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學期語文周練試卷

2023-01-22 02:24:03 字數 4260 閱讀 8038

七年級下學期語文周練試卷3.12

命題:胡仕國班級姓名得分

第一部分:積累運用(42分)

一、根據拼音寫漢字。(16分)

味 3.斑máo4.蟬tuì( )

5.收liǎ )甲 7.人聲dǐng( )沸 8.蟋shuài( )

)絡 10.桑shèn11.書shú( )

tǎng( ) 13 油líng14腦suǐ( )

二、句子默寫。(16分)

1.她馬上成為我成為成為我

是她那對世界無私的豐富了我

2的時候,我總是昂著頭。我對自己說:

現在,先生是死了

這是難於計算的。

3.曲徑通幽處山光悅鳥性

但余鐘磬音。常建

4乾坤日夜浮。

憑軒涕泗流登岳陽樓》

三、運用。( 10 分)

1.某賓館客房的床上擺了一件疊得整整齊齊的浴衣,浴衣上有張小紙條。

尊敬的客人:

這件衣服是供您洗浴後穿的。如果您想帶一件回去留作紀念,請到二樓商場購買,**為180元,謝謝!

這張小紙條提供了哪些資訊?它告訴客人的最主要的意思是什麼?(3分)

2.下面句子中加粗詞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2分)

a.我們的班長德高望重,被選為學生會主席。

b.我軍堅守陣地一天一夜,犧牲慘重,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後繼部隊趕上來了。

c.老師對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終生難忘。

d.他在課堂上說錯了一句話,結果搞得聲名狼藉。

3. 下面是某同學寫的乙個作文的片斷,仔細閱讀後,用規定的修改符號(不必全使用)。對不通的地方、有廢話的地方、有語病和錯別字包括標點使用不當的地方加以修改。(5分)

(1)換用號:(2)增補號: (3)刪除號:(4)復原號: (5)調位號: (6)留空號:

星期天早上,我們幾個同學相約去登天平山。

出發不久,我們就來到了天平山麓的山腳下。同學們紛紛談論起昨晚看的電視節目。稍作準備後,我們開始登山。

才到半山腰,馬明同學就已累得奄奄一息,落下了一大段。於是我們繼續往上爬。幾個同學主動上前攙扶他。

同學們把乙個個石階當作乙個個困難往腳下踩。站在山頂向下俯看,出現在眼前的是一幅秀美的圖畫……

第二部分:閱讀理解(共58分)

四、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5題。(共15分)

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裡( ),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 )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裡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裡低唱,蟋蟀們在這裡( )。

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會拍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何首烏藤和木蓮藤( )著,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擁腫的根。有人說,何首烏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於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牆,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根象人樣。

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遠。

1.在文中的括號內填上正確的詞語。(4分)

2.這段景物描寫,寫了哪些季節的景物?請舉例說明:(4分)

3.「油蛉在這裡低唱」中「這裡」指代的內容是什麼?(2分)

4.文段中「不必說」和「單是」兩方面的內容,強調的重點是什麼?這樣表述有什麼效果?(3分)

5.這段文字中哪句話可以概括百草園的特點?(2分)

五、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6—10題。(共15分)

儘管剛剛經受過肅殺的冰雪,百草園內卻一片蒼翠蔥蘢。十來枝竹子扶疏搖曳,在初生的陽光下,灑出一片淡淡的影子,兩棵不太大的棕櫚伸開巴掌,彷彿要對尋蹤環顧的瞻仰者數數這裡的家珍;據說還是魯迅先生兒時摘桑葚吃的老桑樹,雖然枝幹上被風刀霜劍鏤刻得瘢痂交錯,但仍顯得蒼勁傲然、生機勃勃。你看,枝條上冒出的嫩黃淡綠的芽苞,不正是譜寫春之歌的音符!

園裡幾畦青蔥的菜田,一眼古樸的石井,頓使人感到幽靜沉寂,卻又滿目生氣。看來,自然界的生物即使在冬天裡也不都是垂危的、死亡的,更多的卻是孕育,是萌生!

6.本文段描寫了百草園中的景物,從文中找出乙個詞語概括這些景物的特點。(2分)

7.找出文中的兩個比喻句,用橫線在文中劃出來。比較哪乙個運用更形象生動?為什麼?(4分)

8. 「彷彿要對尋蹤環顧的瞻仰者數數這裡的家珍」一句中加點的詞能否換成「參觀」「珍寶」?為什麼?(4分)

9.仔細閱讀文中劃線的句子,說說有什麼深刻含義?(2分)

10.對比第四題文段,你更喜歡哪一段?簡述理由。(3分)

六.閱讀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問題。(28分)

兩小兒辯日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遠,而日中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⒈解釋下列句子中畫線詞的意思。(5分)

⑴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及日中則如盤盂

⑶日初出滄滄涼涼孔子不能決也。

⑸孰為汝多知乎

⒉一詞多義: (4分)

