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業中藥師藥綜考點

2023-01-19 03:24:05 字數 5042 閱讀 9872

1、中醫基礎理論整體觀念,人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之間聯絡性和統一性的學術思想。

2.中醫基礎理論整體觀念的內容,人是乙個有機的整體

3.五臟一體觀人體以五臟為中心。

4.辨證是決定**的前提和依據,論治是**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5.「同病異治」與「異病同治」,中醫治病主要不是著眼於「病」的異同,而是著眼於「證」的區別。

6、陰陽的屬性,白天的上午與下午相對而言,則上午為陽中之陽,下午為陽中之陰;夜晚的前半夜與後半夜相對而言,則前半夜為陰中之陰,後半夜為陰中之陽。

7.陰陽的互根互用,是陰陽轉化的內在根據。

8.陰陽的消長(量變)和轉化「重陰必陽,重陽必陰」「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甚生熱,熱甚生寒」

9、陰陽學說的臨床應用,在診法方面,用陰陽的屬性來分析四診收集到的臨床症狀和體徵。如以色澤的明暗分陰陽,鮮明者為病在陽分,晦暗者為病在陰分。以聲息的動態分陰陽屬性,語聲高亢洪亮、多言而躁動者,多屬實、屬熱,為陽;語聲低微無力、少言而沉靜者,多屬虛、屬寒,為陰;呼吸微弱,聲低氣怯,多屬於陰證;呼吸有力,聲高氣粗,多屬於陽證。

以脈象部位分陰陽,則寸為陽,尺為陰;以至數分,則數者為陽,遲者為陰;以形態分,則浮大洪滑為陽,沉小細澀為陰。

10.外科病症中的陰證、陽證,又有特殊的含義。屬於陽證型別的疾病,如癤、癰、丹毒、膿腫等,表現為紅、腫、熱、痛等症狀;屬於陰證型別疾病,如結核**染、腫瘤等,表現為蒼白、平塌、不熱、麻木、不痛或隱痛等症狀。

11.確定**原則,「損其有餘」、「實則瀉之」。

12.陰虛不能制陽而致陽亢者,屬虛熱證,一般不能用寒涼藥直折其熱,須用「壯水之主,以製陽光」即用滋陰壯水之法,以抑制陽亢火盛,這種**原則亦稱為「陽病治陰」。若陽虛不能制陰而造成陰盛者,屬虛寒證,不宜用辛溫發散藥以散陰寒,須用「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即扶陽益火之法,以消退陰盛,這種**原則也稱為「陰病治陽」。

13.對陰陽偏衰的**,提出了陰中求陽、陽中求陰的**

14.歸納藥物的效能一般具有寒性或涼性,如黃芩、梔子等。反之,具有減輕或消除寒證作用的中藥,一般具有溫性或熱性,如附子、乾薑之類。其中辛、甘、淡屬陽,酸、苦、鹹屬陰。

15.木的特性古人稱「木曰曲直」。具有生長、公升發、條達舒暢等作用的事物

16.火的特性具有溫熱、公升騰等作用的事物,均歸屬於火。

17.土的特性古人稱「土爰稼穡」。具有生化、承載、受納等作用的事物,均歸屬於土。故有「土為萬物之母」之說。

18.金的特性古人稱「金曰從革」。具有清潔、肅降、收斂等作用的事物,均歸屬於金。

19.水的特性古人稱「水曰潤下」。具有寒涼、滋潤、向下執行等作用的事物,均歸屬於水。

20.五行相生,指資生、助長和促進的作用。

21.五行相剋,即「克我」者為「所不勝」,「我剋」者為「所勝」。

22.根據相生規律確定的治則治法,根據相生規律確定的治法,主要有滋水涵木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益火補土法等。

23.根據五行相剋規律確定的治法,主要有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瀉南補北法等。

24.瀉南補北法瀉心火、補腎水的治法,,適用於腎陰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濟,心腎不交之證。

25.心主宰人體生命活動,「五臟六腑之大主」

26.肺的主要生理功能,肺在志為悲,在體為皮,其華在毛

27.脾的生理功能,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

28.主疏洩:調暢全身氣機

29.腎的主要生理功能,「腰為腎之府」。腎為先天之本、臟腑陰陽之本。

30.腎主納氣,肺為氣之主——肺主出氣,腎為氣之根——腎主納氣

31、六腑的生理功能,位於右脅下,附於肝之短葉間。又屬於奇恆之腑。

32、貯藏和排洩膽汁,肝→疏洩膽汁→膽→排洩→小腸

33.胃主受納腐熟,故稱胃為「太倉」、「水谷之海」。

34.大腸的主要生理功能,「大腸主津」。

35.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稱。因其在人體臟腑中,唯它最大,又無髒與之相表裡,故又有「孤府」之稱。為元氣執行的通路和水液執行的通道。

