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研究的反思 三年級應用題教學反思

2023-02-01 10:48:02 字數 5245 閱讀 1153

課題研究的反思:

三年級應用題教學反思

一階段以來,我一方面努力實踐新課程改革的思想理念,探索新課程改革的種種問題,品嚐新課程改革給師生帶來的諸多成功喜悅,同時也不乏困惑、失落和顧慮。下面我談談自己這一階段應用題教學的幾點體會及反思。

一、數學應用題教學不能只憑經驗

從經驗中學習是每乙個人天天都在做而且應當做的事情,然而經驗本身的侷限性也是很明顯的,就數學教學活動而言,單純依賴經驗教學實際上只是將教學實際當作乙個操作性活動,即依賴已有經驗或套用學習理論而缺乏教學分析的簡單重複活動;將教學作為一種技術,按照既定的程式和一定的練習使之自動化。它使教師的教學決策是反應的而非反思的、直覺的而非理性的,例行的而非自覺的。

這樣從事教學活動,我們可稱之為"經驗型"的,認為自己的教學行為傳遞的資訊與學生領會的含義相同,而事實上這樣往往是不準確的,因為師生之間在數學知識、數學活動經驗、這會社會閱歷等方面的差異使得這樣的感覺通常是不可靠的,甚至是錯誤的。

二、理智型的數學應用題教學需要反思

理智型教學的乙個根本特點是"職業化"。它是一種理性的以職業道德、職業知識作為教學活動的基本出發點,努力追求教學實踐的合理性。從經驗型教學走向理智型教學的關鍵步驟就是"教學反思"。

對一名數學教師而言教學反思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對數學概念的反思、對學數學的反思、對教數學的反思。

1.對數學概念的反思--學會數學的思考

對於學生來說,學習數學的乙個重要目的是要學會數學的思考,用數學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對於教師來說,他還要從"教"的角度去看數學,他不僅要能"做",還應當能夠教會別人去"做",因此教師對教學概念的反思應當從邏輯的、歷史的、關係的等方面去展開。

簡言之,教師面對數學概念,應當學會數學的思考--為學生準備數學,即了解數學的產生、發展與形成的過程;在新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方式解釋概念。

2.對學應用題的反思

當學生走進數學課堂時,他們的頭腦並不是一張白紙--對數學有著自己的認識和感受。教師不能把他們看著"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這些"空的容器"裡"灌輸數學"這樣常常會進入誤區,因為師生之間在數學知識、數學活動經驗、興趣愛好、社會生活閱歷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這些差異使得他們對同乙個教學活動的感覺通常是不一樣的。要想多"製造"一些供課後反思的數學學習素材,乙個比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多的把學生頭腦中問題"擠"出來,使他們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暴露出來。

3.對教應用題的反思

教得好本質上是為了促進學得好。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是否能夠合乎我們的意願呢?

我們在上課、評卷、答疑解難時,我們自以為講清楚明白了,學生受到了一定的啟發,但反思後發現,自己的講解並沒有很好的針對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只是一味的想要他們按照某個固定的程式去解決某一類問題,學生當時也許明白了,但並沒有理解問題的本質性的東西。

三、教學反思的四個視角

1.自我經歷

在教學中,我們常常把自己學習數學的經歷作為選擇教學方法的乙個重要參照,我們每乙個人都做過學生,我們每乙個人都學過數學,在學習過程中所品嚐過的喜怒哀樂,緊張、痛苦和歡樂的經歷對我們今天的學生仍有一定的啟迪。

2.教學開放過度

上課後我提出問題,然後讓學生嘗試解決,匯報交流。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老師都是讓學生自己說,不作任何講解、評價、示範。練習鞏固時發現大部分學生未掌握新知。

反思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我們必須實施開放性教學,讓學生有更大的學習空間和更多的思考餘地。然而,回顧這節課,學生在課堂上表現的「轟轟烈烈」,可是學生卻並沒有獲得知識。

在開放式教學中,我把過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學生的主動學習上,忽視了對學生參與學習的深度的把握,特別是忽略了對學生參與的實際可能性的分析,以為只要給學生開放的學習空間,讓學生暢所欲言,這樣學生就會主動的掌握知識,忘記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幫助者、指導者」的角色。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放開手腳,當點撥時還需點撥,當講授處還需講授。

3.喧賓奪主

我出了這樣一道題:「六一」兒童節的早上,天氣晴朗,碧空萬里,為了慶祝自己的節日,小明興致勃勃地打**給小星,邀請小星到公園的遊樂場去玩,經過一番討論,兩人約定8時同時從各自家**發。小明家住在公園東面的陽光花園,小星家住在公園西面的今日星辰小區。

小明每分鐘行80公尺,小星每分鐘行90公尺。經過20分鐘,兩人正好在公園門口碰面。請問小明家和小星家相距多少公尺?

