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義文化苦旅》讀後感

2021-03-04 01:20:10 字數 893 閱讀 3998

旅行的意義

文化苦旅》讀後感

讀罷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覺得像品了一壺茗茶,意猶未盡。秋雨先生用他的腳步去丈量國家的每一寸土地——那些被熟知或不為人知的地方。正如他所說,「中國文化的真實步履落在這山重水複、茫茫蒼蒼的大地上。

」我以為,旅遊的目的是去見識自己生活的環境以外未曾了解的事物,而讀書的目的是去獲悉我們自身無法親自體驗的、旅遊未曾到達的領域。感謝余秋雨將他的旅途感受為國人所分享,讓我們領略不同的地域風情。

從黃沙漫漫的敦煌戈壁到溫婉怡人的江南小鎮,從天南到地北,他的足跡踏遍山山水水。他自己稱,他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文人墨客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他心底的山水其實是「人文山水」。

「北通巫峽,南極瀟湘」的洞庭湖,「東方威尼斯」的天堂蘇州,「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廬山……

然而,他的路途不是單純的旅遊,因為他揹負了「文化」二字的重量,賦予了這本書沉重肅穆的基調。。

靜靜地注視著莫高窟的石洞,想象著敦煌文物的富麗堂皇,而如今只是標本。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裡,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輸往外國。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滿意義的洞窟,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

並非單純因為它的外表炫麗,也因為它蘊藏著深層的文化底蘊,而它的殘缺,再一次無情地觸痛著這個民族脆弱的神經。

余秋雨以孩童的視角來描寫「牌坊文化」,看起來「牌坊比天還高,黑陰陰的,像要壓下來」。委婉地暗示貞節牌坊對古代婦女的壓制,而如今只是年代研究的標誌。他以犀利的筆鋒轉向「廢墟文化」:

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在廢墟面前,它早已失去遊覽參觀的意義;而我們所能做的也只能是默默地在前人的墓碑前佇立上幾分鐘,感嘆滄海桑田的變遷,悟一會兒人生之真諦。

文化是龐大而又琢磨不定的東西。也許只有羈旅之苦,才會讓人深深地體會旅行背後的意義,遊覽觀光只是表面,對歷史的思考才是真正的價值。秋雨用他的筆觸寫下他獨到的見解,讓我對旅遊文化產生全新的認識。

文化苦旅的讀後感

讀罷秋雨先生的 文化苦旅 很想抓住些什麼,卻又難以言狀,只覺得淡淡的哀愁與寂寞縈繞不去,心中難復平靜。從滾滾黃沙的大漠邊塞到溫婉宜人的江南小鎮,秋雨先生的文化足跡,跨越了大江南北,旅途夾雜著喜悅,激動,哀傷,沉痛,百感交集,而最終只匯合成乙個赫赫刺人的 苦 字。中國史上敘說羈旅之苦的文學作品不在少數...

文化苦旅的讀後感

讀罷秋雨先生的 文化苦旅 很想抓住些什麼,卻又難以言狀,只覺得淡淡的哀愁與寂寞縈繞不去,心中難復平靜。從滾滾黃沙的大漠邊塞到溫婉宜人的江南小鎮,秋雨先生的文化足跡,跨越了大江南北,旅途夾雜著喜悅,激動,哀傷,沉痛,百感交集,而最終只匯合成乙個赫赫刺人的 苦 字。中國史上敘說羈旅之苦的文學作品不在少數...

文化苦旅讀後感

文化苦旅 是余秋雨的第一部散文合集,所收作品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歷史 文化散文,散點論述,探尋文化 另一部分是回憶散文。內容提要 本書為當代著名散文作家 世界級文化學者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專集,是余秋雨教授80年代在海內外講學和考察途中寫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也是他的代表作。全書共3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