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學名詞解釋

2023-01-19 13:00:02 字數 4881 閱讀 9266

分子生物學:從廣義來講,分子生物學是從分子水平闡明生命現象和生物學規律的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它主要對蛋白質及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結構和功能以及遺傳資訊的傳遞過程進行研究。

dna重組技術: dna重組技術(又稱基因工程)是將dn**段或基因在體外經人工剪接後,按照人們的設計與轉殖用載體定向連線起來,轉入特定的受體細胞中與載體同時複製並得到表達,產生影響受體細胞的新的遺傳性狀。

訊號轉導:是指外部訊號通過細胞膜上的受體蛋白傳到細胞內部,並激發諸如離子通透性、細胞形狀或其它細胞功能方面的應答過程。

轉錄因子:是指一群能與基因5′端上游特定序列專一結合,從而保證目的基因以特定強度在特定時間和空間表達的蛋白質分子。

功能基因組:又稱後基因組,是在基因組計畫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它主要研究基因及其所編碼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指導人們充分準確地利用這些基因的產物。

結構分子生物學:就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特定空間結構及結構的運動變化與其生物學功能關係的科學。

生物資訊學:是生物科學和資訊科學重大交叉的前沿學科,它依靠計算機對所獲得資料進行快速高效計算、統計分類以及生物大分子結構功能的**。

染色體:是指存在於細胞核中的棒狀可染色結構,由染色質構成。染色質是由dna、rna和蛋白質形成的複合體。染色體是一種動態結構,在細胞週期的不同階段明顯不同。

c-值(c-value):一種生物單位體基因組dna的總量。

c-值矛盾(c-value paradox):基因組大小與機體的遺傳複雜性缺乏相關性。

核心dna(core dna):結合在核心顆粒而不被降解的dna。

連線dna(linker dna):重複單位中除核心dna以外的其它dna。

dna多型性:指dna序列中發生變異而導致的個體間核苷酸序列的差異,主要包括單核苷酸多型性和串聯重複序列多型性兩類。

dna的一級結構:是指4種核苷酸的排列順序,表示了該dna分子的化學組成。又由於4種核苷酸的差異僅僅是鹼基的不同,因此又是指鹼基的排列順序。

dna的二級結構:是指兩條多核苷酸鏈反向平行盤繞所生成的雙螺旋結構。

dna的高階結構:是指dna雙螺旋進一步扭曲盤繞所形成的特定空間結構。

dna骨架:核苷酸的磷酸基團與脫氧核醣在外側,通過磷酸二酯鍵相連線而構成dna分子的骨架

正超螺旋:由於雙鏈緊纏而引起的超螺旋。

負超螺旋:由於雙鏈松纏而引起的超螺旋。

半保留複製:每個子代分子的一條鏈來自親代dna,另一條則是新合成的,這種複製方式稱為dna的半保留複製。

複製原點:dna分子複製的特定起點。

複製叉:正在進行複製的複製起點呈現叉子的形式,稱為複製叉。

複製眼:dna複製的部分看上去象乙隻眼睛,稱為複製眼。

複製子:生物體的複製單位稱為複製子。

前導鏈:隨著親本雙鏈體的解開而連續進行複製的鏈,稱為前導鏈。

後隨鏈:一段親本dna單鏈首先暴露出來,然後以與複製叉移動相反的方向、按照5 』 →3』方向合成一系列短dn**段,然後再將它們連線成完整的鏈,稱為後隨鏈。

岡崎片段:在非連續複製中產生的1000-2000bp 短片段,隨後被連線成完整的共價鏈。

dna的轉座:又稱移位,是由可移位因子介導的遺傳物質重排現象。

轉座子:存在與染色體dna上可自主複製和移位的基本單位。

轉錄:以dna單鏈為模板,ntp為原料,在依賴dna的rna聚合酶催化下合成rna鏈的過程。

模板鏈或無意義鏈:作為模板,按鹼基互補配對原則轉錄成rna的dna鏈。

編碼鏈或有意義鏈:與模板鏈互補的非模板鏈,其編碼區的鹼基序列與轉錄產物mrna的序列相同(僅t、u互換)。

模板識別:rna聚合酶與啟動子dna雙鏈相互作用並與之相結合的過程.

