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環境矛盾任務分析

2023-01-17 01:36:02 字數 5072 閱讀 2076

科學制定「十二五」規劃需要重點思考的幾個問題

關於國際環境

從國際環境來講,我覺得「十二五」或者今後更長一段時間,對我國影響最大,最值得我們關注的事情,主要有以下五點:

一是對全球化和**、投資自由化總趨勢的判斷。這個問題對我們中國來說尤其重要,因為這些年來中國可以說是全球化、**投資自由化的最大受益者。總的判斷是,金融危機之後,雖然會有這樣那樣的曲折,但全球化總的趨勢不僅不會逆轉,還會隨著交通、通訊技術的改善而進一步加強。

隨著全球經濟逐漸復甦,全球**和投資還會繼續增長。這有利於我國繼續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優化資源和要素配置,釋放增長潛力,加快發展程序;有利於我國充分吸收或引進國際資本、國際技術和國際人才,促進產業公升級,增強競爭優勢;也有利於我國擴大對外直接投資,獲取重要國際資源和技術。但短期來看,由於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各種**保護主義傾向會抬頭,**保護措施會增加。

二是對全球新一輪技術革命發展趨勢和影響力的判斷。這對我們思考「十二五」或者更長一段時間的發展也非常重要。總體來看,現在正處於全球新一輪技術革命的啟動期,若干重要領域正在醞釀新的突破。

大家也可以看到現在技術進步非常快。為應對氣候變化和金融危機,發達國家都大幅度增加了科技投入,搶占未來競爭的戰略制高點。在新能源技術、節能減排技術、資訊科技等若干重要領域,正在醞釀新的突破。

技術進步的迅猛發展,對於我們來講既隱含著機遇也意味著挑戰。在實現技術趕超及利用新技術加快發展等方面,我國具有市場潛在規模巨大和產業體系比較完整的優勢,可以藉此在某些技術領域邁入領先行列。但另一方面,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發達國家在技術上佔優勢的局面不僅不會改變,甚至其創新能力還會進一步增強,我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有可能進一步拉大。

第三個比較重大的且需要引起我們高度重視的問題是應對氣候的變化。根據我們中心課題組的研究,如果按照人均歷史累積碳排放相等的原則進行計算的話,美國應當停止排放40年,中國則可以照現在的排放量再排放20年,兩國才能相等。但這畢竟只是個理論計算,如何實際減排取決於國際談判和妥協。

不管如何,我國現在已經快到第二大經濟體了,年排放總量全球第一,而且人均年排放量已接近了全球的平均水平,所以我們面臨的壓力會越來越大。另一方面也應當看到,減排對我們來講也不完全都是壞事。減排將促進能源及環保領域的技術創新,增強全民的節能減排意識,有利於我們發揮後發優勢,轉變發展方式,在新技術的基礎上實現跨越式發展。

第四個需要關注的,是金融危機之後可能引起全球產業分工和**格局發生變化的一些因素。比如,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消費儲蓄結構、國際收支結構將會發生變化,並將對我國的對外經濟和**關係產生重要影響。新技術、新產業的發展將會改變各國的比較優勢和國家之間的競爭關係,並對全球產業分工及**格局產生影響。

迫於成本上公升的壓力,以及由於資訊科技的進步,發達國家一些資金相對密集、技術含量較高的製造業,以及一些原來不可轉移的服務業,都有可能進一步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從而為發展中國家產業的公升級帶來新的機遇。同時,一些歷史上比較落後的國家工業化程序將會加快,新興經濟體仍會繼續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既對我國構成了競爭壓力,又為我國擴大外部市場空間創造了條件。

最後乙個需要關注的,是全球治理結構的調整、重構趨勢及其對我國的影響。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和國際地位的提公升,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話語權會相應增大。但與此同時,國際社會對我國承擔國際責任和義務的期望和要求,也會不斷提高。

如何從國際規則的被動接受者轉變成為國際規則制訂的積極參與者,是我們面臨的重大課題。

關於國內環境

從國內發展環境、條件來講,以下六點最值得考慮。這六個方面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或者說,既有機遇,也有挑戰。

第一點是需求方面。總的判斷是,潛力巨大,有待釋放。這是因為,「十二五」及今後更長時期內,我國仍將處於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快速推進時期和居民消費結構的快速公升級時期,巨大的需求潛力能夠為我國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提供持續的動力。

