧客一次購物花費大多在200元至600元之間,有不少還上了千元,賣出去的東西絕大部分是食品。

「有一次,乙個五口之家買了1000多元的食品,裝了好多少輛手推車,他們的孩子還吵著說不夠呢。」出去打工的同學笑著說。

在購買食品方面,我了解到,有以下多少種食品多少乎成為了家家必備的。有各類小食品、糖果、瓜子、飲料、葡萄酒。但是除了葡萄酒所佔花銷較大,約達到六七十元外,其餘各項基本在三四十元左右。

餐飲消費也是家鄉人民春節的一大消費支出之一。對多數人來說,春節期間走親串友是常情,既然是走親訪友那就免不了吃吃喝喝,我從家裡面的親人和友人那裡面了解到,今年春節從三十到正月初五的酒席早20天前甚至更早就被預定一空。我的姐姐告訴我,在飯店這預定酒席的平均消費大多為六七百元,有些還超過千元。

「民以食為天嘛,何況還是過節呢。」

親戚朋友互相拜年,自然少不了送禮。如今,送禮已經成了過年支出的很大一部分,有的家庭甚至超過了吃的支出。我對村裡面的居民進行了隨機調查,過年的人情消費最多超過5000元,最少的也有近千元,這其中包括給親朋好友的禮品、禮金,給孩子的壓歲錢等。

一位親戚說,一年只過一次年,親戚朋友間總要是要走動一下的,又不能空著手去,現在的人品位高了,送低檔的東西顯得寒酸,給每個孩子的壓歲錢就不能少於200元。粗粗算一下,春節期間送禮的錢就達到2000多元。

其實,春節人情消費的增加只是乙個縮影,不僅是春節,就是平時,人情類的消費也佔了人們消費中的很大一部分,成為一項很主要的消費。

隨著家鄉城鎮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情消費也在不斷上檔公升級,禮金數額水漲船高。人情類消費的增加也成很多人的沉重負擔。一位去年春節期間人情類消費達到3000多元的上海的姑姑無奈地對我說:

「人情費超過了小孩學費,面對眾多的人情費,我真的有點捉襟見肘。」

從調查中能看到,人們習慣將白酒作為饋贈親朋好友的禮品,選擇白酒送禮的家庭比率達69%,平均送禮金額中也是白酒最高達到143.94元。

快快樂樂春節遊

近年來,春節遊一直很火爆。我在旅遊的朋友了解到,一些旅遊線路基本排滿。在春秋旅行社報表上,大年初一和初二的海南遊已「滿座」,而前來諮詢的市民仍是絡繹不絕。

「如果天氣晴好的話,外出旅遊的人還會多些呢。」一同學告訴我。對於很多人來說,春節是個團圓的的日子,也是遊玩的日子,同班同學挺喜歡旅遊的,但不清楚春節期間天氣如何,如果天氣不是很壞,帶著親戚朋友一起自駕遊也是件快樂的事。

」調查顯示,在旅遊形式上,57%的人選擇隨團出遊,43%的人選擇自助旅遊。在地點上,廣東、廈門、深圳、雲南等氣候宜人的南方和氣候相對寒冷的北方城市(如哈爾濱、長春等)最受歡迎。在境外遊方面,香港仍是許多人的首選。

春節打算在什麼地方過?

相對於「五一」、「十一」、元旦等節假日,調查顯示春節是最深人關注的節日。在被採訪者中,83%的人認為,在所有節日中,春節是最重要的,也是必須要過的乙個節日。53%的被採訪者表示要在家度過春節,16%的被採訪者表示要以旅遊的方式度過春節,27%的被採訪者表示要以走親訪友的方式度過春節,有4%的被採訪者稱,他們會以知識充電或健身的方式度過春節。

年夜飯在什麼地方吃?

關於今年的年夜飯,62%的被採訪者表示要在家裡吃,38%的被採訪者表示會選擇近多少年流行的方式,在酒店裡享受店家推出的年夜大餐。在飯店裡吃年夜飯,48%的消費者預計消費在1000元以下,21%的消費者預計消費在1000~2000元,13%的消費者預計消費2000~3000元,有8%的消費者稱,他們的預計消費在3000~5000元,有10%的消費者打算在年夜飯這一項上花費5000元以上。

春節應當如何過?

