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核心醫療管理制度

2023-01-05 13:30:05 字數 5671 閱讀 4753

十八項醫療核心制度

一、首診負責制度

1、第一次接診的醫師或科室為首診醫師和首診科室,首診醫師對患者的檢查、診斷、**、搶救、轉院和轉科等工作負責。

2、首診醫師必須詳細詢問病史,進行體格檢查、必要的輔助檢查和處理,並認真記錄病歷。對診斷明確的患者應積極**或提出處理意見;對診斷尚未明確的患者應在對症**的同時,應及時請上級醫師或有關科室醫師會診。

3、首診醫師下班前,應將患者移交**醫師,把患者的病情及需注意的事項交待清楚,並認真做好交**記錄。

4、對急、危、重患者,首診醫師應採取積極措施負責實施搶救。如為非所屬專業疾病或多科疾病,應組織相關科室會診或報告醫務部組織會診。危重症患者如需檢查、住院或轉院者,首診醫師應陪同或安排醫務人員陪同護送;如因本醫院條件所限,確需轉院者,首診醫師應與所轉醫院聯絡安排好後,由科主任提出申請報醫務部同意,並請示業務副院長批准同意後方可轉院。

5、首診醫師在處理患者,特別是急、危、重患者時,有組織相關人員會診、決定患者收住科室等醫療行為的決定權,任何科室、任何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諉或拒絕。

6、凡違反本制度而造成醫療查處、醫療糾紛或醫療事故,給醫院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者,由當事人承擔責任。

7、醫務部負責首診負責制,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和通報。

二、**醫師查房制度

1、我院建立**醫師**體系,實行主任醫師(或副主任醫師)、主治醫師和住院醫師**醫師查房制度。

2、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或主治醫師查房,應有住院醫師和相關人員參加。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查房每週2次;主治醫師查房每日1次。住院醫師對所管患者實行24小時負責制,實行早晚查房。

3、對急危重患者,住院醫師應隨時觀察病情變化並及時處理,必要時可請主治醫師、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臨時檢查患者。

4、對新入院患者,住院醫師應在入院8小時內檢視患者,主治醫師應在48小時內檢視患者並提出處理意見,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應在72小時內檢視患者並對患者的診斷、**、處理提出指導意見。

5、查房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如病歷、x光片、各項有關檢查報告及所需要的檢查器材等。查房時,住院醫師要報告病歷摘要、目前病情、檢查化驗結果及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上級醫師可根據情況做必要的檢查,提出診治意見,並做出明確的指示。

6、節假日有危急重症病人時必須有副主任醫師查房。

7、查房內容:

①住院醫師查房,要求重點巡視急危重、疑難、待診斷、新入院、手術後的患者,同時巡視一般患者;檢查化驗報告單,分析檢查結果,提出進一步檢查或**意見;核查當天醫囑執**況;給予必要的臨時醫囑、次晨特殊檢查的醫囑;詢問、檢查患者飲食情況;主動徵求患者對醫療、飲食等方面的意見。

②主治醫師查房,要求對所管患者進行系統查房。尤其對新入院、急危重、診斷未明及**效果不佳的患者進行重點檢查與討論;聽取住院醫師和**的意見;傾聽患者的陳述;檢查病歷;了解患者病情變化並徵求對醫療、護理、飲食等的意見;核查醫囑執**況及**效果。

③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查房,要解決疑難病例及問題;審查對新入院、重危患者的診斷、診療計畫;決定重大手術及特殊檢查**;抽查醫囑、病歷、醫療、護理質量;聽取醫師、**對診療護理的意見;進行必要的教學工作;決定患者出院、轉院等。

④由業務副院長率領,醫務部、護理部及有關科室負責人參加,每週一次。查房內容包括醫療質量、醫療制度、病室管理等,查房結束後由醫務部、護理部記錄存在的問題集解決措施,並督促、檢查落實情況。

⑤教學查房:教務科對實習醫師、進修醫師、**進行以教學為目的的查房,結合臨床病歷進行討論、示教和講課,每週一次,由總住院醫師安排。

三、疑難病例討論制度

1、凡遇疑難病例、入院三天內未明確診斷、**效果不佳、病情嚴重等均應組織會診討論。

2、會診由科主任或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持,召集有關人員參加,認真進行討論,盡早明確診斷,提出**方案。

3、主管醫師須事先做好準備,將有關材料整理完善,寫出病歷摘要,做好發言準備。

4、主管醫師應作好書面記錄,並將討論結果記錄於疑難病例討論記錄本。記錄內容包括:討論日期、主持人及參加人員的專業技術職務、病情報告及討論目的、參加人員發言、討論意見等,確定性或結論性意見記錄於病程記錄中。