⑴為 ①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為:   ②孰為汝多知乎為:

⑵其 ①問其故其及其日中如探湯其:

⒊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⑴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

⑵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3)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4)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⒋古今異義:(2分)

⑴日中如探湯湯:古義:      今義:

⑵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去:古義:      今義:

⒌劃分句子的朗讀節奏。(2分)

⑴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        ⑵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⒍文學常識填空。(5分)

《兩小兒辯日》中,兩個小兒辯論一天中太陽大小的變化情況,乙個從角度出發,乙個從角度出發,故得出相反的結論。說明了

道理,表現了他們的可貴精神。

⒎兩小兒為什麼會得出不同的結論?(2分)

⒏這則故事可以給我們以多方面的啟示。請寫出你所得到的一種啟示。(2分)

⒐兩小兒能對這個複雜的自然現象提出疑問,說明了什麼?(2分)

參***

第一部分:

一、囁嚅、膩味、斑蝥、蟬蛻、收斂、盔甲、人聲鼎沸

二、略。

三、1.略。2.(1)這是給客人洗浴後穿的;(2)衣服客人不能帶走;(3)客人想要衣服要自己買;(4)二樓商場有賣;(5)衣服的價錢。

它告訴客人最主要的意思是:這件衣服不能帶走。 4.

參考:刪除「相約」;刪除「山腳下」或「山麓」;刪除「同學們紛紛談論起昨晚看的電視節目。」;「奄奄一息」換成「氣喘噓噓」;「於是我們繼續往上爬。

幾個同學主動上前攙扶他。」語序作調整;「站在山頂向下俯看」前新增「我們終於凳上山頂」等過渡語句;「俯看」改成「俯瞰」。

第二部分:

四、1.長吟、輕捷、彈琴、纏絡 2.春,桑葚;夏,鳴蟬;秋,覆盆子。

3.泥牆根一帶。 4.

突出下面「單是」的內容;突出了百草園自然景物的豐富多彩,讓人感到百草園無限趣味。 5.有無限趣味。

五、6.蒼翠蔥蘢。7.

(1)兩棵不太大的棕櫚伸開巴掌,彷彿要對尋蹤環顧的瞻仰者數數這裡的家珍。(2)枝條上冒出的嫩黃淡綠的芽苞,不正是譜寫春之歌的音符! (2)句更形象生動。

8.「瞻仰」表示恭敬的看,表達了人們對魯迅先生的崇敬之情。「參觀」則表示一般的看看,表達不出敬仰之情。

「家珍」是家中珍貴的東西,這句寫的是百草園的棕櫚,用「家珍」比珍寶貼切。9.暗示,魯迅精神的繼承和發揚。

(言之成理即可)。10.學生自主答題,有理即可。

六、⒈⑴認為;距離 ⑵到 ⑶寒冷 ⑷判斷 ⑸為,以為;汝,你;知,通「智」智慧型、聰明

⒉⑴①為:動詞,是 ②動詞:說、認為  ⑵①其:

那 ②它 ⒊(1)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距離人們要近一些,而到了中午的時候,就要距離人們遠一些。 (2)太陽剛出來的時候,人們感覺非常的清涼;到了中午,就好像把手伸向熱水一樣燙人;這難道不是因為近一點炎熱而遠一些清涼嗎?

⒋⑴湯:古義:熱水;今義:常用於食物煮後所得的汁水。 ⑵去:古義:為距離;今義:為從所在地到別的地方。

⒌⑴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 ⑵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⒍視覺觸覺知識無盡學無止境獨立思考探索真理

⒎因為判斷太陽遠近的標準不同。

⒏例如:人們懂得的東西總是有限的,知識是無窮盡的。

⒐表現了古人認識自然、探求客觀事理而獨立思考、大膽質疑的精神。

七年級下學期模擬語文試卷 三

雲南省怒江州2008 2009七年級下學期 語文期末模擬試卷 三 親愛的同學,祝賀你順利地完成了本階段的學習旅程。今天,我們希望通過以下題目來分享你收穫的喜悅。請你看清題目並按要求答題。一 語文知識積累及運用 22分 1 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2分 菜畦 歸省鍥而不捨戛然而止 2 找出下列詞語中的錯別...

七年級下學期語文總結

個人工作總結 單位 黃驊市常郭鎮畢孟中學 姓名 鄧金蘭 2010 2011年度個人工作總結 鄧金蘭本學年度,我擔任七年級語文教學工作,堅持認真備課 上課 做好課後輔導等教學常規工作,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努力提公升自身創新能力,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關愛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從...

七年級語文下學期教學反思

語文教學反思 2013 2014下學期 本學期的語文教學工作業已即將結束了。在這半學期的語文教學實踐中,對於我來說,無論是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的形成與接受,還是教學方法和教學能力的積累和提高,以及教學內容和教學理論的豐富和拓展,都有了教高的程度地提高。反思才能進步,溫故方可知新 現將本學期的工作的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