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美學範疇「秀」的內涵詮釋

2023-02-15 10:24:02 字數 1113 閱讀 3612

作者:易好

**:《中國書畫》2023年第10期

一、「秀」的意義溯源

1.「秀」的字源以及常用字義

「秀」字本義為穀物吐穗揚花。徐鍇曰:「禾實也。

有實之象,下垂也。」《廣雅》雲:「秀,出也。

」《文心雕龍隱秀》:「秀也者,篇中之獨拔者也。」可見「秀」作動詞時有「高出,特出」之義,又可引申為一種俊發的力量,氣韻流動,精神挺拔,才華卓絕,聰穎智慧型。

《文心雕龍》有云:「三才為五行之秀,人實天地之心。」《禮記·禮運》:

「人者……五行之秀氣也」。「秀」之於人,其一為由內至外生髮一種挺拔之氣,其二與人之稟賦靈秀相關。此內涵奠定了唇來書法審美範疇的基礎。

「秀」之榮茂美盛之意,在審美自覺的魏晉時代,被廣泛地運用於品藻自然美和人物風貌。《世說新語言語》中顧長康曰:「千岩競秀,萬壑爭流。

」評李元禮「風格秀整,高自標持」,評王爽「風流秀出」,評王夷甫「姿才秀異」,評嵇康「風姿特秀」,評謝安「才峰秀逸」。以上「秀」範疇既針對人的外在風姿神貌,又指向人的個性才華,對書法審美範疇「秀」的運用具有示範意義。

2.「秀」向書法審美範疇的轉化

以「秀」評書,較早見於傳為王羲之《用筆賦》中:「籲嗟秀逸,萬代嘉休,顯允哲人,於今鮮儔。」他以「秀逸」來評價書法清秀飄逸、挺秀英髮的特點。

其後竇蒙《述書賦》語例字格中定義「秀」為「翔集難名曰秀」。張懷瓘書論中較頻繁地運用「秀」品評書家,使其轉化為常用的書法審美範疇。如《書議》中評謝靈運:

「宋、齊之間,此體(八分)彌尚,謝靈運尤為秀傑。」評王獻之:「寧拘制則,挺然秀出。

」《書斷》中評王獻之:「靈姿秀出。」評虞世南:

「其書得大令(王獻之)之巨集規,含五方之正色,姿榮秀出,智勇在焉。」評庾肩吾:「才華既秀,草隸兼善。

」評房玄齡:「房行草亦風流秀穎,可與亞能。」評王洽:

「卓然孤秀。」評薄紹之:「風格秀異,若干將出匣,光芒射人。

」《書估》中評王獻之:「及其業成之後,神能獨超,天資特秀。」《評書藥石論》中論結字:

「其有一點一畫,意態縱橫,偃亞中間,綽有餘裕,結字峻秀,類於生動,幽若深遠,煥若神明,以不測為量者,書之妙也」。可見「秀」範疇主要承襲了魏晉時期人物品藻之內涵,主要形容書家的天資聰穎或才華出眾,後也多用於品鑑書作的風格和氣韻,主要包括用筆結字的秀麗、精神氣質的秀挺俊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