由於繁瑣的陳述逼使學生在尋找題中有用的數學資訊時,需要花費很多時間。

反思: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目的不僅僅是要把學生帶入到乙個他們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更重要的是要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數學學習變得豐富生動、紮實有效。像上面這樣,在實際教學中必然事倍功半,因為學生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分析題目,從臃腫的「軀殼」裡搜尋解決問題所需要的數學資訊,常弄得不少孩子暈頭轉向。

4.偷梁換柱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數學教學應當從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或生活現實出發。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發現不少「生活化」的教學內容、教學情境和數學習題確實與現實生活聯絡比較密切,但都是從**(教師)的視角出發而設計的。

比如,現在比較流行的「租車、租船問題」、「手機費、**費計費問題」、「彩票、彩球中獎率計算」等內容都屬於這種情況。

反思:在使用各種新課程數學實驗教材過程中,很多教師都有同感:其中不少知識比以前的一些教學內容還要難教(從學生的角度來說是更難學)。

從我們**的經驗來看,隨著知識的逐漸積累和年齡的不斷增長,學生是完全可以自己解決這些問題的。

5.矯枉過正

數學應用題教學「生活化」是不是一定要讓學生置身於現實生活情境中呢?回答當然是否定的。原汁原味的真實生活畢竟不能等同於數學,把「生活」搬入課堂應該進行「數學化」的處理,「生活化」應當成為數學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或工具,應當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變得更易而不是讓其成為教學的負擔和累贅。

如果條件允許、操作比較簡易的話,我們不妨將學生帶到現實中去認識數學、學習數學、應用數學,去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反思:無論是課程標準制定者、教材的編寫者、還是課程標準與教材的執行者——教師都應當尊重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適合學生實際的「生活化」,而不是自以為是,把**的「生活化」強加在學生頭上。

四、努力方向

1.努力解決學生厭學情緒

任小學低年級數學,最撓頭的是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興趣。這裡的原因是多樣的,也是複雜的,除了學生自身的原因,數學學科特殊性之外,教師授課方式、水平、內容安排等也是乙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教學一些課時,用不同的方法就取得了不同的效果。

本學期在設計一些課時,我拋開了書中的例課,為學生創設了一些現實的情境,學生們頓時興趣盎然。這樣處理的好處不僅解決了課的重點而且節約了教學時間。大家又一次進入了學習的高潮之中。

儘管要通過多個情境解決幾個知識點,這麼大的容量,由於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熟悉和感興趣往往能達到非常好的效果。這些讓我反思,在平日的教學中,創造性使用教材,使教學內容更貼近學生生活的例子太少了,常常是為了完成任務而教學,圍繞書本講書本,圍繞例題解例題,所以缺乏對學生積極性的調動,長此以往,學生感到厭煩在所難免,是厭學的癥結所在。

2.常抓課堂管理、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無以規矩,不成方圓。沒有乙個良好的課堂氛圍,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如水中望月,可望不可及。良好的課堂氛圍是提高課教學質量的前提條件。

為此,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針對學生在課堂上的坐、聽、說、講、練,提出具體要求。課堂上,提倡動靜相宜,動時,積極熱烈,敢於動手操作、樂於參與實踐活動,暢所欲言。靜時,暝思苦想,勤於思考。

另外,課堂教學中注意營造民主的氛圍,小學高年級階段的學生隨生理、心理的發展,個體差異大,大部分學生都渴求別人的理解與尊重。作為教師,我必須尊重學生的人格,維護學生的自尊,平等地與學生交流,蹲下來跟學生說話,傾聽學生的心聲,教學生之所需,拋磚引玉,為在知識海洋裡前行的學生指明方向。

小學三年級,正是過渡時節。必須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優良的學習氛圍。但是,要想讓學生一堂課40分鐘全神貫注的聽講確實不易,就算是好同學也很難做到。

