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痛,所以叫青春讀後感

2021-03-03 20:27:29 字數 2400 閱讀 8031

「因為不安,所以青春;因為茫然,所以青春;因為彷徨,所以青春;因為孤獨,所以青春;因為忐忑,所以青春。」金蘭都先生在《因為痛,所以叫青春》中如是寫道。初次看到這句話,我不明白,也沒有去深究。

可當我把整本書看完,了解到作者的青春歷程之後,再回過頭來琢磨這句話,便有了不一樣的感悟。

金蘭都先生在不惑之年寫下這本書。在這本書中,他針對正處於人生巔峰的20幾歲的我們所面對的種種問題,一一作出解答。他的文字親切卻又十分有力,讓處於迷茫中的我們看到青春的希望。

在這本書中,他的思想在20歲與40歲之間轉化,將處於迷茫中的我們的心境描述得那麼詳細,並且以他40年豐富的人生閱歷為我們作出解答。金蘭都先生的確是個偉大的教育工作者。

這本書分為多個章節,每章都有側重點,俱是當代年輕人所面臨的現實問題,而金蘭都先生也都一一作出了回答。在我看完這本書後,我覺得它主要分為三個主題:

一、 目標;

二、挫折;

三、積累。當代年輕人只要做到了三點,對所有問題、困難便可以無畏無懼了,離成功也就不遠了。

首先,任何人都是抱著一定的目標生活的,這是金蘭都先生在書中首先提到的。年輕的我們在不同的時期也有不同的目標。高中時希望高考時獲得理想的分數從而進入好大學,步入大學又希望畢業時能夠找到理想的工作,順利就職後希望能夠扶搖直上或跳槽到待遇更好的公司……這些都是不同階段的目標。

確立目標並不難,我覺得最難的是堅持自己的目標。很多人在進入大學後,最先遇到的困難便是發覺自己的目標「正一點一點被稀釋」。畢竟寒窗苦讀12年,終於上了大學,會有一種如卸重擔的感覺,輕鬆的同時,卻不停的問自己,人生的目標何在?

我們就像一條只為奔向大海的小溪,經歷過千山萬壑的阻隔,卻在最終看到浩瀚的海洋是茫然而不知所措。這樣的茫然令我們恐慌不安,這時就需要我們有足夠的勇氣將目標堅持下去,化不安為動力,一步一步完成自己的目標。

其次,在確立目標之後,實行計畫過程當中必然會遭遇一些挫折,此時,我們該如何做?金蘭都先生用自己的青春歷程告知了我們答案。

金蘭都先生的青春同我們一樣,他經歷過我們正經歷的一切,夢想、迷茫、愛情、擇業、挫折……25歲那年,他剛畢業,身體一直十分硬朗的父親患癌症突然暈倒住院是,又傳來了鄉下奶奶去世的訊息,同年爺爺過世……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歲月,11個月內金蘭都先生主持了三次葬禮。他在書中這樣描述:「最令我痛苦的並非是對父親的那份依依不捨,而是親自主持三次喪事所帶給我的慌亂感,當時最令我疲憊的是承擔肩上的那份責任。

」的確,經歷三次與親人的生離死別,已是人生苦痛的極致,卻還要忍著這極致的苦痛去料理後事,這並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可是沒辦法,除了金蘭都自己,沒有人可以做這些事情,只能硬著頭皮往前走。跟我們的青春相比,金蘭都先生顯然要不幸的多,但不可否認的是,正是這些苦痛才造就了如此成功的他。

面對那麼大的困難,金蘭都先生咬牙挺過,我們也應學習他那種勇對挫折的品質,這會是我們成功路上的墊腳石。也許你會說,生活在這樣乙個經濟發達、生活富足的社會,金蘭都先生那樣的苦痛不會發生在我身上。確實,年輕的我們生活安穩無憂,被父母保護的密不透風,按照父母鋪好的路一步一走下去。

