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的智慧型精髓

2021-03-04 01:27:14 字數 2256 閱讀 1696

佛教的智慧型精髓

一、佛教的概述

佛教的宗旨是讓世界人能離苦得樂;苦是人生中一種真實的現實存在的乙個情況;

人生四苦:

社會上有刀兵水火的苦;

人們的身體上有生老病死的苦;

心裡有貪瞋愚痴的苦;

大自然也給我們一些苦,如天氣的變化,冷曖無常、自然災害等;

原始佛教認為一切事物和現象的公升起,都是因緣的結合;所謂的「緣合則起,緣散則離」

人的解脫實際為心的解脫;

佛教的理念是用慈悲來感化人,慈悲沒人敵人,慈悲容易感動人;

佛教的五戒:

不要亂殺生;

不要亂偷盜;

不要亂邪淫;

不要亂說話,妄語;

不要亂搶劫;

如果能持住五戒,就不會違背法律,不違背法律就能獲得自由;

佛教主張心的建設,倡導和諧與穩定的主張;

要為人師表,必須要自己的人格道德建全,而且學問也要高人一等,要不別人不服;

佛教徒的主要責任是上求下化,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佛教講究的是律已嚴,待人寬,講究的修心養性,慈悲為懷,最多的就是乙個忍;忍是一種力量,忍是一種智慧型,忍是一種擔擋,忍是一種奉獻,

二、佛教智慧型的真義

般若的智慧型

智慧型也是般若,但不能完全代表般若的意思;

智慧型只代表人的智商,有好也有壞,比如人們造原子彈,它能增強國防能力,但也威脅世界;般若只有好的,沒有壞的;

般若心就是平等心,至高、至上、至美;

仁慈心愛民心

般若的層次

一、正見(要正確的思想)

可以理解為

好心態+好能力=成品

好心態+低能力=半成品

壞心態+好能力=毒品

壞心態+低能力=廢品

二、因緣

世界所有的東西都是有因緣的,都是有因果報應的,都是相互存在的,別人幫助我,我也幫助別人,認識因緣的人不會自私;

三、空空杯才能裝東西,空杯心態,才能接受新東西;只有先空才能有;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代表有的意思;

假象(凡是有象亦虛妄)

桌子的故事,它是木材、樹木、種子,分子、原子。。。。。。。。

四、真理

真理是經得起推敲的;

佛教提倡的是五蘊皆空;

第一、 色;它指的是有,物質;

第二、 受

第三、 想

第四、 行

第五、 識;它指的是精神;

所有看得見的物質都是假的,只有自己內心的精神才是真的,是別人搶不走,偷不走的;

能做到忘我才能真正做到皆空;

無我的時候才能脫離苦海;

三、自律

把事情看的太真是一種執著,是行不通的,把事情看的太假也是一種執著,也是行不通的;

佛教最大的好處就是能自律;

常說我是佛(當你做壞事時,當你做違背道德的事時想想佛能做這樣的事嗎,就能做到自律)

和諧、成功、財富、平安四位老人的故事;

世界是一半一半的世界,善的一半、惡的一半、好的一半、壞的一半,所以要好的一半去化解壞的一半

四、包容的智慧型

佛教是講究包容的文化,你的胸懷能裝的越多說明你越大,說明你越強;

如果乙個人缺乏寬闊的胸懷同氣度,他不可承載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成功;

心胸有多大,視野就有多大,和諧社會從心開始;

乙個佛教的存在,必須遵守戒、定、慧;

戒:是規矩;

定:是安心;

慧:是聰明悟道;

五、管理之道

不管理的管理是最高明的管理,管理能做到隨機應變能起到較好的效果才是最好的管理;

管理管人難,管自己更難,管心最難,所以要將自己的心管好;

自己是下屬的榜樣,所以時刻要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

管理是重要的是包容,只有空才能吸收親的東西,才能較大的包容;

心有多大,量有多大,你就有多大的事業,感動人才是勝利的,包容是要有智慧型的,很多事情要想的通、想的開;

人和人之間應容納很多的不同,不同的文化,不同思想,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見解;

西方的管理是強調制度化,規範,而中國的管理而趨向於人性化;

佛教教人要有入世的事業及出世的思想;

入世的事業、入世的精神是熱忱、慈悲、愛心;

出世的思想是看破紅塵、不談、不執著;

人生煩腦的**:人的貪欲、人的憎恨心、人的愚痴、人的嫉妒、人的懷疑;

主要的煩腦就是:我執、我要、我見、我想、我認為、我以為

要學佛教,先結人緣

佛教中很重要的一點是無我,無我不是沒有我,是不要執著、不要自私、不要以我為重點,給是未來世界人成功的重要因素;

真正的修行是在起居生活之間;

星雲大師語錄

11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自己對前途沒有希望 人生最壞的習慣,是自己對工作沒有計畫。12 凡事皆有利弊,只要懂得權衡之道,往大處著眼,枯石朽木也能入藥 凡人皆有長短,只要懂得用人之道,取彼之所長,破銅爛鐵也能成鋼。13 求學讀書要 讀做乙個人,讀明一點理,讀悟一點緣,讀懂一顆心。14 失敗者,往往是熱...

人的禪 星雲大師語錄

星雲大師經典語錄 春天,不是季節,而是內心 生命,不是軀體,而是心性 老人,不是年齡,而是心境 人生,不是歲月,而是永恆。真正的感情應該不是占有,而是一種奉獻。但是,一般人卻不容易做到,總是以一種嫉妒的心理來擁有感情,甚至於用一種永不滿足的態度來爭取感情。這種感情並不純潔,真正的感情應該從奉獻中獲得...

星雲大師經典語錄

1 春天,不是季節,而是內心 生命,不是軀體,而是心性 老人,不是年齡,而是心境 人生,不是歲月,而是永恆。2 俗語常說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意插柳柳成蔭。乙個人不要把感情用在少數人的身上,不要侷限於自己所認為的 有緣 應該擴大心胸,視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父母兄弟姊妹,學習觀世音菩薩的 千處祈求千處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