轉錄因子:真核生物轉錄起始過程中,除rna聚合酶之外的其它輔助因子統稱為轉錄因子。

啟動子:是一段位於結構基因5』端上游區的dna序列,能活化rna聚合酶,使之與模板dna準確地結合並具有轉錄起始的特異性。

轉錄單元:是一段從啟動子開始到終止子結束的dna序列,rna聚合酶從轉錄起始位點開始沿著模板前進,直到終止子為止,轉錄出一條rna鏈。

轉錄起始位點:是指與新生rna鏈第乙個核苷酸相對應dna鏈上的鹼基,研究證實通常為乙個嘌呤。

下降突變:降低其結構基因轉錄水平的啟動子突變,稱為下降突變。

上公升突變:提高其結構基因轉錄水平的啟動子突變,稱為上公升突變。

操縱子:一組相鄰或相互重疊的基因, 在基因轉錄時協同作用,這樣一組基因稱為操縱子。

多順反子:編碼多個蛋白質的mrna稱為多順反子mrna 。

單順反子:只編碼乙個蛋白質的mrna稱為單順反子mrna。

不連續基因(斷裂基因):真核生物基因除了與mrna相對應的編碼序列外,還含有一些不編碼序列插在編碼序列之間,這些不編碼序列在加工為成熟的mrna時被去除。這樣的基因稱為不連續基因或斷裂基因。

組成性剪接:在高等真核生物中,內含子通常是有序或組成性地從mrna前體中被剪接,這種剪接方式稱為組成性剪接。

變位剪接:又叫選擇性剪接,指在剪接過程中可以有選擇性地越過某些外顯子或某個剪接位點進行變位剪接,產生出不同mrna,這種剪接方式稱為變位剪接。

核酶:是指一類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通過催化靶位點rna鏈中磷酸二酯鍵的斷裂,特異性地剪下底物rna分子,從而阻斷基因的表達。

rna的編輯:指某些rna,特別是在mrna中插入、刪除或取代一些核苷酸殘基,導致dna所編碼遺傳資訊的改變,從而翻譯出多種氨基酸序列不同的蛋白質。結果使成熟mrna的核苷酸序列不同於前體,也不同於dna模板,使遺傳資訊在mrna水平上發生改變。

翻譯:是指將mrna鏈上的核苷酸從乙個特定的起始位點開始,按每3個核苷酸代表乙個氨基酸的原則,依次合成一條多肽鏈的過程。

密碼:也叫三聯子密碼,mrna上代表乙個氨基酸或蛋白質合成及終止訊號的核苷酸三聯體。

簡併:乙個氨基酸由多個密碼子編碼的現象,稱為簡併。

同義密碼子:對應同乙個氨基酸的密碼子稱為同義密碼子。

起始密碼子:密碼子aug與n-甲醯甲硫氨酸-trna(trnafmet)結合,在原核生物中啟動蛋白質結合,因此aug被稱為起始密碼子.