老師講課的時候必須讓他們把焦點放在老師身上。

對於優生有的聰明好動,要想抓住他的思維必須給他留有懸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還得不要讓他處在勝利之中。我班的盧昭,她就是非常聰明。我經常在中午出題留給他們做。

由於她的不細心,很少全做對。所以我就用這點來教育她不要總認為自己聰明就可以不虛心學習。如果打擊她一次上課就能好幾天。

所以對於優生上課也應該多關注一些。

對於中等生,他們不擾亂課堂紀律。有時你把他叫起來。他根本不知道你講哪啦。對他們來說心不在焉。要不斷提醒他們注意聽,多組織課堂教學。

而對於後進生,首先給他們訂的目標就不要太高讓他們跳一跳夠得著。這樣不止他們自己覺得有希望,嚐到成功的喜悅。只要他們取得一點點成績就要適時的表揚。

讓他們覺得老師並沒有放棄他們,覺得自己還是很有希望的。用愛心溫暖他們,讓他們體驗到愛。並且要想他們成功就得在課下時間多幫助他們。

本身他們基礎不好很容易堅持不住所以多給他們講一些非常簡單的知識,讓他們一點一點的進步。除了這些之外,作為教師在上課的時候說話要和聲細語。營造一種輕鬆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講課時不管你多生氣,多著急,在給學生講課時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講解。

永遠記住: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要做一名學生喜歡的老師。

他喜歡你才會願意學這門學科

3.關愛差生,真正做到以情動人。

首先做到「真誠」二字,即我在學生面前不敢有絲毫2錯誤的想法和指責等,信任中差生,鼓勵他們自由討論。最後做到「理解」二字,即通過學生的眼睛看事物。由於我能善意理解他們,高興地接受他們,因此促進了中差生不同程度的進步和發展。

其次,教育是愛心事業,為培養高素質的下一代,要時刻從現實身心健康,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去點拔引導,對於個別差生,利用課間多次傾談,鼓勵其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積極面對人生,而對優生,教育其戒驕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厲,再創佳績。

4.創新評價,激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把評價作為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手段,也作為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 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既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既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抓基礎知識的掌握,抓課堂作業的堂堂清,採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定量採用等級制,定性採用評語的形式,更多地關注學生已經掌握了什麼,獲得了那些進步,具備了什麼能力。

使評價結果有利於樹立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學生的發展。

除了這些我覺得有一種方法對任何學生都實用那就是————競賽。競賽可以使參賽者加足馬力,鏢著勁兒去爭、去奪,可以加快速度、提高效率,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爭強好勝本來是青少年的天性,所以我就廣泛開展多種多樣的競賽活動,通過這些競賽活動讓差生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在多種嘗試中尋求到自己的「對應點」,一旦發現自己在某些方面表現突出,因此而被別人尊重,便產生了上進心,以這種上進心為契機,從而達到進步的目的。

但將競賽法運用於差生的轉化一定要巧妙靈活一些。爭強好勝本來是青少年的天性,但由於差生也「好臉兒」、「愛面子」,如果覺得自己沒有取勝的機會,便自動退出了競賽,這就達不到激勵其志的目的了。但要對症下藥,針對他們的優點展開各式各樣的活動。

三年級下冊應用題 1

1 乙隻籃球的售價是86元,學校買了15只籃球,一共用去多少元?2 希望小學共有36個班級,平均每班有48名學生。請你估算一下,全校大約有多少名學生?3 一張蠶能產繭52千克,小紅家養了30張蠶,請你估算一下,大約可產繭多少千克?4 糧店一天賣出麵粉95千克,賣出的大公尺是麵粉的16倍,這天賣出大公...

三年級數學應用題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數學應用題 1 王老師帶了8000元錢,買一台電腦用去了6387元,買一台印表機用去986元,還剩多少元?2 三 四年級同學一共收集樹種65千克,三年級同學收集6袋,每袋5千克,四年級同學收集了多少千克?3 電視機廠第一天上午生產電視機274臺,下午生產196臺,如果第二天生產510...

三年級數學應用題

20 媽媽今年32歲,比小玲大24歲,奶奶72歲。奶奶的年齡是小玲的幾倍?21 同學們做團體操。女生有6排,每排8人,男生有32人。女生比男生多多少人?足球隊的2倍。田徑隊有多少人?22 養兔場養了24只灰兔,32只黑兔,養的白兔是灰兔的3倍。白兔比黑兔多多少只?23 同學們去參觀展覽。一年級有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