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皮給藥系統透皮貼劑研究進展

2023-01-25 20:15:02 字數 3710 閱讀 1010

藥學2班萬國運 2010071202

【摘要】經皮給藥系統(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s,tdds)或稱經皮吸收製劑(transdermal thrapeutic systems,tts)是指經**貼敷方式用藥,藥物由**吸收進入全身血液迴圈並達到有效血藥濃度、實現疾病**或預防的一類製劑。常用的劑型為貼劑或貼片,還包括軟膏劑、硬膏劑、塗劑和氣霧劑等。貼劑指可貼上於**的薄片層狀製劑,包括**區域性傳遞和透皮傳遞的貼劑,藥物透過**吸收分別進入區域性靶組織或全身迴圈系統產生**作用。

貼劑一般載藥量較小 ,只適合於活性高 ,用量少的藥物,具有延長作用時間,減少用藥次數,用藥方便,避免首過效應,減少胃腸道刺激的優點。筆者通過查閱文獻從透皮貼劑的研究歷史、**的構造、透皮貼劑的常用基質、貼劑種類,以及影響透皮吸收的因素及促進透皮吸收的方法等方面的研究進展做一綜述。

【關鍵詞】 經皮給藥;透皮貼劑;壓敏膠;滲透促進劑;

【前言】隨著生物醫藥技術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的關注逐漸加強,對醫療產品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有良好的**效果,還要求最大限度的降低***和減輕**過程中病人的不適感。另一方面,現代生物醫藥技術的發展促進了藥物新劑型的出現,用口服或注射等常見方式給藥,已不能充分發揮其**疾病的功效。為了滿足新的需求,經皮給藥這一古老的給藥方法以其獨特的優勢得到了醫藥工作者的關注,經皮給藥可以使藥物避免肝臟的首過效應和腸胃滅活,能夠維持血液中藥物濃度的穩定,提高藥物利用率。

此外,經皮給藥系統體積小巧,操作簡單,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因此,國內外對經皮給藥的研究越來越廣泛和深入。透皮貼劑作為經皮給藥製劑的一種,已廣泛用於日常生活疾病的**,下文就透皮貼劑的相關研究做一簡要概述。

1.研究歷史

經皮給藥製劑的歷史淵源[1]很早,在西元前2023年前的甲骨文就有中藥經皮給藥的記載。東漢張仲景《傷寒論》、晉代葛洪《肘後備急方》、唐代孫思邈《千金要方》、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有大量的經皮給藥外治法的內容。經皮給藥歷程在清代達到了鼎盛及理論成熟,對於經皮給藥的機理,清代名醫徐靈胎用一段論述:

「用膏貼之,閉塞其氣,使藥性從毛孔而入其胰理,通經貫絡,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較之服藥尤有力,此至妙之法也」明確地闡述了**吸收的機理。隨著醫學基礎研究。製藥技術的進步和新的藥用輔料的應用,經皮給藥研究不斷深入,經皮給藥新劑型、促透方法不斷進步。

自2023年,美國alza公司首次推出東莨菪鹼貼片[2]後,國外已有硝酸甘油貼片、尼古丁貼片等多種產品上市。在過去的30年裡,已經有30多種透皮貼片[3]通過美國fda認證,廣泛應用於**領域,如芬太尼貼劑、利多卡因貼片等。國內也相繼開發成功了東莨菪鹼、硝酸甘油、可樂定、雌二醇、尼古丁和尼群地平等貼片。

2.**構造

為了更好地研究透皮吸收製劑,我們必須要了解**的構造(如下圖所示)。**覆蓋全身,具有兩個屏障作用:防止體內水份、電解質、其他物質丟失;阻止外界有害物質的侵入。

**保持著人體內環境的穩定,同時**也參與人體的代謝過程。**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4]構成,並含有附屬器官(汗腺、皮脂腺、指甲、趾甲)以及血管、淋巴管、神經和肌肉等。表皮是**最外面的一層,平均厚度為0.

2公釐,根據細胞的不同發展階段和形態特點,由外向內可分為5層:角質層,透明層,顆粒層,棘細胞層,基底層。真皮**於中胚葉,由纖維、基質、細胞構成。

接近於表皮之真皮乳頭稱為乳頭層,又稱真皮淺層;其下稱為網狀層,又稱真皮深層,兩者無嚴格界限。皮下組織**於中胚葉,在真皮的下部,由疏鬆結締組織和脂肪小葉組成,其下緊臨肌膜。皮下組織的厚薄依年齡、性別、部位及營養狀態而異。

有防止散熱、儲備能量和抵禦外來機械性衝擊的功能。

3.透皮貼劑的基質

貼劑常用的基質主要是壓敏膠,其在輕微壓力下即可實現黏附同時又容易剝離的一類膠黏材料。主要有熱熔壓敏膠、矽酮壓敏膠、聚異丁烯類壓敏膠、丙烯酸類壓敏膠、矽橡膠壓敏膠。現代最常用的是熱熔壓敏膠和矽酮壓敏膠。

3.1熱熔壓敏膠

熱熔壓敏膠[5]是以熱塑性聚合物為主體的壓敏膠,常溫下為固體,熔融狀態下塗佈,冷卻硬化後施加輕壓便能快速黏結,其具有低公害、塗佈速度快、自動化程度高、刺激性小、載藥量高、藥物釋放速度快的優點。俞振偉等[6]採用正交實驗法設計實驗,固定異戊二烯-苯乙烯-異戊二烯三嵌段共聚物(sis)(100g)和2,6-二叔丁基對甲酚為材料(2g)不變,按表1配方製備熱熔壓敏膠,考察了c5加氫石油樹脂,羊毛脂、液體石蠟、鄰苯二甲酸二丁酯用量對其體外釋放和透皮效能的影響。得出最佳的熱熔壓敏膠處方為sis:

c5加氫石油樹脂:羊毛脂:液體石蠟:

鄰苯二甲酸二丁酯:2,6-二叔丁基對甲酚 =100:140:

20:40:20:

2。馬建芳等[7]採用熱塑性彈性體sis 熱熔壓敏膠基質製備了睪酮透皮貼劑,並將其與上市的其它基質的貼劑進行實驗比較,結果自製貼劑優於上市貼劑,sis熱熔壓敏膠在透皮給藥系統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3.2矽酮壓敏膠

這種壓敏膠[8]是由聚二有機基矽氧烷聚脲共聚物、10%以上的稀釋劑和40%-60%的矽酸酯增粘樹脂(如mq、mqd和mqt增粘樹脂)組成的無反應活性的混合物。聚二有機基矽氧烷聚脲共聚物是下列組分的反應產物:至少1種多元胺,如聚二有機基矽氧烷二胺;至少1種多異氰酸酯;如果需要, 可以加入多官能度的擴鏈劑, 如有機胺或醇。

該壓敏膠可以用於製備一些醫用品, 如膠帶、繃帶、敷料、蓋布或醫療用品貼上用膠帶和垂帶以及經皮釋藥貼劑。此外,還可用作保護膜和裝飾面材。矽酮壓敏膠人體用比較安全,膠質柔軟,反覆使用黏性損失不大,剝離性稍差,對大多數藥物溶解度不大,但擴散性好。

4.透皮貼劑的型別

經皮給藥貼劑按藥物與載藥基質混合的後的結構可分為分散型貼劑、骨架型貼劑和儲庫型貼劑。

4.1分散型貼劑

分散型貼劑是將藥物及促滲劑直接溶於壓敏膠中,鋪於背襯材料中加防黏層而製成的貼劑。陳永順等[9]製備了氟比洛芬壓敏膠分散型貼劑,採用臥式雙室擴散池,研究其體外經皮滲透行為,對其處方進行了優化。趙利剛等[10]將1.

5%壓敏膠重量的1與不同型號的壓敏膠溶液置燒杯中,加入適量無水乙醇,攪拌2 h使非甾體抗炎藥物全部溶解並混勻,靜置脫泡,在防黏層上鋪展,室溫放置20 min,再於80℃乾燥10min,揮去溶媒後取出,表面覆蓋上背襯層,制得厚度為(0.20±0.02)mm的非甾體抗炎藥壓敏膠分散型貼劑。

楊勇剛等[11]製備青藤鹼分散型貼劑時發現,壓敏膠型分散貼劑製備工藝簡單,生產成本低,是當今國際上最受歡迎的經皮吸收製劑。

4.2骨架型貼劑

在含藥骨架周圍塗上壓敏膠,貼在背襯材料上,加防黏層即製成。陳國富等[12]觀察了骨架型芬太尼透皮貼劑聯合唑來磷酸**惡性腫瘤骨轉移疼痛的臨床療效,發現聯用芬太尼貼劑利用骨架型貼劑藥物緩慢釋放使體內血藥濃度能夠長時間穩定在**膿毒水平,降低了兩種藥在獨自使用時的毒***,增強了鎮痛效果。骨架型透皮貼劑結構和生產工藝相對簡單[13],成本低廉,是國內外tts製劑的發展方向,但骨架型透皮貼劑對壓敏膠效能和經皮促滲技術比其他貼劑要求高。

4.3儲庫型貼劑

儲庫型貼劑[14]是利用高分子材料將藥物和透皮吸收促進劑包裹成儲庫,主要利用包裹材料的性質控制藥物的釋放速率。一般由背襯膜、藥物儲庫、控釋膜、黏膠層、保護膜組成。吳爭等[15]製備了α-細辛醚物儲庫貼劑,背襯層為鋁塑膜, 藥物儲庫組成為α-細辛醚、30%乙醇、hpmc和不同濃度的促滲劑,控釋膜為 eva膜,膠粘層為 eudragit e100:

癸二酸二丁酯b丁二酸 ( 10b5b1)的壓敏膠, 防粘層是矽化紙。將α-細辛醚凝膠充填封閉於背襯層和eva膜間,熱封密合, 加膠粘層和防粘層, 即得儲庫型貼片。貼片的有效釋放面積為 2.

83cm2,含α-細辛醚7 mg。同時研究了其釋放速率和透皮速率,發現其有良好的釋放速率和透皮速率。儲庫型貼劑由於儲藥量大,受到破壞會導致藥物大量釋放,引發嚴重的毒***,並且儲庫貼劑生產工藝複雜,順應性較差,面積較大,這是其應用的缺陷性。

藥劑學「透皮給藥系統」真題及相關知識點總結

單選題 下列關於透皮給藥系統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藥物分子量大,有利於透皮吸收 b.藥物脂溶性越大,越有利於透皮吸收 c.能使藥物直接進入血流,避免首過效應 d.劑量大的藥物適合透皮給藥 答案 c。解析 表面的角質層是影響透皮給藥系統藥物吸收最大的屏障,角質層下是活性表皮,二者共同構成表皮層。藥物...

爐水監測及自動給藥排汙系統

kmy鍋爐水 監測系統 kmy鍋水 監測系統是我公司自主研發,具有自主智財權鍋爐水監測系統,該系統採用了監測 控制 顯示 儲存等系統,融合了較先進的電化學技術 自動化技術 遠距離通訊技術和軟體組態技術,主要應用於中小型鍋爐使用者及廠礦或地區鍋檢所隨機監控集中管理。kmy鍋水自動監測系統具有良好的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