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論中國》讀後感中國文化的獨特性

2021-03-04 01:34:29 字數 1891 閱讀 9751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中國古代確實在相當一段時間內走在世界的前列。基辛格先生在書中第一章中就著重描繪了中國古代的強盛。中華民族起源於黃河流域,她逐漸將四鄰吸引過來,形成一批不同程度上受中華文明影響的社會。

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不遜於西歐諸國、印度和阿拉伯國家,而且往往有過之而無不及。除此之外,中國的人口,疆土面積、生產力也遠遠超過歐洲,在世界上遙遙領先。基於此,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麼中國古代的外交是一種不平等的外交。

在中國官方記載中,外國到中國覲見皇帝不是為了談判或談國事,而是前來領受聖上的教化,使者奉上貢品表明他們對皇帝俯首稱臣。而中國派遣的使者不是外交官,而是來自**的御史。所以中國古代對待外國的政策通常選擇防禦。

這種政策的最明顯的體現就是修建長城和以夷制夷。長城是為了防禦北方少數民族的侵擾,而以夷制夷的策略這是為了分散蠻夷的實力,從而達到駕馭蠻夷的目的。以夷制夷在中國歷來已久,早在西漢時期就有一位**提出用五餌之策控制蠻夷,而到19世紀大批歐洲國家抵達中國時,中國**的策略與前朝**如出一轍:

以夷制夷。基辛格先生認為,以夷制夷的策略是相當成功的,它利用敵國之間利益使敵國之間相互鬥爭,從而使本國獲利。雖然中國近代在戰爭上輸得一塌糊塗,但是晚清在受到西方列強堅船利炮的打擊之下仍喘延了70年之久,那麼這不可以不說是中國的外交策略發揮了作用。

所以我們站在今天的角度去省視李鴻章當初的「**」行為,我們也許應該承認他為防止中國被西方強敵完全吞食而做的不懈努力。

儒家學說在中國文化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有效的維護了封建統治,它讓人們積極入世,通過個人的修養拯救這個社會。基辛格先生認為,中國人的價值觀本質上是世俗的,它不同於宗教宣揚人死後還有來生,它要求每個人做乙個對社會和國家有用的人,它更強調的是人活在現世的作用,而不是什麼來世的救贖。

儒家學說中「君子以自強不息」,「齊家治國平天下」也許就可以很好地說明這個問題。基辛格先生認為中華民族是乙個不屈不饒,堅韌無比的民族,我認為這與儒家學說中自強的思想密不可分。中國人沒有像西方或印度一樣擁有傳統意義上的宗教,這也說明中國人在關鍵時刻,相信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另外,儒家學說也維護了封建社會森嚴的等級制度,它強調人應該安守本分。這在某種程度上也禁錮了人們的思想,使得中國人更加恪守傳統。

中國的實力政策與《孫子兵法》渾然相成。基辛格先生說:「中國人是實力政策的出色實踐者,其戰略思想與西方流行的戰略與外交政策截然不同。

」西方人崇尚決戰決勝,強調英雄壯舉。而中國的理念強調巧用計謀及迂迴策略,耐心累積相對優勢。基辛格先生認為:

中西方這一差異反映在兩種文明流行的棋類上。中國人發明了圍棋,圍棋的下法以戰略包圍為主。雙方最後的輸贏往往是微弱的優勢。

而西方的西洋棋目標就是全勝,目的就是把對方將死。孫子與西方戰略家的根本區別在於,孫子強調心理和政治因素,而不是只談軍事,在孫子看來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最佳上策。《孫子兵法》中有乙個概念叫「勢」,在西方卻沒有類似的概念。

在軍事上,「勢」是指戰略發展趨勢和演變形式中蘊含的「潛能」,即「各種因素之特定組合及其發展趨勢中蘊含的巨大能量。在孫子看來,決定戰爭的勝負就是要看這個」勢「存不存在,不存在則需要耐心的等待,一旦「勢」出現了,那就好像猶如從山頂上滾下來的石頭,高坡上落下的瀑布,其能量巨大,勢不可擋!中國的統治者認識到,不是所有問題都能夠得到解決,過分強調對具體事件的完全駕馭有可能會打亂大同世界的平衡。

所以中國的聖賢都贊**應該順應自然。黑格爾說,中國人視海洋如沙漠,從未想過要在海外建立殖民地。陸地把人束縛在數不清的依附關係上,這使得中國人的思維是狹隘的,因而中國與海洋歷史的發展失之交臂。

實際上,我覺得黑格爾此言差矣,與西方人不同的是,中國人講究順天應人,自得其樂。而所謂的西方人海外探險並不是什麼視野開闊,而是慾望驅使。一種是海盜式的掠奪慾望,另一種是宗教式的精神征服慾望。

基辛格先生的《論中國》精神內涵絕不僅如此,我也只能「盲人摸象」般的窺探全書,僅從中國文化的獨特性這一章去發表一些淺陋的看法,而且說的東西又是膚淺易懂的,所以我覺得各位看官還是應該抓住這次機會,找來基辛格先生的原著,細細品味書中的真諦。

《中國文化讀本》讀後感

中國的歷史悠久,上下五千年,從古至今流傳下來許多文化精粹,通過讀 中華文化讀本 我對中華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這本書講了四大塊內容,分別是 智慧型與信仰 創造與交流 藝術與美感 民俗與風情。這四大塊內容不僅對中國文化中一些有特色的內容和亮點作了具體生動的介紹,而且力求講出中國文化的精神,講出中國文化的...

中國文化史導論讀後感

讀 中國文化史導論 之 弁言 結合現實談當代中國文化 大二時一次去圖書館,偶然看到錢穆先生的 中國文化史導論 出於錢穆的大名我就借來看了,但是發現當中的 弁言 寫得非常好,這次閱讀讓我對文化這一概念有了更深理解。基於這樣的理解,下意識地想到乙個問題 古代中國的文化能以文明的形式傳播世界,而當代中國的...

論中國文化的精髓中國茶道精神

3.中國茶道融合佛家 普渡眾生 的思想觀念,佛家以 普渡眾生 的精神為宗旨,主張用茶的雨露澆開人們心中的堡壘,使人明心見性,所謂 禪茶一味 是要學習 清寂 態度,和敬 風格的一種精神,以澄明心境,潔身自好。除了茶道與中國哲學的密切聯絡之外,自古以來歷代所行之茶事處處體現著 和諧 中國,體現禮儀之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