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粘連治法

2023-02-05 16:27:04 字數 1099 閱讀 4056

一、21例患兒發現梗阻症狀後給予下床活動等觀察無改善,行持續胃腸減壓,保留胃管。引流出的胃液呈綠色,表明腸梗阻在十二指腸以下。引流出的胃液能夠減輕腸道的負擔,緩解腹脹的症狀。

一般胃腸減壓的第2天開始將熬製的中藥湯用注射器通過胃管注入胃內。第1次可以30min後將中藥再用負壓引流裝置吸引出來。每天100ml的中藥湯劑灌胃,從第2天開始可以保留在胃內。

筆者所接觸的這21例患兒服至第2天起都有排便、排氣。第3天起腸梗阻的症狀都有明顯的緩解,最長的服至第5天,最短的第1天就有效果。本文中**腸梗阻的中藥處方如下:

蒲公英30g,穿心蓮10g,紫花地丁10g,忍冬藤10g,廣木香3g,熟軍10g,全瓜蔞10g,火麻仁10g,香附10g,焦三楂10g,神曲10g,將每劑中藥濃煎,最後取汁100ml,通過注射器注入胃內。

2 討論

分析處方[2]:蒲公英,性苦,寒,歸肝、胃經。用其根及全草作苦味健胃劑或輕瀉劑。

穿心蓮,性苦、寒,歸心、肺經,治胃腸炎、急性闌尾炎、癤腫、蜂窩組織炎。紫花地丁,性苦、寒,歸心、肝經,能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治一切化膿**染。忍冬藤,性甘、寒,入心、肺經。

能清熱、解毒、通絡,治癰腫之毒。《藥性論》:「忍冬藤,主腹脹滿,止氣下癖」。

《本草正義》:「忍冬藤,熱毒蘊於腸腑,此能清之」。廣木香,性辛、苦,溫,歸肝、肺、脾經,治一切氣,攻刺腹脅脹滿,大便不利。

熟軍,苦寒,歸脾、胃、大腸、心包、肝經,熟軍瀉下力緩,瀉火解毒,治積滯腹痛。全瓜蔞,甘、涼,《本草綱目》:「全瓜蔞,煮實除熱利腸」[2]。

綜上可以看出本處方的主要作用是解毒,通下,恢復腸蠕動,臨床上的效果較佳。臨床上如果遇到闌尾炎手術後粘連性腸梗阻嘗試本方,或者運用同類的中草藥。中藥在**腸道梗阻上具有一定的效果[3]。

二、堅持做到每餐後都

要俯臥一小時。這樣做的好處是:有利於消化吸收,避免進食不當或食物在粘連部位的狹窄腸管處受阻而導致病情加重。

**取位;腹部疼痛處

操作方法:取生大黃、黃柏、薑黃、生蒼朮、紅藤、枳殼、赤芍、三稜、莪朮、白芷、厚朴、紅花、防風、制香附、艾葉、澤蘭葉、天花粉、敗醬草、乳香、沒藥、川烏頭、草烏頭、全當歸、丹參各適量共研細末。用時取適量藥未,加白酒少許調成糊狀,裝入布袋,敷於腹部疼痛處,上加熱水袋以保持溫度。

每天 1-2次,每次1小時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