5、對診斷有爭議或**確有難度的病人應提交醫務部組織全院病歷討論,以確定診療措施。

四、會診制度

1、醫療會診包括:急診會診、科內會診、科間會診、全院會診、院外會診等。

2、急診會診:凡病情危急需會診者,申請科室醫師填寫會診單並註明急字(註明時間,具體到分秒),並**通知擬請科室,被邀請科室醫師在接到會診通知後,應在15分鐘內到位。會診醫師在簽署會診意見時應註明時間(具體到分鐘)。

3、科內會診原則上應每週舉行一次,全科人員參加。主要對本科的疑難病例、危重病例、手術病例、出現嚴重併發症病例或具有科研教學價值的病例等進行全科會診。會診由科主任負責組織和召集。

會診時由主管醫師報告病歷、診治情況以及要求會診的目的,同時準確完整地做好會診記錄。通過廣泛討論,明確診斷**意見,提高科室人員的業務水平。

4、科間會診:患者病情超出本科專業範圍,需要其他專科協助診療者,需行科間會診。科間會診由主管醫師提出,填寫會診單,寫明會診要求和目的,科主任批准後送交被邀請科室。

應邀科室應在24小時內派主治醫師以上人員進行會診。會診時主管醫師應在場陪同,介紹病情,聽取會診意見。會診後要填寫會診記錄。

5、全院會診:病情疑難複雜且需要多科共同協作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重大醫療糾紛或某些特殊患者等應進行全院會診。全院會診由科室主任提出,報醫務科同意或由醫務科指定並決定會診日期。

會診科室應提前將會診病例的病情摘要、會診目的和擬邀請人員報醫務科,由其通知有關科室人員參加。會診時由醫務科或申請會診科室主任主持召開,必要時請業務副院長參加,業務院長或醫務部部長作總結歸納,應力求統一明確診治意見。主管醫師認真做好會診記錄,並將會診意見摘要記入病程記錄。

6、外院來院會診:

①本院不能解決的疑難病例,可邀請外院專家來院會診。由科主任提出申請,有主管病人的主治醫師填寫書面報告(內容包括病情摘要、會診目的、所邀專業及專家),科主任簽字送醫務部,醫務部與有關醫院聯絡,確定會診時間,並負責接待事宜。會診由科主任或醫務部部長或業務副院長主持。

必須時,經醫務部及分管院長批准,可攜帶病歷陪同病人出院會診。

②邀請外院醫師來本院手術,會診科室必須通過醫務部與所在醫院醫務部聯絡,會診醫師必須於術前先行來本院會診患者病情,參與術前討論,其診療意見均應記錄在案,並有會診醫師或科主任的簽名。危重搶救的急會診可直接**報請醫務部及主管院長同意後實施。

7、院外外出會診:

①擬請我院醫師外出會診和手術的醫院,應出具醫療行政部門的邀請函(用**或者電子郵件等方式提出會診邀請的,應當及時補辦書面手續)給我院醫務科,非正常上班時間與總值班聯絡。內容包括擬會診患者病歷摘要、擬請專家姓名、會診目的、理由、時間和費用等情況,必要時應和擬請專家直接通話交流情況。

②接到外院會診邀請後,由醫務部安排能代表本院、本專業水平醫師參加院外外出會診,外出會診前後,會診醫師應到醫務部辦理相關手續。

③各科室或個人一律不准直接對外聯絡或接受會診,未經批准私自外出會診者,按醫院有關規定處理。

五、危重患者搶救制度

1、制定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和各專業常見危重患者搶救技術規範,並建立定期培訓考核制度。

2、對危重患者應積極進行救治,正常上班時間由主管患者的**醫師醫療組負責,非正常上班時間或特殊情況(如主管醫師手術、門診值班或請假等)由值班醫師負責,重大搶救事件應由科主任、醫政(務)科或院領導參加組織。

3、主管醫師應根據患者病情適時與患者家屬(或隨從人員)進行溝通,口頭(搶救時)或書面告知病危並簽字。

4、在搶救危重症時,必須嚴格執行搶救規程和預案,確保搶救工作及時、快速、準確、無誤。醫護人員要密切配合,口頭醫囑要求準確、清楚,**在執行口頭醫囑時必須複述一遍。在搶救過程中要作到邊搶救邊記錄,記錄時間應具體到分鐘。

未能及時記錄的,有關醫務人員應當在搶救結束後6小時內據實補記,並加以說明。

5、搶救室應制度完善,裝置齊全,效能良好。急救用品必須實行五定,即定數量、定地點、定人員管理、定期消毒滅菌、定期檢查維修。

6、病情突變的危重病人,應及時**通知醫務部或總值班,並填寫病重或病危通知單一式三份,分別交病人家屬和醫務部,另外乙份貼在病歷上,並及時向病人家屬或單位說明病情及預後,以期取得家屬或單位的配合。

六、手術分級管理制度

1、總則

①為了確保手術安全和手術質量,加強各級醫師的手術管理,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和衛生部《醫院分級管理辦法》要求,結合我院工作實際,特制訂我院手術分級管理制度。