36、奇恆之腑,「奇」,異、不同;「恆」,尋常、普通。奇恆之腑,即腦、髓、骨、脈、膽、女子胞。

37、五臟與六腑的關係,五臟與六腑的關係,實際上就是陰陽表裡關係。

38.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氣、血、津液是構成生命和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

38..血的生成血,主要由營氣、津液和腎藏之精化生而成。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

39.督脈、任脈、衝脈、帶脈的基本功能

40、經絡的生理功能,具有溝通聯絡作用,運輸氣血作用,感應傳導作用,調節平衡(機能活動)作用

41、體質的構成要素與分類,體質由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和心理狀態三個方面的差異性所構成,其中的形態結構、生理功能決定著體質的特性。

42.體質的分類,陰陽平和質

43、體質學說的應用,指導養生防病,指導辨證**

44..六淫與六氣的區別,風、寒、暑、溼、燥、火是自然界中六種不同的氣候變化,在正常情況下,稱為「六氣」。

45.六淫致病的共同特點,外感性、季節性、地域性、相兼性

46.風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風為陽邪,其性開洩、易襲陽位;風邪善行而數變;風為百病之長

47.寒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寒為陰邪,易傷陽氣;寒性凝滯,主痛;寒性收引:寒屬陰邪,具有收縮牽引攣急等特點。

48.暑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暑為陽邪,其性炎熱:熱象明顯;暑性公升散,最易傷津耗氣:易犯頭目、內擾心神;暑多挾溼:濕熱鬱阻(暑必兼溼)。

49.濕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濕為陰邪,易損傷陽氣,阻滯氣機:陽氣損傷、滯留臟腑,濕性重濁:

沉重、穢濁(痺證、淋證);濕性黏滯:黏膩、停滯(病程纏綿、反**作);濕性趨下,易傷陰位:濕邪下注。

50.燥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燥性乾澀,易傷津液;乾燥澀滯:燥為陽邪、易傷陰津;諸澀枯涸,皆屬於燥;燥勝則幹:燥邪傷陰、易損津液;燥易傷肺:肺為嬌臟、喜潤惡燥。

51.火(熱)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熱為陽邪,其性炎上:燔灼上炎、發病急速、傳變較快;火熱易傷津耗氣;熱為陽邪,熱迫津洩,氣隨津脫;火熱易生風動血:

肝風內動、血熱妄行;火邪易致腫瘍:熱盛肉腐。

52.疫癘的性質和致病特點,疫氣是一類具有強烈傳染性的外感病邪,是引起疫癘病的致**素;疫癘指溫病中和流行性的一類疾病,其中也包含一些嚴重的急**染性疾病在內;種類:大頭瘟、霍亂、天花、鼠疫等。

53.疫癘邪氣的致病特點:發病急驟,病情較重,症狀相似,傳染性強,易於流行。

54.七情內傷,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變化。

55.七情內傷致病的特點,即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悲憂傷肺、驚恐傷腎。

56.影響內臟氣機,主要的病理變化是:「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

57.痰飲,是臟腑功能失調的病理產物

58.痰飲所致病證,臨床較為多見,故又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說。

59.痰的部位及主要症狀特點,肺:喘咳咯痰,心:

胸悶心悸;痰迷心竅,見神昏、痴呆;痰火擾心,發為癲狂,胃:胃失和降,可見噁心嘔吐、胃脘痞滿;經絡筋骨:可見瘰癧痰核、肢體麻木,或半身不遂,成陰疽流;頭:

可見眩暈、昏瞀;咽喉,可出現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的梅核氣證。

60.瘀血的形成,一是由於氣虛、氣滯、血寒、血熱等原因,使血行不暢而瘀滯。二是由於內外傷,或氣虛失攝,或血熱妄行等原因,引起血離經脈,積存於體內而形成瘀血。

61.發病與病機,即疾病發生、發展與變化的機制。

62.正氣與邪氣的概念,正氣,存在於人體內的具有抗邪愈病作用的各種物質的總稱;邪氣,存在於外在環境中,或人體內部產生的具有致病作用的各種因素的總稱

63.正氣與邪氣在發病中的辯證關係,正氣在疾病發生中的作用,正氣不足是發病的內在根據;邪氣在發病中的作用

64、邪正盛衰病機,是指在疾病過程中,機體的抗病能力與致病邪氣之間相互鬥爭中所發生的盛衰變化。

65.實,即指邪氣亢盛;虛,即指正氣不足

66.邪正盛衰與疾病的轉歸,由實轉虛;因虛致實;虛實夾雜常見的有實中夾虛和虛中夾實兩種。

67.實中夾虛,由於邪熱熾盛,消灼津液而形成的實熱傷津、氣陰兩傷病證,出現以高熱、煩渴欲飲、尿少便幹等主要表現

68.虛中夾實,指以正虛為主,兼夾邪實的病機變化。如脾陽不振。真實假虛證,稱為「大實有羸狀」;真虛假實證,稱為「至虛有盛候」

69.陰陽失調病機,是指機體在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由於各種致**素的影響,導致機體陰陽消長失去相對的平衡,從而形成陰陽偏勝、偏衰,或陰不制陽、陽不制陰的病理狀態。

