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的假面

2023-01-13 07:48:05 字數 3147 閱讀 4015

——關於動機和效果劃分背後的功利倫理

[摘要] 從功利主義倫理學的動力基點出發,效果永遠是衡量乙個行為道德與否的絕對價值。但功利是否就等於乙個效果論這麼簡單,當我們不把動機當動機看待時,其實會有更多的功利價值出現成為可能當然,功利主義的歷史侷限是不能消除的,但從另乙個角度給予這個社會的普世主義倫理學以反思,卻是當然合理的。

[關鍵詞] 效果動機德性道德道德行為趨向取向價值判斷

宣告:作為習作,表達不成熟之意見,敬待指教。

功利主義是普世的,因為其合理的可行性和普遍的必然性,在道德實踐的路上給予了這個現實社會一導向,即便把它引向了道德的反面,卻也同時改造著這些社會主體們的道德感,即道德成為道德的本體實際上被社會群體無意識的創造和創造著。正如社會主義道德不同於資本主義道德,現行的制度倫理學,本身就有一定的取向性,從道德本身的性質取消道德,通過制度本身的他律性,取代道德的自律性,制度的合理性高於人性的道德性,通過生活或者說實踐本身,給予一種道德行為的可現實性,而我也可以這樣說,這不是道德。

一第乙個假面:幾個名詞的詮釋

關於幾個名詞的詮釋作為開始。功利主義的根本就是「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和「效果」的善性;換而言之,就是主體、標準和客體尺度的確立。效果是主體,毋庸置疑,功利主義在普遍意義上是效果論的,其效果的善性,即所謂讓他者(包括執行行為主體自身)獲得幸福的效果大於不幸的效果。

但這裡我們發現,執行行為主體不是真正的主體,因為我們並不考慮動機的善惡性,但人之為人在於的正是這一點點惻隱之心,所以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武斷的說,人不是功利主義的討論的主體。因此實際上這裡的執行行為主體僅僅是乙個被機械化的、動力化的,物質承擔者,而它自身可以被併入效果本身而不影響對效果本身性質的判定。在現實中,其實也是亦然,我們總是通過乙個人做了什麼事情來認識這個人,通過事件本身形成對事件中人物的認識,通常能被回憶的不是乙個dna或乙個符號名字,而是一件事。

進一步看效果,效果表現為乙個行為者的主體性和乙個受動者和第三方的價值判斷,因此也就是雙重價值標準的統一,主體客體化和客體主體化過程中的價值統一。理論上這個標準是不可能重合的,但現實中我們看到是在一定層次上的可能性。其中合理性的成立條件可能有如下:

其一,行為者主體是不是具有很強的主體性,遭遇於道德層面上,實際上人是很少有主體性的,但在功利主義看來,則是乙個完全的割裂,功利主義和現實的矛盾,主客體價值理論上統一的不能,是功利主義倫理的死穴。

我們可以解剖乙個道德行為,道德行為包括:乙個可能道德或不道德的動機;乙個行為本身;乙個行為的受動者;乙個受動者或者第三方的價值評判;乙個行為者的價值接受,成就乙個道德行為。功利主義不討論動機的善惡性,但不可迴避的卻是,動機作為乙個行為效果的虛擬預期,是其行為發生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且是第一動力因,因此,是行為形成與否的決定性條件。

行為本身,受行為者的能力限制,這裡是主體性標準的最強體現,行為的風格全部由主體性在過程中展現。受動者是特定的或隨機的,不在我們討論主體性標準的範圍內。而受動者或第三方的價值評價給出、行為者的評價接受,都更多的關聯於下一次的道德行為,也就是關於動機的道德與否問題,而動機是否是道德的又不是功利主義的討論內容,從而把行為者徹底,逼迫成就為乙個完全主體性的。

其二,我們再來看客體主體化。客體接收主體的行為,不論是道德的或非道德的,行為依客體的存在形式對客體的改變負責,即客體主體化,當然要解釋的是,實際上更多的可以被理解為是客體行為化,進一步推論,也就是,主體的行為和客體的行為在實踐事件上形成統一。也就是說,客體符合於相對於客體的主體行為,其主客體都是在進行乙個完全自我化的改變,但使動和受動不能改變的是,他們本身都是事件的一部分,而最終以第三方的陳述形式,在事件本身中形成道德的可能性,也就是效果,而道德的效果,只表現在陳述的受動者,和其下一次行為的動機上。

解釋可以說成是:功利在達成效果的同時形成道德的可能,但道德本身,以一種附屬品的方式,存在於效果的形成過程中,道德被產生,而本身不參與效果的這一次或下一次的判定。功利是客體的效果,道德是受動的陳述者的物件的效果。