②各科室要組織全科人員認真進行討論,根據科室各級人員技術狀況,科學界定各級人員手術範圍。

③科室根據科內人員晉公升及個人技術水平提高狀況,定期調整其手術範圍。所稱手術範圍,係指衛生行政部門核准的診療科目內開展的手術。

④科室應嚴格監督落實《各級醫師手術範圍》要求,任何科室和個人不得擅自開展超出相應範圍的手術**活動。

⑤若遇特殊情況(例如:急診、病情不允許等),醫師可超範圍開展與其職、級不相稱的手術,但應及時報請上級醫師,給予指導或協助診治。

2、手術分類根據手術過程的複雜性和對手術技術的要求,手術分類如下:

①四類手術:手術過程複雜,手術技術難度大的各種手術。

②三類手術:手術過程較複雜,手術技術有一定難度的各種重大手術。

③二類手術:手術過程不複雜,手術技術難度不大的各種中等手術。

④一類手術:手術過程簡單,手術難度低的普通常見小手術。注:微創或腔內手術根據其技術的複雜性分別列入各分類手術中。

3、各級醫師手術範圍

①主任醫師:按各專業手術分類完成

四、三、二、一各類手術,但應側重四類手術質量、水平的提高,特別是完成新開展的手術或引進的新手術,或重大探索性科研專案的手術。

②副主任醫師:按各專業手術分類完成

三、二、一類手術,但應側重乙類手術質量、水平的提高。

③主治醫師:按各專業手術分類參與

二、一類手術,做助手;可完成丙、丁類手術。

④住院醫師:按各專業手術分類參與二類手術,做助手;可完成丙、丁類手術、

⑤助理醫師(醫士):按各專業手術分類參與丙類手術,做助手,可完成丁類手術。考慮到人才梯隊建設和後備力量培養問題,高年資醫師(取得現有職稱3年以上)可在上級醫師的指導下完成高一類手術。

對無主任醫師的專業,科室可根據副主任醫師技術水平狀況,選擇一位可以完成主任醫師手術範圍的副主任醫師承擔主任醫師工作;若選擇不出,不可超範圍開展此類手術。

4、手術審批許可權手術審批許可權是指對各類手術的審批許可權,是控制手術質量的關鍵。

(1)正常手術

①四類手術:由科主任審批,高年資副主任醫師以上人員簽發手術通知單,科主任根據科內討論情況,簽署意見後報醫務科和由業務副院長審批。

②三類手術:由科主任審批,副主任醫師以上人員簽發手術通知單,報醫務科備案。

③二類手術:由科主任審批,高年資主治醫師以上人員簽發手術通知單。

④一類手術由主治醫師審批,並簽發手術通知單。

⑤開展重大的新手術以及探索性(科研性)手術專案,需經衛生廳指定的學術團體論證,並經醫學倫理委員會評審後方能在醫院實施。對重大涉及生命安全和社會環境的專案還需按規定上報國家有關部門批覆。

(2)特殊手術凡屬下列之一的可視作特殊手術:

①被手術者系外賓、華僑、港、澳、臺同胞的。

②被手術者系特殊保健物件如高階幹部、著名專家、學者、知名人士及民主黨派負責人。

③各種原因導致毀容或致殘的。

④可能引起司法糾紛的。

⑤同一病人24小時內需再次手術的。

⑥高風險手術。

⑦外院醫師來院參加手術者。異地行醫必須按執業醫師法有關規定執行。

⑧大器官移植。

以上手術,須科內討論,科主任簽字報醫務科審核,由業務院長或院長審批,由副主任醫師以上人員簽發手術通知單。執業醫師異單位,異地行醫手術,需按《執業醫師法》和《醫師外出會診管理規定》的要求辦理相關審批手續。

十七項醫療核心制度

瀘州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 一 首診負責制度 二 醫師查房制度 三 分級護理制度 四 術前討論制度 五 疑難病例討論制度 六 死亡病例討論制度 七 危重病人搶救制度 八 手術分級管理制度 九 查對制度 十 病歷書寫管理制度 十一 交 制度 十二 臨床用血管理制度 十三 會診制度 十四 醫療技術准入制度 ...

十七項醫療核心制度

貴州醫科大第三附屬醫院 一 首診負責制度 二 醫師查房制度 三 分級護理制度 四 術前討論制度 五 疑難病例討論制度 六 死亡病例討論制度 七 危重病人搶救制度 八 手術分級管理制度 九 查對制度 十 病歷書寫管理制度 十一 交 制度 十二 臨床用血管理制度 十三 會診制度 十四 醫療技術准入制度 ...

十二項醫療核心制度

一 首診負責制 1 凡病人經預檢 到該科就診或經住院處收住入院 包括留觀 首診醫師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諉病人,要認真詢問病情,檢查病人,書寫病歷及做必要的輔助檢查。2 若經檢查後認為是其他科疾病或與其他科有關的疾病時,經治醫師應將病情及意見記錄於病歷,再請其他科會診。進修 輪轉 實習醫師不能單獨提請會診...