70.陰陽盛衰,陰或陽的偏盛,是指「邪氣盛則實」的實證;陰或陽的偏衰,是指「精氣奪則虛」的虛證。

71.陰陽互損,陰陽互損是指陰或陽任何一方虛損到相當程度,病變發展影響及相對的一方,形成陰陽兩虛的病理機制。

72.陰陽格拒,陰盛格陽,臨床除可見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脈微欲絕等症狀外,又可見陽浮於外之症,如身熱反不惡寒(但欲蓋衣被)、面頰泛紅等假熱之象;陽盛格陰,其臨床除見身熱、面紅、氣粗、煩躁等症狀外,又突然出現四肢厥冷(但身熱不惡寒)、脈象沉伏(但沉數有力)等假寒之象

73.陰陽亡失,是機體的陰液或陽氣突然大量地亡失,導致生命垂危的一種病理狀態。

74.亡陽,臨床表現多見冷汗淋漓、肌膚手足逆冷、精神疲憊、神情淡漠,甚則見昏迷、脈微欲絕等症狀。

75.亡陰,臨床表現多見汗出不止、汗熱而黏、手足溫和喘渴煩躁,或昏迷譫妄、身體乾癟、**皺褶、目眶深陷、脈疾躁無力等症。

76.氣、血、津液失調病機,氣失調:主要指氣不足和氣行失常兩個方面的病理變化;血失調:

是指血不足和血行失常(出血和血瘀)的病理變化;津液失調:是指津液代謝障礙所產生的津液不足和輸布排洩障礙的病理變化。

77.預防,就是採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發生與發展。"治未病"的預防思想。

78.未病先防,培養正氣,提高抗病能力,消滅病邪,防止邪氣侵害。

79.既病防變的基本措施,早期診治,控制疾病的傳變。

80.****,在中醫學中多指病後身心的恢復。

81.**的原則,形神共養,調養氣血陰陽

82.常用****,藥物**和**器械的輔助**,針灸推拿氣功**法,體育娛樂**法,自然**法。

83.中醫診斷學的主要內容,包括四診、八綱、辨證、疾病診斷、症狀鑑別和病案撰寫等。

84.基本原則,審內察外,整體統一,四診合參,辨證求因,審因論治

85.四診,它包括望、聞、問、切四個內容。是診察疾病的方法,又稱為「診法」。

86.望診,是對病人的神、色、形、態、舌象以及分泌物、排洩物的色、質異常變化進行有目的觀察,以測知內臟病變,了解疾病情況的一種診斷方法。

藥士 藥師 執業藥師的區別

藥士是藥劑士的簡稱,而且通用的是 藥士 是藥學專業技術職稱中最低階的一種 職稱 一般中專 大專畢業1年後取得 藥劑師是藥師的全稱,通用稱呼是 藥師 也是專業技術職稱中的屬於低階職稱中的一種,一般大學本科畢業工作1年後取得。中專,大專畢業後從事本專業滿一年的,就可以持單位證明到當地衛生局報考!中專畢業...

執業中藥師培訓小結

2011年10月20日至23日,我們幾位老師一起參加了執業中藥師繼續教育的培訓,通過這次培訓,收穫很多。一 通過培訓,更新了知識,提高了自己的專業水平。執業藥師的繼續教育,是執業藥師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執業藥師通過接受繼續教育,從而能夠及時了解和掌握國內外最新醫藥科技 經濟 管理法規等方面的成果和動...

執業藥師考試《中藥鑑定學》考點解析 10

考點10 花類中藥 紅花 為菊科植物紅花的乾燥花。性狀鑑別 為不帶子房的管狀花。花冠紅黃色或紅色,筒部細長,先端5裂,裂片呈狹條形 雄蕊5,花藥聚合呈筒狀,黃白色 柱頭長圓柱形,頂端微分叉,微露出花藥筒外。質柔軟。氣微香,味微苦。花浸水中,水染成金黃色。考試資料網 顯微鑑別 粉末 花粉粒類圓形 橢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