春節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而如今那濃濃的年味似乎越來越淡。在對待春節的態度上,有63%的人認為現在春節年味太淡,缺少傳統文化,希望能過乙個傳統型的春節,16%的人認為現在的春節簡單輕鬆,比傳統春節要好,據我了解,這麼認為的大多數字年輕人,另有21%被採訪者認為現在的春節和「五一」「十一」長假沒有什麼兩樣。

過年送禮送什麼?

69%的被訪者表示春節送禮會選擇白酒,27%的被訪者表示會選擇一些保健品送親友,極少數被訪者表示會選擇其他有意義或對方真正需要的禮品。由此能看出,春節送禮還是停留在送傳統禮品上,並沒有深入實際的考慮。

壓歲錢該如何花?

隨著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們的壓歲錢也是越來越多。那麼,這些交到孩子手裡的錢,是如何花的呢?我在家附近的第八中學對初中學生作了調查。

調查發現,近八成中學生的壓歲錢在800元左右,超過1000元的和低於500元的在少數,極少數的學生壓歲錢在1500元左右。他們的壓歲錢主要用於以下多少個方面:用壓歲錢上網,買遊戲卡,為自己添置新衣服及飾物,買平時就喜歡的圖書,購買高檔文具,請同學一起去吃肯德基、德克士等洋快餐。

調查中,很少有學生提出會把壓歲錢捐給希望工程或貧困家庭,但經我提醒,有不少學生表示會考慮這麼做。由此能看出,家長對學生平時的教育在這方面還是有所欠缺的。

因此我在此查到了春節消費的5點建議,希望大家借鑑:

一、春節前首先要列出乙個大致的消費計畫表,避免過多的衝動消費行為。雖然實際執行起來有較大的難度,但是可將消費分成「必需」和「非必需」兩種型別。「必需」消費是必要的,對於「非必需」消費一定要堅持原則,不要因一時頭腦發熱就貿然出手。

二、迴避「羊群效應」。春節期間,人們受商家和整個社會環境、氛圍的影響,會不自覺地產生更多的消費行為。而且,一般而言,在節日期間「打折優惠」**活動之際的消費**的確要明顯低於平時,但這並不是節日可以瘋狂「血拼」的理由。

因為有時**便宜的東西並非是你所需要的,「貪便宜」的心態是一種需要迴避的消費行為。

三、使用信用卡時盡量少點「瀟灑一揮」。時下「90族的新新人類,各種觀念都很超前,消費時也不例外。刷卡自然也就成了年輕人消費的新時尚。

在節日期間,頻頻「瀟灑一揮」中隱藏著透支消費的隱患。人在刷卡時一般都處於高度興奮的狀態,刷卡消費成了一種數字遊戲,對錢的多少沒有實際概念,不少人往往因此出現透支。

四、最好按自己的實際收入安排消費行為。這種辦法雖屬「計畫經濟」,但這是有效防止「透支」現象的有效手段,精打細算才能讓自己的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

五、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警惕節日**陷阱。具體來說,需要注意兩個細節:現在商家在其**活動中一般都能遵守誠信原則,七折、五折、三折甚至一折已經司空見慣,但也有不誠信的商家會採用「朝三暮四」的手法,先提**格,然後在打折時刻意壓價。

通過這次的春節消費調查,我鍛鍊了自己交際的能力,對春節消費有了進一步的理性認識。

專業五班

2013.4.8.

春節消費狀況調查報告

2007年寫的春節消費狀況調查報告 2007年春節將至,在這個傳統而又重大的節日裡,喜歡熱鬧 喜慶的家鄉人民會選擇怎樣的方式 過大年 呢?他們的年夜飯會在 吃?哪些消費領域最能吸引人們的眼球?今年的 周 是否依然金光燦爛?孩子們的消費方式又有哪些不同呢?有人說 這一年的辛勞賺來的錢,正是為了歡渡春節...

關於春節期間菸酒消費情況的調查報告

西安翻譯學院 xi an fanyi university 實踐調查報告 題目 關於春節期間菸酒消費情況的調查報告 學生姓名張浩 專業財務管理 指導教師王媛媛 2014年 1月 前言又是一年春節到來,每年春節都是居民消費的高峰時期,過年期間年貨 烟花炮竹 禮品菸酒等都會有巨大市場。而無論是自己家裡招...

有關春節的實踐調查報告

課題研究背景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具有強烈的歷史遺傳性,又有鮮活的現實變異性 它作為文化的基因,在每個中國人的血液中流淌 它也無時無刻地影響著中國人。正所謂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自然條件千差萬別而經濟文化發展程度也各不相同,受歷史地理等因素的影響,各區域的民風民俗也自然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