特別是,我國發展的不平衡性,可以使龐大的需求潛力分階段釋放,從而使國內需求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持續更長時間。但同時,由於在收入分配、社會保障、戶籍制度、土地制度等方面還存在不少缺陷,城鎮化的健康發展和居民消費需求潛力的充分釋放還面臨不少障礙。

第二點是供給方面。總體判斷是,基礎更加牢固,但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有待提高。經過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以來的發展,我國農業的基礎地位進一步鞏固,工業結構公升級取得新的進展,產業配套條件繼續優化,產業集群效應進一步顯現,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產業競爭優勢明顯增強,國際競爭力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

與此同時,我國的技術水平、管理能力(特別是**鏈管理和品牌管理能力等)還有待提高;雖然已經是製造業大國,但還不是製造業強國。雖然是出口大國,但在國際上叫得響的品牌卻屈指可數。服務業相對落後,公共服務、生活服務、生產性服務水平等都需要進一步提公升。

第三是要素優勢方面。可以判斷,我國勞動力資源豐富和成本相對較低的優勢還會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繼續存在,同時在勞動力資源方面我國正在形成一些新的優勢,這就是高素質勞動力豐富和成本相對較低的優勢。這對我國發展高素質勞動密集型產業創造了優勢和機遇。

但與此同時,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的推進,土地、水資源、礦產資源、勞動力等各類要素成本都在上公升,提高社會福利、改善環境狀況的壓力也在增大。另外,人口老齡化問題將在「十二五」期間逐步顯現,導致「人口紅利」逐步減少直至最終消失。要素成本上公升和「人口紅利」減少有其正常和積極的一面,但客觀上要求我國加快轉變發展方式。

第四是生態環境方面。總體判斷是,重視程度和資金投入都會進一步加大,區域性改善的趨勢也會繼續延續,但對經濟發展的約束強度會進一步加大。「十一五」以來,整個社會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治理和保護的力度明顯加大,各項環境保護工作紮實推進,一些地方的生態環境狀況有所改善甚至有明顯改善。

但生態總體惡化的趨勢尚未根本扭轉,控制汙染物排放、環境治理任務依然相當艱鉅。與此同時,近年來自然災害、事故災害、公共衛生事件等呈現增多趨勢,造成的社會危害和經濟損失越來越大。增強危機意識,提高應對和處置能力,保護公眾生命財產安全、減輕社會危害和經濟損失面臨新的挑戰。

第五是社會方面。總體判斷是,社會建設投入會增多,步伐會加快,但社會問題依然突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任務十分艱鉅。「十一五」期間,隨著科學發展觀的全面貫徹落實,社會發展受到了更高程度的重視,特別是近年來採取了諸多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使得社會建設步伐加快,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水平有所提高,區域差距也趨於縮小。

同時,社會發展滯後的問題沒有根本解決,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收入和基本保障水平差距大、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利益協調機制不健全等矛盾依然十分突出,由此引發的****件、公共安全事件等,不僅影響社會的和諧穩定,也對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形成挑戰。

第六是經濟體制方面。總體來看,經濟體制具有的獨特優勢不會改變,但深層體制矛盾依然突出,深化改革任務更為迫切,難度也更大。我國現行的經濟體制還存在不少深層次的問題。

我國發展方式存在的諸多矛盾,都與這些深層體制問題相關。因此,要把發展切實納入科學發展的軌道,要保障經濟的持續平穩較快發展,最根本的還是要靠改革。但與前30年的改革相比,今後的改革難度增大,需求更加強烈。

關於主要問題和矛盾

基於這樣的國內外背景,從保持中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角度看,「十二五」及今後一段時期主要面臨以下五個方面需要努力解決的問題或矛盾。

一是中國經濟和外部經濟的不協調、不平衡問題。這不是乙個簡單的內外需不平衡問題,而是由內外經濟結構所決定的我國對外收支的長期和持續不平衡,以及由此導致的外匯儲備的持續大幅度增長。國際金融危機的經驗再次說明,不解決內外不協調的問題,不僅國際摩擦會越來越多,外部環境會越來越壞,也會對我國國內的巨集觀政策和經濟結構產生不良影響。

二是儲蓄和消費關係的不協調。最終消費特別是居民消費佔國民收入比重的持續下降,是導致投資與消費關係不協調、內外需關係不協調的重要根源。研究表明,居民消費比重下降,既是由於國民收入分配中勞動者所佔份額下降,從而導致居民消費能力下降的結果,也是由於我國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居民在消費方面有後顧之憂,從而導致消費意願不強的結果。