他們本身並無必然性的相聯絡的可能,是完全的兩個行為的事件,即形成道德行為的事件,和道德行為被道德化加以宣教的行為的事件。前者是制度的,後者是德性的;前者是功利的,後者是道德的,道德滯後於功利的效果。

這也就是功利主義的第乙個假面,以乙個效果混同兩個事件。道德行為本身討論不清楚,後者的道德又不能起到道德行為的功利主義效果,使得功利主義以它的行為的現實可行性得到普世的基礎,而又因為理論的死穴,難以完成對道德本身的超越。

二第二個假面:進一步看效果

這裡我們要明白,功利主義為什麼只考慮道德行為,即效果。這裡源於乙個劃分,效果和動機。效果由於受動者和第三方的可見證性,成為乙個可以被檢驗的實質,它可以被以同樣的條件和環境下,重新來過,並在統一的受動者的保證下,享有必然性。

當然,這裡還要有乙個解釋,效果可以說是另乙個角度下的道德行為,但不是道德,道德是對效果的評價,什麼行為是道德的,而不是說,那個行為是道德本身,因此,這必然性只保證了效果的必然,而不保證價值評判的必然。這也就是功利主義的第二個死穴,我們無從確立乙個行為的價值判斷是道德的或非道德的,當我們更換評價的主體,或改變時空時,道德與否的評價也會隨之而變。道德在這裡被徹底的揚棄為一種宣教。

由此,我們要追問效果的劃分。效果的意義是什麼,是客體主體化的統一趨向,和第三方對趨向的取向。例如,我們說乙個人對我們做了一件道德的事,從而使我們獲得幸福,這個事件本身存在的意義就是幸福的獲得,而幸福的感受本身所要表達的,就是一種對同樣的事件的再次渴望,也就是一種趨向;而第三方會認為受動者是幸福的,因此給出對這種幸福的取向,它是善的。

由此不難看出,效果本身的兩個層次的本質,趨向和取向。

我們稱謂的動機是什麼,它決定了行為的實施,實際上它是對一種效果的預期假設,一種虛擬。也就是動機實質上是執行行為主體,對受動客體的客體化結果和第三方價值評價的假設,也就是不可考證的效果。動機是主體自身虛擬的效果,因此其自身也包含趨向和取向的兩個層次。

動機的實踐過程就是趨向和取向分離的過程,也就是道德行為和道德分離的過程。這也就是我要猜測的第二個假面,即動機和效果的劃分本身遮蓋了兩個變數,趨向和取向,同時也喪失了與另外兩個變數聯結的能力,主體和客體;也就是說,效果的決定性實際是把道德行為的考察完全的推給了第三方。

在繼續闡述之前,我們要先來加以比較,在功利主義的效果決定論之前和之後的倫理道德判定是怎樣的。自律道德的思路是:通過主體的德性,約束主體行為的道德性,確保他者的幸福;他律的道德卻是:

通過善的或引向善的制度本身,約束制度中的行為符合道德性,達成他者幸福,至於主體是否是道德的並不重要。如何確保這兩個他者的幸福是一致的?當然,就必須取消關於主體德性的討論,代替的是主體的理性,也就是說,乙個正常的理智的人才能在制度中生活並且符合制度規定的道德;同時還要取消他者幸福的道德性。

假面騎士語錄

假面騎士w 來,贖卻你的罪孽吧 1.無論發生什麼事,心都不會動搖,男人中的男人的生存方式,這便是hard boiled。2.這個城市中,小小的幸福,深深的不幸,總會被風吹散。3.以前我應該有說過,我不想讓這城鎮任何乙個人哭泣.而你卻讓這個城鎮本身哭泣了。4.世上沒有誰是完美的,相互扶持著走下去,這就...

假面舞會的簡單總結

值得學習的地方 1.螢光棒,氣球,彩紙,彩帶和剪紙的合理使用 2.必要時可以圍場。需要注意的地方 1.前期工作人員工作的安排 我18 20到達會場,現場有一些工作人員在閒聊,一些卻很忙碌的幹活,估計是各協會之間的不協調導致。我們一定要明確各個部門的職責,還有應急機動小組的安排 2.準備工作的提前完成...

假面party策劃書

哲學與歷史文化學院 迎新系列活動策劃 書主辦單位 湘潭大學學生工作部 處 擬定 共青團湘潭大學委員會 擬定 哲學與歷史文化學院 承辦單位 哲學與歷史文化學院團委學生會 活動時間 2009年11月 目錄 前言3 活動目的4 活動物件4 活動安排5 分項策劃5 前言 收穫的金秋,祖國的華誕,承載著5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