終止密碼子:uaa、uag、uga;終止密碼子不編碼任何氨基酸,也稱為無義密碼子。

無義突變:指某個核苷酸的改變使代表某個氨基酸的密碼子變成終止密碼子,使蛋白質的合成提前終止,合成無功能或無意義的多肽,這種突變稱為無義突變。

錯義突變:指某個核苷酸的變化使一種氨基酸的密碼變成另一種氨基酸的密碼,這種突變稱為錯義突變。

起始因子:蛋白質合成起始階段特異地與小亞基結合的蛋白質。

延伸因子: 是指在蛋白質合成中,每向肽鏈中加入乙個氨基酸時,與核醣體週期性結合的蛋白質分子。

蛋白質的摺疊:是指從多肽氨基酸序列形成具有正確三維空間結構的蛋白質。

分子伴侶:是介導新生肽鏈正確組裝,成為成熟蛋白質,而本身卻不是最終功能蛋白組成成分之一的蛋白質分子。

蛋白轉運:指蛋白插入或穿過膜的過程。

翻譯後轉運機制:若蛋白質是在胞質中的核醣體上合成、釋放後再過膜轉移,這種蛋白質過膜方式稱為翻譯後轉運。

翻譯-轉運同步機制:若在與內質網結合的核醣體上合成的蛋白質前體,其合成和過膜轉移是同時發生的,這種蛋白質的過膜方式稱為翻譯-轉運同步機制。

基因表達:是指dna分子所承載的遺傳資訊,通過密碼子 — 反密碼子系統,轉變成蛋白質或功能rna分子的過程,稱為基因表達。

基因表達調控: 是指對基因表達過程的調節。

可誘導調節:是指一些基因在某些代謝物的誘導下使其活化,由原來的關閉狀態轉變為開放狀態。如:大腸桿菌的乳糖操縱子。

可阻遏調節:是指一些基因由於某些代謝物的積累,而使其由原來的開放狀態轉變為關閉狀態。如:色氨酸操縱子。

可誘導的操縱子:是一些編碼糖和氨基酸分解代謝蛋白的基因。

可阻遏的操縱子:是一些合成各種細胞代謝過程中所必須的小分子物質。

葡萄糖效應或降解物抑制作用:細菌培養基中在葡萄糖存在的情況下,即使加入乳糖、半乳糖等誘導物,與其對應的操縱子也不會啟動,這種現象稱為葡萄糖效應或降解物抑制作用。

誘導物 :如果某物質能促使細胞產生一特定的酶,該物質就叫做誘導物。

輔阻遏物:如果某物質能阻止細胞產生一特定的酶,該物質就叫做輔阻遏物。

安慰誘導物:可誘導酶的合成,但不被所誘導的酶降解的物質稱為安慰誘導物。

操縱子模型: 乙個或幾個結構基因與乙個調節基因、乙個操縱區組成乙個操縱單元。這個單元稱為操縱子。

組成型合成 :在非誘導的狀態下仍有少量的 lac mrna合成,這種合成被稱為本底水平的組成型合成。

降解物抑制 : 在葡萄糖存在時,e. coli 優先利用葡萄糖;此時即使培養基中含有乳糖,乳糖操縱子蛋白仍然含量很低。

這是通過阻止乳糖操縱子表達來完成的,這種效應稱為降解物抑制 。

弱化子:是指弱化所發生的終止子序列,並且這種終止是被調節的,這段序列就稱為弱化子。

前導區:在 trp mrna 5『 端 trpe 基因的起始密碼子前有乙個長162 bp 的 mrn**段,被稱為前導區。

前導肽:由前導序列指導合成的含有14個氨基酸殘基的肽稱為前導肽。

組蛋白類似蛋白:在細菌細胞中存在的用來維持dna高階結構的非特異性dna結合蛋白,稱為組蛋白類似蛋白。

轉錄調控因子:指與基因的啟動子區結合,對基因的轉錄起啟用或抑制作用的dna結合蛋白稱為轉錄調控因子。

單順反子:只編碼乙個蛋白質的mrna稱為單順反子mrna。

多順反子:編碼多個蛋白質的mrna稱為多順反子mrna 。

基因家族:真核細胞中,許多功能相關的基因成套組合,稱為基因家族。

基因簇:同一基因家族中的成員緊密排列在一起,稱為乙個基因簇。

斷裂基因:真核生物基因除了與mrna相對應的編碼序列外,還含有一些不編碼的序列插在編碼序列之間,這些非編碼序列在加工為成熟的mrna時被去除。這樣的結構基因稱為斷裂基因。

外顯子:基因中與mrna一致的序列,即編碼序列,稱外顯子。乙個基因總是以外顯子為起點和終點

內含子:基因中編碼序列之間的介入序列,在原初轉錄物加工為mrna時被去除,即非編碼序列,稱為內含子。

組成性剪接:在高等真核生物中,內含子通常是有序或組成性地從mrna前體中被剪接,這種剪接方式稱為組成性剪接。

分子生物學名詞解釋及大題總結

分子生物學總結 1 dna的一級結構 指dna分子中核苷酸的排列順序。2 dna的二級結構 指兩條dna單鏈形成的雙螺旋結構 三股螺旋結構以及四股螺旋結構。3 dna的 結構 雙鏈dna進一步扭曲盤旋形成的超螺旋結構。4 dna的甲基化 dna的一級結構中,有一些鹼基可以通過加上乙個甲基而被修飾,稱...

分子生物名詞解釋

1.轉殖 clone 來自同一始祖的相同副本或拷貝的集合.2.轉殖化 cloning 獲取同一拷貝的過程稱為轉殖化即無性繁殖。3 dna轉殖 應用酶學的方法,在體外將各種 的遺傳物質 同源的或異源的 原核的或真核的 天然的或人工的dna 與載體dna接合成一具有自我複製能力的dna分子 複製子 re...

分子生物學

清道夫細胞 處理氧化修飾了的膽固醇,不具備膽固醇轉化作用,最終導致膽固醇細胞破裂。2 逆轉錄 以病毒rna為模板,指導含有全部病毒資訊的dna合成過程。3 細胞凋亡 在基因程式性控制下有別於細胞壞死的一種,有規律的自我消亡。4 dna的c值 同種生物基因組dna含量是恆定的,乙個單倍體基因組中的d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