三是傳統競爭優勢減弱的同時技術進步推力不足。這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階段的提公升和農村剩餘勞動力由過去的幾乎無限供給向有限剩餘的轉變,低成本勞動力優勢已經開始逐步減弱。

二是隨著我國資源**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環保力度的不斷加大,資源環境的低成本優勢也在逐步減弱。三是隨著我國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公升,我國模仿、學習、借鑑國外先進技術和經驗的空間越來越小,由後發國家地位所決定的低成本適用技術優勢也在逐步減弱。

四是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之間的不協調。這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經濟發展不平衡,城鄉之間、區域之間、人群之間發展和收入差距較大,二是基本保障和公共服務發展不足,與我國經濟總體發展水平不相適應。

五是資源環境壓力持續增大。當前,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和經濟規模的不斷擴大,我國面臨的資源壓力在不斷增大。在能源和其他資源約束加強的同時,水資源不足的約束更具挑戰性。

據有關資料顯示,目前在全國600多個城市中,有400多個城市缺水,其中110個嚴重缺水。特別是在我國北方地區,水資源不足的矛盾突出,而且在可預見的較長時間內難以緩解。與此同時,我國的環境和生態問題也已十分突出。

關於「十二五」面臨的重點任務

針對上述問題和矛盾,「十二五」期間要著力做好以下七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十二五」是我國重要戰略機遇期,要抓住機遇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一方面要通過深化改革和轉變發展方式,努力釋放發展潛力,爭取實現較快的經濟增長。

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加強和改善巨集觀調控,防止經濟大起大落,保持經濟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力爭在「十二五」末使我國經濟再邁上乙個新台階。這既是全面實現更高水平小康社會的要求,也是解決就業等現實問題、保持社會和諧穩定的需要。同時,要按照預防與應急並重、常態與非常態結合的原則,完善應急管理體制機制,有效應對各種風險,為保持經濟的持續平穩較快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第二,著力改善民生,擴大內需增長空間。一要充分認識社會保障對於擴大內需、提公升人力資本、促進技術進步、增強經濟整體競爭力等的積極作用。進一步改善我國的基本保障制度,提高基本保障水平,增強均等化程度,提高居民消費意願。

二要著力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勞動者報酬比重。三要合理劃分不同層級**之間在公共服務事務方面的事權和財權,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

第三,大力推動技術創新,促進經濟結構優化公升級。加快構築基礎性、共用性的技術平台,增加**在共性技術領域的資金投入,強化**整合科技資源和組織重大科技攻關專案的作用。轉變工業發展方式,提高技術含量,著力發展先進製造業,增強高附加價值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提公升我國產業在全球製造業產業鏈上的位置。

在廣泛應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同時,著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快發展新能源、節能環保、新材料、新一代資訊科技、生物工程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重點加快發展與公共服務、生產性服務相關的服務業。把應對氣候變化與推動發展方式轉變有機結合起來,著力推進節能減排增效、生態環境保護。

十二五環境保護規劃

江都市環境保護 十二五 規劃 江都市環境保護局 江都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 二 一 年十一月 編制單位 江都市環境保護局 江都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 規劃編制領導小組組長 徐春元 副組長 馬寶民 成員 王四扣 楊恆富 許祥海 陸海嘯 徐兆林 技術組 成志翔 參加人員 周志剛 陳國雲 劉志祥 王敏智 沈春...

十二五環境統計試點工作方案

關於印發 石家莊市 十二五 環境統計 制度試點工作方案 的通知 長安區 鹿泉市環保分局,市環境監測中心 資訊中心 為做好汙染源普查動態更新調查與 十二五 環境統計工作的銜接,推進 十二五 環境統計制度改革,確保 十二五 環境統計制度試點工作順利進行,為 十二五 總量減排和環境統計工作積累經驗,奠定紮...

冰箱行業「十二五」巨集觀環境分析

3.3.1 人口環境分析 1 人口數量對冰箱營銷的影響 2009 年,我國城鎮化率為 46.6 預計 十二五 期末,將達到 52 保守地估計 十二五 時期將增加 4500 多萬城鎮人口,新增 1000 多萬戶城鎮家庭。這將平均每年增加數百萬套冰箱的需求。十二五 時期我國將逢婚齡期人口的上公升期,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