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一二章地球上的大氣複習筆記

2023-02-04 07:54:04 字數 3827 閱讀 6018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氣第一節冷熱不均引起的大氣運動

1.大氣的受熱過程

(1)根本能量**:太陽輻射(短波輻射);近地面大氣的直接熱源:地面輻射(長波輻射)

(2)大氣的受熱過程(大氣的熱力作用)——「太陽熱大地」,「大地熱大氣」

①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吸收、散射,反射。

a.吸收:具有選擇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臭氧吸收紫外線。

b.散射:具有選擇性,波長較短的藍紫光最容易被散射。

如晴朗的天空呈現蔚藍色(藍光被空氣分子散射);旭日、夕陽、朝霞呈橘紅色(早晚時,太陽光線穿過大氣層的距離較遠。在到達地面之前,藍紫光絕大部分被散**,最後進入人們視野的只有紅、橙、黃等波長較長的的光)。

c.反射:不具選擇性。白天,多雲時氣溫比晴天低;夜晚,多雲時氣溫比晴天高(屬於大氣的保溫作用)。

影響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陽高度角(各緯度削弱不同)。太陽高度角越小,光線穿過大氣層到達地面的路徑越長,被削弱得也越厲害。

②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大氣還大地」

保溫作用的過程:大氣強烈吸收地面長波輻射;大氣逆輻射將熱量還給地面

保溫作用的意義:減小氣溫的日較差(白天,大氣削弱太陽輻射,地面獲得熱量減少,使白天地球表面溫度不至於過高;夜晚,大氣把吸收的地面輻射以大氣逆輻射的形式還給地面,減少地面熱量的損失,使夜晚地球表面溫度不至過低);保證地球適宜溫度;維持全球熱量平衡

2.熱力環流

(1)大氣垂直運動和水平運動的成因

①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冷熱不均(各緯度之間;海陸之間)

②大氣運動形式——最簡單形式:熱力環流;

a.熱力環流分解:冷熱不均引起大氣垂直運動→水平氣壓差→水平氣流由高壓流向低壓

b.等壓線:受熱地區—近地面向下凹,高空向上凸;冷卻地區—近地面向上凸,高空向下凹。

可以用「熱脹冷縮」來記憶,即受熱地區兩等壓線的距離脹得較遠,冷卻地區兩等壓線距離縮得較近(如右圖)。

其中,氣壓值大小排序為a>b>c>d

(注:同一平面,氣流總是從氣壓高處流向氣壓低處;豎直方向上,氣溫和氣壓總是越向上數值越低)

c.舉例:城市風;海陸風;山谷風

①城市風:城市生活、生產釋放大量的認為熱,使城市氣溫高,空氣上公升,與郊區下沉氣流形成城市熱力環流(注意城市風不隨晝夜而變化)

②海陸風:白天,在太陽照射下,陸地增溫快,氣溫比海洋高,空氣膨脹上公升,高空空氣由大陸流向海洋;而海洋上因公升溫慢、氣溫低,氣流下沉,形成高氣壓,近地面空氣由海洋流向大陸,形成海風。夜晚,環流相反,形成陸風

③山谷風:白天,山坡上的空氣接受地面輻射多,增溫強烈,暖空氣沿山坡上公升,形成谷風。夜晚,山坡上的空氣迅速冷卻,密度增大,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風

補:「凸低為高,凸高為低」原則

如果是等高線的話,那麼「凸高為低」指的是"等高線向高值凸出,則此處海拔低,即為山谷線」,而「凸低為高」指的是"等高線向低值凸出,則此處海拔高,即為山脊線」;

如果是等溫線的話,那麼「凸高為低」指的是"等溫線向高值凸出,則此處水溫低,即為寒流經過」,而「凸低為高」指的是"等溫線向低值凸出,則此處水溫高,即為暖流經過」;

如果是等壓線(面)的話,那麼「凸高為低」指的是"等壓線(面)向高值凸出,則此處氣壓低,即為低壓槽」,而「凸低為高」指的是"等壓線(面)向低值凸出,則此處氣壓高,即為高壓脊」。

就是對所有等值線而言,如果某處等值線向數值大的方向凸出,則表示這裡的數值反而比同一水平線上的其他地方小。這個規律對等高線、等溫線、等壓線、等降水量線等等都適用。

3.大氣水平運動——風

(1)形成風的直接原因(風形成的原動力):水平氣壓差(或水平氣壓梯度力)

(2)風的形成

(3)三種力的比較

(4)北半球實際地表氣壓場中的某點風向的畫法

在近地面大氣中,風向是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三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畫風向的步驟為:①過該點畫水平氣壓梯度力,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垂直於等壓線,並由高壓指向低壓;②畫風向,在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基礎上,北半球近地面風向右偏;③畫地轉偏向力,垂直於風向,右偏;④畫摩擦力,方向與風向相反。

(5)風力的判斷方法

風力的大小取決於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大小。因此,等壓線密集處水平氣壓梯度力大,風力也大。但要注意不同的兩幅圖上的等壓線值和比例尺兩種情況的變化。規律如下:

①同一等壓線圖上:等壓線越密集,風力越大;等壓線越稀疏,風力越小。

②相鄰兩條等壓線數值差相等時:比例尺越大,水平氣壓梯度力越大,風力越大;比例尺越小,則相反。

③相鄰兩條等壓線數值差越大,水平氣壓梯度力越大,風力越大;相鄰兩條等壓線數值差越小,則相反。

(6)易錯點——風向的命名

一般來說,風從哪個方向吹來則叫做什麼風(如右圖)。

第二節氣壓帶和風帶

1.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

(1)假設無自轉,地表均勻——單圈環流(熱力環流)

(2)自轉,假設地表均勻——三圈環流

(3)三圈環流的組成:0°-30°之間低緯環流;30°-60°之間中緯環流;60°-90°之間高緯環流

(4)地表形成7壓6風:緯向分布的理想模式(帶狀)

①7個氣壓帶

②6個風帶

③氣壓帶、風帶的分布規律:

a.氣壓帶與風帶相間分布,氣壓帶中的高氣壓帶與低氣壓帶也相間分布;

b.南北半球相對應的風帶的風向不同:北半球沿氣壓梯度力方向右偏,南半球沿氣壓梯度力方向左偏;

c.對環境影響:「西風濕潤信風幹,上公升濕潤下沉幹」。

④規律記憶降水的多少

降水的形成的前提條件有兩個:一是氣溫下降,使水汽達到過飽和凝結,二是有充足的水汽。依據這兩個條件,可以總結出一下規律:

⑤各個風帶的風向記憶方法

如右圖所示,風向相同的帶有:北半球—東北信風和極地東風,都為東北風;南半球—東南信風和極地東風,都為東南風。其餘的風帶的風向都不相同。

⑥易錯點

a.高氣壓控制的地區,氣溫並不一定比其他地區高。氣壓的高低與溫度沒有絕對的關係,因為高低氣壓的形成既有熱力原因,又有動力原因,並不一定是溫度高低造成的。

b.「西風濕潤信風幹」只是總體上的性質,但當信風經過海洋洋面增溫增濕後,在迎風坡也會形成豐沛的降水。所以一般有:

西風帶的大陸西岸和大洋東岸較濕潤,大陸東岸和大洋西岸較乾旱;信風帶的大陸東岸和大洋西岸較濕潤,大陸西岸和大洋東岸較乾旱。

(5)氣壓帶和風帶隨太陽直射點的季節性南北移動而移動:

①太陽直射點位於北半球的時候(春分—秋分,即夏半年),氣壓帶和風帶的位置偏北;太陽直射點位於南半球的時候(秋分—次年春分,即冬半年),氣壓帶和風帶的位置偏南。即「點南帶南,點北帶北」。

②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的時候(冬至—次年夏至),氣壓帶和風帶向北移動;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的時候(夏至—冬至),氣壓帶和風帶向南移動。

2.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

(1) 海陸分布對氣壓帶和風帶的影響:實際地表狀況—北半球的氣壓呈塊狀分布,南半球的氣壓基本呈帶狀分布。其原因是北半球大陸面積較南半球廣,海陸熱力性質顯著;南半球海洋面積廣,物理性質均一。

(2)表現(大氣活動中心):

(3)季風環流

①季風的成因:

②季風的影響:

季風的共性特點:雨熱同期;降水量季節變化大,易有旱澇災害

對我國的影響:a.夏季風帶來豐富的降水(與同緯度撒哈拉沙漠地區比較);b.降水分布由東南沿岸向西北內陸遞減,使得農業上南方以水稻為主,北方以小麥為主

3.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

(1)幾類重要氣候的成因:

注:①常年受單一氣壓帶、風帶影響:熱帶雨林氣候(赤道低氣壓帶) 、熱帶沙漠氣候(副高或信風帶)、溫帶海洋性氣候(西風帶)、極地氣候(極地高氣壓帶或極地東風);②受氣壓帶、風帶季節交替影響:

熱帶草原氣候(溼季/夏季-赤道低氣壓帶,乾季/冬季-信風帶)、地中海氣候(夏季-副高,冬季-西風帶);③受冬、夏季風的交替影響(大陸東岸):溫帶季風氣候、**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④受海陸分布影響:溫帶大陸性(大陸內部,受海洋影響小,降水少)

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氣 知識點總結

3 三圈環流 由於高低緯度熱量差異 地轉偏向力形成。包括低緯度環流圈 中緯度環流圈 高緯度環流圈。1 近地面形成7個氣壓帶 6個風帶。p37 2 氣壓帶和風帶隨太陽直射點南北移動 相對於春分和秋分來說,北半球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南半球同理。3 氣壓帶的切斷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造成。如北半球的冬 夏季的氣...

地球上的大氣

班級 10地理科學 10地理教育 時間 2010年11月23日 課題 地球上的大氣運動 課型 以新授課為主 教學目標 一 大氣運動是如何發生和進行的?二 大氣運動有什麼規律?教學重點及難點 一 大氣的受熱過程 二 大氣的主要 直接的熱源及最終熱源 三 熱力環流 四 大氣的水平運動 五 水平氣壓梯度 ...

2023年高考地理總複習 地球上的大氣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氣 第1課時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 題組一 大氣 的受熱過 程 原創題 圍繞在地球周圍的厚厚的大氣中,時刻不停地進行著各種不同的物理過程,產生著各種物理現象,並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形成和變化產生深刻的影響。據此完成1 2題。1 根據圖中晝夜的陰晴情況,判斷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 a 若在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