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練習題

2023-01-13 11:27:02 字數 1567 閱讀 1846

一.閱讀第2—5段

1.「格物致知」出自**?丁肇中引用它的意思是什麼?

2.為什麼說傳統的中國教育並不重視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3.「王陽明『格』院子裡的竹子」的錯誤在於什麼?「格」在此句中是什麼意思?

4.第4段舉王陽明「格物」失敗的例子證明了什麼?

5.作者認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但是傳統的中國教育並不重視真正的格物和致知。這可能是因為傳統教育的目的並不是尋求新知識,而是適應乙個固定的社會制度。《大學》本身就說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達到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的田地,從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因這樣,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便被埋沒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學家王陽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傳統儒家對實驗的態度。有一天王陽明依照《大學》的指示,先從「格物」做起。他決定要「格」院子裡的竹子。

於是他搬了一條凳子坐在院子裡,面對著竹子硬想了七天,結果因為頭痛而宣告失敗。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誤認為**自己。

…… 我覺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學術中不可缺少,而且對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也是不可少的。我們需要培養實驗的精神,就是說,不論是研究自然科學,研究人文科學,還是在個人行動上,我們都要保留乙個懷疑求真的態度,要靠實踐來發現事物的真相。現在世界和社會的環境變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來越密切。

我們不能盲目地接受過去認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學術權威」的指示。我們要自己有判斷力。在環境激變的今天,我們應該重新體會幾千年前經書裡說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

這意義有兩個方面:第一,尋求真理的惟一途徑是對事物客觀的探索;第二,探索應該有想象力、有計畫,不能消極地袖手旁觀。希望我們這一代對於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認識和思考,使得實驗精神真正變成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6、上文論述的中心是什麼? (2分)

7、從這幾段中,可以看出作者對王陽明持什麼態度?(3分)

8、本段選文中採用了哪些論證方法?(2分)

①我覺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學術中不可缺少,而且在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中也是不可少的。我們需要培養實驗的精神。就是說,(   )研究自然科學,研究人文科學,(   )在個人行動上,我們(  )要保留乙個懷疑求真的態度,要靠實踐束發現事物的真相。

現在世界和社會的環境變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來越密切。我們不能盲目地接受過去認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學術權威」的指示。

我們要自己有判斷力:在環境激變的今天,我們應該重新體會到幾千年前經書裡說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義。這意義有兩個方面:

第一,尋求真理的惟一途徑是對事物客觀的探索;第二,②探索應該有想像力、有計畫,不能消極地袖子旁觀。希望我們這一代對於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認識和思考,使得實驗精神真正地變成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10、在文中括號裡填上恰當的關聯詞語。

11、畫線句子①在全文結構上的作用是什麼?

12、文段運用的論證方法主要是

13、作者認為幾千年前經書裡的格物致知精神對於環境激變的今天有何指導意義?

16、用一句話概括文段中作者的觀點。

14、畫線句子②中加重的兩個定語能不能刪去?為什麼?

15、讀了這段文字,你有什麼啟發?請聯絡自己的學習或生活,寫一段話,字數在左右。(圍繞勇於實踐、培養實踐能力,結合自己的學習、生活實際來談即可。)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3 實驗精神 在科學研究中的體現是什麼?明確 通過實地實驗得到,不由自我 或哲理的清淡而求得。是積極的 有計畫的探測的過程。具體細緻的計畫和適當的目標。4 為什麼要提倡 格物致知 的精神?明確 1 這是由中國傳統教育導致的中國學生的弱點決定的 2 這是科學發展的歷史和實驗過程證明了的。3 這是應付今...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導學案

學習目標 1 了解 格物致知 的真正含義及其對於學習科學知識的重要性,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內容。2 理解本文從正反兩方面運用擺事實和講道理相結合的論證方法。3 結合自身學習實際,積極爭取做一名注重實踐 有開拓精神的人。重點難點 領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內涵及其在科學上的重要作用。歸納課文的中心論點,學習課文的...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學案

目標點選 1 了解 格物致知 的真正含義及其對於學習科學知識的重要性,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內容。2 理解本文從正反兩方面運用擺事實和講道理相結合的論證方法。3 結合自身學習實際,積極爭取做一名注重實踐 有開拓精神的人。重難點預見 掌握本文的論證方法,正確理解 格物致知 的真正含義 展示 1 大學 裡 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