但事實上,就算是在最幸福的社會,年輕的我們痛苦依然存在。沒有目標的恐怖不安,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差距、就業上的一次次碰壁愛情的甜苦夾雜……讓我們一次次地遭受內心的苦痛,這種苦痛絕不亞於金蘭都先生曾經經歷過的。但這種苦痛是一種美麗的苦痛,它不是一種負擔,而是成功的動力。

年輕的我們會在這一次次的苦痛中歷練成長,變得強大,這是對年輕最好的祝福。

所以,千萬不要因為小小的挫折而受挫,這是為了能夠擁有完美的人生而必然經歷的過程。魯迅曾經說過:「十條路,縱然去掉九條,哪怕只留下一條路給你,也已經足夠了。

」無論現實多麼殘酷,他永遠為我們留著哪一種最美好的可能。

最後,計畫能被實行最重要的是要堅持、點滴積累的。我有n多次下定決心,做乙個有追求、有理想的青年。但半途而廢的是大多數,小部分是夭折的。

新學期開始,總有很多的目標等待我去實現,但事不過三分熱,我總是拿著」時間還早「這個藉口去敷衍了事,久而久之,便放棄了自己原先的計畫。我相信這種情況在我周圍的同學身上也普遍存在。我覺得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可以總結為兩個字:

懶惰。因為懶惰,我起不了床單詞過不了四級;因為懶惰,我沒有了追求迷戀玩遊戲:因為懶惰,我的書看到一半就想睡覺……而我們總是希望過安逸的生活厭惡複雜費腦筋的工作,也是因為那兩個字。

乙個有理想、有追求的人是不具備「懶惰」這種素質的,所以,拒絕懶惰,點滴積累,從現在開始吧!

另外,金蘭都先生在書中還提到了一點,要學會放棄。欲速則不達,有時候,我們過分追求成效而忘了過程和方法,就像盲目的為了乙個目標,而沒有注意方式方法。急功近利到頭來一無所獲,只能自責,把一切過錯歸結為是自己的能力不夠,不能達到相應的高度,帶來的壞情緒要麼自責要麼自卑。

或許在做一件事感到力不從心而有所顧忌時,自信並且果斷的拋開,並大膽的對自己說「我幹不下。」這要比死纏爛打,整天焦頭爛額卻最終無果來的爽快,也更為實誠,或許還能收到良好的成效,放棄該放棄的,不代表懦弱,而代表智慧型和勇敢,所以選擇放棄,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在《因為痛,所以叫青春》這本書中,我學到了很多東西,這些東西足使我受益終生。

因為痛所以叫青春讀後感

就因為這句 因為痛,所以叫青春 於是我停下手中的活兒,輕輕翻開第一頁,有太多共鳴的語言把我深深吸引住了。讀完後心靈受到很大的洗禮和啟發。其實每個人的成長都會隨著環境慢慢改變,我亦是如此。正值青春的我該如何做?我應該如何重新審視自己,尋找自己?每個人都在經歷過人生的起起落落之後,還會大聲喊出 這就是我...

讀《因為痛所以叫青春》有感

人生從不嫌太年輕或太老,一切都剛剛好 沒錯,夕陽西下的6點10分並不意味著不可以再轉換方向,有新的作為,仍舊有許多未知的全新世界等待你去探索。夕陽無限好啊。沒錯,人生之路仍尚早。如果早上7點醒來之後,發覺自己已經比別人慢了半拍,不要焦慮和擔心,因為這並不意味著會毀掉一整天。在人生的起跑線上快了一步,...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讀後感

正如張愛玲所說過的 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唯有輕輕地問一聲 噢,你也在這裡嗎 就是這樣的乙個偶然,我偶遇了余斌的 張愛玲傳記 於是,那個被光陰拋擲的女子,又從遠年的巷陌,款款走了出來。她著一襲素錦旗袍,穿越 煙雨,走過季節輪迴,那散落一地的,是薄荷般清涼的記憶。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